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 • 曲 径 通 幽 处,禅 房 花 木 深
• 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
• 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
lài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水
首联
清 晨 入 古 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 首题壁诗。 • 破山寺,即兴福寺,南唐 时郴州太守建的,唐时已 是古寺。 • 后禅院:僧人居住、修行 打坐的地方。 •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 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 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题建集》,与王昌龄 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 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 琴酒,隐居作诗。 这首诗抒发了忘却世俗, 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 晨 / 入 / 古 寺,初 日 / 照 / 高 林。 ▲ 曲 径 / 通 / 幽 处,禅 房 / 花 木 / 深。 ▲ 山 光 / 悦 / 鸟 性,潭 影 / 空 / 人 心。 万 籁 / 此 /俱 寂,但 余 / 钟 磬 / 音。
▲
lài
qì ng
▲
感悟诗意
清晨,我走进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 耀着高高的丛林。(首联) 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 掩映,又浓又深。(颔联) 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鸟儿 十分欢欣,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 灵也变得空明纯洁(杂念顿消)。(颈联) 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只留 下悠扬不尽的钟磬声。(尾联)
诗人 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的思想。
背诵全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初日照高林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 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古寺”“高林” 出破山寺的幽雅、宁静。
颔联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曲”、“幽”、“深” 表现了禅院小路曲折、 花木扶疏的样子,写出禅院优美寂静的环境。 此联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 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 曲折的道路。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万籁俱寂”是 “静”“钟磬音”是“动”,以悠扬不尽的钟磬 音,衬托山寺的幽寂宁静气氛。意境悠远深长。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中心:
本诗通过写 破山寺中的高林、曲径、花木、山水等景物,
运用 以静显静,以动衬静
幽深清静、幽美怡人
表现手法,创造出
的意境,表现了
山 颈联 光 悦 鸟 性
潭 影 空 人 心
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 山中的景色。“悦”“空”,用作动词,使……欢悦。 “使……空”使人的心灵也变得洁净明亮。 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性欢乐,实际上,鸟的怡 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潭水清澈,茂林修 竹倒映其中,使人的心灵洁净空明,表明了大自然的美景 对人有熏陶作用,表达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