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知识——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知识
珍珠知识大全
珍珠珍珠是海洋或淡水中某些贝类动物因受到外来物质刺激而分泌出的珍珠质圆珠体。
在自然条件下贝类动物生长出的珍珠属于天然珍珠,而人工将某些异物放入贝类动物体,并加以人工养护所生长出的珍珠称为养殖珍珠。
一.文化赏析
中国人对珍珠的喜爱不仅体现在用珍珠装饰周围的一切,还在汉语中创造了大量用珍赞美事物的成语。
如:
用“掌上明珠”比喻受宠爱的儿女或被珍爱的物品;
用“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事物凑在一起。
用“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笔流畅明快;
用“珠光宝气”比喻服饰或陈设非常华丽。
二.珍珠的用途
优质珍珠主要用来制作首饰及服饰,与月光石一起被用做六月的生辰石,象征健康、长寿、富贵。
质量较次的珍珠主要用于保健产品,如药物、营养品、化妆品等。
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珍珠能“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
涂手足,去皮肤逆胪,能化面去黯,令光泽洁白”。
所以,珍珠既是漂亮的装饰品,又是理想的保健品。
三.著名精品介绍
1.真主之珠(老子珠):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长241mm,宽139mm,重6350克,形似人脑,命名为“真主之珠”。
又有传说这颗珍珠是2500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把一个小护身符植入蚌内而生长起来的,所以又叫做“老子之珠”。
1934年5月7日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旺水域,它的发现与一个人生命的消失直接相关,一个巨蚌紧紧夹住了一个在海湾的游泳者的右臂,使其与巨蚌一起沉入海底,当人们打捞起他的尸体时,才意外地从巨蚌腹内发现这一巨
大的珍珠。
这颗珍珠现存在美国旧金山银行的保险库中,1971年的标价是408万美元。
不过,这颗最大的珍珠并不是一颗优质珍珠,其光泽较差。
2.亚洲之珠:
1628年采于波斯湾海域,长100mm,宽60-70mm,重121克。
在其发现的一个世纪后,被送给了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1799年乾隆驾崩后,此珍珠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1900年乾隆墓被盗,其下落不明,1918年曾在香
港出现,当时被教会所收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出售,此后便秒渺无踪迹。
老子珠发现以前,亚洲之珠一
直是世界第一珠。
3.希望之珠:
重117克,直径50.8-104.3mm,发现时间和地点均不清楚。
最早为伦敦银行家霍普所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
据说1993年日本人为纪念人工养殖珍珠100周年,特从伦敦借来了“希望之珠”和“亚洲之珠”作为展品
四.珍珠的宝石学特征
1.组成:
珍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约91%-92%),水分和有机质约4%-8%,另外有约0.4%的其它杂质。
其中CaCO3主要以斜方晶系的文石出现,少数以三方晶系的方解石出现。
2.颜色:珍珠的颜色由体色(也称背景色)和伴色组成。
体色取决于珍珠本身所含的各色素和微量金属元素。
