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为武岭中学题写校名 2010-09-25 1552 - 最后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利生
1985年12月28日下午至29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宁波市委书记葛洪升等人陪同下,到奉化视察。

其间,胡耀邦去溪口参观了蒋氏故居。

此际,恰逢溪口中学为恢复“武岭中学”旧称而开展筹备工作。

校长陈守礼正在为请谁题写校名犯愁。

当获悉胡总书记来溪口参观的消息,立即前往,想请他题写校名。

不巧,胡总书记只在丰镐房停留片刻,就匆忙返回奉化。

无奈之下,陈校长只好冒着试探的心理,写信给总书记办公室。

信的大意是奉化溪口“武岭中学”是由蒋介石先生创办的,希望胡总书记能为“武岭中学”题名。

此时已是1986年初春。

信发出一个多月后,溪口中学收到了胡耀邦总书记“武岭中学”的亲笔题名。

“武岭中学”四字为行书,清逸刚正,题写在尺把长宣纸上。

接到胡总书记的亲笔题名后,全校师生惊喜万分,奔走相告。

学校紧急制作校徽、校牌,印刷簿册。

县委领导还指示,把总书记的题词上交县档案馆妥善保存。

但是,在1986年4月,正当恢复“武岭中学”的准备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时候,有关人士特别是那些解放前“武岭学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意见。

他们认为学校的原名叫“武岭学校”,而不是“武岭中学”,既然现在说是要“恢复学校”,那就应该尊重历史,恢复“武岭学校”,而不是“武岭中学”。

对于这条意见,当时具体负责恢复筹备工作的学校领导成员都不敢轻易下结论,便把意见提交给县委、县政府领导。

县委决定派人赴京说明情况,请胡总书记再另题“武岭学校”校名,去的人有县委办公室主任蒋瑞长、秘书董满永、县委统战部干部王舜祁和溪口中学校长陈守礼4人。

5月3日,四人带上胡耀邦总书记的亲笔题字和有关材料赴京。

途中,先到杭州浙江省委办公厅开
去京介绍信,但未果。

第二天早晨,乘火车去北京。

到京后,在天安门广场旁边的“外交部接待处”住下。

几经周折,最后在中央统战部一位熟人的指点下,找到中央办公厅地址。

陈守礼校长和门外负责巡查的警卫同志做了一番说明,并将工作证、特级教师证掏出来给他们看。

说通后,警卫同意四人进去。

一位年轻人把四人领进大门内小平房里的会客室。

在会客室里大概坐了近二十分钟,里面出来一位年轻人,又把他们领到一幢老式二层楼房前。

上楼以后,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里,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一位姓王的副局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王副局长在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汇报以后说:“根据你们刚才所介绍的情况,原来的‘武岭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部、农业职业学校,还有公园、图书馆、医院、电厂、罐头食品厂、农事试验场、林场、农民借贷所等等。

你们现在要恢复的是‘武岭学校’的主体部分‘武岭中学部’,所以,我认为首长给你们的题名是对的。

但是,是否要重新改写,这就要请示首长本人了。


约半个月后,县委办公室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寄来的一个文件,主要内容是:“中共奉化县委办公室:胡总书记关于‘武岭中学’的题字不变,此复。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


在恢复“武岭中学”之前,中央的人事发生了重大变动,党中央免去了胡耀邦同志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上面指令他的题名不宜面世。

胡耀邦被免职不久,恰逢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溪口考察雪窦寺,住在武岭宾馆。

陈校长就请他再题写校名。

因此,在1988年5月挂牌时,挂的便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武岭中学”牌子。

学校前期制作好的校徽、校牌及簿册也一律作废。

世事沧桑,经历20余年尘埃之后的2005年,迎来了武岭中学80周年校庆,学校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在学校西大门挂出了镌刻有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武岭中学”匾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