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 .NH 3、HCl
B .CH 4、Cl 2
C .H 2S 、O 2
D .SO 2、O 2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 6H 5O -+CO 2+H 2O→2C 6H 5OH +CO 32-
B .向NaNO 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 4溶液:5NO 2-+2MnO 4-+3H 2O=5NO 3- +2Mn 2++6OH -
C .向AlCl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 3++3NH 3·H 2O=Al(OH)3↓+3NH 4+
D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 ++SO 42-+Ba 2++OH -=BaSO 4↓+H 2O 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A 装置Cu 和稀硝酸制取NO
B .图B 装置实验室制备Cl 2
C .图C 装置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 .图D 装置若溴水褪色则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不饱和烃
4、一定量的2CO 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2C s CO g 2CO 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
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逆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2CO 的转化率为25.0%
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2CO 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平衡常数的关系:()()K 925K 600<℃℃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配制100 g10%的NaOH 溶液 称取10 gNaOH 溶于90 g 蒸馏水中
B 验证“84消毒液”呈碱性 用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a +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D 从溴水中获得溴单质
利用SO 2将Br 2吹出后,富集、还原、分离
A .A
B .B
C .C
D .D
6、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利用双催化剂Cu 和Cu 2O ,在水溶液中用H 原子将CO 2高效还原为重要工业原料之一的甲醇,反应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CO 2生成甲醇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
B .催化剂Cu 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 2O 结合含碳微粒
C .该催化过程中只涉及化学键的形成,未涉及化学键的断裂
D .有可能通过调控反应条件获得甲醛等有机物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
1023 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 .0.1 L 3 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0.3×6.02×1023
C .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 .4.5 g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8、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 • L -1的NO 2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NO 2(g)⇌N 2O 4(g) △H =-56.9kJ•mol -1。
其中N 2O 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60s后容器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0-60s内,NO2的转化率为75%
C.0-60s内,v(NO2)=0.02mol• L-1• s-1
D.a、b两时刻生成NO2的速率v(a)>v(b)
9、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某萜类化合物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萜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10H14O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生成两种芳香烯烃
10、某企业以辉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铜,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Cu(NH3)4]2+(aq)Cu2+(aq) + 4NH3(aq)根据以上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X中含有SO2
B.为实现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加NH3·H2O至红棕色沉淀刚好完全,过滤即可
C.蒸氨过程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H3)4]Cl2 + H2O CuO + 2HCl↑+ 4NH3↑
D.在制备产品时,溶液D中不直接加入Na2CO3溶液的原因是游离的Cu2+浓度太低
11、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位于第五周期第VIA族的元素为金属元素B.第32号元素的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C.第55号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非常剧烈D.第七周期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12、根据溶解度曲线,在80 ℃时将含有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恒温蒸发,首先析出的是
A.氯化钾B.硝酸钠
C.氯化钠D.硝酸钾
13、SO2不具有的性质是()
A.碱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
14、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
方案现象或产物
①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②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③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朋为Fe2 (SO4)3和CuSO4
④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⑤将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能根据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一共有
A.2种B.3种C.4种D.5 种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入要慢,并且不断摇动
B.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紧贴试管内壁
C.分液时,下层液体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
D.定容时,加水到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
16、有关化合物2−苯基丙烯,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聚反应
B.能溶于甲苯,不溶于水
C.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共面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下列石油的分馏产品中,沸点最低的是
A.汽油B.煤油C.柴油D.石油气18、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温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A.纯碱与盐酸B.NaOH与AlCl3溶液
C.Cu与硫单质D.Fe与浓硫酸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l(g)+Cl2(g)−−−→
光照CH2Cl2(l)+HCl(g)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室温下,稀释0.1 mol·L−1 NH4Cl溶液,溶液中
() ()
32
+
4
NH H O
NH
c
c
⋅
增大
C.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向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K sp(BaSO4)>K sp(BaCO3)
20、分枝酸是生物合成系统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2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X2-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与Z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X>Y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
C.Y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22、常温下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40mL 0.1mol/L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B.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图中Y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
D.图中Z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煤化工可制得甲醇.以下是合成聚合物M的路线图.
