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初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初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详解】
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答案】3.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A.气体在血液屮的运输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如图所示:
【详解】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点睛】
掌握呼吸的全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4.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李明不小心被针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3]神经中枢是脊髓,能产生感觉
B.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C.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复杂(条件)反射
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5→4→3→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观图可知,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详解】
A、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
B、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B正确;
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结构,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可见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4→5,D错误。

故选:B。

【点睛】
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5.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独与家长、老师交流询问,寻求帮助、指导
B.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
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D.出现遗精或月经是倒霉的事情
【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知识。

【详解】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A正确;
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B正确;
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C正确;
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错误。

【点睛】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6.人体内多余的水分排泄途径不包括
A.出汗B.呼吸C.排便D.排尿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排汗、排尿和呼吸。

【详解】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体外;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液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这是排出体内多余水分的主要途径;另外皮肤也具有一定的排泄功能,如排汗。

排便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不属于排泄,属于排遗。

【点睛】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是:前者是代谢废物,后者是未能消化吸收之物,即排粪是排遗。

7.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D.输血时血型不同就会造成血液凝固
【答案】D
【解析】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C正确;
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B正确;
输血时血型不同就会造成红细胞凝聚,在没有同型血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D错误。

8.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
A.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
C.膈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D.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呼吸运动是指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详解】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因此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呼吸运动。

9.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由痢疾杆菌所致。

以下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B.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
C.细菌性痢疾能够通过苍蝇进行传播
D.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措施可预防痢疾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传染病的流行环节、预防措施。

【详解】
A、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A错误;
B、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B正确;
C、细菌性痢疾是消化道类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饮食,细菌性痢疾能够通过苍蝇进行传播,C正确;
D、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注意饮食卫生等对于预防此类传染病很重要,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措施可预防痢疾,D正确。

故选:A。

【点睛】
传染病的知识点要牢固掌握。

10.在做“观察心脏的结构”实验时,用手捏心脏四个腔的壁,其中心壁最厚的是( )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如图所示: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

在心脏的4个腔中,心房收缩将血液输入心室距离较近,右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入肺动脉通过肺循环送回左心房,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崩入主动脉,输送的距离最远,需要的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

11.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q B.p C.d D.b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详解】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

因此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d。

故选:C。

【点睛】
掌握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本题解题关键。

12.2017年爱眼日的宣传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如图为某宣传板中关于近视、远视及矫正透镜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依次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图:
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详解】
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用丁凹透镜矫正;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丙凸透镜进行矫正。

所以,近视眼示意图以及可以佩戴的矫正眼镜分别是甲、丁。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13.如图,从某人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后,药物流经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起于心脏,汇集中心脏,并且是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详解】
血液循环的路线如下:
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心脏的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右图。

静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后首先参与体循环,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进行肺循环,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即依次通过心脏的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②左心房、①左心室。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及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

明确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能促进男性出现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 )
A.性激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促性腺激素
【答案】C
【解析】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性的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性的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可见C符合题意。

15.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在不同消化酶的作用下都能分解成氨基酸
C.肾小囊内原尿中的尿素浓度大大高于血浆
D.胃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消耗了氧,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

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正确;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多肽,在肠液、胰液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B错误;尿素、尿酸和无机盐为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完全滤过回原尿,所以在血浆和原尿中浓度相等,C错误;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错误。

16.农民将人粪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

请问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下列何种物质()
A.尿素B.水C.无机盐D.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考点:人粪尿的价值.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粪尿的价值,据此作答.
解答:解:人的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之外,其它的形成原尿.二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尿素、无机盐等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进而总结出尿液的成分,结合题意答题.
17.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A.性腺B.甲状腺C.胰岛D.肾上腺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详解】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甲状腺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18.青春期是人生“黄金时期”,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的特点是
A.大脑发育明显 B.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C.性格变得叛逆 D.第二性征出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

考点: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

19.“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A.雌性激素B.子宫C.卵细胞D.卵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解答。

【详解】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
的作用;子宫有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

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

故选:D。

【点睛】
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

20.眼球的折光系统是指()
A.角膜、虹膜、房水、睫状体
B.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C.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
D.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

【详解】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故眼球的折光系统是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1.某人血型是O型,输血时,可以输入的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

异型血的输血原则如下: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

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某人血型为O型,输血时,可以输入的是O型血。

【点睛】
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2.下列关于人体的呼吸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的
B.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D.人体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碳含量高,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详解】
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故A正确;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所以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故B正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C正确;人体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因为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肺通气的过程。

23.如图是动物运动中各种动作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完成图二所示的垫排球动作是由图一中②独立完成
B.图一所示的端茶杯动作为屈肘,①舒张、②收缩
C.图四中③和⑤共同围成②
D.完成图三所示的引体向上过程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2)图一中①肱三头肌,②肱二头肌。

图四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⑥关节面。

【详解】
图二所示的垫排球动作是伸肘,伸肘时,②肱二头肌舒张,①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
图一所示的端茶杯动作为屈肘,②肱二头肌收缩,①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图四中③关节头和⑤关节窝共同围成⑥关节面,C错误;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点睛】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4.下列各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1中玉米切面上加碘液,图中2会变蓝
B.图2中的②分布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是鱼的呼吸器官
C.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图3中的③分泌的
D.在由图4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答案】C
【解析】图1中:1种皮,2胚乳,3子叶,4胚芽,5胚轴,6胚根;图2中:①背鳍,②鳃,③尾鳍,④臀鳍,⑤胸鳍,⑥腹鳍,⑦侧线;图3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胚乳是小麦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将玉米种子纵剖开,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2胚乳,A正确;
②鳃分布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是鱼的呼吸器官,B正确;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图3中的①肝脏分泌的,C错误;
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

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

根据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多到少排序即食物链的顺序。

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D正确。

25.“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分析诗句答题。

【详解】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

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

【点睛】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解题时要结合题意认真作答。

26.下列与成语“望梅止渴”相同的的反射是()
A.缩手反射B.谈虎色变C.老马识途D.蜘蛛织网
【答案】C
【解析】缩手反射、蜘蛛织网是生来就有的一种反射,是非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叫做学习行为。

27.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耳部的某个结构,外界声波可以引起其发生机械振动。

该结构是
A.鼓膜B.咽鼓管C.半规管D.耳蜗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