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上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U1 Hello!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围绕打招呼的方式进行的,story time 板块,主要的句子包括了: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I’m...在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翻看了Characters,让他们了解本学期书中的人物,让孩子们像交朋友一样去认识这些人物并用所学的句子和他们打招呼,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很快就认识了书上的人物。

在cartoon time 板块中,我对I’m…进行课重点的教学,让学生理解I’m=I am 为第二单元学习Yes, I am. 和No, I’m not.埋好伏笔。

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学生对于I’m 和am 的发音分辨不清,会相互混淆,对此,我进行了强化练习,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

由于第一单元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也对学生进行了扩展与提升,带领学生们学习了其他的打招呼用语,如: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等,在每堂课开始时我采取了Free talk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与记忆这些句子。

此外在Letter time 板块,教材对字母的书写做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包括书写顺序,Aa,Bb,Cc,Dd 四个字母,所有的小写字母都是一笔完成的,虽然较为简单,但有的学生做的不是很好,尤其是b 和 d 的书写,部分学生将这两个字母混淆,需要加强练习,且有部分学生书写过于随意,需要继续训练。

另外教材在每单元增加一个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

在ticking time板块,学生都能很认真地给自己打分,这个板块能够非常好地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进行反思与强化,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本单元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书写方面的格式还是很清晰,需要反复强调,另外对于扩展的内容,学生吸收起来还有些不足,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在进行强化训练。

U2 I’m Liu Tao
在story time的教学中我通过设置问题,循序渐进的带领学生掌握文本内容,通过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各种方式操练学生的语音语调。

在操练中,我也让学生分组对不同的图片进行了表演,例如模仿早上上学的情境,背着书包和同学们到招呼的样子,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在Fun time的教学中,我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了游戏的规则,接着请学生走上讲台,背对着大家,请几位同学在下面用不同的招呼用语来打招呼,反复去操练句型“Are you...?Yes,i am./No,i’m not.”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我还即时的向学生补充了“You’re right./you’re wrong.”等游戏用语,为后面的Rhyme time 做了铺垫,学生操练的积极性非常高。

Cartoon time的教学是一种趣味性的教学,学生在看卡通时都看得津津有味,在模仿表演时,学生也都注意到了不同角色的语音语调,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扮演的学生沉浸其中,其他学生也被他们的演技所带入。

Rhyme time和checkout time是会本单元的重点句型Are you...?一个复习巩固,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其肯定回答以及否定回答。

本单元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Letter time字母教学时,学生书写的时间较少,应多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练习自己的正确书写,三年级英语是书写英语的开始,应让学生打好书写的基础。

此外在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对于I’m和I am的发音存在混淆,需再次强化操练。

U3 My friends
在story的教学过程中,在Warm up环节,我设计了《Good morning》这首欢快歌曲的演唱,以此减轻学生们对上公开课的紧张感。

然后采用游戏:戴头饰,猜猜Are you…?的形式复习上一单元的句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地引入新句型的教授。

在presentation环节,我通过学生认识的书本人物,进行重点句型:He’s...He’s my friend./She’s...She’s my friend的教学。

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编chant的方式介绍自己的friends。

在进行story time文本教学的时候,我才用了多种方式教学,watch and answer、read and circle、fill in the blanks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最后拓展环节通过运用学生自己制作的朋友卡片来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同桌和全班同学知道,来让学生整体运用今天所学的句型设计,以此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和充分展示的空间,引导他们将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加大了语言的输出量,使他们身临其境、各抒己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让他们体验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此外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语音语调方面,教授新单词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静听、细看、再模仿的习惯,当学生朗读单词时,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以便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对于语调的培养,可以采用升降符号、手势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及模仿。

同时有些学生对于he和she的发音掌握的还不是很到位,易发错,要多次强化与训练。

U4 My family
在教授story time的部分,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家人。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的内容并不难,主要的单词也在一二年级学过,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也将学生之前二年级学过的单词uncle、aunt、cousin穿插在里面进行复习与巩固。

