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4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不同点。
(2)写出材料一地图中3、6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两者的一个相似点。
(3)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方与北方》(1848年)和《玛丽·巴顿》(1855年)是英国工业革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代表作。以下为小说片段:
A. 文艺复兴宣扬追求现世 幸福B. 宗教改革追求信仰自由
C. 文艺复兴提倡探索社会的奥秘D. 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
11.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想家们为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和工具——理性的方法,它引导人们先是反对贵族等级制度,继而质疑乃至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这一运动
A. 有助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C. 缓解了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D. 阻止了欧洲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20.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主要源于
A. 波兰拒绝了德国领土要求B.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 德国解除进攻西欧的后患D. 英法结成军事同盟
21.下图是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的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上道”的含义是
A. 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巩固B. 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24.下图是学者绘制的“当代世界格局的转型”模式图。据图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利益矛盾是促使三支力量分化站位的根本原因
B. 当代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与单极化趋势并存
C. 不同力量的外交策略与实践影响格局性状变化
D. 中间游移力量成为两边力量角逐和抗衡的关键
25.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50多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旨在
C. 奥斯曼帝国把印度教改造为国教D. 日本效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7.发明下图所示耕作方式的是美洲的
A. 玛雅人B. 阿兹特克人C. 印加人D. 班图人
8.15世纪后期,西欧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简要概括美国在世界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并评析其演变过程。
附赠材料:怎样提高做题效率
做题有方,考试才能游刃有余
提到考试,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大批同学在题海里埋头苦干的情景。我并不排斥大家用题海战术,但是做题也不能瞎做蛮干。有许多同学,同一道题做十遍
考试的时候还是错。那么,这样的做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C. 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垄断D. 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2.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以后,英国国王仍然拥有
A. 行政权B. 立法权C. 司法权D. 财政权
13.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黑人男子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了美国大批民众尤其是非洲裔民众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种族歧视再度成为热点问题。追溯1787年宪法,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
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等殖民大国强烈反对把民族自决原则应用到自己的殖民地。威尔逊希望促成国际联盟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的计划来改革当时的欧洲殖民体系。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一些尊重民族自决权的原则。
1942年,罗斯福总统明确指出,欧洲殖民帝国应该被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国际托管区组成的体系所代替,应该置于美国与大国同盟以及一个确保世界安全的组织监督之下。但那些拥有殖民地的国家做出了防御性的反应。
人教版


历史Leabharlann 测试卷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下学期
高一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目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 西欧人向外传播基督教
C. 《马可·波罗行纪》 刺激D. 西班牙王室的对外扩张
9.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 欧亚地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 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确立
10.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
C. 欧洲经济已经全面复兴D. 美国操控了欧洲经济
22.1956年,通过苏美双方协商,《美国画报》在苏联境内重新发行;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后更名为《苏维埃生活》)杂志创刊并打入美国市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美国掌握文化宣传主动权B. 苏联民众价值观混乱
C. 美苏冷战扩大到文化领域D. 美苏文化软实力相当
C. 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D.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4.中世纪西欧的封臣效忠封君:“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最关键因素是
A. 权力B. 封土C. 军队D. 宗教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俊和是这样对他的学生说的:“每一次做题的时候都先想想,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求的应该是一种解题思维和题方法。
不愧是有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李俊和老师真是一语道破了学习中的关键之处。光解题没方法,做100道都不及别人做1道。
试题训练法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在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A. 工厂制度到垄断组织B.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动力
C. 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16.下表:1870-1913年英美德法所占世界贸易总值的份额(%)。其中④是
A. 美国B. 德国C. 法国D. 英国
A. 打破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B. 构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新体系
C. 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D. 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高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5.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 王权演变历程B. 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C. 神权演变历程D. 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6.“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种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是
A. 阿拉伯人把印度的数字传入非洲B. 新罗效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23.1963年戴高乐否决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时特别强调:“英国是一个偏居一隅的海洋国家,其贸易、市场、食品供给都来自不同的、通常最偏远国度.……其一切活动都有非常特殊、独特的习惯与传统……”法国拒绝英国加入的理由是
A. 英国难以融入欧洲共同市场B. 欧洲对英国的身份认知不明
C. 英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D. 英国人对一体化持怀疑态度
——摘自《玛丽·巴顿》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信息。
(2)你如何看待上述两部“工业革命小说”的史料价值?
28.20世纪初以后,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强大,开始谋求改变旧的世界体系下的制度安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关于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十四点”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殖民地民族自决的原则,并力图把其作为处理战后殖民地问题的一项政治原则。
2.雅典被认为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其民主的表现包括
A. 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担任公职 权利B. 公民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 平民都有决定城邦大政方针的权利D. 公民大会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3.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 使波斯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 削弱了欧亚非之间的联系
A.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 促进了欧洲革命高潮的到来
C. 适应了欧洲革命形势的需要D.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9.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反对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该宣言
A. 维护了拉丁美洲国家 主权B. 是美国在美洲进行扩张的工具
在私达来东顿(英国北方工业城市)的好几英里路上,他们……迅速驶过一些无可教药的又长又直的街道,两旁尽是造得齐齐整整的小砖房……四处矗立着一座座长方形的、开有许多窗子的大工厂,象一只只母鸡呆在小鸡当中那样。它们喷出“议会所不准许的”黑烟……从火车站到旅馆去,驶过几条较为宽阔的大街,不得不经常停下,因为装满货物的大货车把不大宽阔的大街堵塞住了……所有的货车、运货马车和载重卡车全装着棉花,不是装在口袋里的原棉,就是一包包织成的白布。人们聚集在人行道上,大部分人穿的衣服质地很不错。
17.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争取10小时工作日的斗争广泛兴起,最终迫使英国议会于1947年通过了10小时工作日法案。该结果表明英国
A. 工人阶级政治觉悟大为提高B. 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完善
C. 工人阶级合法斗争成效显著D. 工人运动出现联合趋势
18.从1872到1893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几种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分别是1872、1883、1890年的德文版,1882年俄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2年波兰文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这些序言
——摘自《南方与北方》
约输·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得体面的住宅,在乡村中建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A. 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政体B. 黑人按3/5人口折算
C. 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 承认奴隶制度的存在
14.在法国大革命领导人中,不少都游历过英国,考查过英国政治制度,受到洛克等人政治学说的影响:也有不少人游历过美国,甚至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这说明法国
A. 政治转型艰难B. 启蒙思潮混乱C. 革命过程曲折D. 宪政借鉴英美
到“二战”临近结来,出于广泛的政治、军事以及战略等因素的考虑,美国在世界殖民地问题上的政策日趋灵活和现实。
50年代后,美国政府公开支持殖民地人民走向自治或独立,向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施加强大压力,要求它们采取开明的殖民地政策,以减少国际社会尤其是茶联等反殖民主义国家的谴责。
—一据孙建党《从“委任统治”到“非殖民化”—一美国殖民地问题的政策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电影《流浪者》的经典台词,源于古代的阶级歧视制度。它是
A.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D.亚历山大帝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