己知:①E、F均能发生银镜反应;②+RX+HX完成下列填空:
(1)关于甲醇说法错误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甲醇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b.甲醇可以产生CH3OCH3(乙醚)
c.甲醇有毒性,可使人双目失明d.甲醇与乙醇属于同系物
(2)甲醇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
(4)取1.08g A物质(式量108)与足量饱和溴水完全反应能生成2.66g白色沉淀,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24、(12分)茉莉酸甲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 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 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 已知A、B的分子式依次为C6H10O4、C12H18O4,A中不含甲基,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 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碱性条件水解生成两种产物,酸化后两种分子中均只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 写出以和CH2(COOCH3)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乙醇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
25、(12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
(3)某同学认为,根据“溶液变红”不能说明FeSO4与H2O2发生了反应,又补充了实验II证实了该反应发生。
实验II的方案和现象是__。
实验III:
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
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4)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
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
①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
②结合方程式解释实验III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_。
实验IV:
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III相同,除了产生与III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
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5)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得到黄色沉淀。
将黄色沉淀洗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经检验沉淀中n(Fe):n(Cl)=1:1,写出生成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
(6)由以上实验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26、(10分)用如图所示仪器,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用此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阴极气体的体积(约6mL)和检验阳极气体的氧化性。
(1)必要仪器装置的接口字母顺序是:A接_____、____接____;B接___、____接____。
(2)电路的连接是:碳棒接电源的____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能说明阳极气体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是_____;最后尾气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如果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体积为50mL(假定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当测得的阴极气体为5.6mL(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则另一极实际上可收集到气体____(填“<”、“>”或“=”)5.6mL,理由是______。
27、(12分)实验室以电镀废渣(Cr2O3、CuO、Fe2O3及CaO)为原料制取铜粉和K2Cr2O7的主要流程如下:
(1) “酸浸”时,用硫酸而不用盐酸,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从浸取产物的溶解性考虑)。
(2) “制铜氨液”,即制取[Cu(NH3)4]SO4溶液时,采用8 mol·L-1氨水,适量30% H2O2,并通入O2,控制温度为55 ℃。
温度不宜过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CuNH4SO3”时可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
①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CuNH4SO3”时,反应液需控制在45 ℃,合适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设计以“Cr(OH)3、Fe(OH)3”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取K2Cr2O7的实验方案:将Cr(OH)3、Fe(OH)3的混合物加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调成浆状,_________________,冰水洗涤及干燥。
(已知:①碱性条件下,H2O2可将+3价的Cr氧化为CrO42-;酸性条件下,H2O2可将+6价的Cr还原为+3价的Cr;+6价的Cr在溶液pH<5时,主要以Cr2O72-的形式存在;在pH>7时,主要以CrO42-的形式存在。
②部分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③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KOH溶液、10%H2O2溶液、稀盐酸)
28、(14分)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K2SO4•KHSO4•2KHSO5)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NO x和SO2等的脱除剂。
某研究小组制备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浓硫酸与H2O2反应,部分转化为过硫酸(化学式为H2SO5,是一种一元强酸)
