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下化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下化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一种星际分子,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
三键等,不同花纹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双键B.该物质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C.③处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D.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最左边的碳氢之间一定是单键,所以左起第一个和第二个碳之间应该是三键,之后为单键三键交替,则
A、①处的化学键只能是三键,A错误;
B、③原子不是氧原子,故不该物质不是含氧衍生物,错误;
C、③处原子与碳原子形成三键,应该为第五主族元素,一定不是氯或氟,故C错误;
D、②处的化学键是碳碳单键,故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③乙酸与饱和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不反应;④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煤的气化为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淀粉特性,葡萄糖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正确;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正确;
③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混合后的溶液分层,静置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正确;
④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的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
化的主要反应为C+H2O 高温
CO+H2,错误;
⑤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是淀粉特性,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所以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正确;
正确的有4个,答案选C。

3.普罗帕酮为广谱高效抗心律失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水或FeCl3溶液鉴别X和Y B.反应物X与中间体Y互为同系物
C.普罗帕酮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D.X、Y和普罗帕酮都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消去反应【答案】A
【解析】由X与Y的结构可知,在Y中存在酚羟基遇到溴水会产生白色沉淀,遇FeCl3 会发生显色反应,变为紫色,而X中没有酚羟基没有这些性质所以A正确;同系物要求结构相似,组成相差CH2,但X与Y 所含的官能团不同,结构相差较大,所以不属于同系物,X与Y属于同分异构体B错误;当碳原子周围的四个共价键所连的基团各不相同时此时这个碳原子才称为手性碳原子,据此结合普罗帕酮的结构可判断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C错误;根据分子中的官能团可判断X、Y和普罗帕酮都能发生加成,氧化反应,X 与Y不能发生消去反应,Y和普罗帕酮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
4.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B)>r(C)>r(A)
B.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C.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A、C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
D.A分别与B、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O点代表氢元素,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可知A是氧,B、C分别是铝、硫。

【详解】
A.铝和硫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所以铝的原子半径大于硫,硫和氧是同一主族元素,硫在第三周期,氧在第二周期,故硫的原子半径大于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B)>r(C)>r(A),故A不选;
B.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硫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是强酸,可以和氢氧化铝反应,故B不选;
C.从分析可知,A、C元素是同一主族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ⅥA族,故C不选;
D.氧和铝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氧和硫形成的化合物为SO2和SO3,是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故D选。

故选D。

5.图中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可知,X是氧元素,Y是钠元素,Z是铝元素,W是硫元素,R是氯元素。

【详解】
A.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即原子半径:Y>Z>X,故A错误;
B. Y是钠元素,Z是铝元素,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铝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B正确;
C. W是硫元素,X是氧元素,SO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硫酸,故C错误;
D. R是氯元素,W是硫元素,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的,则H2S的稳定性弱于HCl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故D错误;
答案选B。

6.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B.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物
C.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来防止食品氧化
D.化学药品着火,都要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有多种,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A正确;B.铝或氧化铝均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所以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物,B正确;C.铁具有还原性,因此用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来防止食品氧化,C正确;D.化学药品着火,不一定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如钠的燃烧,只能用沙土来灭,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分析选用灭火剂,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判断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但可用溴水鉴别的是
A.己烷苯B.己烯苯
C.己烯甲苯D.己烷己烯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项、己烷、苯均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但也均不与溴水发生反应,故也不能用溴水鉴别,故A项错误;
B项、己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和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故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同样己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苯不能,故也可用溴水鉴别,故B项错误;C项、己烯和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但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与溴水不反应,故可用溴水鉴别,故C项正确;
D项、己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都不反应,而己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均可反应褪色,故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均能鉴别,故D项错误;
答案选C。

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诞生的150年间,指导人们不断探索化学的奥秘。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B.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主要是原子半径变化和核电荷数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C.从左到右,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其热稳定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D.第七周期,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A项错误;
B. 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主要是原子半径变化和核电荷数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
C. 从左到右,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其热稳定性,还原性逐渐增强,而不是所有氢化物都符合,C项错误;
D. 同一主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第七周期,VII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弱,D项错误;
答案选B。

9.某澄清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Fe2+、Fe3+、Cu2+、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逐滴滴入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部分溶液,缓慢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并加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Al3+、SO42-,可能有K+、NH4+
B.肯定无Fe2+、Mg2+、CO32-,可能有Al3+
C.原溶液一定是明矾和MgSO4的混合溶液
D.不能确定的离子只能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①可知,溶液中含有SO42-;根据②可知气体是氧气,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所以一定含有Al3+、Mg2+、NH4+,则就一定不能含有CO32-、Fe2+、Fe3+、Cu2+、NH4+,而钾离子是不能确定的,答案选D。

