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3)“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我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4)“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从侧面衬托阿长。
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2)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这表现了她的善良、体贴、有耐心。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因为“我”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和她说也是无济于事。
表现了“我”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意外之余又满是惊喜。
这也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4)抒情;表达了作者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解析】【分析】(1)联系上下文,不难得出这是对比的表现手法,用祖叔和其他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行为与阿长一直把我的事放在心上,最后终于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形成鲜明对比。
从侧面烘托了阿长对“我”的关心与耐心,突出强调了她与别人不一样。
(2)“我”“知道阿长并非学者”,所以,“我”认为“说了也无益”。
可出于对“我”的关心,阿长才会在得知“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时,主动过来问“我”《山海经》的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阿长的善良、体贴、有耐心。
(3)认真阅读课文,把握关键语句,即“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4)本来“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作者是怀着不抱希望的心情同阿长说了《山海经》的事,没想到这最让作者想不到的人却是唯一一个帮助作者买回了心心念念的书的人。
这让“我”在吃惊之余,又充满了惊喜。
阿长做到了别人做不到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不仅让作者感到惊喜,同时也加剧了作者对阿长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故答案为:⑴从侧面衬托阿长。
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
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⑵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这表现了她的善良、体贴、有耐心。
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因为“我”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原以为阿长没有学问,和她说也是无济于事。
表现了“我”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意外之余又满是惊喜。
这也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⑷抒情;表达了作者永恒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熟读文本内容,联系作者的情感表现进行理解。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储备,对问题要求回答要吻合。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人物形象的分析。
考生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回答。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考生要结合文本进行回答,尽量用原文进行回答。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考生要理解文本,理解人物,感受作者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
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
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
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
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
”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
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
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A】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
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
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
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
【B】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⑥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
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
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
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
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
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C】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
【D】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
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
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
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文中()
乡人们欢呼着!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语句。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案】(1)父亲买草帽,要求苛刻;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父亲编草帽,堪称工艺品;父亲献草帽,全力救庄稼
(2)B
(3)运用比喻,将草帽比作钢盔,将闪光的状态比作父亲的心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为救庄稼而献出草帽的可贵精神。
(4)①交代写作对象,全文自始至终写父亲的草帽,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②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表现出父亲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精神品格,语言生动、耐人寻味。
(5)①做人就应该有奉献精神,有精神追求。
②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价值。
【解析】【分析】(1)情节概括题。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①父亲买草帽,要求苛刻,回来后还要仔细地用白布缝上易破损的地方;②父亲仔细地编织草帽,结实漂亮;③父亲把自己编织的草帽送给乡亲们;④大旱时,父亲刚编织的一百多顶草帽盖在庄稼根部,保护庄稼。
将这几个情节的语言压缩即可。
(2)此题很好判断。
根据“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
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这一情节,即可断定“乡人们欢呼着!”这句话放在B处。
(3)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
将草帽比作钢盔,将闪光的状态比作父亲的心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为救庄稼而献出草帽的可贵精神。
答作用时不要忽略对表现人物形象的意义。
(4)考查文章标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的作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交代写作对象,全文自始至终写父亲的草帽,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表现出父亲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精神品格,语言生动、耐人寻味。
此题答出线索作用和对形象的意义即可。
(5)题干句问“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此题要通篇阅读,整体把握内容,要从原文的内容中捕捉发人深省的观点:做人就应该有奉献精神,有精神追求。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价值。
注意,结论来源于对原文内容的领悟。
故答案为:
(1)父亲买草帽,要求苛刻;父亲护草帽,经不住侵蚀;父亲编草帽,堪称工艺品;父亲献草帽,全力救庄稼;
(2)B;
(3)运用比喻,将草帽比作钢盔,将闪光的状态比作父亲的心灵,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父亲为救庄稼而献出草帽的可贵精神;
(4)①交代写作对象,全文自始至终写父亲的草帽,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②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表现出父亲无私奉献、淳朴善良的精神品格,语言生动、耐人寻味;
(5)①做人就应该有奉献精神,有精神追求。
②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有价值。
【点评】情节概括题。
答此类题要做到两点。
1、总览全文,宏观把握。
学生在做这种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毛病。
要完整正确地回答该题,需要我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要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不至于答非所问。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说,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
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
很小很小的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心疼了。
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
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抱住了我。
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
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
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
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
”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
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
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
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
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
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
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
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
(选自《中外文摘》,有删改)(1)本文以“34个鸡蛋”为题,有人认为不好,应以“李暖暖的成长”为题,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2)结合课文内容,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①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其表达作用)
②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挑选出其中一个划线词语赏析其表达作用)
(3)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李暖暖是个怎样的人?
(4)试比较本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下列材料中的句子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用意上的不同之处。
【材料】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植树的牧羊人》
【答案】(1)示例一:我认为应以“34个鸡蛋”为题。
“34个鸡蛋”这个题目简洁醒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4个鸡蛋”是主人公李暖暖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饱含着孩子们对李暖暖的热爱,深深感动了李暖暖,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
而“李暖暖的成长”太直白,无新意。
示例二:我认为应以“李暖暖的成长”为题。
因为以“李暖暖的成长”为题交代了主要人物,揭示了主旨,本文反映的是李暖暖在经历磨练后的成长。
而“34个鸡蛋”只是文中的一个情节。
(2)①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
为下文暖暖朴素简约、坚强执着的形象作铺垫,或引出下文暖暖朴素简约、坚强执着的形象。
②“低”动词或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些家长给她鞠躬的情形,表现了家长对老师的渴望或期盼和尊敬之情;“钉”动词或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暖暖脚走不动的样子,表现了李暖暖内心的震动或感动。
(3)①任性、直率。
与父亲赌气从家里跑出去,想折磨自己惩罚父亲;要父亲给20万为自己赎身。
②执着、坚强(诚信)。
在穷困的地方教书,变得朴素;坚持要将学生送到初中才走。
③关爱、体谅他人。
想离开看到家长的鞠躬走不动;带学生一起吃饭能顾及孩子自尊,给孩子分食物;原谅父亲。
④善良、真诚。
制止我点菜,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
(4)同:神态或动作描写。
异:本文:写出了李暖暖分东西的仔细、专注或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
材料: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橡子一丝不苟、认真仔细,表现他内心的平和、安静,表现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
【解析】【分析】(1)答此题之前一定要读懂全文内容,全盘把握后在考虑答出文题好在哪里。
可从题目简洁醒目的角度、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角度、从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作答。
还是原来的题目好。
(2)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和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
①“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明显是使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
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低”与“钉”都是动词,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活动。
(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