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ppt(共14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要验证猜想4只需要验证Na2CO3(或C )存在即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A 正确;氢氧化钾不和碳酸钠反应,故B错误;碳酸钠能与硫O酸32 反 应生成气体,故C正确;碳酸钠能与 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D正确。 【拓展与应用】盐酸是易挥发性物质,故可用蒸发的方法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答案 C A项,稀硫酸能与铁反应,原物质被除去;B项,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钠和水,原物质被除去;C项,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不溶 于水,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D项,铝是活泼金属,能与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C。
D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答案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A合理;石蕊溶液遇NaOH
溶液变蓝,遇稀硫酸变红,能鉴别,故B合理;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CO被除去,CO2不 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合理;Fe和CuSO4溶液反应,Ag和CuSO4溶液不反应,从而判断出活
(4)点滴板有很多优点,比如节约药品,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同时完成多个实验。 (5)倾倒液体药品时,为了防止药品流出导致标签被腐蚀,应该将标签朝向手心。
9.(2016湖南怀化,28,8分)某学习小组对粗盐中杂质(难溶性和可溶性)的去除展开相关探究。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
酒的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故D正确。
解题关键 区分物质的思路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来区分,可以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来区分,食盐水会析出晶体,而蒸馏 水蒸发后没有固体物质残留。
6.(2016湖南邵阳,24,2分)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
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中考化学 (湖南专用)
五年中考
A组 2014-2018年湖南中考题组
考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17湖南邵阳,25,2分)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2)Ba(OH)2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的实验 现象判断出猜想①和②哪一个正确。 (3)向第1组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由于第1组实验中生成了NaOH,故少量稀盐酸会
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不会产生明显现象,所以当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时,不能判断出猜想①和② 哪一个正确。
8.(2018湖南益阳,2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
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 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2)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
都不
溶于水
第2组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3)你认为其理由是
第3组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3组 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
(4)你认为实验中用点滴板比试管具有
更多的优点是
(2)ACD 【拓展与应用】蒸发
解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情况推测废液中的溶质,可知废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CO3 和NaCl。
【讨论与交流】碳酸钠和稀盐酸不能共存,两者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与结论】(1)由无色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不变色,可知小亮的结论错误。猜想3中盐酸
过量,要验证猜想3只需要验证H+存在即可。
(写1条即可)
【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5)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
。
答案 (1)③,NaCl中没有氧元素,与受损标签不符
(2)碳酸钡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会产生明显现象 (4)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5)朝向手心
解析 (1)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碳酸钠和硫酸钠中含有氧元素,故不合理的为猜想③。
①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
。
②过量Na2CO3溶液用来除
离子(填离子符号)。
答案 (1)蒸发 (2)漏斗 引流 (5)②镁 ③硫酸
(6)硫酸镁 (7)①将杂质完全除去 ②Ba2+
解析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
答案 D A项,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不能验证;B项,硝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不能验证;C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参 加了反应,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项,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
中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故选D。 解题关键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 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无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可以不密闭。
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质的溶解,故D选项正确。
知识归纳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的方法有:(1)与氧气反应,看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
(2)与酸反应,看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氢气的快慢)。(3)与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看金属之间能否
置换。若两种金属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H)之后,则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
B.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加酚酞试液,看颜色)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答案 B 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可以鉴别,故A正确;蒸馏水和食盐水都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B错误;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振 荡,溶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稀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食醋和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
。
实验结论 猜想3正确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
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答案 【猜想与假设】Na2CO3、NaCl 【讨论与交流】Na2CO3+2HCl 2NaCl+H2O+CO2↑ 【实验与结论】(1)错误 中性溶液遇到酚酞溶液也不变色,还可能是猜想2正确 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Na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5)②由表中的信息和题意可知,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不溶
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镁盐。③由表中的信息和题意可知,硫酸根离 子能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另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
答案 A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二者均不反应,不能证明铜的金属活 动性比银强,故A选项不正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 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B选项正确;加热试管