(1)H2S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工业上用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溶液脱除NO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物的量一定,在上述流程的“转化”步骤中需用冰水浴冷却,且缓慢加入浓硫酸,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晶”操作中,加入K2CO3即可获得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晶体,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产率(以产品含氧量表示)随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过程适宜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中KHSO5含量的测定:取1.000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5mL5%的硫酸和5mL25%的KI溶液,再加入1mL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
25.00mL。
已知:2KHSO5+4KI+H2SO4 = 2I2+3K2SO4+2H2O I2+2Na2S2O3 =Na2S4O6+2NaI
①用_____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填“甲”或“乙”)。
②产品中KHSO5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9、(10分)无水四氯化锡(SnC1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中间体,常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
熔融的金属锡(熔点131℃)在300℃左右能直接与Cl1作用生成无水四氯化锡,实验室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信息如下:①将金属锡熔融,通人干燥氯气进行反应,生成四氯化锡。
②无水四氯化锡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熔点为一33℃,沸点为114.1℃。
二氯化锡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沸点为651℃。
③无水四氯化锡在空气中极易水解,水解产物之一是SnO1.xH1O,并产生白烟。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开始实验前一定要____,E中冷水的作用是___。
(1)装置F中盛放的最佳试剂为___,作用是____。
(3)实验时应先打开A处分液漏斗旋塞和整套装置的阀门,待观察到____这一现象时,再点燃D处酒精灯。
(4)若撤去装置C,则D中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Cl1和锡作用即可生成SnC14,也会生成SnCl1,为减少SnCl1的生成,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
(6)得到的产物中常含有杂质SnCl1,SnCl1是常用的还原剂。
某实验小组用碘氧化法滴定分析产品中杂质SnCl1的质量分数。
准确称取a克该样品于锥形瓶,用适量浓盐酸溶解,淀粉溶液作指示剂,c mol.L-l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标准液10. 00mL,已知滴定原理是:SnCl1+1HCl+I1=SnC14+1HI,则产品中杂质SnCl1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即使此法测定的操作均正确,但测得的SnCl1含量仍低于实际含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常温下,能反应的气体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选;
B.常温下不反应,光照的条件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B不选;
C.常温下不反应,反应需要点燃、加热等,可大量共存,选项C不选;
D.常温下不反应,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A。
2、C
【解析】
A.因为酸性强弱关系为H2CO3>C6H5OH>HCO3-,所以即使通入过量的CO2也不会有CO32-生成:C6H5O-+CO2+
H2O―→C6H5OH+HCO3-。
A项错误;
B.因为是酸性溶液,所以产物中不会有OH-生成,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5NO2-+2MnO4-+6H+===5NO3-+2Mn2++3H2O。
B项错误;
C.Al(OH)3不能与氨水反应,所以该离子方程式是正确的,C项正确;
D.离子方程式不符合物质[Ba(OH)2]的组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
D 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中常见错误:(1)不能正确使用分子式与离子符号;(2)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3)得失电子不守恒;
(4)反应原理不正确;(5)缺少必要的反应条件;(6)不符合物质的组成;(7)忽略反应物用量的影响等。
3、C
【解析】
A .Cu 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可制取NO ,故A 正确;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密度大于空气,氯气有毒,尾气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制备氯气,故B 正确;
C .乙酸乙酯在NaOH 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故C 错误;
D .不饱和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该实验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故D 正确;
答案选C 。
4、B
【解析】
A.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若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则压强减小,则v 正、v 逆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选项A 错误;
B.由图可知,650℃时,
CO 的体积分数为40%,设开始及转化的2CO 分别为n 、x ,则2x 40%n x 2x =-+,解得n 4x =,平衡后2CO 的转化率为x 100%25.0%4x
⨯=,选项B 正确; 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2CO 和CO ,与原平衡状态时体积分数相同,平衡不移动,选项C 错误;
D.由图可知,温度越高,CO 的体积分数越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K 与温度有关,则()()K 925K 600>℃℃,选项D 错误;
答案选B 。
5、A
【解析】
A. 溶液质量是90 g+10g=1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g 100g
×100%=10%,A 正确; B. “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 ,该物质具有氧化性,会将pH 试纸氧化漂白,因此不能用pH 试纸测量该溶液的pH ,以验证溶液的碱性,B 错误;
C. 玻璃的成分中含有Na 2SiO 3,含有钠元素,因此用玻璃棒进行焰色反应实验,就会干扰溶液中离子的检验,要使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进行焰色反应,C 错误;
D. 向溴水中加入CCl 4充分振荡后,静置,然后分液,就可从溴水中获得溴单质。
