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讲中医——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医界名家刘观涛先生曰:“学医难,学中医尤难!成为名中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元代名医王好古 写的中医书名叫《此事难知》!一旦通晓医理,就能以一当十,一通百通,就像清代名医陈修园写的书《医 学实在易》!而从“难知”到“实在易”中间,则是成为中医临床高手最为艰难的路程。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 第一人”的张锡纯,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中医教学效果:“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而对比传统中医教学, 则是“取《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然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非阐十年之 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能卒业者,果能得心皆应手乎?先生与数十年前即在回冉雪峰书信中论曰:“汉 赵充国云“百闻不如一见”,此论用兵也,而用药等于用兵,故学医者亦耳闻不如目睹。医学校当与医院并 立,合为一事,以医院中大夫充医学校中教员。众学生平日闻于师者,及见师之临证处方与所言者,若合 符节,所治之病又皆能奏效,则学生对于经见之证,异日经手自疗,自然确有把握也。所可虑者,教员讲 衍,无善本讲义可遵,不得不仍取《内经》《伤寒》《金匮》诸书为讲义。然如此以教学生,取径太远, 非阐十年之功于此等书,不能卒业,即使能卒业矣,果能得心皆应手乎?是以弟在医院中教导学生,不敢 徒慕高远,惟授以拙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俾其自阅,于难领略处亦间为讲解。其中一百六十余方,需以 三年之久,大抵学生能历睹弟用诸方以治愈诸证,是以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此非为《内经》、《难 经》诸书可废也,因古籍紧要之处,已粗搜罗于拙著之中而便于领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一代医界 伟人张锡纯先生毕生精研祖国医学心血的结晶。其中“医方编”每一方剂下均说明主治、药物配伍理论根据、 加减及服用方法,有些方还用西医理论加以分析,辨病与辨证结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一代名医, 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张锡纯先生在医学理论上崇尚《内经》,在阐述药性上推尊《本草经》,组方师法《伤 寒》、《金匮》,而对历代医家的学术成就亦兼容并蓄。作为实际派大师,他重视临床实践,提倡在明药 性的基础上中西医并用,在坚持发展中医的前提下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体现了他治学重创新,强调 紧跟时代潮流的思想。本书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广大中医研究 者及中医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使用。是用自拟方,经方,时方,验方,单方,秘方灵活运用的典范。先 生临证,手到病除。即病势垂危,群医束手,一经先生诊视,立能回春。阅历既久,屡试屡验之方药,笔 之于书,于医理药理多为发前人所未发,更力求融汇中西医于一致。对于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做出了很大 的贡献。]先生之大作,名为衷中参西,衷中者,仍以中为要也。先生自序中说:“吾儒生古人之后,当竟 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锡纯日存斯心,孜 孜忘老,于西法医学,虽尝涉猎,实未暇将其药饵一一试验,且其药多系猛烈之品,又不敢轻于试验,何 能多采取乎?然斯编于西法非仅采用其医理,恒有采其化学之理,运用于方药中者,始乃合中西而融贯为 一,又非若采用其药者,仅为记问之学也。特是学问之道,贵与年俱进,斯编既成之后,行将博览西法, 更采其可信之说与可用之方,试之确有效者,作为续编,此有志未逮之事,或即有志竟成之事也”。张锡纯 又说:“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 进步也”。