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在这里的每一种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构 成一个种群。生物个体通 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 给后代。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是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 否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否
思考: 种群特征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否
⒉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①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伴X遗传方面的基因频率计算
这类题目的特殊点是:X染色体总数的正确计算,因为男性中 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计算男性X染色体总数时不需要乘以2 ,这样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
1、抽样调查某地100位女性和100位男性发现:女性中有5位 色盲患者和20位携带者,男性中有15位色盲患者,则该地色 盲基因的频率约是多少?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1)遗传漂变: 由于群体较小和偶然事件造成的因频率的随机增减甚至丢
失的现象称为遗传漂变。例如在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的频率为 2%,则在一个50万个个体的群体中,有这一基因的个体有 10000个;假如这一群体只有50个个体,那么只有1个个体有 这种基因,这一基因可能由于偶然机会死亡或没有交配而在后 代中消失。遗传漂变就是这样产生的,它是群体数量大小引起 基因频率改变的一个方式。群体愈大,遗传漂变就愈小。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是神学家们作出了 “解释”:先有鸡,因为上帝创造了鸡, 然后让鸡下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相信上帝了!没 了上帝,上帝创造了鸡的“解释”也就没人 相信了。
于是关于生物起源的种种猜测又被提 了出来,其中最被人认可的是“进化论”!
ⅱ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有一定 的限度
③结果: 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
⑶ 遗传和变异 是内在因素
①具有普遍性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 于亲代的性状!
② 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 具有 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 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
(2)不随机交配:
这是引起哈迪一温伯格平衡改变的最主要因素,例如近亲交配等。
(3)有突变和新基因加入。
(4)自然选择:
通过选择淘汰不利基因,积累有利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遗 传的变异,生物就不能进化。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 _基__因__突__变__、__基__因__重_ 组、染色体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统称为__突__变__ 突变的有利或有害不是绝对的,它是由_生__物__的__生__存__环__境___决定的
5×2 + 20 + 15 × 100% = 15%
100×2 + 100
3)计算时运用遗传平衡公式: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
假设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温伯格定律 ①群体数量足够大, 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AA、Aa、aa三种基因型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⒉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⑴ 意义: ⑵ 不足:
①说明物种是可变的,是进化的。
②正确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①由于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对遗传和变异未能做 出本质的阐明。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 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 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同性状的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其基因
频率会不断__增__加__,不利变异的个体其基因频率会__减__少___。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_定__向__改__变___,从而决
定生物进化的_方__向_。
种群产生 自然选择 不利变异淘汰
种群基因频率
变异(不定向)
有利变异积累
定向改变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
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1、使用农药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
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D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变异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 /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3、基因频率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方面的基因频率计算 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例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 、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
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 因。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 A基因有2×30+60=120个, a基因有2×10+60=80个。于是,在这个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为:120÷200=60% a基因的频率为: 80÷200=40%
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 遗传给后代,这是生物不断 进化的主要原因。
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不足:后天获得的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 源》一书中提出;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中心内容。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比人强很多很多倍!若全 部后代都能成活下来,只要很短时间就会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
⑵ 生存斗争(或生存竞争) 是进化动力 ①概念: 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
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 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②原因:
ⅰ生物的过度繁殖
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繁衍过程中_不_ 会 发生变化,称为遗传平衡
若种群中一等位基因为A和a,设p为A的基因频率,q为a的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和=1 基因型频率和=1
(p+q)=A%+a%=1 (p+q)2=p2+2pq+q2 =1 AA%+Aa%+aa%=1
p2=AA%=A%×A%,为AA的基因型频率
发展 自然选择学说 完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以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单位
性状水平
分子水平(基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研究水平: 分子水平(基因) 研究单位: 以种群为单位 核心: 自然选择 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如某海岛上的昆虫,
普通能飞的个体会因被风 吹到海中淹死而导致基因 频率降低,残翅和无翅的
生物朝一定 方向进化
基因频率却相对提高了
变异(不定向) 自然选择(定向改变)
(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物种的概念: 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 2、举例: 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突变和重组都是 a、d,因此它们只能提供生物进化的原
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_方__向___ a、随机 b、不随机 c、定向 d、不定向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桦尺蠖形 成了不同的体色。
某海岛上的昆虫出现 残翅和无翅类型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不
生物的进化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第一个提出进化学说的科学家
1、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步进化而来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 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 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 它们想要吃到树叶,于是 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 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环境选择生物,生物适应环境。自然选择是一个 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 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 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 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 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 饿死了(适者生存)。
马跟驴全、世狮界子的与人老都虎是是一一个个物物种种吗吗??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1)鉴定物种的标准
①形态学标准: 主要根据生物形态特征的差异为标准; ②遗传学标准: 主要以有无生殖隔离为标准 ③生态学标准: 主要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为标准; ④生物地球学标准:主要以物种的分布范围为标准;
③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
⑷适者生存 是结果
①概念: ②例: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 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有 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
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敌害。
自然选择: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内容: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的结合在一起,彼此可以交配, 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这些金鱼各自有自己的基因,共同构 成了种群的基因库。它们各自的基因都 是基因库的一部分。个体数目越多,个 体间的差异越大,基因库也就越大。 ②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 / 该种群个体总数
③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q2=aa%=a%×a%,为aa的基因型频率
2pq=Aa%=2×A%×a%,为Aa的基因型频率。
• A、a 的基因频率即为人群(理想状态下)中生殖 细胞的概率,结合情况如下表:
精子
卵子
0.6A
0.4a
0.6A
0.36AA 0.24Aa
0.4a
0.24Aa 0.16aa
• 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6, • 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4+0.24=0.48
自然选择的结果:
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适应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为进化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并加剧生存斗争
生物进化的动力 变异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的内因,
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 绝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
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存环境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_不__定_向__的,自然选择是_定__向___的,定向的 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计算时运用遗传平衡公式:
3、已知每100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aa)患者,一对健康夫妻 生了一个白化儿子和一个正常女儿,该女儿和一正常的男性 结婚,所生子女患白化病的几率是多少?
a的频率= 1/10000 = 0.01 A的频率=0.99
子女患白化病的几率 = 2 × 198 × 1 = 1 3 9999 4 303
⑴ 过度繁殖: 是条件

荚迷

1 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人可能是繁殖能力最小的!一对夫妻最多的能产生十几个 子女。若以每对夫妻平均生三个子女,平均30年传递一代计算, 每隔50年人口就将增加一倍。只需数百年时间世界人口就将达 到几万亿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4、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
在自然界,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总是在不 断变化的。
思考:基因型频率改变 基因频率改变
与生物进化
生物不一定进化 生物一定进化
例: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__5_5_%____、___4_5_%_____ 2、若该植物自交1代,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4_2_._5_% 、3_2__.5%。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5_5_%、__45。% 3、依现代进化理论,这种生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进化?没有 原因是__该__生__物__种__群__中__A_、__a_基__因__频__率__没__有__发__生__变__化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