若向溴水中通入SO 2气体,就会发生反应:SO 2+Br 2+2H 2O=H 2SO 4+2HBr ,不能将单质溴吹出,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6、C
【解析】
A.有机反应中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CO2生成甲醇是通过了多步加氢,为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根据题中反应机理图所示,催化剂Cu结合氢原子,催化剂Cu2O结合含碳微粒,故B正确;
C.催化过程中有旧的原子团消失,说明有化学键的断裂,例如:CO2和H转化为COOH,故C错误;
D.根据反应机理图所示,中间步骤中有CH2O生成,如果调控反应条件可以在此步骤中得到甲醛,故D正确。
答案选C。
7、D
【解析】
A.未指明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不能确定CO2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原子数目,A错误;
B.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NH4+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小于0.3×6.02×1023,B错误;
C.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二者发生反应,若铁过量,则反应生成Fe2+,5.6gFe失去0.2×6.02×1023个电子,若硝酸足量,则5.6gFe失去0.3×6.02×1023,因此二者的相对物质的量多少不能确定,不能判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错误;
D.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相邻的4个O原子形成4个Si-O键,4.5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则其中含有的Si-O共价键数目为0.075mol×4×6.02×1023/mol=0.3×6.02×102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8、D
【解析】
A.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量增加,颜色变深,A项正确;
B. 设容器体积为V,0-60s内,生成N2O4的物质的量为0.6Vmol,则消耗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2Vmol,NO2的转化
率为1.2Vmol
100%
1.6Vmol
=75%,B项正确;
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时间段内
24c0.6mol/L
v(N O)==
t60s
=0.01 mol⋅L−1⋅s−1,则v(NO2)=2 v(N2O4)=2×0.01 mol⋅L−1⋅s−1=0.02mol⋅L−1⋅s−1 ,C项正确;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NO2的浓度越来越小,生成NO2的速率即逆反应速率越来越大,因此a、b两时刻生成NO2的速率:v(a)<v(b),D项错误;
答案选D。
9、A
【解析】
A.由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4O,故A正确;
B.萜类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属于芳香化合物,不属于芳香烃,故B错误;
C.萜类化合物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萜类化合物含有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的两个甲基是等效的,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只能生成一种芳香烯烃,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判断分子中共线、共面原子数的技巧
1.任何两个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任何满足炔烃结构的分子,其所有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3.苯环对位上的2个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4.典型所有的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有:CH2=CH2、CH CH、苯;可能共平面的有:CH2=CH—CH=CH2、。
5.只要出现CH4、—CH3或—CX3等,即只要出现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肯定不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10、B
【解析】
A、含有硫的矿物燃烧,肯定是二氧化硫气体,正确;
B、为实现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加NH3·H2O至蓝色沉淀刚好溶解完全,过滤即可,错误;
C、因为提示中有这样的方程式:[Cu(NH3)4]2+(aq)Cu2+(aq) + 4NH3(aq),因此在加热时,氨就会逸出,正确;
D、在制备产品时,溶液D中不直接加入Na2CO3溶液的原因是游离的Cu2+浓度太低,正确。
答案选B。
11、A
【解析】
A. 位于第五周期第VIA族的元素为Te(碲),是非金属元素,A错误;
B. 第32号元素为锗,位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处,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B正确;
C. 第55号元素是铯,为活泼的碱金属元素,单质与水反应非常剧烈,C正确;
D. 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Ⅶ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D正确;
答案选A。
12、C
【解析】
在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1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70克,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或有水生成,所谓沉淀就是生成的物质的溶解度小,就会有沉淀生成,所以加热蒸发溶液的温度在80℃时开始析出的晶体是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3+KCl=NaCl↓+KNO3,故选C。
13、A
【解析】
二氧化硫为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与水、碱以及碱性氧化物反应,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可形成酸雨,只有A错误,故选A。
点睛:明确SO2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与水、碱以及碱性氧化物反应,S元素化合价为+4价
,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另外还具有漂白性,以此解答。
14、A
【解析】
①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发生了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活泼性Fe>Cu;②、③、④均不能说明活泼性Fe>Cu;⑤铁、铜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中,铁、铜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铁片溶解,铜作正极有H2放出,说明活泼性Fe>Cu,故答案选A。
