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普实总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基普实总汇报材料
第一篇:两基普实总汇报材料
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中学“两基”“普实”工作开展情况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在省、市、区党委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鸡场中学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为推动“两基”、“普实”工作的进程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两基”“普实”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

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秀区龙宫学校地处安顺南27公里处的龙宫镇,与紫云自治县接壤,是西秀区教育局直属的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25亩(其中校舍面积7065M2),现有教职工63人,初中教学班22个,“1+2”模式的中专班1个,在校生人数1400余人。

教学服务对象主要是鸡场、岩腊两个少数民族乡的农家子女以及周边县、乡镇的少部分学生。

学校办学规模从建校初学生不足200人,发展成为今天的初中在校生1429人、23个教学班的农村初级中学。

同时,办学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近年来特别“两基”工作期间党和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在已建成教学楼的基础上先后建起了综合楼、男女生宿舍楼、校门围墙等基础设施,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等教学设施也投入了使用。

校园布局规划更加合理,环境幽雅,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二、“两基”工作开展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
2005-2006学年度,初中阶段正常在校学生976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8.09%。

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7人(丧失学习能力
4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100%。

2006-2007学年度,初中阶段正常在校学生997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7.36%,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7人(丧失学习能力4人),已入学3人,入学率为100%。

2007-2008学年度,初中阶段正常在校学生1012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7.97%,7-15周岁“三残”儿童少年5人(丧失学习能力4人),已入学1人,入学率为100%。

2、辍学率
2004-2005学年度学年初在校生数1097人,辍学20人,辍学率为1.82%;2005-2006学年度学年初在校生数1284人,辍学23人,辍学率为1.79%;2006-2007学年度学年初在校生数1401人,辍学25人,辍学率为1.78%。

2007-2008学年度17周岁人口319人,受完初级中等教育人数为257人,完成率为80.56%。

(二)师资水平
初中现有专任教师61人(新分专任教师8人),达任职要求的有51人,达任职要求占专任教师的96.22%;2001年起补充教师24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初中专职实验教师6人,均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

中学正副校长3人,参加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3人,合格率为100%。

(三)办学条件
1、全校教学用房均为砖混结构,无D级危房,班额基本合理,适龄少年能就近入学。

2、学校校舍面积为7064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4.94平方米。

3、初中现有图书21478册,生均图书15.03册。

4、学校有远程教育模式三1个,现已全部开通并正常投入使用。

5、教学仪器:初中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教育实验仪器均按标准基本配齐。

配备有部分音乐、体育、美术等器材。

6、基本设施方面,有各种专用教室和行政用房,普通教室每班1个,固定使用,教室地面平整,门窗、玻璃完好,采光等基本符合要
求。

班班有黑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厕所、围墙、校门、校牌、旗杆、运动场基本符合验收要求。

(四)教育质量
1、按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毕业年级全科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2004-2005学年为83.89%,2005-2006学年为86.45%,2006-2007学年为90.34%。

3、初中毕业年级学生毕业率近三年分别为:98.99%、99.26%、99.43%。

4、近年来我校基本无留级生和补习生。

三、普及实验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校的“普实”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成立鸡场中学“普实”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校“普实”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领导作用。

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校长负责抓此项工作,使“普实”工作做到有组织机构,有经费投入,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确保达到验收的各项指标。

(二)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

2004至2007年,为了使我区“普实”能够达到验收标准,区政府加大了对“普实”硬件建设的投入。

合计投入55.87万元对中学实验室设施进行更新、不断添置实验仪器、图书,提高配置标准,达到了验收要求。

(三)不断完善“三室”规范化建设工作。

今天的鸡场中学共有物理实验室1间,共82m2,保管室1间,共25m2,仪器柜8个;化学实验室1间,共82m2,保管室1间,共25m2,仪器柜8个,危险药品专柜1个;生物实验室1间,共82m2,保管室1间,共25m2,仪器柜8个。

仪器品种配备率物理82%、化学93.8%、生物112%;仪器数量配备率物理124%、化学170%、生物221%;仪器完好率物理98.7%、化学98%、生物99%。

各实验室都配有消防设备。

(四)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黔教通(1997)386号
文件要求。

几年来,实验室管理做到了规章制度健全,仪器摆放有序,实验操作规范,管理人员“四懂三熟悉”,实验仪器报损报废无超标现象,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加强.。

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室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迈进。