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故C选项正确;配制溶液时,用玻
②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
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
盐。
③另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说明该
盐含有可溶性的
盐。
(6)【实验结论】该盐含可溶性杂质
。
(7)【实验拓展】以下为乙同学设计的去除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流程:
2.(2016湖南株洲,19,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的是 ( )
操作
A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一小片pH试纸上
目的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测定溶液的pH
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D
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加速溶质的溶解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氧气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 溶解性决定。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取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 收集时要注意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集满后,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拿出水面;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插入集气瓶的底部。
5.(2016湖南怀化,13,2分)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OH-
Cl-
阳离子
Na+
溶
溶
Ba2+
溶
溶
说明:“溶”表M示g2该+ 物质可溶于水,“不”不表示该物质不溶于水。溶
SO 24
CO 32
溶
溶
不
不
溶
不
③Mg(OH)2为白色物质,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aSO4为白色物质,不溶于盐酸;MgCO3、BaCO3
为白色物质,都能溶于盐酸。
(5)【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盐,溶于水配成溶液。
3.(2016湖南张家界,9,2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
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的是 (不 合 理)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NaOH溶液和稀H2SO4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 。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组次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相互评价
第1组
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 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动性:Fe>Cu>Ag,故D合理。
知识归纳 比较铁、铜、银的活泼性,若用金属之间的置换,则有两种途径:①Fe、硫酸铜溶 液、Ag;②硫酸亚铁溶液、Cu、硝酸银溶液。
4.(2016湖南邵阳,16,2分)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 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 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2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 C A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B项,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C项,用排水法 收集,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净;D项,用排水 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
(写操作名称),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写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
。
(3)【提出猜想】
甲同学:该粗盐中除含有难溶性杂质外,是否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4)【查阅资料】
①粗盐中可能含有镁盐(Mg2+)和硫酸盐(S )等可溶性杂质。
②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
O
2 4
阴离子
7.(2018湖南衡阳,33,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 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答案 C A项,稀硫酸能与铁反应,原物质被除去;B项,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钠和水,原物质被除去;C项,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碳酸钙不溶 于水,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D项,铝是活泼金属,能与硫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C。
D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
将Fe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答案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A合理;石蕊溶液遇NaOH
溶液变蓝,遇稀硫酸变红,能鉴别,故B合理;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CO被除去,CO2不 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合理;Fe和CuSO4溶液反应,Ag和CuSO4溶液不反应,从而判断出活
(4)点滴板有很多优点,比如节约药品,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同时完成多个实验。 (5)倾倒液体药品时,为了防止药品流出导致标签被腐蚀,应该将标签朝向手心。
9.(2016湖南怀化,28,8分)某学习小组对粗盐中杂质(难溶性和可溶性)的去除展开相关探究。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
酒的气味不同,可以通过闻气味鉴别,故D正确。
解题关键 区分物质的思路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不能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来区分,可以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来区分,食盐水会析出晶体,而蒸馏 水蒸发后没有固体物质残留。
6.(2016湖南邵阳,24,2分)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的是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
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中考化学 (湖南专用)
五年中考
A组 2014-2018年湖南中考题组
考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17湖南邵阳,25,2分)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2)Ba(OH)2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的实验 现象判断出猜想①和②哪一个正确。 (3)向第1组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由于第1组实验中生成了NaOH,故少量稀盐酸会
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而不会产生明显现象,所以当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时,不能判断出猜想①和② 哪一个正确。
8.(2018湖南益阳,2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
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 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2)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
都不
溶于水
第2组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3)你认为其理由是
第3组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3组 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
(4)你认为实验中用点滴板比试管具有
更多的优点是
(2)ACD 【拓展与应用】蒸发
解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情况推测废液中的溶质,可知废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CO3 和NaCl。
【讨论与交流】碳酸钠和稀盐酸不能共存,两者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与结论】(1)由无色酚酞在中性溶液中也不变色,可知小亮的结论错误。猜想3中盐酸
过量,要验证猜想3只需要验证H+存在即可。
(写1条即可)
【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5)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