15、B
【解析】
A. 为防止滴入液体过量,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入要慢,并且不断摇动,故A正确;
B. 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应悬空,不能紧贴试管内壁,故B错误;
C. 分液时,下层液体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可以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C正确;
D. 定容时,为准确控制溶液体积,加水到容量瓶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故D正确。
答案选B。
16、C
【解析】
A.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
B. 2−苯基丙烯是有机物,能溶于甲苯,但不溶于水,故B正确;
C.分子中含有甲基,原子不可能共面,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C。
17、D
【解析】
将石油常压分馏依次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将重油减压分馏依次得到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则它们的沸点范围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故选D项。
答案选D。
18、D
【解析】
A. 纯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不受温度影响,故A错误;
B. NaOH与AlCl3溶液反应时,NaOH少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NaOH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氯化钠,反应不受温度影响,故B错误;
C. Cu与硫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只能生成硫化亚铜,故C错误;
D.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加热时可持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温度有关,故D 正确;
故答案为D。
19、B
【解析】
A.反应CH3Cl(g)+Cl2(g)−−−→
光照CH2Cl2(l)+HCl(g)是熵减的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根据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可知ΔH−TΔS<0,所以该反应的ΔH<0,A项错误;
B .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促进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
()
()
32
+
4
NH H O
NH
c
c
⋅
增大,B项
正确;
C.反应N2(g)+3H2(g)2NH3(g) ΔH<0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但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幅度更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项错误;
D.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发生沉淀转化,是因为碳酸根离子浓度大,和钡离子浓度乘积大于其溶度积常数,因而才有BaCO3沉淀生成,不能得出K sp(BaSO4)>K sp(BaCO3),D项错误;
答案选B。
20、D
【解析】
A. 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碳碳双键、醚键4种官能团,故A正确;
B. 羧基与乙醇酯化反应,羟基与乙酸酯化反应,故B正确;
C. 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故C正确;
D. 1mol分枝酸2mol羧基,因此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和钠反应的基团主要是羧基、羟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的基团是羧基,和碳酸钠反应的基团是羧基和酚羟基,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基团是羧基。
21、D
【解析】
短周期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即W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则W 为H元素;X2-和Y+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位于第二周期ⅥA族,为O元素,Y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为Na 元素;Z与X同族,则Z为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Na,Z为S元素;
A.同主族从上向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S>O,即Y>Z>X,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S,则H2O比H2S稳定,即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故B错误;
C.NaH为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硫酸为强酸,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2、D
【解析】
A.据图可知c(SO32-)=c(HSO3-)时pH=7.19,K a2(H2SO3)=
()()
()
2-+
3
-
3
=
SO H
HSO
c c
c
c(H+)=10-7.19,则K 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故A正确;
B.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滴定第一反应终点pH在4.25,所以可以选取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故B正确;
C.Y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32-)+c(HSO3-)+c(OH-),且该点c(SO32-)=c(HSO3-),所以存在
3c(SO32-)=c(Na+)+c(H+)-c(OH-),故C正确;
D.Z点溶质为Na2SO3,SO32-水解生成HSO3-,SO32-水解和水电离都生成OH-,所以c(HSO3-)<c(OH-),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
H2SO3为二元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先发生H2SO3+N a OH=Na HSO3+H2O,再发生Na HSO3+N a OH=N a2SO3+H2O,所以第一反应终点溶液溶质为Na HSO3,此时溶液呈酸性,说明亚硫酸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第二反应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