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
二零零八年六月
目录
第一部分挑战杯历史-------------------------------------2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4
第三部分参赛须知---------------------------------------5?
第四部分作品要求---------------------------------------6
第五部分评审流程---------------------------------------11
第六部分评审模式---------------------------------------14
第七部分相关活动 --------------------------------------17
第八部分联系我们---------------------------------------17
附录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18
附录2全国挑战杯参赛作品参考选题------------------------22
附录3论文文稿格式建议----------------------------------27
附录4报名表--------------------------------------------28
一“挑战杯”发展历史
科技挑战当代青年,青年主宰未来科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着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其目的是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掘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并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使比赛的成果真正为广大大学生接受和享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

自1989年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全国所有重点高校在内1000多所内地高校,以及港澳台、新加坡的20多所高校,先后共有20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了此项赛事。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先后成功举办了前十届赛事,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并日渐成为我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展示主办高校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

从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始,邀请全世界的青年大学生共襄盛会,使“挑战杯”走向世界。

“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一项综合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反映了高校教学水平和师生的科研水平,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和理念,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主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口号,“挑战杯”赛事在
高校人才的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成为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更重要的是,“挑战杯”赛事培育和构建了从大学生个体到所在高校,从一所大学到一个省市再覆盖全国的青年学子课外学术创新实践体系。

17年来,200多万大学生得以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一创新的舞台上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

与之相适应,各省市主管部门和高校则将“挑战杯”赛事构筑为创新教育的系统工程,搭建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组织保障体系,以国家、城市及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项目推介、成果转化体系,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项目的综合评估体系。

这些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提升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挑战杯”更是青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交流的一场盛会,每届比赛都有近两千件作品参与竞技,科技成果转让额最高突破一亿元人民币。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分别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

“挑战杯”在中大
中山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已经走过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它的触角和影响已扩大和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每年我校都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选拔赛,并把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广东省和全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我校在历年全国赛中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其中,在第四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邵捷同学的作品《〈劳动法〉与外来工的权益保障》,以及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周人可同学的《中国南沙群岛海域浮游原生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和郑慧华同学的《珠江三角洲富裕农村主观剩余劳动力问题研究》分别荣获一等奖。

近年来,在校党委、学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等机关部处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参赛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很高,成果瞩目。

在最近结束的第十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校内选拔赛中,我校就有460多支参赛队伍,直接或间接参加的人数达到了1500多人。

其中156支参赛队伍获得立项资助,70多支队伍获得校内奖项,最后经严格选拔,部分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复赛和决赛,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全国赛中,我校更了取得历史突破,并列全国第九名,首次跻身全国十强。

参赛作品首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特等
奖,并获得“优胜杯”和高校优秀组织奖。

推荐的六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生命科学学院的吴绮峰等同学的作品《中国南海赤魟尾刺中新型肿瘤抑制基因IPL的研究》获得全国特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的作品《小口径望远镜的小行星巡天技术》获得一等奖,药学院张驰等同学的《以G-四链体为靶点的新型吲哚并喹啉类生物碱抗癌药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优化》获二等奖,生命科学学院的何柏亮、人类学系的查干姗登、法学院的曹远鹏三位同学分别获得三等奖。

副校长徐安龙教授和药学院副院长黄志纾教授分别获得了“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

校团委和青年科技协会作为该项赛事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统一规划、扎实推进、整合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校团委为建设校内“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机制,成立了以曾益新院士为组长的“挑战杯”全国赛参赛作品遴选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层层筛选,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中山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
协办单位:中山大学创业协会
大赛顾问:
朱孔军(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黄山(中山大学团委书记)
副主任:唐锐(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
丁小球(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
陈烯(中山大学团委副书记)
秘书长:王书素(中山大学团委组宣部长)
邹丹(中山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
副秘书长:李春荣廖喜扬赵静廖杞南陈皓峰黎巧怡彭涛刘熙
叶锐
秘书:梁建平李丹尹敏茹谈天陈焕杰方舟黄小华马育义陈海瑜
林伟青陈国梁赵华珍陈凤兰杨乾钦赵辉
三参赛须知
参赛者身份要求
在比赛接受报名期间,凡中山大学所有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以个人名义或组建团队申报作品参赛。

为保证答辩和评审工作顺利进行,每队必须至少有一名成员在2009年7月前在校。

每支团队的所有成员必须为本校学生。

本活动鼓励参赛者跨院系,跨专业,文理科搭配组建团队。

同时主办方将在主题网站中开设“组队沙龙”专项栏目,允许所有所有学生在此栏目中发布相关信息。

本项比赛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创新,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本校老师作为本团队的指导老师,本项比赛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与指导老师以及该团队相应的支持。