(五)加强对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

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6人,均参加了上岗前的省、市组织的培训,经考核取得了培训合格证。

实验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此外还组织播放教学光碟、二级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学校还出台了各种措施,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评优等方面关心和支持实验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六)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全面落实“人人动手、个个会做”方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每学期要求学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教学教研计划,每学期必须开展二至三次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并认真做好记录。

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及专题研究,积极开展学校实验教学研究。

(2)、不断提高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

将各年级实验目录镜框上墙,按“目录”开展好每一次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了规定标准。

演示实验开出率平均为99.73%(物理为100%、化学为100%、生物为99%);分组实验开出率平均为96.33%(物理91%、化学100%、生物95.96%)。

实验教师按要求填写实验登记表并做好对学生实验报告单的批改,对学生的实验考查每期不少于两次。

(3)、坚持实验室课外向学生开放制度。

各校均安排有教师轮流值日,负责每周一至周五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认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4)、认真开展好教师自制教具和学生动手制作学具活动。

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廉价物品和材料弥补仪器、药品的不足,尽力完
成实验教学,提高了师生的实验科学创新和主动探究的素养。

近年来共自制了42件自制教具。

2006年11月25日,我校组织参加“西秀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共送出4件作品参展,3件作品获奖。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2005年,在省“远教办”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投入资金实施学校远程教育模式三站点1个,建成82m2电脑教室一间,学生电脑30台。

2006年2月已全部开通并投入正常使用,对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完成新一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农民实用技术水平、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图书室建设管理工作
图书室既是教师科研从教的给养基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学校图书室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智能的培养,使学生由知识的“积累型”转变成动脑、动手的“创造型”人才。

图书室在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启动智慧,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自我完善等方面发挥课堂教育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学校图书藏量在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藏书量已达到标准,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学现有图书21478册,生均15.03册,借阅率102.58%。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两基”“普实”工作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数据指标已基本完成。

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现代教育管理水平还相对滞后,需进一步拓宽思路,着眼于未来,与时俱进,加强对外经验交流,促进自身发展。

2、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师负担较重,多数实验教师都兼有较多的课。

3、由于部分实验仪器配备较晚,学校实验室建设完成时间相对靠后,因而普及实验教学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部分学生的实验技能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实验管理力度仍需加强。

4、学校学生专用食堂简陋,无学生餐厅,存在一定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5、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们一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站在教育发展的高度,不断巩固”两基”“普实”成果,全面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一如既往地把“两基”“普实”纳入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学生素质。

2、完善学校管理,不断提高现代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教师操作和学生分组实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5、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充分利用好区政府拨给的51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力争2007年11月中旬全面建成校门至操场公路的“校园文化走廊”,新建学生厕所,绿化美化校园。

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中学 2007年11月5日
第二篇:菠萝果酱的实报
菠萝果酱的加工研究
摘要:本实验采用冷冻后的菠萝渣为原料,通过加糖、调酸、加热煮制成果酱,并对比加入和没有加入增稠剂(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对成品特性的影响。

实验表明,加入果胶后能更快制成果酱且
质地更为粘稠。

关键词:菠萝渣果酱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菠萝是岭南四大水果之一,风味独特,酸甜适中,清香爽口。

新鲜菠萝含水量高,不耐贮运[1]。

为了有效利用菠萝的食用价值,增加其经济附加值,本实验利用榨汁后的菠萝渣,研制了菠萝果酱,其成品具有浓厚的菠萝鲜美香气和独特风味。

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也叫果子酱。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阴离子、直链、水溶性纤维素醚,可使大多数常用水溶液制剂的黏度发生较大变化。

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它的钠盐,因此通常CMC就是指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在食品中作为添加剂使用, 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保形、成膜、膨化、防腐保鲜、耐酸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可替代明胶、琼脂、海藻酸钠和果胶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高纯度的CMC还被称为纤维胶。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CMC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如冷制品、固体饮料、果汁、果酱、乳酸饮料、调味品、饼干和肉制品等[2]。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菠萝渣 1.1.2 辅料
白糖、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 1.2 实验仪器
勺子、盆、锅砧板、手持糖量计、电子秤、电子炉、烧杯等。

