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word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采取课前探究,课上讨论、总结的步骤完成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情境意识、问题意识、和谐意识。

在学生讨论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强课堂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宗法制
教法: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P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洞察中外政治制度的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思索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最佳政治模式。

我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独特的政治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结合文字及图片材料提问:夏朝建立的时间和政治制度的特点?
幻灯片显示:
(1)、“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3)、图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回答: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特点:王位世袭制否定传统禅让制,产生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是文明时代的开端)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权力机构行使的权力。

结论:夏朝——已经出现了公共权力。

过渡:商部落首领成汤于前1600年带领部落族人灭夏,又征服周围的附属国,这样以商部落附属国为中心统治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一个附属国联盟(即附属国与附属国的联合体),存在于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1、建立:公元前1600年
2、内外服制度
问题:假设你是商朝国王,你对本族部落和对其它部落附属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王权?(引导学生回答:内服与外服制度,概念略)
问题、商与其他附属国是什么关系?
回答:殷王国与其他附属国之间的关系具有两重特征:一方面是相互平等关系“比”,另一方面殷王国又凌驾于其他附属国之上“令”,控制着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与之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商王可以要其他附属国交贡物,巡狩盟国,促裁争端,惩罚附属国。

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会发生战争。

为什么?(因为附属国是军事征服的结果,服从与否取决于中央力量的强弱)
材料:占卜用的龟甲
殷商甲骨卜辞——3、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结论:商朝——内服与外服制(臣服并立)充满神权色彩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的政治制度是谁制定的?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公元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周邦推翻殷邦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附属国联盟——周王国。

可初建的周朝出现了动荡,周公旦平定了三监叛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得以稳定局面。

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讲述的就是周灭商的故事,不过添加了一些演义的成分。

那么一个强大的周朝建立以后,怎么来进行治理呢?
看书:西周的政治制度是谁制定的?由哪几部分组成?(周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建立:公元前1046年
2、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起维系作用的礼乐制度。

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2)、如果你是周王,你该怎样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受封者的获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权利:受封土地和人口;诸侯继续向下分封。

义务:承认周王的权威,出征、贡赋、派劳役)
(3)、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4)、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过大,威胁中央)
大家有听过“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谁能来讲讲这个典故?
(请学生展示课前探究成果: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

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sì)。

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guó)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

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

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

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

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

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ào)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

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通过“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和前面所学:比较商代的附属国与周代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回答:商的附属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其的控制力有限,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西周的周王和诸侯国之间关系更密切,臣属关系更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就大局而言,周王国与殷王国的不同主要在于“共主”的换替:周由小邦上升为“共主”,殷由“共主”沦落为普通的邦国。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系列,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为解决矛盾,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相结合的制度。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了解了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们来做一回包青天:
幻灯片显示:
一个西周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当今社会会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如果有,他的遗产案又该怎样判? (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因没有依据而无法断案,教师借此引入下一题目)
除了利用分封制巩固统治以外,周朝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阅读教材,了解宗法制的内容。

回答:
(1)、什么是宗法制度,他为什么能够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所谓宗法制,指的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它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逐渐完备。

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划分了明确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方法。

就是大宗和小宗的划分。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宗法制的主要关系。


(2)、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什么方法?什么是大宗,什么是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为尊贵,故嫡长子也被成为宗子。

而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成为大宗。

小宗则是相对与大宗而言的。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大宗而言,小宗就是他的臣属,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

同时,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具有血缘关系。

这样,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同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结合课本4页的大宗小宗树状示意图解释大宗、小宗。

(4)、归纳说明宗法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在周代,周天子(周王)为天下共主(中央最高领导人),王位(最高权力)由嫡长子继承,世为天下大宗,是同姓族的最高家长。

其庶子被封为诸侯,爵位亦由嫡长子继承,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以国名等为氏。

诸侯之庶子被封为大夫,亦由嫡长子继承其位,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族内为大宗,以官名、辈份、采邑名为氏。

大夫与士的宗法关系同上。

各级嫡长子都称为本家族的宗子,掌管全族的财权和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统治领地内人民。


最后解决前面留下的断案问题,以加深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礼乐制度
课堂设问一:什么是礼乐制度?它是由谁制定的?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回答: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它是由周公制定的。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

不同等级、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共同欣赏,以使上下“和同”。


课堂设问二: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回答: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至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

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

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显示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当然作为早期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也存在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

到西周末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套制度就出现了问题。

下一节课我们再研究有关内容。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夏、商、周三代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夏时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公共权力,商时形成附属国联盟的行政机构,到西周发展为天下共主的局面。

现在我们共同归纳总结一下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①有牢固的血缘关系,②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课件)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本课是本册教材的开端,本册教材重点讲述中外历史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作为第一章《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滥觞,本课的重要作用可用成功的一半来形容。

