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10 水圈与水平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 变化,取决于湖泊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 泊面积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一 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 且稳定。
• 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 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 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河流是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 上重要的水体之一。它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对 气候和植被等都有重要的影响。自古以来,河流与 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灌溉、 航运、发电、水产和城市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但河流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因此,要 开发利用河流,变水害为水利,就必须深入研究河 流。
海水的盐度
盐度: 每千克海水所含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海洋的盐度
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A
E
C
B
D
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
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淡水汇入、洋流等
世界盐度极值区
世界最高盐度:红海 42﹪ 世界最低盐度:波罗的海 不超过3﹪
海水的温度
表层温度(受纬度、太阳的直射角影响)
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 积雪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 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 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变化, 不像降水量变化那样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 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有规律。我国东北北 部地区有的河流融水补给可占全年水量的20 %,松花江、辽河、黄河的融水补给,可以 形成不太突出的春汛。
①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纬度
②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气象
③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 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洋流
A
E
C
DB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 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水温垂直变化规律: 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 海深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
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流域。由于分水线有 地表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故流域也是指汇集地表 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 流域面积、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的 坡度、流域的倾斜方向、干流流向等是流 域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对河川径流的影 响是明显的。例如:流域面积大,河水量 也大,洪水历时长,且涨落缓慢;流域形 状圆形较狭长形的洪水集中,且洪峰流量 大;流域高度越高,河水量越多;流域向 南倾斜的比向北的流域降雪易于消融;在 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有结冰的大河流,若 在北半球,其流向自南往北流的,则易产 生凌汛。
• 2.年际变化 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往往是由降 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的。通常以径流的离 差系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我国中 等河流的离差系数,长江以南一般在0.30 以下,长江下游及黄河中游各河流和东北 山区河流为0.40,淮河为0.60,海河为0.70。 这种大致从南向北增长的趋势,与我国降 水量变率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羽状水系
平行状水系
树枝状水系
格状水系
格状水系
• 水系类型不同,对水情变化的影响不同。 例如,扇状水系,由于支流几乎同时汇人 干流,当整个水系普降大雨时,就易造成 干流特大洪水。海河历史上多水灾的原困 之一即在于此。而羽状水系因支流洪水是 先后汇人干流的,因此各支流汇人的水量 分先后排出,故不易形成水灾。滦河少水 灾的原因之一,即是由于其为羽状水系的 缘故。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以及浅层地下水,但储量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3%。
•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
• (一)河 流
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称 为河流。即为流动的水与凹槽的总称,它主要是由 于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
河流补给的形式
降落在地表的雨水,除部分被植物截留、 下渗和蒸发以外,其余的形成地表径流, 汇入河网,补给河流。冰川、积雪、地下 水、湖泊和沼泽,也都可以构成河流的水 源。
根据降水形式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的不 同,河流补给可分为: 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中、 地表与地下,成为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 水、地下水、冰川水、大气水以及存在于动、植物有机体内 的生物水。这些水体,通过水循环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相互联 系的包围地球的水圈。在这其中,海水构成水圈的绝大部分, 海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97%;其次为分布在极地及 陆地上的冰川固态水,约为3x1016 m3;而陆地上的河、湖、 土壤水、地下水等约为4x1012 m3,水体分布很广,但其所占 比重却很小。
河水温度与冰情
河流的补给特征是影响河水温度状况的主要 因素。由冰川和积雪补给的河流,水温必然较低; 从大湖泊流出的河流,春季水温低而秋季水温高; 地下水补给量丰富的河流,冬春季水温较高。还 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河水温度,例如,太阳辐射 和流域的气温状况,等等。河水温度也随时间而 变化。夏季水温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且中低纬河 流比高纬河流显著。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水温高, 冬季水温低。北方河流并可以发生结冻现象。
• 流域
划分相邻水系(或河流)的山岭或河间高地,称 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 水界。如秦岭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而秦岭的山 脊线便为黄河和长江的分水线。地表分水线主要受 地形影响,分水线不是一成不变的。河流的向源侵 蚀、切割,下游的泛滥、改道等都能引起分水线的 移动,不过这种移动过程一般进行得很缓慢。
• 树枝状水系:干支流的分布呈树枝状。大多数河 流属此种类型。如珠江的主流西江水系。
• 格状水系:干支流分布呈格子状,即支流多呈90 度角汇人干流。这是由于河流沿着互相垂直的两 组构造线发育而成。如闽江水系。
• 一般较大的水系,难以用一种类型概括,大多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系类型所组成。
扇状水系
大洋平均温度典型垂直分布 (Pickard et al, 1990)
海水的密度
