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山市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在细胞开始分裂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那么在有丝分裂后,在每个子细胞中,其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各为多少()
A. N和Q
B. N/2和Q/2
C. N和Q/2
D. N/2和Q
2. 关于ATP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
B.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随细胞代谢强度变化而改变
C.ATP分子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连接而成
D.若某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ATP ,则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3.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
体检时可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
受试者口服14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4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
中是否含有14CO2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生物膜系统
B、Hp的遗传物质是DNA,其所在的区域称为拟核
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D、感染者呼岀的14CO2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
4.
5.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母体细胞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团用秋水仙素处理
B.脱离母体后的细胞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C.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D.将成熟的果肉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6. 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
下列有关食用大豆(或豆制品)对人体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会引起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降低
B. 大豆异黄酮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结合
C. 体内大豆异黄酮含量受到下丘脑调节
D. 可以缓解雌性激素水平低下者的症状
7. 下列与生命活动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反应产生的第-一个糖含C、H、O、P .
B.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着保护和支撑作用
C.内环境中Ca2+含量过高会导致肌肉抽搐
D. H2O在光下裂解只产生氢离子和氧气
8. 下列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期使用青霉素会出现抗药性的细菌是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 浅色桦尺蠖和黑色桦尺蠖之间共同进化可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C. 突变和自然选择都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D. 若两个物种能杂交产生后代则说明它们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9.
10. 人体在进行抗感染免疫时相关的细胞器有()
①核糖体②高尔基体③线粒体④溶酶体⑤内质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1. 下列选项能在电子显微镜下作为区分蓝藻和衣藻依据的是:()
A.细胞质基质B.细胞壁C.染色体D.核糖体
12.
13. 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 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4.
15. 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B.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mRNA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C.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纤维母细胞、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二、主观题(共55分)
1. 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以精细调控植物的发育和对环境的反应,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如图是部分植物激素的合成途径,在夏季植物体内的(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过程增强,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冬季则相反。
推测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和。
(2)脱落酸有“逆境激素”之称,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
据此(能/不能)说明脱落酸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
(3)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请结合两种激素间的作用关系,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尖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2.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坡位上红壤的理化性质,在土层薄、旱、瘦的丘顶,种植根系分布深、抗逆性强、保水土的多年生湿地松、桉树、胡枝子等林灌草;土壤相对厚、肥、润的坡麓,主要种植水稻或耗水多的蔬菜和饲料;坡腰介于两者之间,适宜发展能吸收心土层水分,经济、生态效益较好的柑桔、板粟等果、茶、桑园;丘间塘库则可放养鱼,从而构成了“顶林、腰园、谷农、塘渔”生态农业模式,并在塘边建造猪场,实行种养结合以提高系统生产力,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其中菇属于。
(2)在丘顶种植薪炭林供生产、生活用,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3)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鱼种混合放养模式,并投放适量经发酵过的沼渣,部分食物网如右图所示,浮游动物和鳙鱼的种间关系是,浮游动物同化量的去向还
有(至少写出两点)。
这种养殖模式可提高鱼的产量,主要原因是
投放沼渣可使池塘中数量增加,且混合放养充分利用了池塘中
的。
(4)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该生态农业模式较好地实现
了。
3. 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将某植物置于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
量,测量时间均为1h,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所
示,从图中可发现,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
__ __,曲线中A点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来
源是___ _____。
(2)A点和B点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的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释放氧气量的关系是A________B(填“>”、“=”或“<”)。
(3)在4klx光强条件下,要使25℃时光合作用
4. 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途径,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羧化阶段、还原阶段和更新阶段,如图所示为卡尔文循环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在羧化阶段的物质RuBP为一种碳化合物,1分子RuBP能与1 分子的CO2结合生成分子的3 -磷酸甘油酸,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2)卡尔文循环过程中,碳的固定发生在阶段中,而光反应产生能量的利用发生在阶段中。
(3)若将该植物从光下移到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短时间的变化是,原因是(结合图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