而伴色是从珍珠表面反射光中观察到的、由珍珠次表面的内部珠层对光的反射、干涉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特有色彩,如玫瑰色、蓝色、绿色和五彩缤纷的晕彩。
3.光泽:具有独特的珍珠光泽,光泽强度随着珍珠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俗话说“珠光宝气”,说明珍珠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光泽上。
4.构造:显微镜下可见到由小的板状物叠置而成的“等高线状”纹理。
5.珍珠一般为不透明-微透明,极少数有很高的透明度。
硬度2.5-4。
天然珍珠的比重为2.68-2.78,养殖珍珠的比重为2.72-2.78。
珍珠在加热、燃烧时会变为褐色。
遇到盐酸会发生溶解作用。
用牙磨其表面时具有砂感。
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黑珍珠通常红色调的荧光。
五.珍珠的分类
1、按照其成因划分为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两类。
2、按照其生长水域划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两类。
3、按照其地域分布的不同有以下名称:东方珍珠、南洋珠、日本珠、塔希提珠等。
4、按照体色的不同划分为:白色系列、黑色系列、有色系列。
白色系列:白色、奶油色、粉红色为主,白色和奶油色常有玫瑰色的伴色。
黑色系列:紫色、绿色、蓝绿色、黑蓝色、黑色为主,并具有青铜色的金属伴色。
有色系列:浅到中等的黄、绿、蓝、紫罗兰色调。
六.珍珠的质量评价
评价珍珠的质量应在晴天上午利用朝北窗子所进的自然光进行观察。
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1.光泽:
珍珠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光泽上,优质珍珠表面应具有均匀的强珍珠光泽,并带有彩虹般的晕彩。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珠层的厚度,珠层越厚光泽越强。
目前贸易界普遍认为,珍珠层厚度大于0.5毫米为厚、0.35-0.5毫米为中等、0.25-0.35毫米为薄、小于0.25毫米为很薄。
一般珍珠层厚度至少大于0.35 毫米,珍珠才能显示出很好的光泽。
2.颜色:珍珠的颜色十分丰富。
其体色主要有六大类:白色、奶油色、粉红色、金黄色、黑色、褐绿色。
以白色系列最为
常见。
伴色主要有玫瑰色、绿色、银白色、古铜色、蓝色,其中粉红色和玫瑰色伴色可增
加珍珠的价格,银白色伴色对价格无影响,绿色伴色则会降低珍珠的价格。
虽然不同地区和民族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但都认为黑色系列是珍珠中的珍品。
如果说白珍珠似小家碧玉般清纯的话,那么,黑珍珠就如大家闺秀般的高贵。
观察珍珠的颜色应在白色的背景下进行,最好的光源是来自北部窗口的自然光。
3.形状:珍珠可以有多种形状,一般分为圆形、扁圆形、半异形(水滴形)和异形。
俗话说“玉润珠圆”,价值最高的是浑圆的“走盘珠”(指在盘中会滚动不停)。
但异形珠若巧妙构思后,也可大大提高其价值
4.大小:
珍珠的大小对价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一等级的珍珠,直径越大,价值越高。
在珍珠贸易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是珍珠格令,1珍珠格令=0.25克拉。
但由于3mm-4mm的淡水珍珠适宜于编制各种工艺品,在市场上有较为理想的价。
5.瑕疵:
和其它宝石一样,珍珠往往存在瑕疵,瑕疵越少,珍珠的品质越佳。
珍珠的表面瑕疵有隆起、线纹、污点、缺口、剥落、裂纹、划痕等。