类似观点在其书中随处可见。如他主张:“读《内经》之法,但于其可信之处精研有得,即能开 无限法门。其不可信之处,或为后世伪托,付 之不论可也” 。对《伤寒杂病论》中的错误 ,他也主张伪托或 错简说,认为“古经之中,犹不免伪作,至方术之书,其有伪作也原无足深讶”。先生精研内经“伤寒论”、“本 草经” 、《伤寒》《金匮》,于内伤、外感诸证,诸多心得体会 ,把毕生所学写成“ 医方编”、“药物编” 、“ 医 论编”、“医话编”“医案编”五大部分名为《医学衷中参西录》。将屡试屡验之方论留给了后人。其可贵者, 在于衷中参西,辨病与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专药论治,故有医方编之治阴虚劳热方、治肺病方、治心病方、 治癫狂方、治喘息方、治黄疸方等,且有写续编之意。然先生未竟之志者,是乃我辈现代中医之任也。然 其书与现代中医教科书有不相对应之处。仲景《伤寒论》中多为辨证论治,如桂枝汤证、大承气汤证、陷 胸汤证等。《金匮》则多为辨病论治,如百合病、疟病等。实则张锡纯先生乃仲景之功臣也!而《医学衷 中参西录》一书则是既辨病,又辨证论治,既采用西医辨病,又与中医相对应。衷中为主,中西结合,是 为师承中医之可读之书,是现代中医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之佳作!学习好,运用好,光大之,方为继先生 之志,如此,则医学幸甚!则中医幸甚! 张锡纯[/font][font=宋体]先生最为推崇《内经》、《神农本草经》,因其中载石膏性微寒,是其特别推 崇石膏治寒温的文献依据。然而他说:“诸家本草皆不足信,可信者惟《本经》,然亦难尽信”。怎样发古
我行医近四十年,得益于先生书者多矣。书中之方我多用之,先生所擅用之药我屡用之,并常用先生之方 组方,先生常用之药组方,每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并发扬光大之。于先生衷中参西之意则继承之,应用现代 医学之科学方法,为我中医所用,立足中医之本,参照西医之法,我中医岂不是如虎添翼?先生知之,当 必欣慰之! 先生所创方剂如石膏阿斯匹林汤、镇肝熄风汤、滋阴清燥汤、十全育真汤、来复汤 、治吐衄诸方、荡胸汤、 癃闭、淋浊、泄痢与治痰诸方。治疼痛之活络效灵丹、其治伤寒、温病之自拟方、妇科之理冲汤、丸;固 冲汤、大顺汤等,均为先生所独创,临床用之得心应手。其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之精辟见解,及其用石 膏之一证有用数斤者,有一证用至十余斤者,其一生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一改石膏锻用之鄙。 石膏治外感,内伤,妇儿各病,用生山药代粳米,妇女产后外感需用白虎加人参汤时,恐知母寒凉代之元 参。治高热惊厥需用羚羊角而独创生石膏、鲜白茅根与西药阿斯匹林代之,名为“甘露清毒饮”验之果效, 屡试不爽,价廉易得。用阿司匹林与治阴虚劳热诸方中治疗当时无特效药治疗的肺结核取得良好效果。自 述“愚临证四十余年,治愈肺病甚伙,即西人诿为不治者,亦恒随手奏效”。还总结出阿司匹林发汗之功甚 猛,治内伤,其分量尤须少用;用于肺结核时,还应继服治阴虚劳热方等中西结合之法。他还提醒中国人 与体质健壮的欧洲人比,施药量应该有差别。笔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时多遵先生意虚者加人参或党参,生山 药代粳米,产妇用元参代知母,煎汤一大碗,分数次徐徐饮下之意,每收良效。先生治重症除用煎汤外, 另用生石膏研粉沾梨送下,毫无伤胃之理,亦断无不退热之理。其用生石膏治外感,内伤,瘟疫,瘟疹, 疫痢,诸般热症,信手拈来无不立见效验。被人称为张石膏。医界一代伟人。 “活络效灵丹”治气血瘀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 聚疗效确切。于无字 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从中悟中此方可用于有形之积滞包括囊肿类,肿瘤癌症。多数报道其中乳香,没药 味极苦败胃,主张用桃仁,红花代之,但效果明显差。我与用此方每用炮山甲、三七末代之。先生于乳、 没主张生用,用于丸、散方去油,我用时告知病家药苦有怪异之味,若惧则嘱其加红砂糖服之,随证加减, 用之得心应手。 “理冲汤”治闭经、癥瘕、并治男子劳瘵;一切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其中三棱、莪术、生内金之 运用,方后加减法热加芩连,寒加桂附,瘀血坚甚加生水蛭,临床所用极多,瘀血默消于无形,其水蛭生 用之论极详,验之极效,生内金,桃仁生用,不伤正气。用参芪以扶正,久服无妨,而元气亦旺。诸证俱 退,服药平和,配伍恰当,若能运用自如。真为男女并用,调血补虚之良方。我从此方论中悟出此方可用 治肿瘤癌症之理论依据,既可扶正,又可攻邪,永立于不败之地之论点。