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分类:锐角三角函数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锐角三角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C 内接于⊙O ,2,BC AB AC ==,点D 为AC 上的动点,且10
cos B =. (1)求AB 的长度;
(2)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弦AD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问AD•AE 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D•AE 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过A 点作AH ⊥BD ,求证:BH CD DH =+.
【答案】(1) 10AB ;(2) 10AD AE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过A 作AF ⊥BC ,垂足为F ,交⊙O 于G ,由垂径定理可得BF=1,再根据已知结合RtΔAFB 即可求得AB 长;
(2)连接DG ,则可得AG 为⊙O 的直径,继而可证明△DAG ∽△FA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AE=AF•AG ,连接BG ,求得AF=3,FG=
1
3
,继而即可求得AD•AE 的值; (3)连接CD ,延长BD 至点N ,使DN=CD ,连接AN ,通过证明△ADC ≌△ADN ,可得AC=AN ,继而可得AB=AN ,再根据AH ⊥BN ,即可证得BH=HD+CD. 【详解】(1)过A 作AF ⊥BC ,垂足为F ,交⊙O 于G ,
∵AB=AC ,AF ⊥BC ,∴BF=CF=1
2BC=1, 在RtΔAFB 中,BF=1,∴AB=10
cos 10
BF B == (2)连接DG ,
∵AF ⊥BC ,BF=CF ,∴AG 为⊙O 的直径,∴∠ADG=∠AFE=90°, 又∵∠DAG=∠FAE ,∴△DAG ∽△FAE , ∴AD :AF=AG :AE , ∴AD•AE=AF•AG ,
连接BG ,则∠ABG=90°,∵BF ⊥AG ,∴BF 2=AF•FG , ∵22AB BF -=3,
∴FG=
13

∴AD•AE=AF•AG=AF•(AF+FG)=3×10
=10;
3
(3)连接CD,延长BD至点N,使DN=CD,连接AN,
∵∠ADB=∠ACB=∠ABC,∠ADC+∠ABC=180°,∠ADN+∠ADB=180°,
∴∠ADC=∠ADN,
∵AD=AD,CD=ND,
∴△ADC≌△ADN,
∴AC=AN,
∵AB=AC,∴AB=AN,
∵AH⊥BN,
∴BH=HN=HD+C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过B作OP的垂线BA,垂足为C,交☉O于点A,连接PA,AO.并延长AO交☉O于点E,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D.
(1)求证:PA是☉O的切线;
(2)若=,且OC=4,求PA的长和tan D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A =3,tan D=.
【解析】
试题分析: (1)连接OB,先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OP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可得:PA=PB,然后证明△PAO≌△PBO,进而可得∠PBO=∠PAO,然后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BO=90°,进而可得:∠PAO=90°,进而可证: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由,且OC=4,可求AC,OA的值,然后根据射影定理可求PC的值,从而可求OP的值,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P的值.
试题解析:(1)连接OB,则OA=OB,
∵OP⊥AB,∴AC=BC,
∴OP是AB的垂直平分线,∴PA=PB,
在△PAO和△PBO中,∵,∴△PAO≌△PBO(SSS)
∴∠PBO=∠PAO,PB=PA,
∵PB为⊙O的切线,B为切点,∴∠PBO=90°,∴∠PAO=90°,即PA⊥OA,
∴PA是⊙O的切线;
(2)连接BE,
∵,且OC=4,∴AC=6,∴AB=12,
在Rt△ACO中,由勾股定理得:AO=,
∴AE=2OA=4,OB=OA=2,
在Rt△APO中,∵AC⊥OP,∴AC2=OC PC,解得:PC=9,∴OP=PC+OC=13,
在Rt△APO中,由勾股定理得:AP==3.
易证,所以,解得,
则,在中,.
考点:1.切线的判定与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解直角三角形.
3.(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分)
CD AB,动点P、Q分别在线段OC、CD
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弦//
上,且DQ OP =,AP 的延长线与射线OQ 相交于点E 、与弦CD 相交于点F (点F 与点C 、D 不重合),20AB =,4
cos 5
AOC ∠=
.设OP x =,CPF ∆的面积为y .
(1)求证:AP OQ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OP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OP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6030050
(10)13
x x y x x -+=<<;(3)8OP =
【解析】 【分析】
(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之一是证明三角形全等,通过分析已知条件,OP DQ =,联结
OD 后还有OA DO =,再结合要证明的结论AP OQ =,则可肯定需证明三角形全等,寻
找已知对应边的夹角,即POA QDO ∠=∠即可;
(2)根据PFC ∆∽PAO ∆,将面积转化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的平方来求;(3)分成三种情况讨论,充分利用已知条件4
cos 5
AOC ∠=、以及(1)(2)中已证的结论,注意要对不符合(2)中定义域的答案舍去. 【详解】
(1)联结OD ,∵OC OD =, ∴OCD ODC ∠=∠, ∵//CD AB , ∴OCD COA ∠=∠, ∴POA QDO ∠=∠. 在AOP ∆和ODQ ∆中,
{OP DQ
POA QDO OA DO
=∠=∠=, ∴AOP ∆≌ODQ ∆, ∴AP OQ =;
(2)作PH OA ⊥,交OA 于H ,
∵4cos 5
AOC ∠=, ∴4455OH OP x =
=,3
5PH x =, ∴1
32
AOP S AO PH x ∆=
⋅=. ∵//CD AB , ∴PFC ∆∽PAO ∆, ∴
22
10(
)()AOP
y CP x S OP x
∆-==, ∴2360300
x x y x
-+=,当F 与点D 重合时,
∵4
2cos 210165
CD OC OCD =⋅∠=⨯⨯=, ∴
101016x x =-,解得50
13
x =, ∴2360300x x y x
-+=
50
(10)13x <<; (3)①当90OPE ∠=时,90OPA ∠=, ∴4
cos 1085
OP OA AOC =⋅∠=⨯
=; ②当90POE ∠=时,
101025
4cos cos 25OC CQ QCO AOC =
===
∠∠,
∴252OP DQ CD CQ CD ==-=-2571622
=-=, ∵
50
1013
OP <<, ∴7
2
OP =
(舍去); ③当90PEO ∠=时,∵//CD AB , ∴AOQ DQO ∠=∠, ∵AOP ∆≌ODQ ∆, ∴DQO APO ∠=∠, ∴AOQ APO ∠=∠,
∴90AEO AOP ∠=∠=,此时弦CD 不存在,故这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线段OP 的长为8.
4.某条道路上通行车辆限速60千米/时,道路的AB段为监测区,监测点P到AB的距离PH为50米(如图).已知点P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上,且在点B的北偏西60°方向上,点B在点A的北偏东75°方向上,那么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多少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参考数据:
3≈1.7,2≈1.4).
【答案】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8.1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
【解析】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
直角三角形即可.
详解:如图,由题意知∠CAB=75°,∠CAP=45°,∠PBD=60°,
∴∠PAH=∠CAB–∠CAP=30°,
∵∠PHA=∠PHB=90°,PH=50,∴AH=
tan
PH
PAH