实验内容
2.1 原料选择
果酱类制品的生产对原料形态、大小要求不严,但以果胶及总酸含量高、芳香味浓、色泽美观、成熟度适宜为佳。

本次实验我们采用的是菠萝。

2.2 预处理
将菠萝去皮、切块,然后放入到榨汁机中榨成菠萝汁,收集菠萝渣留做果酱制作。

2.3 浓缩
称取两组相同质量的菠萝渣,并分别与白砂糖按质量比1∶1的比例称取白砂糖,先将白砂糖配成75%的糖液,然后将糖液与菠萝渣混合入锅中用电磁炉进行加热浓缩。

浓缩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防止
烧焦。

浓缩终点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酱体可溶性固形物达到60%~65%,或终点温度为105~107℃时,即可结束煮制浓缩。

2.4 调酸如果果酱酸度不够,可在临出锅前加些柠檬酸进行调整,产品的ph值控制在2.8~3.0之间。

2.5 装瓶
装瓶时酱体温度保持在85℃以上趁热装瓶,装瓶不可过满,留顶隙3mm左右为宜。

装瓶后立即封口、倒放,并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瓶口若粘附有果酱,需用灭菌的白布擦净,避免贮存期间瓶口发霉。

2.6 灭菌
将装满果酱的瓶子迅速在水浴中升温至100℃,保温20min进行杀菌。

杀菌后,分别在65℃、45℃和常温水中分段冷却至37℃以下,以迅速降低酱体温度。

冷却后,擦干瓶外水珠。

2.7 理化性质测定感官评价、酸度、糖度、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篇:2009年两基和普实知识测试题
宰便镇2009年“两基”及“普实”基本知识测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填空(每空1.2分,共90分)。

1、“两基”是指:
2、“两基”的重点检查七个内容分别是:、、、、
3、“两基”迎“国检”工作的“五个一票否决”分别指的是:。

4、小学阶段适龄儿童指的是从周岁到周岁之间各年龄段人口;初中阶段适
龄少年指的是从周岁到周岁之间各年龄段人口。

5、贵州省“两基”考核指标要求小学阶段入学率要达%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要
达%以上;7—15周岁三类残疾入学率要达%左右;小学辍学率要控制
在%左右,初中辍学率要控制在%左右;15周岁完成率要达%左右,17
周岁完成要达%以上,15周岁文盲率控制在%左右;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要
达%以上,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要达到%以上;中小学代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
例%以下;小学师生比控制在1:以内,初中师生比控制在1:以内;生
均校舍面积要求一类小学达平方米,二类小学达平方米,三类小学达平方
米,一类初中达平方米,二类初中达平方米。

6、完小以上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做到、
7、你所在学校属于套。

(此题党政干部免答)
8、我镇的二友小学属于类学校,宰便中学属于类学校。

(此题教师免答)
9、贵州省中小学图书馆(室)人均藏书量,小学一类学校要达要达册以上,三类学校要达册以上;初中一类学校要达册以上,二类学校
要达册以上;每学期人均借阅量小学要达册以上,初中要达册以上。

10、“普实”是指普及。

11、贵州省“两基”工作要求青壮年非文盲率农村要达以上,城镇要达以上;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要达%以上。

1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日第民代表大会第次全体会议通过,共有18条;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法共有章条。

从年月日开始施行。

13、九年制义务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九年
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为小学年、初中年。

14、你所在学校所属的村,2008共有适龄儿童人,其中女人,适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适龄少年人,其中女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
2008报表,你所在学校注册的在校学生数人,校舍总面积为学校共有册。

(此题党政干部免答)
15、2008全镇有适龄儿童人,小学入学率达到%;适龄少年人,初
中毛入学率达到%;2008报表,宰便镇注册的小学在校学生数人,初
中在校学生数人,小学校舍总面积为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为平方
米,全镇小学共有册图书,初中共有册图书。

(此题教师免答)
二、简述(每小题5分,共10分)
1、十六大党的教育方针是怎样论述的?
2、“两基”迎“国检”的基本内涵?
第四篇:整改方案(“两基”“普实”“继续教育”)
威宁县哲觉镇哲觉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两基”、“普实”工作整改方案
接《威宁县中小学继续教育整改紧急通知》、《及威宁县“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项评估指标整改要求》、《威宁县“两基”复查及“普实”迎检工作整改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拟定我校“教师继续教育”、“两基”、“普实”工作整改方案。

一、教师继续教育
1、针对我校“十一五”(2006—2010年)阶段教师继续教育现在档案资料情况,邓向阳负责,卯忠芬组织、丁剑、程建华、曾彦琼、毛林美、赵义辅助进行整改。