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和共存等
点评: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然后逐一进行判断、推理和排除等。

10.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把在物质晶体立体示意图中处于图中某一位置(如顶点)的一种粒子(如原子、离子或分子)叫做一个质点。

在下列各种物质的晶体中与其任意一个质点(原子或离子)存在直接的强烈相互作用的质点的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
A .干冰-12
B .水晶-4
C .氯化铯-6
D .晶体硅-4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干冰为分子晶体,晶体中质点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不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分子内每个C 原子与2个O 原子成键,A 错误;
B.水晶为SiO 2,每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成键,而每个O 原子与2个Si 原子成键,数目可能为2或4,B 错误;
C.氯化铯晶胞是体心立方晶胞,配位数为8,质点的数目为8,C 错误;
D.硅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其它四个Si 原子成键,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水玻璃、碱石灰、明矾
B .酸:稀硫酸、次氯酸、硫酸氢钠
C .酸性氧化物:2SO 、2CO 、2SiO
D .碱性氧化物:CaO 、22Na O 、2K O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而明矾是KAl(SO 4)2⋅12H 2O 是纯净物,故A 错误;
B.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而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不是酸;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故也不是酸,故B 错误;
C.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均为酸性氧化物,故C 正确;
D. 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故D 错误。

答案选C 。

12.金属键的形成是通过
A .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C.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B
【解析】分析: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详解: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电子气”)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金属键,答案选B。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纯碱、烧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
C.氨气、冰醋酸、食盐均为电解质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O属于不成盐的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
B.纯碱为Na2CO3,属于盐,不是碱,B项错误;
C.NH3溶于水,与水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属于电解质,而NH3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D。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
D.分子式为C2H6O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丙烯中含甲基,甲基为四面体构型;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C.苯与溴水不反应;D.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为乙苯或二甲苯。

【详解】
A.丙烯中含甲基,甲基为四面体构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选项A错误;B.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均有新物质生成,均为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C.苯与溴水不反应,而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选项C错误;D.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为乙苯或二甲苯若有1个侧链,若为乙苯,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侧链(-CH2-CH3)有2种H,一氯代物有5种;
若为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苯环上分别有2、3、1种氢原子,甲基上一种H,一氯代物分别有3、4、2种,不存在一氯代物只有一种,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同分异构体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15.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其反应为:C2H5OH+3O2→ 2CO2+3H2O,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B.b极发生氧化反应
C.负极的反应为:4H++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有12mol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质子的定向移动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醇被氧化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
C2H5OH+3H2O-12e-=2CO2+12H+,正极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结合电极反应解答该题。

【详解】
A.根据质子的定向移动,b是正极,故错误;
B.电池工作时,b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错误;
C.正极氧气得电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水,故错误;
D.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醇被氧化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所以1mol乙醇被氧化时转移12mol电子,故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D。

16.下列图像中所发生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A.燃放烟花B.霓虹灯广告
C.燃烧蜡烛D.平面镜成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
平面镜成像是光线反射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无关,霓虹灯广告、燃烧蜡烛、节日里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故答案为D。

17.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
pH 2 4 6 6.5 8 13.5 14
腐蚀快慢较快慢较快
主要产物Fe2+Fe3O4Fe2O3Fe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在pH>6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在pH>14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D.在煮沸除氧气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
【答案】C
【解析】
【详解】
A、pH<4为强酸性,发生析氢腐蚀,正确;
B、pH>6的溶液,氧气得电子,发生吸氧腐蚀,正确;
C、pH>14的溶液氧气与水反应得电子:O2+2H2O+4e‾=4OH‾,错误;
D、煮沸后除去了氧气,碳钢的腐蚀速率会减小,正确。

答案选C。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Na+、Cu2+、Cl-、NO3-
B.强酸性溶液中:Na+、K+、OH-、SO42-
C.强碱性溶液中:K+、Mg2+、NO3-、NH4+
D.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SO42-、Cl-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u2+的水溶液显蓝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合理;
B.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OH-会发生反应产生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合理;
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OH-、Mg2+、NH4+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 不合理;
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SO42-、Cl-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合理;故合理选项是D。