其中破口和珍珠层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瑕疵出现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时对珍珠质量的影响较小。
七.珍珠的养殖
养殖珍珠最早源于中国,后来传入了日本。
1890年被日本人称为“珍珠之父”的御木本幸吉开始养殖海水珍珠,并申请了专利。
1924年日本人又开始在琵琶湖中试养淡水珍珠,至1938年已开始出口外销,大部分是无核珍珠。
养殖珍珠一般包括以下工作:
1.选择合适的珠母贝:
适用于海水养殖珍珠的贝类主要有:马氏贝、大珠母贝、黑蝶贝、白蝶贝等。
适用于淡水养殖珍珠的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池蝶蚌、背瘤丽蚌等。
2.人工育苗:
母贝以前来源于潜水员所采集的天然珠贝,现在是在25C水温下经人工受精、饲养、培育而得到。
3.人工置核:
经过二、三年的养殖后,选择健康的成年贝作为母贝,实施外科置核手术。
将母贝的壳撬开1厘米,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在外套膜上割一个小口,插入来自细胞贝的外套膜碎片,一次可多达50个,这样养殖的是无核珍珠。
若养殖有核珍珠,则在插入外套膜的同时插入珠核,而且,膜片必须紧贴在珠核上。
淡水珠的置核季节在3-5月或9-12月,而海水珠在2-4月。
4.养殖与收获:
将置核后的母贝装入笼内,并标上记号及时送回环境较好的水域中养殖,经过精心养护就可以收获。
淡水珠的养殖周期通常为2-4年,而海水珠的养殖周期为1-2年。
收获的季节一般选择在10月下旬-12月下旬,这时的珍珠光泽较好。
养成的淡水珠直径多为3-12mm,其中8mm以上的圆形珠仅占1%,养成的海水珠直径多为5.0-7mm,部分可达8-9mm,珍珠层厚度一般为0.2-0.5mm。
八.珍珠的产地
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产自波斯湾的巴林岛。
该水域的东方珍珠已成为天然珍珠的代名词。
巴黎市场上所销售的珍珠90%以上来自波斯湾。
南洋珠分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东经900-1400之间构成的矩形范围内。
该水域气候温暖、水温较高、水生物质丰富,极适合珍珠贝的生长与珍珠的养殖。
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
黑珍珠的主要产地是法属玻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美国的夏威夷。
特别是由黑嘴唇珠母贝养殖出来的塔希提珍珠,直径一般在8-16毫米,常呈孔雀绿、茄子紫、棕色、浓紫色、灰鸽色、无烟煤色,无须再接受任何加色处理,其产量近占世界珍珠产量的1%,因此,特别珍贵。
另外,在委内瑞拉海域出产的白色、褐色、棕色、黑色珍珠中,其中的白色品种几乎近于透明,非常独特。
九.中国的养殖珍珠
中国是最早进行珍珠养殖的国家,经过几百年的沉寂,近年来中国终于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年产量1262吨,其中日本海水珠30吨,南洋珠4吨,黑珍珠8吨,中国海水珠20吨,中国淡水珠1200吨。
中国珍珠的产量高达全世界珍珠产量的96%。
然而,1999年世界珍珠首饰销售价值约45亿美元,而中国海水珠销售额1.6 亿美元,淡水珠销售额3.8亿美元,仅占总销售额的12%。
说明中国珍珠数量与价值存在明显的偏差。
1.养殖珍珠的分布
淡水珍珠的养殖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系发达的省份,如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
其中浙江的珍珠产量占全国淡水珠的2/3,年销售额约2亿美元。
有核淡水珍珠的养殖基地位于广东省澄海县。
近年来在安徽等地也开发出养殖场。