3
3
3,
∵AC∥BD,∴∠ABD=180°–∠CAB=105°,∴∠PBH=∠ABD–∠PBD=45°,
则PH=BH=50,∴3,
∵60千米/时=50
3
米/秒,∴时间t=
50350
50
3
3≈8.1(秒),
即车辆通过AB段的时间在8.1秒以内,可认定为超速.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某个度数的三角函数值求出具体边长,即实际路程,并进行判断相关的量。

5.许昌芙蓉湖位于许昌市水系建设总体规划中部,上游接纳清泥河来水,下游为鹿鸣湖等水系供水,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部分.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想测量位于芙蓉湖两端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平行的道路EF行走,走到点C处,测得∠ACF=45°,再向前走300
米到点D 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 与EF 之间的距离为200米,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15.6米. 【解析】 【分析】
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
根据Rt △ACM 和三角函数tan BDF ∠求出CM 、DN ,然后根据MN MD DN AB =+=即可求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 【详解】
解:过A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M 点,过B 点做EF 的垂线,交EF 于N 点
在Rt △ACM 中,∵45ACF ∠=︒, ∴AM=CM=200米,
又∵CD=300米,所以100MD CD CM =-=米, 在Rt △BDN 中,∠BDF=60°,BN=200米 ∴115.6tan 60
BN
DN =
≈米,
∴215.6MN MD DN AB =+=≈米 即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15.6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正确做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6.2018年12月10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挂出《郑州都市区主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将停车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计划到2030年,在主城区新建停车泊位33.04万个,2019年初,某小区拟修建地下停车库,如图是停车库坡道入口的设计图,其中MN 是水平线,MN ∥AD ,AD ⊥DE ,CF ⊥AB ,垂足分别为D ,F ,坡道AB 的坡度为13DE =3米,点C 在DE 上,CD =0.5米,CD 是限高标志屏的高度(标志牌上写有:限高米),如果进入该车库车辆的高度不能超过线段CF 的长,则该停车库限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2,3)
【答案】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解析】
【分析】
据题意得出
3
tan B=,即可得出tan A,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DE,即可
得出∠1的正切值,再在Rt△CEF中,设EF=x,即可求出x,从而得出CF3的长.【详解】
解:由题意得,
3 tan
3
B=
∵MN∥AD,
∴∠A=∠B,
∴tan A3,
∵DE⊥AD,
∴在Rt△ADE中,tan A=DE
AD