19.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不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溴乙烷含溴原子,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下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溴乙烷含溴原子,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贴近高考,灵活性强,注重能力的考查和巩固。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2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
B.除去己烷中己烯可以用溴水分液处理
C.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无红色沉淀生成,证明纤维素是否水解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答案】A
【解析】A. 植物油与浓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反应后不分层;矿物油不与浓NaOH溶液反应,而且矿物油也不溶于水,混合物分层,故可以用热的浓NaOH溶液来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A正确;B. 己烯可与溴水反应生成二溴己烷,二溴己烷可以溶于己烷,所以,除去己烷中己烯用溴水处理是达不到目的的,也无法分液,B不正确;C. 将纤维素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要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才能证明纤维素是否水解,C不正确;D.丙酮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不溶于水,D不正确。

本题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用18 mol/L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冷却④转移、洗涤⑤定容、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mL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

(从下列规格中选用:A 10 mL B 25 mL C 50 mL D 100 mL)
(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写)?
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

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____。

D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6.7 (3分) B (1分)
(2)先向烧杯加入30ml 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3分)(3)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出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至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塞紧瓶塞,倒转摇匀。

(3分)
(4)A. 偏小 B. 无影响 C. 偏小 D. 偏大(各1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浓×V浓= c稀×V稀,且量筒的精确度一般为0.1 mL,
则V浓=
1
1
100mL 3.0mol L
18mol L
-
-
⨯⋅

=" 16.7" mL;根据大而近原则,由于100 > 50 > 25 > 16.7 > 10,因此应选择
25 mL量筒;(2)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热,为了防止暴沸引起安全事故,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边加入边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充分散热,如果先向烧杯中加入16.7 mL浓硫酸,再向其中倒入水,则容易发生暴沸;(3)定容:当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
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与凹液面相切;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4)误差分析的依据是n
V
=c、
控制变量法,对分子的大小有(或没有)影响时,对分母的大小就没有(或有)影响;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会逐渐变稀,该情况能使所量取16.7mL液体所含n偏小,但对
V无影响,因此n
V
(即c)偏小;B、该情况对分子、分母均无影响,因此对
n
V
(即c)无影响;C、该情
况导致n偏小,但对V无影响,因此n
V
(即c)偏小;D、该情况导致V偏小,但对n无影响,因此因此
n
V
(即c)偏大。

【考点定位】考查浓硫酸的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

【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内容是浓硫酸的稀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及误差分析等,平时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稀释溶液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把浓度大溶液加入到浓度小的溶液中,这样为防止混合放热,放出热量造成液体飞溅伤人,如浓硫酸的稀释、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等都是把浓硫酸加入到水或浓硝酸中,这样才能做到实验安全,不至于发生危险。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该药物通常以2--氯苯甲醛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1)下列关于氯吡格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氯吡格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
B.氯吡格雷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1mol氯吡格雷含有5N A个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氯吡格雷的分子式为C16H16ClNO2S
(2)物质 D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种吸收峰。

(3)物质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5)写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不包含A)。

【答案】BD 7 2+2H2O 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1)氯吡格雷含有酯基、氯原子,可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
(2)D结构不对称,有7种不同的H;
(3)对比D、E可知X的结构简式;
(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可由2分子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5)A的同分异构体可含有醛基、Cl原子以及-COCl。

【详解】
(1)A.氯吡格雷中氯原子在苯环上,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氯吡格雷含有酯基、氯原子,难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
C.lmol氯吡格雷含有2N A个碳碳双键,且含有苯环,则一定条件下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C 错误;
D.由结构简式可知氯吡格雷的分子式为C16H16ClNO2S,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2)D结构不对称,有7种不同的H,则核磁共振氢谱有7种吸收峰;
(3)对比D、E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4)物质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产物,可由2分子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的同分异构体可含有醛基、Cl原子以及-COCl,苯环含有2个取代基,可为邻、间、对等位置,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

【点睛】
推断及合成时,掌握各类物质的官能团对化合物性质的决定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一种的信息及物质的分子结构,结合反应类型,进行顺推或逆推,判断出未知物质的结构。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羰基;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有卤代烃、醇。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醛基;可能是醛类物质、甲酸、甲酸形成的酯、葡萄糖;遇氯化铁溶液变紫色,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等。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有机合成非常必要。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乙烯、乙炔为原料合成。

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乙炔聚合:3C 2 H2 (g)C6H6 (g) ∆H1
合成乙苯:C 6H6(g)+C2H4(g)C6H5CH2CH3(g) ∆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