[小学语文论文]运用电教媒体 创设乐学氛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_语文论文_希望可以帮到您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

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

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

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

同学们兴致盎然。

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睛睛。

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

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

”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

”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

”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三、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

”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象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

”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

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

’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

”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总之,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

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写作素质
三角中学赵怀兵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其主渠道是创新性教学。

作文如做人,作文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落实到作文教学中,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模仿,是创新的必由之路
有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作文题,学生都拿着笔在想、在写了。

有个学生把手伸进抽屉,掏出一本什么书,偷偷地翻看。

老师走过去悄悄从背后看了一眼,见他看的是语文课本。

学生像做了什么错事似地赶紧把课本送进抽屉又拿起笔来装作要开始写的样子。

这局面真令人酸楚。

没有人反对登山者使用拐棍,为什么学生在作文时要作些借鉴反而偷偷摸摸的?难道提倡作文创新就要反对模仿吗?
有一个基本观点,人们常常忽视。

那就是作文是一种技能。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

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吕叔湘先生对这一点说得更形象:“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

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 这些话,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座右铭。

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

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

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

这是技能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从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话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

写字也是从模仿开始的。

惟独拿起笔来“作文”了,这模仿的教学反而成了希罕事。

普遍不予以重视。

不仅被轻视、忽视,还被歧视。

不少人认为“仿”不是“创”,认为仿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低级的练习活动,甚至把它视同“抄袭”不屑一顾。

想叫学生
的作文篇篇都具有创作的特征。

要求学生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出现点模仿的痕迹就大加挞伐。

孰不知,学生恰恰是很需要踏过这层台阶在语言文字上打打基础的。

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在拿起笔来写的时候,也从各各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

古人开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许多东西。

现在,学生读的就不算多,背的尤其少,再缺少模仿的练习就想叫学生作文过关,有这种可能吗?这种作文教学局面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这种跨越了一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不是违背了技能形成的规律?
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模仿。

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

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

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

”他在评论前面引用的吕叔湘先生的话时说道:“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这些观点是超越时空局限的,长时间可用。


仿写是学生学作文的必由之路,这条规律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学经验中,也能看到一些“踪影”:“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有人形容得更形象一点:“范文——写作的实物教学”等等。

其实,前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在强调“多读”是“写好”的前提条件。

如今的中小学生,实在是没工夫多读,在写的训练环节上又出现了缺失,他们学作文就不能不陷入进步缓慢、举步维艰的被动境地。

认识问题解决了,教学上,也不是个多么复杂的麻烦事。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1 、模仿课文,参照写法
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材料,主要是学习写作技巧(主要是写作实例而不是道理)。

因为写文章只有生活经验是不行的,生活经验还要用适当的合乎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能力-------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套写作规则,这些规则哪里来?如果只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肯定是极微的。

因为写作规则要真正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并控制学生写作实践,才会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来找规律,总结归纳方法,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的规则比较具体实在,而且印象深刻,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并通过老师的批改来验证自己的实践的正确性。

2 、从修改中反向模仿
写作中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

但明知是错而重犯的机会却是不多的,在写作训练中,加强学生的修改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修改错误的虽然不是直接模仿吸收人家的长处,但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自己的认识本身是一种提高。

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修改病文看成一种反向模仿。

3 、在欣赏范文中借鉴
欣赏范文中让学生在写作前欣赏一篇类似的优秀范文,目的是着眼于吸取范文在构思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至于成篇,写作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照抄。

仿写的训练,还可以很好地规划一下,解决各教学阶段、各种文体的仿写如何安排,各种仿写练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穿插,尤其是精选一系列可仿的句、段、篇而形成一套切合实用的“模板”,由它铺成“必由之路”的台阶,那么学生的作文在中学阶段将得到更符合技能发展规律的培训。

二、优化
[1] [2] [3] 下一页
写作环境,为创新提供土壤
写作实践的主体是写作者自己,写作教师的指导职能归根结底只是为写作者创设优良的写作环境,并有效地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口对口地传”。

写作环境是指提供给学生的有关写作实践的各种条件的综合。

好的写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1、少点空洞道理,多些行为引导。

作文的真正的资源是生活。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丰富多彩的,这是“资源”的客观丰富性。

这看起来已解决了写作的生活源泉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们在作文中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也就是说,客观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与值得写到文章中的可用生活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