在进入本课之前,先用游戏激趣法导入,利用孩子们熟知的两位老师的照片,引出句子This is my friend. 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个句子来操练,This is ...She’s/He’s my friend。

而后通过呈现我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一一介绍我的father,mother,sister和me。

再介绍完me之后,我利用游戏This is me!让学生们操练句型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最后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呈现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看动画,这样的话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有效注意力。

在拓展阶段,我利用视频《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让孩子们知道家family的含义。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为学习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突出单词,深化了学生的记忆并利用多媒体演示配以动作教学,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单词,巩固单词。

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我又应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小学英语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学中有玩,玩中有学”的双重效果。

在Fun time的环节我让学生准备了全家福,让他们利用句型:This is my…以及He’s/She’s a…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在介绍家庭成员时我还帮助学生拓展了家庭成员的职业如:teacher、doctor、worker、farmer等,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分层巩固。

在Cartoon time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引导来指导学生学习cartoon time,介绍了其中的三组家庭再一次巩固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同时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最后在进行Song time《Family Song》的教学时,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让学生在歌曲中重新复习一下单词的拼读等。

U5 Look at me!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语言学会谈论有关时间的交际用语,围绕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1.教材把握整体化
学习分层次展开,由词到句,由句到篇。

注重整体感知和理解语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录音;通过观看动画,再次感受对话内容并检测自己是否理解了对话;通过跟读对话录音,模仿语音语调;通过自由朗读,掌握朗读技能;通过语言框架和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复述课文、表演对话;并引导学生用本课所学的新句型就对话内容进行描述。

2. 情境创设一体化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展示某人的衣服这一情境展开,导入时笔者通过与谈论杨琳衣橱里的衣服和自己的衣服,渗透本课的语言知识点,重点学习本课的单词和主要句型,并操练知识点,顺利过渡到课文对话的理解与学习;最后,通过时装表演的形式拓展延伸,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分散化
Look at my T-shirt/skirt/cap…来展示自己的服装,并用nice和great赞扬别人,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故事的理解及表演,是本课的难点,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在上课伊始的欣赏歌曲和头脑风暴中渗透;在模拟的的情景中学习,在表演中巩固,在自编对话中运用,通过这些措施分散重点,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教学。

4.对话教学交际化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

本节课从上课伊始的师生对话到课文中的对话操练,再到新授对话的表演,从自编对话到整合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描述练习,最终达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U6 Colours
一、颜色单词头脑风暴,巩固已学知识
本单元的主题是“Coulurs”。

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一些颜色类的单词,如red, green, blue, yellow, brown。

还学过句型:What colour? It’s…所以,在导入部分,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的游戏。

先在PPT上呈现一些具有鲜明颜色的物品。

比如,呈现一只黄色的香蕉的图片,教师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学生回答:“It’s a banana.”然后接着问学生:“What colour?”引导学生回答:“It’s yellow.”同样的方式,复习其它几个已学的关于颜色的单词red, green, blue, brown。

通过头脑风暴,既复习巩固了颜色类的单词,也运用了句型What colour? It’s…等,唤起学生对颜色类单词的记忆。

同时,头脑风暴的游戏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奋起来。

二、将“魔术”主题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Story time是一个关于魔术的对话。

Yang Ling进行了一个服装的magic show。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魔术的内涵,在单词和句型的教学中就可以渗透魔术的概念。

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一个简单的魔术。

比如,可以准备一瓶矿泉水,在盖子上染上黑色的颜料。

然后上下晃动里面的水,会逐渐呈现黑色。

从而引出单词black的学习。

一、扩大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

所以,教学中,除了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之外,还要扩大参与面。

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不同的学生回答。

对于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基础相对而言较差的同学回答。

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

如果回答有错,就要提出改正的意见。

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肯定后,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根据课文主题,制定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兴奋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U7 Would you like a pie?
一、把握内容,重点突出
译林版3上U7 Would you like a pie? 的Fun time, Cartoon time和Rhyme time。