有指导老师的参赛队伍必须在报名时提交指导老师的相关资料,并由指导老师在打印版的报名表中填写相应栏目。

指导老师不能算入团队成员。

参赛作品基本原则
(1)科学性。

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的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

发明创造要求过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2)创造性。

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本次参赛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

参赛者要注意在论文里,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所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3)合法性。

参赛作品不能是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也不能是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四作品要求
1“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分类:
甲类: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
甲Ⅰ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仅限在校本、专科学生参加,限定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

甲Ⅱ.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及社会调查两项(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文学、历史、艺术等方向)。

乙类:学生课外创新作品大赛
乙Ⅰ.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成本较高的作品(只要求对其产品作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重点放在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分析)。

乙Ⅱ.指投入较少,且为生活便利或生产技术带来便利的小发明。

参赛作品可以是成品,半成品或作品描述分析报告文本。

详情
甲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课外学术科学作品竞赛下分Ⅰ、Ⅱ两类
甲Ⅰ自然科学类学术作品(仅限本、专科学生参加)
参赛的作品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正文字数应在8000字以内(附录字数不计入正文文本字数)。

参赛作品的选题范围限定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个学科。

选题原则参考
参赛者在选择题目的时候,首先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能选择违背自然规律的课题。

同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研究的项目要有一定的新意,本大赛鼓励参赛选手尽可能从别人尚未发现、尚未研究、尚未重视的方面去考虑选题,尤其要结合自己在观察、实验、调查、考察、制作和学习、钻研中所得到的新发现、新认识、新成果去选择题目。

甲Ⅱ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品竞赛。

参赛的作品为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每篇论文正文字数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正文字数在15000字以内(附录字数不计入正文文本字数)。

本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继续保留上届校内赛新增加的“文学艺术创作类”,即“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大框架下新增加了文学历史、艺术小类。

其中,文学、历史类的参赛细则与“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一致,“文学艺术创作类”不作细则要求。

参赛作品的选题范围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文学历史、艺术学科。

参考作品要求:鼓励参赛者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同时希望选题切合当前社会实际需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乙类:学生课外创新作品竞赛。

作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

作品要求必须是以学生为主的构思发明,运用现代化科技,制作精细,应用价值大。

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其中,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指对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作品必须有原理构造介绍说明材料及图表资料。

其中图表资料根据项目的需要,可以包括:外观图(手绘或照片均可)、结构图(手绘或打印均可)或者原理图(手绘或打印均可)。

创新作品将会参照以下四点要求评分:
A、科学性
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创造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B、新颖程度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没有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它方式为公众所知,没有同样的发明和创新技术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指该项研究论文的选题,立论有创意,有现实意义。

C、先进程度
指发明或创新技术同申报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着的进步。

D、实用性
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产。

根据作品制作的难易程度,学生课外创新作品竞赛下分Ⅰ、Ⅱ两类
乙Ⅰ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由于考虑到创作此类作品的工作量较大,投入成本较多,因此此类作品要求作者对其创造发明作出较为详尽的分析报告,并将着重点放于作品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的分析上。

乙Ⅱ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此类作品的上交形式比较多样,可以是成品、半成品后者是作品描述分析报告。

若参赛者所设计的作品在上交限期内仍处于初步构思阶段,参赛者可以以文本形式仅对其创新
理念作总体诠释并对其作品作粗化描述。

2内容规范
(1)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即2006年7月1日之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距竞赛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完成”是指作品完成最后工作的时间距竞赛申报日不到两年,而非在两年内完成全部工作。

以下四类作品不得申报(如有违反取消参赛资格):
A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
B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
C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
D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2)以下研究均涉及到敏感对象,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A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B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C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D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E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3)参赛作品可以邀请相关的老师作为指导人,申报时须说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及职称;作品可以由学生直接向组委会申报,也可以由院系推荐(院系推荐的作品须提供院系团委或党组织的证明)。

(4)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

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有关资料必须是中文
..(发表作品为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者,必须附有汉语文本),以小四号宋体字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建议双面打印)。

自然科学及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正文控制在8000字以内,每份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详情请见附录)
3提交作品的要求与申报
(1)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两类。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学校教职员工不得以作者的身份参赛,但可以作为指导老师。

每队限报一件作品。

一位参赛者所在的队伍小于等于两队,并不得同时担任一队以上负责人。

参赛作品若有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须在报名表上注明指导老师相关资料。

(2)报名表请填写清晰,联系方式应有效、常用。

(3)日后有关文件(如获奖证书等)以报名表登记的人员及其姓名为准。

报名登记截止后到比赛过程中,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换作者,除非有合理的理由,经组委会批准后方可更换作者。