其原因就是缺少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引导工作。

怎样去观照生活,观照什么样的生活,教师都没有明确的把握和切实的指导措施。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引导。

行为引导如何进行?简单点说,你告诉他写文章要贴近生活、积累生活,要注重观察,这只是讲道理,或者说是传授知识,这远远不够。

你要为他设计出贴近生活、干预生活的具体行为,并长期坚持地这样做,使他们的生活触角日益敏锐起来。

要让他们在有效而明确的“行为方式”中去感悟生活特质,获取写作素材,积累感情资源。

这其实是一种很有针对性的作文实践训练,又可以称为“生活作文”,即让学生先在行动上去干预生活,以被干预的生活为基础去写出生活气息很浓的文章。

感悟生活是一种能力,教师应该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创造优良的环境,而“行为引导”正是创造这一优良环境的必备条件。

从心理学角度看,提倡“行为引导”其实是尽可能地把学生对生活的无意注意转化为目标具体、指向明确的有意注意;从环境学知识上讲,是为了更有效地发现、采掘和配置资源。

强调行为引导,提倡生活作文,一方面使学生有话可说,另一方面又鼓励了其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扬,真正体现了生活和作文的新鲜的交融,而不是让学生为“写什么”而搜肠刮肚。

2、更新评价观念,鼓励创新意识。

不知何时,作文评价中有“思想健康”这么一条,即要求作文要追求典型和积极意义。

从小学生写作文起,教师就在要求学生,文章要有积极意义,要歌颂什么,到了高年级就提出典型意义的要求,这反映了教师的一种衡文观念。

问题是,“积极”“赞扬”“歌颂”的标准是建立在成人的世界观、社会观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基础上的。

那些东西,对一个成熟的作者来说,是不可少的。

但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对其作文心理施加了强大的抑制——不仅对操作过程施加抑制,更严重的是对其感受生活,认识、理解生活加强了抑制,扼杀了学生用心灵感悟生活的主观性、独特性,是逼着孩子去说大人话。

这种教法,直接导致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都换肠刮肚地先定好思想坐标,然后往坐标里“填充材料”,这一过程取消了“写作冲动”,使作文从根本上成为非心理运作。

在此过程中,个性被排斥,创造性服从于统一准则,学生的生活积淀无法自然喷发,只好去拼凑;拼凑不起来,就去造假。

学生作文做作、无聊、雷同,假、大、空习气太重,产生根源当有此一面。

应该树立怎样的评文标准?首要的是讲究“诚实”。

叶圣陶先生提出“通”与“好”作为评文的标准。

“怎样才能使文章好呢……我只想提出两点……这两点是‘诚实’和‘精密’。

”“‘诚实’就是有什么写什么,或者是内心怎样想怎样感,笔下就怎样写。

‘精密’则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至地发现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

”从叶老的话看,“精密”其实是“诚实”的高一层次的要求。

一般写作,总要先让学生觉得有事想讲,有人想介绍,有话可说,有意见要提,先让他觉得笔端不枯,这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储备。

倘若过早地提出“典型”“反映”的要求,学生在心理上一下子被管制起来,一番“神伤”之后,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原来不多,即使写出来,还不知能否符合老师的口味。

他一下子感到自己的生活积累成了无用的东西,或者根本就没有
生活积累,感觉到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老师需要的思想认识不是一回事,今后总要为“写什么”大伤脑筋。

如此下去,思路枯竭,激情消退,兴趣渐无。

中小学生作文全程渗透“积极”和“典型”意识,是对学生心灵的漠视和心理的压制,从根本上违反了作文心理学规律,当然不会有创新的作文。

我们应该提倡的,还是“以我手写我心”,强调“独抒性灵”。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它十分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种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的答案。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它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惟一正确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能通向创新之路,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创新思维的基础。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思维方式。

聚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它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等特点。

其本质是按照形式逻辑,逐步进行分析推论,且终得到符合逻辑性的结论;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就其实质来说,发散思维定强调对未知信息的相像和假设,因而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

其次,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辅相成,构成了创
[1] [2] 下一页
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语法修辞的教学中,巧用歌诀记忆法意义重大,效果显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教者示范编歌诀
例如,要分辨实词与虚词,首先应弄清词类划分的标准——语法特征和语汇意义;其次要弄清实词与虚词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实在意义,能不能单独使用;最后要弄清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分为六类。

