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死
正确 生
②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解决了当时 最迫切的军事 问题
遵义会议 的 转折意义
组织上
2.结束“左” 倾错误在党中 央的统治 3.将马克思主 义原理和中国 国情相结合进 行革命斗争
从 幼生 稚死 走攸 向关 成的 熟转 的折 标点 志
重要革命方法
返回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
共:红色政权(瑞金) 工农民主政权
阶级矛盾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国:国民政府(南京)
返回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返回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返回
遵 义 会 议意
义
内 容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 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返回
目标:
秋收起义
说明不能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地主、富农 6% 中农 20% 贫农 60% 雇农、手工业者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究: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什么人的支持?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返回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6年)
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 训是什么? 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武装 的革命去对付武装的反革命。
一、南昌起义 背景 目的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大革命失败,国民党血腥屠杀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创建人民军队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 等 失败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1)思想内涵:
中共的 领导 武装斗争——军事保证 土地革命——核心根本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2)成功实践: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革命武装十万人;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返回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时间: 1931年冬 地点: 江西瑞金 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召开 概况: 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转危为安
•长征胜利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 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 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 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传播火种
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2)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长征精神。 (3)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意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 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 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 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 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 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革命新局面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 指明了前进方向。
返回
2、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领导人: 毛泽东
长沙 结果: 进攻长沙失败, 转向 农村 发展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 没有成功?说明了什么?给中共 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 力量强大。
地位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 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 山进军 武装反抗
军事 ‚围剿‛ 反 ‚围剿‛
探索道路: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总结 经验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 割据理论
南京国民政府 政权 对峙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实 践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 误
2、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 会师(中央红军与当地 红军)
•长征胜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