并用此论指导肿瘤癌症的治疗大 法,此即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者也。 治吐衄诸方寒降汤、温降汤、清降汤等,均用生赭石为主药,秘红丹加大黄、肉桂方名“补管补络汤”治咳 血、吐血久不愈者亦用之,并加三七化瘀止血。其擅用生龙牡 、山萸肉,书中重用三七 、生龙牡、山萸肉, 生赭石治愈重病极多,用量多重,方见奇功。 治痰饮癫狂诸方用之多验,治痰点天突穴法验之临床立见奇功。其辩治痰之法与单方运用,更是简而易明, 如是热痰用生白矾二钱化水服之,或用硼砂四钱代之,较白矾更为稳妥,寒痰则用生姜,干姜,或更用胡 椒三钱,即痰厥至垂危亦效。先生所创之镇肝熄风汤治脑充血,中风、偏枯,重用怀牛膝、生龙牡、生赭 石诸药,验之临床于血压过高,肝阳上亢,上盛下虚之证,立见效验,而对医界治斯证滥用补阳还五汤之 弊端,力陈重用黄芪之误,并举诸多误治病例,功不可没,详述中风之理,脉证并诸家之论,实为可贵。 先生书中所载单味方药重用治验极多,用生石膏、滑石、甘草、山萸肉、生山药、鸦胆子、生水蛭、瓜蒌 仁、茯苓、生白芍、羚羊角、白茅根、龙骨、牡蛎、鹿角胶、三七、山甲、蜈蚣等药物与西药阿斯匹林的 运用,可谓炉火纯清、匠心独具。如生白芍六两,阿胶二两,治阴虚水肿,煎汤两大碗,尽剂二便皆通水 肿顿消。我临床重用生白芍用以滋阴,利水,止痛,从 与白茅根二药重用至治阴虚小便不利之癃闭证,二便增多而症消。书中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有一治阳毒方,用大黄十斤,煎汤十斤,放量陆续饮之,尽剂而愈。其重用山萸肉治脱,补虚止痛用之得 当,立见其效。大陷胸汤证先生重用新炒蒌仁至四两即能随手奏效,挽回人命于倾刻。并论述蒌仁新炒用 之开胸降痰热且通利小便,治温热痰涎结胸最效。我初学医时,除基础理论外,读临床书即从《理论方面,中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自然科学基本原理 难通;藏象学说与解剖生理难通;六气六淫学说与微生物病因学说难通;气化学说与细胞学说难通。张锡 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了大量的汇通探讨,其中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张锡纯先生行医时代常有霍 乱流行。当时西医对该病长于预防而短于治疗。为此,他创用了治疗霍乱的急救回生丹及防治兼用的卫生 防疫宝丹。查其药味及制法则系衷中参西的成果,而经济简便,效果又在中西医之上。是其对防治霍乱的 贡献。 创“赭遂攻结汤”治肠梗阻。古人有大承气、大陷胸汤等方法,但多禁忌,疗效亦不甚满意。张锡纯所创之 法一为赭遂攻结汤,一为葱白熨法。前者集古方之长又有新意,后者为外治法,适于动力性肠梗阻。而疗 效甚好。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则,仍不出张锡纯所用之法。创荡胸汤以代大、小陷胸汤,实验 用之屡有佳效。张锡纯先生长于救治危急大证,用山萸肉抢救急证是其一大发明,每重用萸肉救脱。脱证 在西医称为休克,至今常见且难治。中医古方救脱以人参为主,但有禁忌,张锡纯以萸肉为主基本无禁忌。 现代有中成药注射剂“参麦”注射液以治气血阴阳两虚之证。然其与山萸肉之功效当不可同日而语。张先生 救治虚脱则每重用山萸肉,精读先生书中论山萸肉诸多验案即明山萸肉救脱之功效。临证与虚证每重用山 萸肉即知其功效。现代如能将山萸肉制成救脱之剂,则为张先生之愿也。血证为临床常见证,近代名医张 锡纯积数十年之临床经验,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有论述与验案收载。而张先生在书中仍推 崇傅青主之“老妇血崩方”,此实为张先生博采众方之举,书中多有述及,今人观之用之,确有其临床实用 价值。、 先生对当时一些中西医互不合作的现象十分痛心,他主张中西医要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极力反对中 医界闭门自守和互相隔阂的思想,对待新知识新技术努力学习。主张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医 之界限存于胸中,在中医不仿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所短。阐述中西两药合用的好处。认为西药治在局 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治病求因 ,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应相兼顾宋体],若遇难治之证,以 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此在其创制的石膏阿斯匹林汤的运用中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 先生在大作中写其初习医时,与伤寒论小青龙汤处久思不解。