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三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
今年我读了《于某某:我怎样教语文》一书。

这本书是于某某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性格、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较为全面的总结,带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

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于某某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
__________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

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

于某某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
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
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
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
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

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

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
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

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
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

而且要做到大
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

从这一角度来看,语
文课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
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抓住“读写”两线不放松,就能
把语文教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
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是的,以读代讲
在语文课堂的实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接受知识,真正
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学语文的
兴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

读既是传统的语文教法,也是传统的学法。

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理解靠读;语感的领会、中心的把握靠读;学生情感的熏陶,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

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

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
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
和检查。

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
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

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应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要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引导学生读
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

现在我们
程永丽名师工作室正开展“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讨,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也正是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理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
惑也起不了作用。

”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
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让他们
多背诵、多积累。

“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孙某某老师总结说:“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
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的语文,是为一
辈子奠定的语文。

”这给我很大启迪,我们借专家的研究,实践自
己的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

用活动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
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
活动,如进行朗诵表演,开诗歌朗诵会,参加朗诵比赛等。

另外课
外阅读也是很必要,我们要使学生的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它
是学生独立的、自主的阅读,同兴趣有直接关系。

我们应该向学生
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或其它有益的读物。

这样多方引导,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完于某某老师的
《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


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

在此,我想说,每一位语文老师
都要静心修好自己的身,守好自己的道,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追求永
恒的本真。

从今天起我们要先开始勤阅读,开始下笔写写文章,要
先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只有浑身书香、满腹翰墨的我们,才能
够将孩子们带领进那个充满知识、充满乐趣、充满诗书芬芳的语文
世界。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2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
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
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
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
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
阅读和写作。

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

接下来的日子里,从
“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

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
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

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
比较深。

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
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

它包
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
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
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

尊重是教育的
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

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
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
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不
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
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

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
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

教师除了要树
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才
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蹲下来,才能不
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

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
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

没有理解
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
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
子王”。

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
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

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
多的言语也是徒然。

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
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

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
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
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
不同,内容有区别。

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
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
生活是个大舞台,于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教40余年,
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
无外乎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一)写好字识字与写字是小学
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
重要。

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

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

写好字是对学生的
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这学期,我承担着三年级硬笔书法教学,他们正处于从使用铅笔向使用钢笔过渡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我时
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要求,现在,同
学们对书法练习的热情和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
努力,同学们的书写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写好文写作对
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于老师巧妙地把练笔
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读写的正向迁移。

在写作训练中,于
老师也极具艺术性,他以课文为载体,采取续写、补写、补段等多
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既是想象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
过程。

现在的我,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却也深切地体会到研读
文本的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由写段向写一篇完整作文的过渡。

除了园地和书后的小练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入手,捕捉学生可
以写、有的写的东西加以训练。

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差,就像米主任
在教研中说的,可以把每篇教材当做阅读题,教师有意识地加以训练,相信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看到阅读题就不会再畏惧。

(三)读好书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
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在朗读中,文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
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凭借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还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

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拿到一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
歌要读出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对
话要读谁像谁,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
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读得不到位,他会亲自领读、范读,课
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很多道理就会从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
是自发的,而不是教师长篇累牍地灌输和外在强加。

师生都能读得
入情入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