本节课以野餐为主题,让学生学会向别人提供食品。

重点要求学生能够
准确使用Would you like …? What about…?知道通过Yes, please./ No, thank you. 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朗读Cartoon time,能读懂其中趣味之处,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通过听、跟读、改编等形式,学生能带有表情的表演歌谣“For you and me”。

二、引入自然,激发热情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以这课的食物单词命名这四个小组进行小组竞赛,并以野餐为主线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在课的伊始,我设计了一段优美的野餐视频,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picnic,这样的导入起着“引子”的作用,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接下来由What do we need for picnics ? 复习野餐需要的食物,而要得到食物必须完成三个任务。

三个任务层层递进,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激发了孩子参与的热情。

Cartoon time这部分有别于Story time部分, 因此在教学时,我以一幅图引出场景,并设计一个问题。

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感知。

再读中设问,读后回答,层层递进,抓住了教学的精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出老师的指导地位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最后课文朗读时,我充分利用了三年级小孩爱玩爱演的特性,让他们在玩中学,演中记。

把全班每三人分成一组,让他们一起练习并扮演。

三、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在学完本课内容后,我设计了一个Picnic,用了一个餐桌,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了拓展练习把所学内容进行了升华, 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这就是活学活用所学知识。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培养胆量,注重细节
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说句子的时候还存在一些畏怯的心理,有的不敢说,怕说错,表演时也不够放开,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加强引导和训练。

上完这节课后,总觉得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对课堂的调控和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很缺乏经验。

U8 Happy New Year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跟着一起唱英语歌曲“Happy new year”,这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我通过师生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设情境,新年到了,需要买礼物送给别人庆祝新年,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商店,看一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本节课的重点词汇doll、ball、robot、car、CD 。

在教授这些词汇的时候,可以向学生问What’s this?,先渗透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当出示第四个单词时,老师可以换个问题,问What’s that?由此引出本节课重点句型,然后反复操练。

做到句不离词,词不离句。

接着过渡到我们的老朋友Mike家里有客人拜访,并且带来了许多礼物,这个客人是谁?这些礼物有什么?从而顺利地进入文本的学习。

在进入文本的学习中,首先提问这位客人是谁,带了什么礼物?让学生观看卡通,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然后依次回答这些内容。

让学生完成Task1 Watch and Circle。

接着,向学生提问,Mike、Helen和Tim的礼物分别是什么?让学生自己翻开课本,阅读第八单元story time,根据书本内容,完成Task2 Read and Match。

最后朗读课文,采取跟读录音、齐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阅读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

在学习完文本之后,需要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巩固。

因此通过Make a dialogue,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融合在对话中,给出对话范例,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对话内容。

对话是课堂的延伸,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What’s this和What’s that的区分不够明显,有些学生分不清this和that。

句子的教授时,what’s this和what’s that 应该分开教学,层次分明。

而不是放在一起教学,比较凌乱。

并且在教授单词时,就应该直接出示句子,让学生一目了然。

同时在学生已经掌握较好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一下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的复数形式的教学,做到联系之前的内容进行巩固与提高。

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U1 In class
《U1 In class》是新学期的第一单元,所以在课前利用课前时间进行了字母的默写检查,以了解学生对上学期这一重点内容掌握情况。

通过检查,发现有少数学生出现了遗忘,所以在课堂上的单词教学中更加注重了单词的拼读训练,借以进行字母的复习,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学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的一种渗透、指导。

结合上学期单词教学一贯如此,学生在课堂反应显得比较得心应手。

本单元的内容无论是单词还是句型较与单词较于旧教材来说都提高了难度,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