有核养珠尺寸多为7-8 mm,最大可达17mm,预计20001年可收获4-5吨。
海水珍珠的养殖集中于广西、广东、海南沿海一带。
其中中国第一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就诞生在广西北海,而广西合浦则是南珠的代表产地,但海南的养珠质量却更胜一筹。
2.珍珠贸易简况
1980年以前,中国珍珠出口单一流向日本,经加工后以“日本珍珠”的名义进入国际市场,80年外贸部的中国首饰有限公司首先在德国打出了“中国珍珠”的牌子,使日本珍珠受到威胁,失去了淡水珍珠市场的日本人极力抬高海水珠的价格,压低淡水珠的价格。
80年代后期,我国南部沿海逐步重视了海水养殖珍珠,到1996年我国海水珍珠的年产量已超过10吨。
而自从1995年开始,日本养珠贝大量死亡,日本珍珠产量急剧减少,由以前的年产70吨降到30吨,再降到1998年的10吨左右。
使日本在海水珍珠的领先地位也受到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转而加大了对中国优质淡水珍珠的需求。
1999年5-8mm圆形淡水珠的原料价格上扬30%-40%。
迄今为止,国际上2-6mm级的珍珠市场已被中国珍珠占领,7mm级的珍珠市场即将成为中国珍珠的天下,8-10mm级的珍珠市场将与日本一争高低。
而中国海水珠品质低劣,销售情况一直不尽人意,其原因是有些珠农甚至将养殖仅3个月的珍珠收获,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严重影响了海水珠在国内、外的身价和信誉。
十.珍珠的保养
珍珠比较娇贵,需要拥有者的倍加爱护,才能持久地展现其美丽。
著名的瑞士宝石学家古柏林曾说过:“钻石坚硬无比、地位显赫,如同一位成功的男士,需要人们去崇拜;而珍珠则像女人一样,柔和优美,在给别人带来温馨的同时,也需要人们的呵护与关爱”。
因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将珍珠与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氧化剂)接触。
2.避免将珍珠与坚硬、粗糙的物质接触。
3.佩戴珍珠饰物时应尽量少喷香水,紧贴皮肤佩戴时应尽量不涂抹化妆品、不出汗。
4.收藏珍珠时应先将珍珠在清水中或稀薄的中性洗涤液中清洗,擦去水迹,凉干后用柔软
、干净的绒布衬垫收藏。
由于珍珠中斜方晶系的文石在地壳中不稳定,会慢慢地向三方晶系的方解石转变,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再加上有机质的缓慢变化,珍珠最终会慢慢地失去其美丽,就像人会衰老一样,属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即所谓“人老珠黄”。
但珍珠的这种变化与人的衰老相比要缓慢得多。
十一.仿珍珠及珍珠的优化处理
1.仿珍珠
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出现了用青鳞鱼提取的“珍珠精〈!-->液”,将其涂在乳白色塑料球或乳白色玻璃球或圆球形贝壳上,就制成了以假乱真的仿珍珠。
其鉴别特征是: a. 显微镜下其表面具有粒状的粗糙感。
b. 没有珍珠的“等高线状”纹理。
c. 牙磨时打滑,无砂感。
d. 塑料仿珍珠和玻璃仿珍珠均不溶于盐酸。
2.珍珠的优化处理
珍珠的优化工艺一般包括以X L程:
前处理:
先用氨水和苯的混合液对珍珠进行膨化处理,以使结构变得“疏松”,
再用无水酒精或纯甘油作脱水剂,脱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和吸附水。
漂白处理:
将珍珠浸泡于浓度为5%得过氧化氢溶液中,温度控制在20-30摄氏度,pH值7-8之间,同时将
其暴露在阳光下或紫外线下,经过7-10天的漂白,珍珠即会变为灰白色或银白色,效果好时可
变为纯白色。
增白处理:这种方法是利用光学中互补色原理来达到增白的目的。
使用这种方法要求水质很高,不含铁、铜等金属离子。