二、“两基”工作
1、各版主任培训好学生,掌握自己的简单信息;
2、养成良好的礼节习惯;
3、值周教师准确填写《校务日志》,准确掌握学生出勤情况,
4、相关教师交齐学生变得材料,
5、学校备齐、存档近三年的学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
6、六年级班主任整理上年毕业资料[六(1)班];
7、缪金秀、赵娅、卯应芬、黄勤树负责农技工作。

三、常规工作
1、教务室整理常规工作的各种资料,欠缺相关资料由相关科室人员提供;
2、学校拟定常规管理方案;
3、教师必须持教案执教,校园内一律使用普通话,杜绝出现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
4、采用新课标理念进行教学。

四、“普实”工作
1、实验室工作
①、王裕康负责实验室通风设备;
②、胡云取负责总账、明细账开出率等的核对整理,档案管理;
③、本学期各实验教师负责整理本学期实验资料(实验报告单不能完全一致)及学生操作能力的培训,④、邓向阳负责实验室展板资料提供、校园内高大树木的挂牌。

2、远程教育
①、赵德相带队,柏伟坤组织,李颛、沈祥礼、孙早兰辅助,整理完善远程教育室资料;
②、整理、刻录下载资料,室内布置等工作。

3、图书室
①、丁怀文带队,刘聪英组织,龙丽芬辅助,整理图书室资料;
②、补充学生读书笔记。

五、安全、卫生工作
1、姬天凤带队,王裕康、陆家情负责警卫室、相关设施的建设配备;
2、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及整理。

3、各班主任负责本班责任区卫生,室内各种制度规范张贴。

以上工作于2010年11月11日前结束。

哲觉镇哲觉小学
2010年11月5日
第五篇:普实及两基复查专题片解说词
1996年望谟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同年望谟
县扫盲工作达到省颁标准;
2000年望谟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通过省人民政府复查、国家教育部认可;
2006年望谟县“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同年实现远程教育全覆盖;
2010年望谟县迎接省人民政府对“两基”成果的复查,同时中小学全面普及实验教学……
【推出片名】:新起点
——望谟县“两基”巩固提高及“普实”工作纪实
熟悉和了解望谟县情的人们,无不由衷的感叹:在这样一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土石山区农业县,望谟县委、县政府能以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胆魄和眼光,持巨资兴办教育事业,在短短的12年间,使望谟教育一年一个样,连续迈出4大步,结束低水平的办学历史,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确实不易!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望谟县委、县政府并没有停歇昂扬奋进的步伐,再次向全县31万人民庄严承诺: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基础项目建设,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确保2010年“普实”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努力创建教育强县。

望谟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优先发展教育的正确决策,合民心、顺民意,全县形成了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至2010年秋季学期,望谟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生辍学率小学为中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青壮年文盲率均达到国家验收要求。

三年来,望谟县扫除剩余文盲2010年非文盲率为。

依托学校及农技人员对脱盲学员以农村奔小康为重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
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的实用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使脱盲学员巩固率达100%。

为一举实现“普实”目标,望谟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普实”工作,制定出台了望谟县关于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实施方案,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普实”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邓家富任组长。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中小学校检查指导“普实”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系统把“普实”作为2010年工作重中之重,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普实”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先后十余次召开局务会、动员会、专题会、现场会、培训会,夯实局科级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乡镇校的“普实“工作包抓责任,组成9个督查组,巡回各校不间断督查。

制定出台了《望谟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发展规划》等10多个规划及管理文件,编印了《望谟县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手册》。

本着“坚持标准、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确保达标”的工作思路,近三年全县投入万元,新建实验综合楼平方米;投入近万元,新建中学理化生实验室个,小学科学实验室个,按省颁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药品、教具箱、仪器柜、准备台、演示台等实验教学设施7大类种,灯光、通风、供水等基础性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按标准建起了危险化学药品库,村小学建起了科学实验室,基本满足了全县中小学开展实验教学的需要。

中学理化生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小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实验及时率、设组率均达%,实验成功率达%以上。

配置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应用是目的。

为优化实验教学的配置和管理,望谟县狠抓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配
备,实验实践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各种途径提高实验教师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

开齐开足实验课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定期向师生开放,为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风正好扬帆,花开正当时。

“普实”工作的实施,优质资源的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