本课是学生到高中的第一节历史课,由于在中考中,历史是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

目前,高中历史课程设计采用"专题史"体系,这种体系只是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显然初中历史教学还远不足以提供专题史学习的支撑。

加之本节课内容距今时代遥远,学生了解甚少,所以接受起来难度较大。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课具体内容,结合高一新生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课件):
了解夏商西周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识记夏商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理解商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
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和评价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内外服联盟与封邦建国的共性与差别展开比较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早期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灿烂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

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中,确定重点为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课件)。

确定这部分为重点的理由是:
(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集大成,其发展与演变为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2)宗法制、分封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揭示众多历史文化现象缘由的钥匙。

(3)这部分内容是《课标》第一专题的四个子题之一,能较好体现教材编写的主题。

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理由是:
(1)早期政治制度距今时代久远,文献记载语焉不详,学生了解甚少,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正确认识的形成。

(2)教材讲述的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并未明确提及,依据内容归纳概括特点对高一新生现有认知水平而言难度很大。

下面,我着重谈一谈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唤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出黄帝陵图片(课件),充满激情地导入:黄帝陵,炎黄子孙五千年血脉相承的象征。

"古柏千丛迎赤字,心香一炷祭黄陵",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旨在亲睦九族,和合万邦,消弭战祸,趋于大同。

这习俗源于西周的宗法制。

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从前,了解这一切吧!进入本节新课。

二、铺陈背景
处理夏商政治制度部分,考虑到如下两方面因素:其一,教材是把夏商政治制度作为西周政治制度的背景来设计的,语焉不详;其二,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三者不可分割。

综合两方面因素,该部分内容采用读书指导法、讲述法,与学生共同明确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补充必要史料(课件),通过这四则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公共权力、王位世袭。

展示内外服关系图(课件),在此基础上分析内外服关系特点,由内外服制度的弊端自然过渡到下一目西周分封制的学习。

三、突出重点
西周分封制是本课重点。

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对比分析学习法学习分封制。

其一,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倾听、交流、协作"实现"分享"与"共赢"。

其二,明确对比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商内外服制度与西周分封制前后相继,内容相关,是适宜的对比分析题材,指导各学习小组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学生学习进展。

对于初次采用此学习方法的高一新生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确定对比点,教师要根据各小组讨论情况,及时适当提示,如:血缘、地域范围、义务、等级观念等,校正学生思维偏差,确保课堂流畅。

在各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内外服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强化论从史出。

本部分完成后,通过问题:分封制产生的地位、土地、财产应如何继承呢?导入下一目宗法制的学习。

宗法制是本课又一重点,这部分内容指导学生采用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学习法来解决。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

可见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识活动的最主要动力。

因此,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出示问题(课件):西周时期,一个诸侯娶了一妻三妾,妻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而后大妾为他生了大儿子,二妾为他生了二儿子,妻为他生了三儿子,最受宠爱的三妾为他生了小儿子。

后来,这位诸侯不幸殉职,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怎么办?
小组自主探究提出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

探究过程中,同学可看书、可讨论、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咨询老师。

通过探究,学生一般会得出本问题的正确答案,但可能会存在知识体系不完整的现象,教师要通过对宗法制的总结来弥补这一缺欠。

在此基础上,结合图示(课件)引导学生归纳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析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四、突破难点
本课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突破难点的策略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整体问题具体化,因此,突破难点的准备工作蕴含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分化在具体知识点的讲述里。

通过史料"益干启位,启杀之"和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可以概括出早期政治制度王位继承世袭、家天下的特点,;通过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的关系和史料"周之制,因于殷,可知也;殷之制,因于夏,可知也"可以概括出早期政治制度承前启后、继承发展的特点;通过夏保留氏族社会特点和宗法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可以概括出早期政治制度带有浓厚部族色彩的特点;通过内外服制度和宗法分封制对全国的控制可以概括出早期政治制度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的特点。

五、感悟历史
设计问题(课件)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从神化王权到完美制度的设立,夏、商、西周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让学生感悟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学史以明智、知古可鉴今的目的。

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因此,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都应该得到鼓励性评价。

六、研究性作业
设计研究性课题,(课件)"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在当今社会现实中探寻宗法制的影子,整合所搜集的素材,分析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拓展学生视野,以现实折射历史,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个人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现实,历史的魅力在于智慧。

当前,历史教师的现实就是课改,智慧就是育人,我愿把所有的智慧用于课改以更好地育人。

谢谢大家!
说课教案说明:本教案是大连市第二十高中史富辉老师在辽宁省高中历史说课比赛时的教案。

该教案内容反映了教者的授课意图,值得参考。

同时,我们对该教师的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