(4)校内赛结束后,被推荐进入省赛、全国赛的队伍如有人员变更,请于省赛、全国赛开始前提交新的报名表。

每期比赛期间不应有人员变动。

(5)如参赛团队出现违规将被视为故意作弊,取消其继续比赛和进行评奖的资格。

(6)有关参加省大赛以及全国大赛的日程、筛选办法将另行通知,希望有意参赛的同学能够提早做好准备。

(7)整个比赛过程中,请留意青年科技协会网站上的信息更新以及通知的发布。

4报名及作品提交方式
(1)本次大赛主题网站为:/qnkj/tzb1.htm,主题博客为:.com,有关大赛的主要信息将会及时发布于此,请大家密切留意本网站上的有关信息。

(2)大赛主要由个人或团队报名。

各院系团总支也可以动员院系学生选题、报名。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3)所有参赛队伍必须由主要负责人填写《中山大学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表格请在主题网站下载,或参考本手册附录(第31页)。

(4)每个人最多可同时参加两个项目,但不能同时担任主要负责人。

(5)参赛团队如果有相应的指导教师,应提供相应的介绍证明及指导意见。

(6)报名方式:
①参与比赛的参赛团队(个人)将填好的报名表发送到,请将上交的资料添加到附件,压缩包和邮件主题命名形式必须为:“负责人姓名-课题名-学科分类”出现,如果同
一份作品有多个文档,则将所有文档压缩打包上传。

(注意:不可重复报名,每个团队只可报名一次,我们将把成功报名者的名单在网站上公布,敬请到时留意相关网站信息。


②并把报名表打印版一份,送至各校区指定地点。

请按规定同时递交电子版与打印版。


(7)正式作品提交方式:
正式作品需同时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版,电子版上传至FTP(FTP地址将在比赛过程公布,请留意宣传),作品的打印版一式三份交到各校区指定地点。

(8)各校区指定地点如下:
①南校区: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405青年科技协会办公室;
②东校区:惠佳超市三楼青年科技协会办公室(团工委办公室斜对面);
③北校区:北校区团工委办公室;
④珠海校区:珠海校区团工委办公室
5法律申明
组委会有义务不泄露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其他机密资料。

有关本次竞赛的所有信息必须经组委会授权后方可在媒体及推荐网站上发布;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报道,属于团队行为的,参赛选手自行把握参赛作品中技术及成果的披露尺度,与大赛组委会无关。

本次大赛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6展览、交流、转让
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并适时举办单项展示赛或邀请赛等丰富“挑战杯”竞赛的活动。

组织委员会在终审决赛期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举办成果转让活动;成果是否转让不作为作品评审获奖的依据。

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

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

组织委员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的作品及评委评语,供日后教学、科研参考所用。

五评审的流程
时间安排
初步计划比赛时间如下:
2008年6月—10月1日:大赛宣传、咨询、参赛者做好参赛准备
10月上旬:大赛启动仪式、“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论坛
10月中旬:正式报名,上交报名表
10月下旬:报名情况统计及公告
10月中旬-11月底:“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培训及交流活动
7月-11月底:开展研究活动,并完成初赛作品。

12月1日—12月3日:提交初赛作品
12月4日-12月20日:初赛作品初审(成绩前30%的作品获奖,其中选出30件作
品参加决赛)
12月25日-12月28日:决赛(秘密答辩,在30件作品中确定特、一、二等奖) 12月28日-12月30日:颁奖典礼(部分优秀作品公开答辩、展示,并颁奖)。

2009年3月-5月:优秀作品展示、交流
2009年3月-10月:项目进一步推广,并遴选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和全国赛
比赛流程图
初评 参赛学生需要在网站上面下载报名表,连同作品打印稿一起按参赛日程安排上交各校区青年科技协会。

组委会将依实际情况对参评作品进行一定分组,并按一定评分标准,邀请学校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进行校内初评。

经评委打分,按得分高低评选出进入决赛。

评委对较好的作品给出评语和相关修正意见。

对优秀的作品进行指导,指出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反馈给参赛者,继续完善和提高。

12月中旬公布决赛的名单。

其中按照参赛作品30%的比例选出特、一、二、三等奖的候选作品,其中30件作品进入决赛答辩。

决赛
初赛 (校内评定) 公开表彰省赛、全国赛中优秀作品 颁奖典礼 (公开颁奖) 遴选并报送全国 “挑战杯”竞赛 展示、成果交流会 决赛 (校内秘密答辩) 遴选优秀作品并报
送广东省竞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