染色处理:化学着色是将珍珠浸于某些特殊的化学溶液中上色。
入用冷高锰酸钾作料,
可将珍珠染成棕色。
中心染色法是将染料注入事先打好的空洞中,使珍珠显色。
上光:即抛光处理。
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好的上光可增加漂白、增白效果。
目前采用的抛光材料有:小竹片石蜡或木屑、硅藻土、颗粒食盐等。
其它方法:
60
γ射线辐照法以Co为放射源,可以改变珍珠的颜色,而且处理结果稳定。
剥皮处理是用极细的工具小心的剥掉珍珠不美观的表层,操作难度很大。
3.染色黑珍珠的鉴别特征:
(1)染色品为纯黑色,在光纤灯下为褐黑色,光泽较差。
表面无天然品的青铜色调或轻微彩虹色晕彩。
(2)用蘸有2%X的棉球擦拭珍珠,天然珍珠不掉色,而染色珍珠会留下黑色污迹。
(3)放大检查时可见到颜色集中分布在孔眼及裂隙中表面还常具有黑色斑点。
(4)从孔眼处观察,有核养珠在珠核与珍珠层接合处有一明显的染色层,而染色的无核养珠其颜色集中分布在珍珠层层间间隙中。
(5)在钻孔处轻刮珍珠,天然黑珍珠呈白色粉末,染色黑珍珠呈黑色粉末。
(6)与酸反应时,天然黑珍珠起白色气泡,而染色黑珍珠起黑色气泡。
(7)在反射光下,染色珍珠的表面常常可见到珍珠层薄层下有干涉晕圈现象。
(8)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染黑珍珠表现为惰性或发暗绿色荧光。
3.辐照改色珍珠的鉴别特征:
淡水珍珠辐照后色彩丰富,好似塔希提黑珍珠,改色效果较好。
而海水有核珍珠辐照后基本上为银灰色。
所以,市场上出现的辐照改色珍珠多为淡水珍珠。
(1)表面颜色分布均匀,但从切面上看,淡水无核珠内部颜色较深,表面颜色较浅。
而海水有核珠的珠核明显为黑色或褐黑色,外面的珍珠层几乎无色透明。
这是因为淡水珍珠含锰较高,高能辐照下MnCO3氧化成氧化锰,使颜色加深。
海水珍珠含锰很少,但内部珠核通常采用淡水蚌壳。
所以,内核变黑,而珍珠层颜色不变。
(2)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珍珠层膨胀,加上珍珠中水分的散失,导致珍珠层生龟裂。
透过透明的珍珠层可以观察到内部的龟裂纹。
此外,放大检查还常常见到干涉晕圈。
(3)在长波紫外光下,辐照改色的淡水无核珠显示弱到中等的黄绿色荧光;辐照改色的海水有核珠显示很弱的蓝白色荧光或显示惰性。
4.与染色黑珍珠不同的是,即使用浓X棉签擦拭,辐照改色的珍珠也不会有褪色现象。
珍珠的主要知识
作为装饰用珍珠,一般从四个方面去筛选和评价:
1.光泽,价格因素占比为40%
2.形状,价格因素占比为30%
3.大小,价格因素占比为20%
4.颜色,价格因素占比为10%
珍珠的光泽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联合作用而形成:
1.珍珠表面对光的反射和散射。
如果珍珠表面光滑,则对光反射有利,从而光泽就好,如果表面有条纹、皱纹或细小的凹凸,则光泽明显较差。
2.珍珠内各珍珠质层对光的反射、绕射和干涉光,再与表面的反射、散射光迭加在一起,形成了特殊色彩的光泽叫虹彩光泽或称皮色、珠光。
所谓“珠光宝气”,就是对这种绚丽夺目的独特的光泽的赞叹和崇拜。
珍珠光泽的强弱与珍珠层的厚度、组合及晶体排列的有序度有关,珍珠的光泽强度大概分三种:
1.强光泽:一般出现在一级珍珠中。
该珠表现晶莹、润泽,虹彩清晰,能照见物体。
2.中光泽:出现在二级珍珠中。
该珠表面基本透净,能照见或部分照见物体。
3.弱光泽:出现在三级珍珠中。
该珍珠光泽较弱。
珍珠的形状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
根据形状不同,可将珍珠分成以下四类:
1.正圆珠。
又称走盘珠、滚盘珠、粗圆珠。
长短直径差小于1%。
2.圆珠。
长短直径差小于1-10%
3.椭圆珠。
长短直径差小于10-20%
4.畸形珠,又称异形珠。
长短直径差大于20%
畸形珠按其像形还可细分为七类:
1.馒头珠。
形如馒头。
2.坠形珠。
形如水滴。
3.双子珠。
形如哑铃。
4.母子洗。
