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地理名师讲练大一轮复习方略浙江专用湘教版课件:1.4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昼夜长短 (1)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2)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3)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全球昼夜等长。 4.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1)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2)如果一地昼长(夜长)大于12小时,一地昼长(夜长)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 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极昼(夜)区内的地点不能采用此 方法比较。
2.黄赤交角 (1)含义:地球的_赤__道__面__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约为_2_3_._5_°__。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下图)
【微点·巧思妙记】 【点拨】 关于黄赤交角的注意事项 (1)黄赤交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目前的角度为23.5°。 (2)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数据关系。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即图中α。 ②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即图中90°-α。 ③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即图中α′。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知识·梳理自查】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图1太阳直射_南__回__归__线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 _短__夜_长__,纬度越高,昼越_短__夜越_长__,北极圈以北出现_极__夜__;南半球相反;赤 道_昼__夜__平__分__。 (2)图2太阳直射_赤__道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全__球__昼__夜__平__分__。 (3)图3太阳直射_北__回__归__线__(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 _长__夜_短__,纬度越高,昼越_长__夜越_短__,北极圈以北出现_极__昼__;南半球相反;赤 道_昼__夜__平__分__。 (4)图1—图2—图3,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白昼逐渐变_长__,由最_短__ 变为最_长__,黑夜逐渐变_短__,由最_长__变为最_短__;南半球相反。
5.能够指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 能够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 位置的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辨析】 1.正午太阳高度的3点特殊规律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 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2.太阳高度与影长的负相关性 影子的位置与太阳的位置相反,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一天中,物 体影子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先变短,后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 最大值时,此时物体影长最短。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正午影长也不 断变化。以北回归线以北某纬度为例,夏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冬 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 夏至 冬至
春、秋分
达最大值的地区 _北__回__归__线__及其以北各纬度 _南__回__归__线__及其以南各纬度
赤道
达最小值的地区 _南__半__球__各纬度 _北__半__球__各纬度
南北两极点
3.四季更替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_正__午__太__阳__高__度__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北__回__归__线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南__回__归__线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赤__道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_春__季__,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4.五带的划分 (1)五带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_纬__度__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划分。
【微点·巧思妙记】 【点拨】 1.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方位 (1)春秋分日:全球(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2)北半球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判断昼夜长短 (1)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该地昼长夜短。 (2)若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该地昼短夜长。
第四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地球公转的特征与黄赤交角 【知识·梳理自查】 1.公转特征 (1)轨道:近似正圆的_椭__圆__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_自__西__向__东__。 (3)周期: _3_6_5_日_6_时_9_分,叫1恒星年。 (4)速度。 ①近日点:_1_月__初__,公转速度较_快__。 ②_远__日__点__:7月初,公转速度较_慢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