。
答案 (1)③,NaCl中没有氧元素,与受损标签不符
(2)碳酸钡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会产生明显现象 (4)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5)朝向手心
解析 (1)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碳酸钠和硫酸钠中含有氧元素,故不合理的为猜想③。
①该实验过程中,除杂试剂都要过量,原因是
。
②过量Na2CO3溶液用来除
离子(填离子符号)。
答案 (1)蒸发 (2)漏斗 引流 (5)②镁 ③硫酸
(6)硫酸镁 (7)①将杂质完全除去 ②Ba2+
解析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为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
答案 D A项,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不能验证;B项,硝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不能验证;C项,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空气中的氧气参 加了反应,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项,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
中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故选D。 解题关键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 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无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可以不密闭。
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质的溶解,故D选项正确。
知识归纳 比较金属的活泼性的方法有:(1)与氧气反应,看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
(2)与酸反应,看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氢气的快慢)。(3)与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看金属之间能否
置换。若两种金属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H)之后,则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
B.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加酚酞试液,看颜色)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答案 B 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可以鉴别,故A正确;蒸馏水和食盐水都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B错误;取样品,分别加入酚酞试液,振 荡,溶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稀盐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食醋和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
。
实验结论 猜想3正确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
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答案 【猜想与假设】Na2CO3、NaCl 【讨论与交流】Na2CO3+2HCl 2NaCl+H2O+CO2↑ 【实验与结论】(1)错误 中性溶液遇到酚酞溶液也不变色,还可能是猜想2正确 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Na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
(5)②由表中的信息和题意可知,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不溶
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 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镁盐。③由表中的信息和题意可知,硫酸根离 子能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另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硫酸盐。
答案 A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二者均不反应,不能证明铜的金属活 动性比银强,故A选项不正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 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B选项正确;加热试管
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故C选项正确;配制溶液时,用玻
②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
不溶,说明该盐含有可溶性的
盐。
③另取少量所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说明该
盐含有可溶性的
盐。
(6)【实验结论】该盐含可溶性杂质
。
(7)【实验拓展】以下为乙同学设计的去除食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流程:
2.(2016湖南株洲,19,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的是 ( )
操作
A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一小片pH试纸上
目的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测定溶液的pH
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D
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加速溶质的溶解
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氧气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 溶解性决定。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取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 收集时要注意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集满后,在水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拿出水面;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插入集气瓶的底部。
5.(2016湖南怀化,13,2分)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OH-
Cl-
阳离子
Na+
溶
溶
Ba2+
溶
溶
说明:“溶”表M示g2该+ 物质可溶于水,“不”不表示该物质不溶于水。溶
SO 24
CO 32
溶
溶
不
不
溶
不
③Mg(OH)2为白色物质,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aSO4为白色物质,不溶于盐酸;MgCO3、BaCO3
为白色物质,都能溶于盐酸。
(5)【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盐,溶于水配成溶液。
3.(2016湖南张家界,9,2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
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的是 (不 合 理)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NaOH溶液和稀H2SO4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 。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组次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相互评价
第1组
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 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动性:Fe>Cu>Ag,故D合理。
知识归纳 比较铁、铜、银的活泼性,若用金属之间的置换,则有两种途径:①Fe、硫酸铜溶 液、Ag;②硫酸亚铁溶液、Cu、硝酸银溶液。
4.(2016湖南邵阳,16,2分)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 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 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2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 C A项,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B项,用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C项,用排水法 收集,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净;D项,用排水 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
(写操作名称),④计算产率。
(2)步骤②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写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
。
(3)【提出猜想】
甲同学:该粗盐中除含有难溶性杂质外,是否还含有可溶性杂质?
(4)【查阅资料】
①粗盐中可能含有镁盐(Mg2+)和硫酸盐(S )等可溶性杂质。
②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表
O
2 4
阴离子
7.(2018湖南衡阳,33,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 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