海水的密度主要受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 力(决定于海洋的深度)的控制。
陆地水
陆地水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和沼泽、地下水和 冰川。
河流
按空间 分布分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按水体更新 循环周期分
第 六 章液态水
固态水 气态水
水圈的组成
97.859% 2.14% 0.001%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
地球上水的组成 99.389% 海水 0.61% 咸水 0.001% 淡水
97.23% 0.008% 2.762%
海水 湖水7% 0.000 1% 2.14% 0.61% 0.005%
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 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 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 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 的河槽里,叫漫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中,沿河网向下游流 动,使河流流量大为增加,叫做河槽集流。 河槽集流阶段,大部分河水流出河口外, 只有小部分渗过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 待洪水消退后,地下水又反过来补给河流 (图5-7)。河槽集流过程在降水停止后还 将继续很长时间。这个阶段包括雨水由坡 面进入河网,最后流出出口断面的整个过 程,它是径流形成的最终环节。
• 式中:D为河网密度(km/km2);∑L为河 流总长度(km);F为流域面积(km2)。
• 河网密度表示一个地区河网的疏密程度。河 网的疏密能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
件,它常随气候、地质、地貌等条件不同而
变化。一般地说,在降水量大,地形坡度陡,
土壤不易透水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相反
则较小。例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比西北地区 河网密度大。
•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总背景下的
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途径 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 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在足以补偿蒸发和 渗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 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而干燥地区河网稀疏 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 格控制。实际上,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 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 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 气候条件制约 。
• 冰川融水补给西北山区河流中山地带的积 雪及河冰融水,是山下绿洲春耕用水的主 要来源。高山冰川的融水补给时间略迟, 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地下水补给 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是河流较经常的水源, 一般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地下水 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 因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季 节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 河流之间有无水力联系而定。
径流
(一)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径流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可 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特征阶段。了解这些 阶段的特点,对于水文分析是重要的。
•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 分被土壤吸收,然后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 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 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进行到大于上述消耗 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 称为填洼。停蓄于洼地的水也不能立即变为 径流,所以这个阶段叫做停蓄阶段。对于径 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但 是,从增加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和减少水土 流失来说,这个阶段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上述三个阶段是指长时间连续降水下发生的 典型模式。实际上由于每次降水的强度和持 续时间不同,各流域自然条件也不一样,所 以,无论是不同流域,或是同一流域在不同 降水过程中的径流形成,都可能有不同程度 的差别。
径流的变化
流是多变的,其变化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 (l)年正常径流量 :如果实测资料的年数增 加到无限大时,多年平均径流量将趋于一个 稳定的数值,此称为年正常径流量。(2)河 川径流的年际变化。由于影响径流的重要因 素——气候具有年际变化,因此,河川径流 量和径流过程也有年际变化,再加上其他自 然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河川径流 的年际变化十分复杂。研究和掌握河川径流 的年际变化规律,对于一个地区自然地理条 件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为水利工程的规划 设计都是很重要的资料。
• 根据干支流分布的形状,可进行水系分类, 主要可分5类:
• 扇状水系:干支流呈扇状分布,即来自 不同方向的各支流较集中地汇人干流,流 域成扇形或圆形。我国的海河水系就属此 类。
• 羽状水系:支流从左右两岸相间汇人干 流,形呈羽状。如滦河水系。
• 平行状水系:几条支流平行排列。如淮河左岸的 洪河、颖河、西浘河、涡河、浍河等。
(二)各种补给的特点
雨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 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 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 的关系。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 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据估计, 我国河流的年径流量中,降水补给约占70%, 河流水量与降水量分布一样,表现出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生 洪水,也与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有关。
水系
• 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构成了脉络相通的水 道系统,这个水道系统便称为水系或河系。
• 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和河 流的弯曲系数。
• 河长是从河口到河源沿河道的轴线所量得 的长度。
• 河网密度是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 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可用下式表示:

D= ∑L/ F
较大的河流可分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等五个部分,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河口是河水 的出口处。上游、中游、下游是从河源到河口之 间的三个河段,它们有着不同的水文地貌特征。
这些特征是从上向下逐渐变化的。上游的特点 是:河谷呈“V”字形,河床多为基岩或砾石;比降 大;流速大;下切力强;流量小;水位变幅大。中 游的特点是:河谷呈“U”字形;河床多为粗砂; 比降较缓;下切力不大而侧蚀显著;流量较大;水 位变幅较小。下游的特点是:河谷宽广,呈“︶”形, 河床多为细砂或淤泥;比降很小;流速也很小;水 流无侵蚀力,淤积显著;流量大;水位变幅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