形如葫芦。
5.马牙珠。
形如马牙。
6.椭形珠。
形状极不规则,长短直径差很大。
7.艺术珠。
畸形怪状,可有像形,例如熊猫珠、鱼脊珠、观音坐莲珠。
一般来说,形状越圆表面越光滑无条纹折皱凹凸的珍珠越珍贵。
例如,一串直径5mm的珍珠项链如是圆珠级其价值为几百元,但如果是正圆珠级,则可逾千元。
珍珠颗粒大小相差悬殊,因而价格也有天地之别。
越大的珍珠将越珍贵。
根据珍珠粒径大小,可分以下六类:1.厘珠:粒径2-5mm。
2.小珠:粒径5-5.5mm
3.中粒:粒径 5.5-6.5mm
4.大珠:粒径 6.5-7.5mm
5.特大珠:粒径7.5-8.5mm
6.超特大珠:粒径>8.5mm
在国际上,超特大珠以粒计价,质优的甚至达上万美元一粒,其身价之高,已远远超过了黄金,古今中外最大的珍珠是一颗被称为“老子珠”(老子是中国道教鼻祖李耳),也称“安拉宝珠”、“真主之珠”(按拉即伊斯兰教的真主)的异形珠,它长241mm、宽139mm,重达6350克,其年龄约2500岁,形状及大小有点像人的头,它于1934年5月7日在菲律宾巴拉旺湾一只巨蚌中发现,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最大的海水珠,这颗巨珠当时的价值为400万美元。
珍珠的颜色,亦称珍珠的皮色、色彩,其包括珍珠体色与珍珠伴色两个部分。
体色指珍珠自身所固有的颜色,亦叫背景色。
它是由珍珠所含的色素及微量金属元素所决定。
例如珍珠质含铜常呈金黄色,含银则是奶黄色,含纳呈肉色,含锌呈粉红色,而质地纯净的珍珠呈洁白色。
一般珍珠体色有白、红、黄、蓝、青、紫、灰、褐、黑等色。
伴色是由珍珠表面与内部对光的反射,干涉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其迭加在珍珠本色之上。
伴色一般有玫瑰色、蓝色、绿色与五彩缤纷的晕色。
珍珠的颜色非常复杂,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可分为五个色系:
1.白色系:有纯白、银白、奶白、瓷白等色。
2.红色系:有粉红色、玫瑰色等色。
3.黄色系:有浅黄、金黄、米黄等色。
4.深色系:有黑、蓝黑、灰黑、古铜、蓝褐、紫褐等色。
5.杂色系:指一颗珍珠有二个以上的色系。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珍珠颜色有不同爱好。
例如美国人喜欢桃红色、白色、奶油色、金黄色、黑色等;意大利人喜欢奶油色、粉红色;法国人喜欢白色;英国人喜欢奶油色、粉红色、白色、金色;瑞士人喜欢奶油色、白色、金色、黑色;加拿大人喜欢白色;德国人喜欢奶油色、黄色、蓝色;南美、中美人喜欢金黄色;东欧人喜欢奶油色、粉红色。
……中国人一般喜欢白色、粉红色。
黑色珍珠是当前世界上稀少的品种,它比同质量的白珍珠贵一至几倍,在国际市场上,以粉红色珍珠最为名贵。
综合以上这四大评价因素,从理论上说完全相同的珍珠是没有的,而且,即使在100公斤的原料珍珠中,也仅能挑出几粒上等珍珠而已,可见珍珠之珍贵是当之无愧的。
下面再说说珍珠饰品的保养方法:
1.无论是佩戴还是保存,都要避免与粗糙耐物磨擦,以免划伤;都应避免与各种化学用品、酸性果汁、厨房调料、香水发油等接触,如有沾染,应及时清洗。
2.经常保持身体及珍珠饰品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夏季出汗季节。
清洗时用清水或稍加洗洁精清洗即可,洗后抹干不能烘晒。
3.宜经常佩戴,让珍珠接触皮肤,但不宜戴珍珠在室外游泳,晒日光浴等。
4.珍珠首饰一般均用两根以上高级耐磨锦纶线穿成,并设“保险结”,即使项链扣断开亦不致珍珠散落一地,高档的项链每颗珍珠均有保险结,任何一处断开均不致珍珠失散。
高级首饰的线结口还有螺旋金属丝保护,可靠性更高。
如发现线接口有部分线松散,可去有关店、柜免费换线
珍珠的佩戴全攻略
珍珠象征着圆满、幸福和富贵,主要是女性的宝石。
有人甚至这样说“连珍珠也没有的女人,不算是真正的女人。
