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研究
(一)对升入不理想院校造成的心理落差
刚刚升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也许还在懊恼中考的失利,还在憧憬自己所向往的中学生活,因此可能会对目前所处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这就造成了学生心理的落差。

这种落差就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出现失落、自卑、愤懑、烦躁等一系列的负面因素。

长此以往,这些负面因素就很有可能滋生学生的一些心理疾病。

(二)学习环境不适应造成心理压力
许多学生在升入高职院校后,以为离开了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就可以完全把学习抛之脑后,肆意放纵自我。

相反高中其实是一个属于个人自主学习求上进的过程。

很多学生还并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甚至是学校开设的课程也逃掉,把时间都花费在了无休止的娱乐上。

高职院校本应该是强调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与身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形成鲜明的比对。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和空虚,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三)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心理压力
刚刚升入高职院校后,学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这有可能让学生出现空虚寂寞的感受。

本来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可以交往
到更多的朋友继续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然而有些学生缺乏沟通技巧不适集体生活。

或者因为性格因素以及地域生活习惯不同,造成同学关系处理不恰当。

时间一长,过多的缺乏人际沟通会使学生产生许多负面情绪。

(四)经济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费很大程度上都远远高于高级中学的学费,对于一些家庭环境并不富裕的同学来说,这是一项比较重的经济压力。

家庭贫困的学生本来自立意识就比较强,为了解决过重的经济负担,学生有可能会选择做兼职工作来赚钱缓解经济压力。

面对一些经济宽裕的同学,这些贫困的同学往往就会感到心理的不平衡感。

由此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

(一)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
相对国家本科大学来说,高职院校或许受到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教育方面的经费本就不高,投入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经费几乎被压缩为零。

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接近半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感到不自信,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认为自己从来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职院校缺乏相对应的管理部门
我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程度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是针对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甚至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一个这样的机构。

这和国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而无处咨询,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有些学生因为一些原因并不愿意告知给同学老师,又找不到合适的可以倾诉的对象。

长时间的压抑造成心理上的疾病,也就难免会出现轻则打架斗殴,重则刑事案件的情况了。

(三)整体水平落后教育工作不落实
相比上一种情况来说,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有自己的相关机构,但是相关的教育工作做得却很不好。

这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院校对这些部门的投入不够,也有可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力不够专业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总之,这种情况使得这些相关部门形同虚设。

学生本应该在这里得到问题的解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教育工作没能够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四)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高职院校内没有一个平台告知学生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帮助,以及在哪里可以获得这些方面的帮助。

根据调查,
有些学校有自己的相关教育部门和心理诊疗室。

然而大多数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去过这些教育部门甚至根本不知道该部门的存在。

这就恰恰说明了这些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还远远不够。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原因包括学生主观不愿意接受帮助或是害怕透漏自己的心事等,这也同样造成设立了部门却无人问津的尴尬。

(一)建立相关部门并进行科学的规划
本文之前也提到过造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利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相关的部门。

所以,创立一个有效的部门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过创立一个部门还远远不够,更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规划管理。

要做到科学化管理就要知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长远上考虑。

适当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能力,投入一定的费用以供长期发展。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工作方式,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要推陈出新,青出于蓝并且胜于蓝。

高职院校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成为学校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加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力度
许多学生可能并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包括许多教师群体也都存在着这样的误解。

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接受这样一种多余的教育,而老师可能觉得学生只要把课堂上的学习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不应该浪费时
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上。

针对这些误解,学校领导一定要予以提示和教导,在思想层面上让学生和老师放弃这种错误的观念。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告知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开展专项活动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或者是通过校园活动、校园网站、展示栏等方式将心理将康教育推广出去。

(三)以多种途径开展教育工作教育不是死的,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同样也可以是多样化的。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开展教育工作的方式。

设立一个有关部门只是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处可寻,也并不是万能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学校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一个专项诊疗室,专门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排忧解难。

也可以定期请比较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访谈活动;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一个专门的版块,在互联网上以匿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可以是以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里;当然也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良好氛围感染学生,用专项阅读的形式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

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四)加大经费投入培养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利,还有一个最重要却也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原因,就是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学校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不够,没有培养出足够多能掌握相关
知识的教育工作者。

缺乏好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非常大。

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心理学专业有一定研究的教师群体的选拔,同时,也可以开设教师培训课堂请专职人员参与培训兼职教师。

另外,也要提高学工群体的整体心理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

这样在课堂内外都有素质过硬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把关,才能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我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其同样需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优秀的人才不应该只是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同样也应该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的走上社会并且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刘丽单位: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邹燕,邓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5,No.24610:164-165.[2]李红梅.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No.13705:88-89.[3]兰丽.基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No.18903:224-225.[4]胡月香.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No.30529:148-149.
[5]吴波.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方式探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v.23;No.8201:7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