为了加强记忆,我编了如下歌诀:
分析词类要注意,首先辨别实与虚。

词类划分有标准:语法特征和意义。

实词能够单独用,充当成分有实义。

实词分为六大类,名动形代数量词。

虚词没有具体义,帮助实词能造句。

虚词六类要记清,副介连助叹拟声。

说明:以上歌诀包含三个内容,即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虽然不是严格规范的绝句,但是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诵易记)。

前四句讲词类划分的标准;中四句讲实词的概念及分类;后四句讲虚词的概念及分类。

学生只要用心诵读三至五遍,即可记住。

第二步,师生共同编歌诀
例如,要记住形容词的种类及其语法特征,有一定的困难,我跟同学们商量决定编一首歌来加强记忆。

怎么编呢?这又是一个难题。

我让同学们先议论一下,看形容词有哪几类?其语法特征是什么?最后确定采用“ 三字经”的形式,运用:“串珠式”或“接下句”的办法来编,每人说一二句,要求简洁和押韵。

于是全班同学沉思了一会儿便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我把同学们说的写在黑板上,再加以整理,终于编成了如下歌诀:形容词,细分析;有四类,要注意。

表性质:真、善、美,表形状:圆、平、直,表颜色:红、黄、绿,表变化:快、慢、急。

聪明老实乐呵呵,愚蠢狡猾笑嘻嘻。

形词一般可重叠,大多能受副词饰;形词不能带宾语,形词能够作状语,大多能够作谓语,少数可作状、补语。

又如,修辞格中比喻是常遇见的,能不能编成歌诀来记忆呢?大家试试看。

比喻是什么?什么是比喻?比喻的构成有哪几项?比喻的种类有哪些?请举出最典型的例子!全班同学都在积极地思考。

有个同学说了第一句:“比喻就是打比方。

”我肯定了他的这一句。

又问为什么要用别的事物来打比方呢?这时,又有个同学说了一句:“为的是把被比的事物写得
更生动更形象。

”我说,能否把你这句话精炼一下?最好是用七个字来概括。

于是有了第二句:“为了生动又形象。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头,接下去就好编了。

“比喻构成有三项:本体、喻体、比喻词。

比喻分类有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三种类型的比喻各举一例,再将语句提炼一下,又形成四句话:“月亮好像大玉盘,小兴安岭是花园;对着死亡我大笑,魔鬼的宫殿在动摇。

”前后连贯起来就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诀。

第三步,学生自编歌诀。

有了第一步教师的示范,又有了第二步师生共同编歌诀的经验,这第三步算是“水到渠成”了,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实践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教师的教是为了今后不需要教……学生现在的学,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学”。

例如:学生王勇编的代词歌诀是:“替代、指示是代词,三类代词好分析:人称代词:你、我、他,咱们、自己(和)大家;疑问代词:谁、什么;指示代词:这(和)那。

各类代词能活用,代替啥词就是啥。


再如,学生李天安编的比拟歌诀是:“比拟特征是摹拟,比喻重在求相似。

把物当人是拟人,把人当物是拟物。

‘敌人好像疯狗样’,‘敌人此刻在狂吠’。

前句比喻后比拟。

‘群山起舞、江河笑’,‘敌人夹着尾巴跑’,前句拟人后拟物。


实践和经验证明,歌诀记忆行之有效并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所编歌诀深入人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自编歌诀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渐养成总结概括知识点的习惯。

小议远教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作者:朱永富文章来源:咸丰县丁寨乡中小学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近几年来,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广大农村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崭新的时期,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远教资源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它使地处偏远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

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因陋就简,恰当、合理、巧妙地运用远教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看到了教育的又一个春天,使地处偏远的农村孩子能够享受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广大农村教师“一张大嘴说古今,一支粉笔点春秋”的现状。

当我们接触到远教优质教学光盘和卫星接收系统接收的优质教育资源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然而,又一个“悬念”也留给了教师,广大农村在学校规模不大、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将如何让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并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个人认为,应该因陋就简,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用活用好,才颇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妙用图片资源,锐化学生感官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手段能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

这样就使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在农远资源里有很多图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和教材的需要,把资源中的图片直接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