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5讲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一般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对各种小动物都要统 计。
考题精编
答案:B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5.(2009·菏泽调研)某同学决定以 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 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 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 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解析:从图示可见,每个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可以用 来调查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不同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 类可以用来调查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而综合统计分析各 水层的小动物种类,则可调查到该池塘中常见的小动物类 群。 答案:C
速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中山调研)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 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D.纸层析法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活动能力强,不宜用标志 重捕法和样方法,宜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答案:C
考题精编
2.(2010·辽宁质检)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 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 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 是109,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 数平均值是209,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 度的大小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丰富度取决于生物的种类数,而不是生物的个体 数量。 答案:C
考题精编
3.(2009·无锡联考)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盛土壤样品的塑料袋上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 B.取样时尽量不破坏环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 D.不知名的动物记为“待鉴定××”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考点访谈 一、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 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 个体数目。此方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 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 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 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考点访谈 二、结果预测与结论分析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 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解析: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活动能力强,不宜用标 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宜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速效训练
1~3 6~7
答案:C
考题精编
4.(2010·深圳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 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解析:该装置是为了探究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而设计的。 土壤动物具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4个收集 装置中最不适宜土壤动物生活的环境条件是最适宜收集 的。 答案:A
变式演练 (2010·常州调研)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 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 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 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考点访谈 三、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3.同样营养的土壤应由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典例精析 (2010·淄博统考)土壤动物具有趋节肢动物分 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第四章 种群和群体
第5讲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课前自习 课堂导学 课后提升
一、实验原理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合 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①取样器取样的方 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 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②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 壤动物的丰富度。 二、过程图示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二、非选择题 6.(2010·潍坊调研)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 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 其中一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而不宜用 __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 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 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 入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_中。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解析:物种的丰富度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指标之一,从表 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低, 营养结构简单。 答案:A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一般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对各种小动物都要统 计。
考题精编
答案:B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5.(2009·菏泽调研)某同学决定以 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 查,为此他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取样器, 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小动物 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 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 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 解析:从图示可见,每个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可以用 来调查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不同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 类可以用来调查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而综合统计分析各 水层的小动物种类,则可调查到该池塘中常见的小动物类 群。 答案:C
速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中山调研)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 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 C.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D.纸层析法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活动能力强,不宜用标志 重捕法和样方法,宜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答案:C
考题精编
2.(2010·辽宁质检)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 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 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 是109,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 数平均值是209,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 度的大小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解析:丰富度取决于生物的种类数,而不是生物的个体 数量。 答案:C
考题精编
3.(2009·无锡联考)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盛土壤样品的塑料袋上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 B.取样时尽量不破坏环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 D.不知名的动物记为“待鉴定××”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考点访谈 一、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 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 个体数目。此方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 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 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 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考点访谈 二、结果预测与结论分析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 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解析: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小,活动能力强,不宜用标 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宜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
速效训练
1~3 6~7
答案:C
考题精编
4.(2010·深圳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 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解析:该装置是为了探究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而设计的。 土壤动物具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4个收集 装置中最不适宜土壤动物生活的环境条件是最适宜收集 的。 答案:A
变式演练 (2010·常州调研)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 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 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 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考点访谈 三、注意事项 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3.同样营养的土壤应由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4.识别命名要准确。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典例精析 (2010·淄博统考)土壤动物具有趋节肢动物分 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第四章 种群和群体
第5讲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课前自习 课堂导学 课后提升
一、实验原理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合 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①取样器取样的方 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 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②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 壤动物的丰富度。 二、过程图示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二、非选择题 6.(2010·潍坊调研)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 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 其中一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而不宜用 __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____, 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 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 入_________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_________中。
要点一 要点二 要点三
速效训练
1~3 6~7
考题精编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解析:物种的丰富度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指标之一,从表 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低, 营养结构简单。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