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庆下半年公务员申论:“身份的转变”一个城镇化必须要玩的魔术 - 副本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政府工作报告链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
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的“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三个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我们知道,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的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也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近年的政府报告几乎都涉及发展、涉及“三农”问题,所以,在国考、多省联考中也常出现这类话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常热常考的话题,这类话题我们依旧需要关注。
而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要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转变发展方向,以扩大内需作为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立足点,突破口在哪里呢?在城镇化,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这是中国最大内需之所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大约要超过9 .3亿人,城镇化率将达到67%。
中国城镇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效率提高,开始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一定会离开土地,离开农村,到城市来追求新的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生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但是如果说农民进城了,我们还把他看做是农民,而不是城里人,只把他们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是不给他们市民的待遇,那么中国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三元社会结构———农民、市民以及夹在农民跟市民之间的农民工。
去年有一个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平均年限是5.3年,在城市居住超过10年的占到了将近20%。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些人出生在城市,或者生长在城市,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基本上城市化了,完成了向市民角色的彻底转型。
现在的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回不到农村去了,必须让他们向市民转移。
那首先就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工资问题、医疗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农民角色转换的问题。
同时,回到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三个1亿人”点出了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对人本身的特别关注。
总之,中国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城市化,农民不实现向市民角色的转型,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变“农民”为“市民”?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制度先行。
农民进城务工,居住的年限不断变长,他们的生活已经城市化,但他们依旧不是市民,这是为什么?阻挡他们成为市民的最大障碍便是户籍制度。
所以,要实现城镇化,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户籍制度必须改革。
应该给进城服务超过一定年限的具有一定学历的农民提供入户名额,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
同时,配套的制度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就业、土地、住房、教育等制度,以制度来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现状,推动城镇化的实现。
二、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工业化是基础。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工业化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稳定持续发展的产业,就无法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稳定的收入,没有收入他们必然会持续流动,这就无法为城市提供稳定的劳动力,就没办法从根本上推动城镇化的实现,也不利于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更不利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的改善。
三、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配套建设和服务要到位。
推进城镇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进城务工人员的本身的就业培训、廉租房和保障房的建设、孩子的受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受到关注。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提供配套的建设和服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务。
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到位的服务才能为实现城镇化提供保障。
四、要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资金投入必不可少。
要实现城镇化,就要建设城市,建设城市则需要资金。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一方面,政府必须多渠道筹措是资金。
资金的来源可以是土地增值收益、雇佣农民工的企业的支出、农民工的直接支付和农民工转让承包地所得的补偿等等。
当筹措到资金,政府需要把钱用在城镇化建设的刀刃上,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更多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的措施,切实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
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它常热常考,我们必须关注。
今天,我们以“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进城务工人员本身出发,从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状况作为切入点去分析了如何实现城镇化。
此外,考生朋友还可以尝试从其他方面切入来分析城镇化,加深对城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