后读喻昌“尚论篇”霍然而解时,不觉狂喜起 舞,自叹见之恨晚。而我读先生书,于其精要处,亦深有同感。恨读之晚矣。故先生门人弟子、以及诸多 学者,对先生盛誉之余,更重要的是将之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代之发展,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如何共荣 共存,共同发展。如何使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在于如何运用好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认真地研究它,掌握它, 运用它,使它为我中医所用,是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也是广大病人的需要,我想先生知之,当亦欣 慰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本质是朴实的,此于先生自序中可以看出,然则先生未能完成续编,是为憾事也。 是以学习应用《医学衷中参西录》首先要明白先生衷中参西之意。书读十遍,其义自见。于无字句处读书, 触类旁通是也。如何继承先生之志,将我中华医学发扬光大,是为善读医书者,是为善读《医学衷中参西 录》者。是我辈中医之任也。衷中参西者,是以中医为本,西为我用,此之谓也。 本书是我个人学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肤浅见解,老实写出,实难表达原书精要之万一。实亦为学习运 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心得体会也。然与刘观涛先生之论点似亦相似。作者从初学医始,即读《医学衷 中参西录》,每为案头必备之书。对书中精辟独到之见解,诸多方药之应用,疗效之奇,甚为叹服。读《医 学衷中参西录》可以看出张先生的开拓精神,顺应潮流,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心态。先生自拟之方,经过 千百次验证,屡用屡效,使之新方成为经典验方。对药物的性能,性味,功效,总要经过尝试。总结出自 已的独特见解,写与书中,留给后人。如生石膏,生水蛭的运用,一改前人制用之弊端。其对鸦胆子、大 黄、生山药、山萸肉、龙骨、牡蛎、黄芪、知母、穿山甲、鸡内金、三棱、莪术、三七、滑石、花粉、赭 石、白芍、茅根、瓜蒌仁、乳香、没药等药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用之于临床,确有殊效。还有张先 生很重视中药煎制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险急之症,安危只争此药一剂”。煎药如不注意火候,将药煎沸 出容器,则误事多;凡汤剂,药汁不可煎少,否则药汁多丰含于渣中;若误将药汁煎干,复添水重煎,则 药失其本性,服之病情会加剧,应弃之勿服。“ 故古之医者,药饵必经己手修制 ,即煎汤液,亦必亲自监视 也”。这些细微的观察、分析和提示,在当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行医近四十年,得益于先生书者多矣。书中之方我多用之,先生所擅用之药我屡用之,并常用先生之方 组方,先生常用之药组方,每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并发扬光大之。于先生衷中参西之意则继承之,应用现代 医学之科学方法,为我中医所用,立足中医之本,参照西医之法,我中医岂不是如虎添翼?先生知之,当 必欣慰之! 先生所创方剂如石膏阿斯匹林汤、镇肝熄风汤、滋阴清燥汤、十全育真汤、来复汤 、治吐衄诸方、荡胸汤、 癃闭、淋浊、泄痢与治痰诸方。治疼痛之活络效灵丹、其治伤寒、温病之自拟方、妇科之理冲汤、丸;固 冲汤、大顺汤等,均为先生所独创,临床用之得心应手。其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之精辟见解,及其用石 膏之一证有用数斤者,有一证用至十余斤者,其一生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一改石膏锻用之鄙。 石膏治外感,内伤,妇儿各病,用生山药代粳米,妇女产后外感需用白虎加人参汤时,恐知母寒凉代之元 参。治高热惊厥需用羚羊角而独创生石膏、鲜白茅根与西药阿斯匹林代之,名为“甘露清毒饮”验之果效, 屡试不爽,价廉易得。用阿司匹林与治阴虚劳热诸方中治疗当时无特效药治疗的肺结核取得良好效果。自 述“愚临证四十余年,治愈肺病甚伙,即西人诿为不治者,亦恒随手奏效”。