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红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9年第12期(上)
NONG YE ZONG HENG
农业纵横
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行业不规范
淀粉产品和粉条产品没有统一的加工标准,没有品牌,更谈不上产品质量监测,不能进入大市场、进行大流通。

缺乏制约监督机制,个别加工户掺杂使假,用低价购买的木薯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代替红薯淀粉,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产品,结果导致市场无序竞争。

全市现在的红薯粉条市场价格不规范,同一时期的粉条价格6~30元/ kg 的都有,行业不规范,价格不统一,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的优势产业,虽然无论在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还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都作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如果要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抓住关键环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延伸产业链条
当前全市的红薯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标准不统一、深加工能力差的现状,严重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要做大做强林州市红薯加工行业首先要引导全市的干部群众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知识培训等途径去分析形势、研究市场、
提高产品市场份额的“黑户”,外地客户只知道林州粉条好,却叫不上名字。

所以,林州市红薯产业应该尽快注册品牌,统一质量监测标准,规范生产,走绿色无公害品牌之路,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

(五)加强组织领导
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

林州市市政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为林州市红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可以抽调技术专家,组建专家团队,聘任高校教授,为全市红薯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