∵DE=3,
又∵DC=0.5,
∴CE=2.5,
∵CF⊥AB,
∴∠FCE+∠CEF=90°,
∵DE⊥AD,
∴∠A+∠CEF=90°,
∴∠A=∠FCE,
∴tan∠FCE3
在Rt△CEF中,设EF=x,CF3x(x>0),CE=2.5,
代入得(5
2
)2=x2+3x2,
解得x=1.25,
∴CF3x≈2.2,
∴该停车库限高约为2.2米.【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面坡角问题和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值.
7.已知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H ,过CD 延长线上一点E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F ,切点为G ,连接AG 交CD 于K . (1)如图1,求证:KE =GE ; (2)如图2,连接CABG ,若∠FGB =
1
2
∠ACH ,求证:CA ∥FE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G 交AB 于点N ,若sin E =3
5
,AK =10,求CN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EAD 是等腰三角形.证明见解析;(320
1013
【解析】 试题分析:
(1)连接OG ,则由已知易得∠OGE=∠AHK=90°,由OG=OA 可得∠AGO=∠OAG ,从而可得∠KGE=∠AKH=∠EKG ,这样即可得到KE=GE ;
(2)设∠FGB=α,由AB 是直径可得∠AGB=90°,从而可得∠KGE=90°-α,结合GE=KE 可得∠EKG=90°-α,这样在△GKE 中可得∠E=2α,由∠FGB=1
2
∠ACH 可得∠ACH=2α,这样可得∠E=∠ACH ,由此即可得到CA ∥EF ; (3)如下图2,作NP ⊥AC 于P ,
由(2)可知∠ACH=∠E ,由此可得sinE=sin ∠ACH=3
5
AH AC =,设AH=3a ,可得AC=5a ,CH=4a ,则tan ∠CAH=
4
3
CH AH =,由(2)中结论易得∠CAK=∠EGK=∠EKG=∠AKC ,从而可得CK=AC=5a ,由此可得HK=a ,tan ∠AKH=
3AH
HK
=,10a ,结合10可得a=1,则AC=5;在四边形BGKH 中,由∠BHK=∠BKG=90°,可得∠ABG+∠HKG=180°,结合∠AKH+∠GKG=180°,∠ACG=∠ABG 可得∠ACG=∠AKH , 在Rt △APN 中,由tan ∠CAH=
43PN AP
=,可设PN=12b ,AP=9b ,由
tan ∠ACG=
PN CP =tan ∠AKH=3可得CP=4b ,由此可得AC=AP+CP=13b =5,则可得b=5
13
,由此即可在Rt △CPN 中由勾股定理解出CN 的长. 试题解析:
(1)如图1,连接OG .
∵EF 切⊙O 于G , ∴OG ⊥EF ,
∴∠AGO+∠AGE=90°, ∵CD ⊥AB 于H , ∴∠AHD=90°, ∴∠OAG=∠AKH=90°, ∵OA=OG , ∴∠AGO=∠OAG , ∴∠AGE=∠AKH , ∵∠EKG=∠AKH , ∴∠EKG=∠AGE , ∴KE=GE . (2)设∠FGB=α, ∵AB 是直径, ∴∠AGB=90°,
∴∠AGE =∠EKG=90°﹣α, ∴∠E=180°﹣∠AGE ﹣∠EKG=2α,
∵∠FGB=
1
2
∠ACH , ∴∠ACH=2α, ∴∠ACH=∠E , ∴CA ∥FE .
(3)作NP ⊥AC 于P . ∵∠ACH=∠E , ∴sin ∠E=sin ∠ACH=3
5
AH AC =,设AH=3a ,AC=5a , 则2
2
4AC CH a -=,tan ∠CAH=
4
3
CH AH =, ∵CA ∥FE ,
∴∠CAK=∠AGE,∵∠AGE=∠AKH,∴∠CAK=∠AKH,
∴AC=CK=5a,HK=CK﹣CH=4a,tan∠AKH=AH
HK =3,AK=2210
AH HK a
+=,
∵AK=10,
∴1010
a=,
∴a=1.AC=5,
∵∠BHD=∠AGB=90°,
∴∠BHD+∠AGB=180°,
在四边形BGKH中,∠BHD+∠HKG+∠AGB+∠ABG=360°,∴∠ABG+∠HKG=180°,
∵∠AKH+∠HKG=180°,
∴∠AKH=∠ABG,
∵∠ACN=∠ABG,
∴∠AKH=∠ACN,
∴tan∠AKH=tan∠ACN=3,
∵NP⊥AC于P,
∴∠APN=∠CPN=90°,
在Rt△APN中,tan∠CAH=
4
3
PN
AP
=,设PN=12b,则AP=9b,
在Rt△CPN中,tan∠ACN=PN
CP
=3,
∴CP=4b,
∴AC=AP+CP=13b,∵AC=5,
∴13b=5,
∴b=5
13