还总结出阿司匹林发汗之功甚 猛,治内伤,其分量尤须少用;用于肺结核时,还应继服治阴虚劳热方等中西结合之法。他还提醒中国人 与体质健壮的欧洲人比,施药量应该有差别。笔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时多遵先生意虚者加人参或党参,生山 药代粳米,产妇用元参代知母,煎汤一大碗,分数次徐徐饮下之意,每收良效。先生治重症除用煎汤外, 另用生石膏研粉沾梨送下,毫无伤胃之理,亦断无不退热之理。其用生石膏治外感,内伤,瘟疫,瘟疹, 疫痢,诸般热症,信手拈来无不立见效验。被人称为张石膏。医界一代伟人。 “活络效灵丹”治气血瘀滞,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 聚疗效确切。于无字 句处读书,触类旁通,从中悟中此方可用于有形之积滞包括囊肿类,肿瘤癌症。多数报道其中乳香,没药 味极苦败胃,主张用桃仁,红花代之,但效果明显差。我与用此方每用炮山甲、三七末代之。先生于乳、 没主张生用,用于丸、散方去油,我用时告知病家药苦有怪异之味,若惧则嘱其加红砂糖服之,随证加减, 用之得心应手。 “理冲汤”治闭经、癥瘕、并治男子劳瘵;一切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其中三棱、莪术、生内金之 运用,方后加减法热加芩连,寒加桂附,瘀血坚甚加生水蛭,临床所用极多,瘀血默消于无形,其水蛭生 用之论极详,验之极效,生内金,桃仁生用,不伤正气。用参芪以扶正,久服无妨,而元气亦旺。诸证俱 退,服药平和,配伍恰当,若能运用自如。真为男女并用,调血补虚之良方。我从此方论中悟出此方可用 治肿瘤癌症之理论依据,既可扶正,又可攻邪,永立于不败之地之论点。并用此论指导肿瘤癌症的治疗大 法,此即于无字句处读书,触类旁通者也。 治吐衄诸方寒降汤、温降汤、清降汤等,均用生赭石为主药,秘红丹加大黄、肉桂方名“补管补络汤”治咳 血、吐血久不愈者亦用之,并加三七化瘀止血。其擅用生龙牡 、山萸肉,书中重用三七 、生龙牡、山萸肉, 生赭石治愈重病极多,用量多重,方见奇功。 治痰饮癫狂诸方用之多验,治痰点天突穴法验之临床立见奇功。其辩治痰之法与单方运用,更是简而易明, 如是热痰用生白矾二钱化水服之,或用硼砂四钱代之,较白矾更为稳妥,寒痰则用生姜,干姜,或更用胡 椒三钱,即痰厥至垂危亦效。先生所创之镇肝熄风汤治脑充血,中风、偏枯,重用怀牛膝、生龙牡、生赭 石诸药,验之临床于血压过高,肝阳上亢,上盛下虚之证,立见效验,而对医界治斯证滥用补阳还五汤之 弊端,力陈重用黄芪之误,并举诸多误治病例,功不可没,详述中风之理,脉证并诸家之论,实为可贵。 先生书中所载单味方药重用治验极多,用生石膏、滑石、甘草、山萸肉、生山药、鸦胆子、生水蛭、瓜蒌 仁、茯苓、生白芍、羚羊角、白茅根、龙骨、牡蛎、鹿角胶、三七、山甲、蜈蚣等药物与西药阿斯匹林的 运用,可谓炉火纯清、匠心独具。如生白芍六两,阿胶二两,治阴虚水肿,煎汤两大碗,尽剂二便皆通水 肿顿消。我临床重用生白芍用以滋阴,利水,止痛,从 与白茅根二药重用至治阴虚小便不利之癃闭证,二便增多而症消。书中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有一治阳毒方,用大黄十斤,煎汤十斤,放量陆续饮之,尽剂而愈。其重用山萸肉治脱,补虚止痛用之得 当,立见其效。大陷胸汤证先生重用新炒蒌仁至四两即能随手奏效,挽回人命于倾刻。并论述蒌仁新炒用 之开胸降痰热且通利小便,治温热痰涎结胸最效。我初学医时,除基础理论外,读临床书即从《理论方面,中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自然科学基本原理 难通;藏象学说与解剖生理难通;六气六淫学说与微生物病因学说难通;气化学说与细胞学说难通。张锡 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了大量的汇通探讨,其中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张锡纯先生行医时代常有霍 乱流行。当时西医对该病长于预防而短于治疗。为此,他创用了治疗霍乱的急救回生丹及防治兼用的卫生 防疫宝丹。查其药味及制法则系衷中参西的成果,而经济简便,效果又在中西医之上。是其对防治霍乱的 贡献。 创“赭遂攻结汤”治肠梗阻。古人有大承气、大陷胸汤等方法,但多禁忌,疗效亦不甚满意。张锡纯所创之 法一为赭遂攻结汤,一为葱白熨法。前者集古方之长又有新意,后者为外治法,适于动力性肠梗阻。而疗 效甚好。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则,仍不出张锡纯所用之法。创荡胸汤以代大、小陷胸汤,实验 用之屡有佳效。张锡纯先生长于救治危急大证,用山萸肉抢救急证是其一大发明,每重用萸肉救脱。脱证 在西医称为休克,至今常见且难治。中医古方救脱以人参为主,但有禁忌,张锡纯以萸肉为主基本无禁忌。 现代有中成药注射剂“参麦”注射液以治气血阴阳两虚之证。然其与山萸肉之功效当不可同日而语。