所以选珍珠首饰自用或馈赠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戴珍珠首饰时应从服装的衣领款式、衣服颜色、肤色、年龄、身份、使用场合等方面考虑,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首饰款式。
珍珠虽美,搭配得当才是人物两美。
★应佩戴珍珠首饰的场合
1、女性怀孕期间
2、政务、商务洽商、谈判时
3、商务活动需合影场合
4、女性中、高阶管理者工作中
5、面试、求职时
6、新娘子在婚礼庆典上
7、新娘子拍婚纱照
8、出席重要的社交宴会:婚宴、生日宴等
9、去剧院听音乐剧、演奏会
10、初次拜见公婆
11、拍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照
12、初次与男孩约会,想传达温柔、贤淑气质
13、出席儿、女的家长会、毕业典礼
14、需要作为上司、领导、丈夫的陪衬出席重要商务和社交活动
1、办公室里首饰的巧用
办公室里佩戴首饰,应注意品位,格调的选择。
考虑服装颜色、款式等因素,选择简单大方的首饰总是你不会后悔的做法。
25岁左右的女性以选用较小的,但却精巧的珍珠套饰为好,如果在你常穿的白色立翻领衬衣内配上一条3mm细巧的淡紫色珍珠项链,再加一副配套耳钉,可给你的上司留下一种成熟稳健、工作能力强,办事让人放心的感觉;职位较高的管理层女性应该从表现品味的角度为自己选择一套质地优良、色泽高雅的珍珠饰品,它能帮助你塑造平易、富有内涵、通情达理、懂得生活、容易沟通的整体形象。
看看第一夫人希拉里。
珍珠是她在演讲场合经常佩戴的装饰。
在前些日子的竞选演说中,珍珠还是她的拍档。
和谐规范的职业装加上中等大小、设计简约的珍珠首饰令她给人以高贵典雅而又平易近人的印象。
2、社交聚会时首饰的巧用
社交场合是你显露品味、个性的极好机会。
你可以借此机会让周围的人了解你个性的另一面。
晚宴用的珍珠首饰可考虑选用能强调、显示优雅情调的款式,如较大而突出的珍珠钻石镶嵌的华丽首饰等。
3、参加婚礼首饰的巧用
参加婚礼应避免容易让对方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过份华丽夸张的装饰。
可以追求高雅不俗、清爽淡雅的整体搭配效果。
★脸型与首饰搭配的窍门
脸孔是身体的主要部分,也是人们注意力的集中点;首饰的搭配原理也非常简单。
首先,面型与首饰的形状一定要配合。
要配合面型,须注意以下三项:
1.线条的方向--横线令人有阔及短的感觉,直线增强高度及给人瘦的感觉,斜线也有增强高及瘦的作用。
2.重复式的珠宝--有强调的作用,所以不想强调面部的弱点,勿佩戴重复式的首饰。
例如脸型肥胖的,不宜戴很多个圈子的圆形耳环或者多圈珍珠项链。
3.高度及身型比例--首饰与你的高度及身型应有一个正确的比例。
所谓正确,是常人习惯及喜爱的比例,是恰到好处,不太小或太大的比例。
面型的分类:
每人的面型不同,总括可分为四大类:
A.尖形:又可以叫心形,即上阔下尖。
可以选择加强面下部阔度的饰物,如三角形(佩戴时尖角向上)、圆圈子、圆边的耳环。
长及肩的耳环只会令你的脸看来更长更尖。
[V]字形的项链重复你面形的尖线条,不宜选用。
短的项链及横的条纹可以将你面部太尖的线条柔和。
胸针宜放在一边。
长而放在正中的胸针只会令面形看来太尖太多角。
B.圆形:若是珠圆玉润的面孔,宜选择有直线条的首饰。
椭圆形、吊坠形的耳环较为适合。
圆形、圆圈子令面孔看来更圆。
线条明显有角的首饰,可以将颧骨突出,减少满面脂肪的感觉。
颈链宜长,例如用中型大小的珍珠串成的长颈链,可以令你的脸看来长一些;你又可以试在颈链的下面加上吊坠或打一个结,效果可能更佳。
胸针宜夹在下的正中,会有增强面部长度的作用,因它会使人们视线由上至下地直看,减少横线的阔感觉。
C.椭圆形:如果你有一张椭圆形的面孔,真要恭喜你了。
这种面形是最完美的,什么形状的耳环、颈链都会合适,唯一要注意的是它与你身材的比例。
如你的面形是椭圆形,但稍嫌太长的,圆形的或圈状的耳环都可以使你的脸形给人阔一点的感觉,也可以尝试用短的项链(14至16吋)来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