∴CN=22
PN CP
+=410b⋅=20
10 13

8.如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蓝方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的A处朝正南方向撤退,红
方在公路上的B处沿南偏西60°方向前进实施拦截,红方行驶1000米到达C处后,因前方无法通行,红方决定调整方向,再朝南偏西45°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刚好在D处成功拦截蓝方,求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结果不取近似值).
【答案】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是(500+500)米.
【解析】
试题分析:过B作AB的垂线,过C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E;过C作AB的垂线,过D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F,则∠E=∠F=90°,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
DA=BE+CF.解Rt△BCE,求出BE=BC=×1000=500米;解Rt△CDF,求出
CF=CD=500米,则DA=BE+CF=(500+500)米.
试题解析:如图,过B作AB的垂线,过C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E;过C作AB的垂线,过D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点F,则∠E=∠F=90°,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DA=BE+CF.
在Rt△BCE中,∵∠E=90°,∠CBE=60°,
∴∠BCE=30°,
∴BE=BC=×1000=500米;
在Rt△CDF中,∵∠F=90°,∠DCF=45°,CD=BC=1000米,
∴CF=CD=500米,
∴DA=BE+CF=(500+500)米,
故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是(500+500)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9.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抛物线经
过点,.点为轴上一动点,过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分别交直线及抛物线于点,.
(1)填空:点的坐标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不与点,重合),
①当为何值时,线段最大值,并求出的最大值;
②求出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
(3)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请直接写出此时由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
(2)①当时,有最大值是3;②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3或;
(3)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6或或.
【解析】
【分析】
(1)把点A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y=,求出a=−3,把点A、B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
(2)①设:点P(m,),N(m,)求出PN值的表达式,即可求解;②分∠BNP=90°、∠NBP=90°、∠BPN=90°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3)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N到直线AB的距离是h,则只能出现:在AB直线下方抛物线与过点N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N,在直线AB上方的交点有两个,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把点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
解得:,则:直线表达式为:,令,则:,
则点坐标为,
将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
把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得:,
解得:,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2)①∵在线段上,且轴,
∴点,,
∴,
∵,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有最大值是3,
②当时,点的纵坐标为-3,
把代入抛物线的表达式得:,解得:或0(舍去),∴;
当时,∵,两直线垂直,其值相乘为-1,
设:直线的表达式为:,
把点的坐标代入上式,解得:,则:直线的表达式为:,
将上式与抛物线的表达式联立并解得:或0(舍去),
当时,不合题意舍去,
故:使为直角三角形时的值为3或;
(3)∵,,
在中,,则:,,
∵轴,
∴,
若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则只能出现:在直线下方抛物线与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在直线上方的交点有两个.
当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
点的坐标为,设:点坐标为:,
则:,过点作的平行线,
则点所在的直线表达式为:,将点坐标代入,
解得:过点直线表达式为:,
将拋物线的表达式与上式联立并整理得:,

将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解得:,则点的坐标为,
则:点坐标为,则:,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点到直线的距离,
即:过点与平行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另外两个点,即:、,
直线的表达式为:,将该表达式与二次函数表达式联立并整理得:
,解得:,
则点、的横坐标分别为,,
作交直线于点,
则,
作轴,交轴于点,则:,,

则:,
同理:,
故:点,,,构成的四边形的面积为:6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其中(3)中确定点N的位置是本题的难点,核心是通过△=0,确定图中N点的坐标.
10.如图,湿地景区岸边有三个观景台、、.已知米,米,
点位于点的南偏西方向,点位于点的南偏东方向.
(1)求的面积;
(2)景区规划在线段的中点处修建一个湖心亭,并修建观景栈道.试求、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米)
(参考数据:,,,,,,
)
【答案】(1)560000(2)565.6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CAE,再根据正弦的性质求出CE的长,从而得到△ABC的面积;
(2)连接,过点作,垂足为点,则.然后根据中点的性质和余弦值求出BE、AE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在中,,
所以米.
所以(平方米).
(2)连接,过点作,垂足为点,则.
因为是中点,
所以米,且为中点,
米,
所以米.
所以米,由勾股定理得,
米.
答:、间的距离为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