张先生 救治虚脱则每重用山萸肉,精读先生书中论山萸肉诸多验案即明山萸肉救脱之功效。临证与虚证每重用山 萸肉即知其功效。现代如能将山萸肉制成救脱之剂,则为张先生之愿也。血证为临床常见证,近代名医张 锡纯积数十年之临床经验,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多有论述与验案收载。而张先生在书中仍推 崇傅青主之“老妇血崩方”,此实为张先生博采众方之举,书中多有述及,今人观之用之,确有其临床实用 价值。、 先生对当时一些中西医互不合作的现象十分痛心,他主张中西医要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极力反对中 医界闭门自守和互相隔阂的思想,对待新知识新技术努力学习。主张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医 之界限存于胸中,在中医不仿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所短。阐述中西两药合用的好处。认为西药治在局 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治病求因 ,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应相兼顾宋体],若遇难治之证,以 西药治其标,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速。此在其创制的石膏阿斯匹林汤的运用中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 先生在大作中写其初习医时,与伤寒论小青龙汤处久思不解。后读喻昌“尚论篇”霍然而解时,不觉狂喜起 舞,自叹见之恨晚。而我读先生书,于其精要处,亦深有同感。恨读之晚矣。故先生门人弟子、以及诸多 学者,对先生盛誉之余,更重要的是将之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代之发展,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如何共荣 共存,共同发展。如何使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在于如何运用好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认真地研究它,掌握它, 运用它,使它为我中医所用,是现代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也是广大病人的需要,我想先生知之,当亦欣 慰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本质是朴实的,此于先生自序中可以看出,然则先生未能完成续编,是为憾事也。 是以学习应用《医学衷中参西录》首先要明白先生衷中参西之意。书读十遍,其义自见。于无字句处读书, 触类旁通是也。如何继承先生之志,将我中华医学发扬光大,是为善读医书者,是为善读《医学衷中参西 录》者。是我辈中医之任也。衷中参西者,是以中医为本,西为我用,此之谓也。 本书是我个人学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肤浅见解,老实写出,实难表达原书精要之万一。实亦为学习运 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心得体会也。然与刘观涛先生之论点似亦相似。作者从初学医始,即读《医学衷 中参西录》,每为案头必备之书。对书中精辟独到之见解,诸多方药之应用,疗效之奇,甚为叹服。读《医 学衷中参西录》可以看出张先生的开拓精神,顺应潮流,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心态。先生自拟之方,经过 千百次验证,屡用屡效,使之新方成为经典验方。对药物的性能,性味,功效,总要经过尝试。总结出自 已的独特见解,写与书中,留给后人。如生石膏,生水蛭的运用,一改前人制用之弊端。其对鸦胆子、大 黄、生山药、山萸肉、龙骨、牡蛎、黄芪、知母、穿山甲、鸡内金、三棱、莪术、三七、滑石、花粉、赭 石、白芍、茅根、瓜蒌仁、乳香、没药等药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用之于临床,确有殊效。还有张先 生很重视中药煎制与疗效的关系。他认为“险急之症,安危只争此药一剂”。煎药如不注意火候,将药煎沸 出容器,则误事多;凡汤剂,药汁不可煎少,否则药汁多丰含于渣中;若误将药汁煎干,复添水重煎,则 药失其本性,服之病情会加剧,应弃之勿服。“ 故古之医者,药饵必经己手修制 ,即煎汤液,亦必亲自监视 也”。这些细微的观察、分析和提示,在当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