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学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二)散文阅读—
抓住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复习内容] 根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情感
[复习目标] 辨明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其作用,进而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的情感。
[指导策略]
考点一:把握散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题型1: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题型2:根据语境,合理想像,补写人物的心理、神态等。
答题技巧:(1)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据此推断人物的心理;
(2)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揣测;(3)结合当时的语境,进行揣测;(4)换位体验,有利于把人物心理、神态写得更为逼真。
题型3:概括或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
答题技巧:(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
侧面描写,简要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
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4)从典型事例入手。
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
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考点二:把握作者情感
题型:某事或某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题技巧:(1)抓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心理描写、品质特征的词句。
(2)抓文中的抒情和议论。
(3)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描写,它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4)抓景物描写。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是较为常用的手法。
(5)抓省略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有时表达着文字表达不了的含意。
[中考例谈]
县城小书店
韩浩月
①又看到那家小书店了。
牵着我小侄子的手,带他去买书,门口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而柔顺的头发,面容清秀,露出温婉的气质,和我二十年前看到的那个书报亭的姑娘差不多,现在这个姑娘不会是过去那个姑娘的女儿吧?
②想起我少年的时候,这个书店还只是电影院门前的一个书报亭,那是整个县城除了新华书店、图书馆之外最有文化的地方了。
那会儿我刚刚迈入文学爱好者的门槛,正处在阅读的饥渴期,但到这个书报亭买杂志,还是犹豫很久之后的事了。
③在去书报亭买杂志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图书馆阅读免费的报纸和杂志的。
图书馆很小,报纸和杂志就那么多,通常只用一天的时间,感兴趣的报刊就读完了。
没东西可读的日子,总是有点儿难过。
想去买本杂志来读,可觉得它们的定价实在是贵呀。
④所谓的贵,其实也就是一本两块钱吧。
那时候我帮六叔做杀猪的生意,但作为一个打工者,六叔却没有付我工钱。
至今我还拿这件事向六叔抱不平,他总是讪讪一笑,说,你那时小,要钱有什么用?
⑤我一直没告诉他,我想去买那些杂志,那些叫《诗歌报月刊》《星星诗刊》的杂志。
那会儿,如果稍稍去晚了几天,这两本文学杂志就卖光了。
卖杂志的姑娘会用她干净而柔软的眼神看我一下,意思大概是,下次早来几天吧。
⑥那时的我,总觉得和报亭姑娘的世界相隔得太远。
想一想,人家是在报亭工作的姑娘,应该是多有文化的人啊,报亭的那个玻璃橱窗,就足以把我们远远隔开了。
⑦所以,我常一直远远地望着书报亭。
在每个月当中的几天时间里,忙完六叔杀猪的生意,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换上白衬衣,骑着自行车来到报亭前,从窗口递过去两块钱,从那姑娘手里接过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有时甚至来不及回家,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⑧我仔细回忆了一下,除了有人来买杂志,其余的时间她都是埋头在一本杂志或书里,仿佛阅读才是她的工作,看守书报亭是额外的事情。
我也不晓得她记不记得我。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离开家乡数年后,重新再看到她时,她的眼睛一亮,似乎想和我说句什么话,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⑨作为我在家乡的牵绊之一,这个书报亭寄托着我的某些感情,这些感情和梦想有关,和未来有关。
因此,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我像往常那样去了那个书报亭。
这次我没有买书,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了一会儿。
她也一直静静地读着书。
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心境,也许什么情绪也没有,只是前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告别。
⑩在离开家乡的最初五六年,我每次春节回家都会到书报亭那里去待一会儿——后来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书店,我在书店里翻几本书,消磨上一小段时光然后离开。
在书店门口收钱的有时还是那个姑娘,有时则是一位老大爷。
我是一个陌生的客人,没人知道我内心静静流淌的情感。
112012年秋天,我牵着小侄子的手离开那家书店,手里拎着厚厚的一
摞新书。
《星星诗刊》等已经买不到了,文学类书籍也被教辅类书籍挤到了一个角落里。
离开书店的时候,心情仍然是平静的,曾经的一点点惆怅也消失了。
书店在我心里,已经只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存在,那个曾驻在我心里的书报亭,已经成为永远而恒定的过去式。
13. 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6分)
2012年秋天,“我”带小侄子去买书→少年的时候,→离开县城的前一天,→离开家乡最初五六年,
→2012年秋天,带小侄子离开书店。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⑪第②段划线句子中,作者“犹豫”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⑫二十年的时光,人们对待文学阅读的态度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人们二十年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15. 请结合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第⑦段“我会用水和香皂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就在街角把整本杂志把从头到尾翻了一个遍”。
(3分)
16. 二十年,书报亭变成了书店。
“我”对现在的书店和曾经的书报亭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分别简析。
(3分)
17.“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我”的两个特点。
(4分)
【练习检测】
父亲的船
高巧林
①父亲拥有一条船。
坚厚的舱壁、宽阔的舷板、稳健的橹桨……总之,无一不是我幼小心目中神圣而尊严的精神依托。
②奶奶曾经告诉我,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父亲摇船去了村东的大湖,把我的胎盘扔进汹涌的浪涛里。
我听了一震!奶奶却笑了——“湖神会赏你一副好胆气,长大后才可做像你父寺一样的男子汉!”
③父亲的船,驶进我的童年,在冗长蜿蜒的水道上荡漾,颠簸。
悠悠的橹桨边泛起一泓泓欢乐的笑靥和委屈的泪。
④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
⑤一丝纤细的牛草,悄悄地把我的睡梦牵醒。
我揉开惺忪的眼帘,携上心爱的木刻小舟,还有一只赭纹密布的海碗,跃上了父亲的船。
⑥晨风中传来咿咿呀呀的橹桨曲。
父亲脱下热烘烘的衣衫,披在我寒颤颤的肩背;又从海碗中取来黄乎乎的面枣,塞进我稚嫩的手窝。
蓦然回首,村里的那棵银杏树,已在遥远中忽隐忽现,唯独我心爱的木刻小舟寸步不离地尾随着父亲的船绳。
我仿佛第一次看见了生活中的父亲和我,继而,懵懂的心田里流过一股淡淡的酸涩。
⑦江风紧了,父亲上岸拉纤。
我立在船头上看见,父亲微驼的背上拽着一根粗大的绳索,艰难的步履在尘沙飞扬的岸滩上,写下一串深沉的脚印。
我再也站不住了,满腔的疚意燃成一团小男子汉的火焰——我收起舷边拖牵着的木刻小舟,蹬的一下跳上岸去,自个儿奔跑起来!
⑧父亲那血红的牛一般的双目中,顿时现出莫名的恼怒和痛苦,骂道:“才十三岁的人蛋,就不听话啦!”
⑨我流泪了,泪水流成个白亮亮的小河……
⑩傍晚,我从门槛缝里偷出一把钥匙,蹑手蹑脚地开启了父亲的船锁,第一次在村前的小河里摇开属于我的橹声。
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歇橹看时,手窝里磨起了透亮的泡泡。
11父亲站在河岸边,投来一束慈祥而欣慰的目光,手里还捧着我那只心爱的小木舟。
父亲正重温他早已逝去的童年。
12夜里,我在梦境中真的成了男子汉——独自摇着父亲的船,去了村东的大湖里,尽情又浪漫地摇呀摇……
(选自《优秀千字散文选》)
5.为什么说“那天,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请联系全文分析。
(3分)
6.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跃上了父亲的船。
(2)调皮的船头,顶了小河埠,又撞了竹架桥。
7.从全文看,“我”眼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3分)
8.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