在单词教学除了带领学生拼读、书空,还加入了升降调的朗读训练,目的是为一般疑问句的朗读作有效的铺垫。

只是在引导学生在单词最后一个元音上升调做得还不够。

新学单词给了学生自由认读的时间,同时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个别辅导,发现有些词学生遗忘过快,其中open、 close 与stand up、 sit down 这两组反义词学生容易混淆,说明自己在教学时间上的分配上尚不够科学。

句型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祈使句的使用还不能完全熟练,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强学生的听,说方面的练习。

本单元的主要重点是复习巩固Story time ,以及学习Cartoon time。

本用已经学过的交际用语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同学们掌握的还是有点欠缺,可能是本单元稍微有点难了,接着我又检查了学生们的单词记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看来单词及课文还有待多读多练多背。

本单元的卡通部分,我主要是先让学生自己读,不会的单词问问我,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琢磨怎么去表演,自己去分组表演,最后到台上来展示给大家,没想到学生们表演的很不错,有的学生还把Bobby的语气读的很好,非常棒。

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们掌握的不错的,只是最后一句Don't listen to the parrot.很多同学还是不大会读,相信多读几遍就会好的。

U2 In the library
句型Stand up/Sit down既是上一单元的重点,也是课堂日常用语。

通过每节课反复操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应用,同时也能考察学生的听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几节课的反复操练确实提高了对句型交流的熟练度。

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认读句子,考察学生看卡片能快速读出并理解其意思,图片具有直观性,;第二步是听并表演,这两步是层层递进,由会读到能听懂最后做出动作,循序渐进,同时为下一阶段学画标志牌环节做好铺垫。

绘画标识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些收集和搜索准备,借助于电脑或书籍,自己先了解标识有哪些,如何简单的绘画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教师最好在画之前先和学生一起画,给学生做个示范,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该如何去画,既简单又形象。

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延伸,通过观看录像或广告,教育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该注意不同的事宜及如何表现做一个文明守纪、懂礼貌的好孩子。

学生整体表现很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口语交流比较熟练,课后重点是练写所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U 3 Is this your pencil?
本课时的重点是学习七个学习用品和确认周围物品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回答。

我用实物引出重点,学习新单词,边学边把实物贴于黑板,增强学生的兴趣。

从学生的一句翻译“这是一支铅笔。

”引到一般疑问句“这是一支铅笔吗?”引出本课时的重点句型:Is this/that/it a …? Yes, it is. No, it isn’t.利用白板玩游戏“遮幕猜物”,操练句型。

化解了Story time中的难点,然后过渡到Story time的教学。

本课时的不足之处是各环节的时间上安排不当,前面的词汇教学花的时
间较多了些,导致后面的Story time教学显匆忙,少了一点朗读的时间,没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语音语调,只能在下课时弥补,设计的两道拓展练习也没时间做。

U4 Where’s the bird?
本单元的话题是讨论某件东西在什么位置,是一个十分直观的话题,我在课上用学生的笔作为道具进行直观的情景设置。

把本课的重点句型Where's ...?It's in/on/behind/under the ...融入其中。

学生更容易理解,学得也较轻松。

本单元的Story time 板块,教学内容多,容量较大,学生学起来有难度。

为此,在开始时,我借助身边的学习用品,在教学中,运用身边的实物创设情境,练习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behind….时,学生兴趣很高,多数学生能够熟练操练这个句型。

引出方位词on/in/under/behind,通过听,说,对话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然后引入课文的学习。

部分学生under, behind 掌握不太好。

运用学生们有的文具操练in/on/under/behind 的用法,他们说的津津乐道,非常活跃。

Sound time 板块是语音教学,要求能体会字母d的发音[d] ,我在教学时先示范朗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找出共同发音,再引导学生听录音跟读。

拓展相同发音的单词,帮助学生归纳。

学生掌握较好。

班级开展分组比赛说单词,比一比哪组说出含有字母d的发音[d]的单词多,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Project1 My puppy
本单元是复习单元,通过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只小狗玩偶,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在说和演当中,复习句型。

主要复习一至四单元的主要的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句型等。

我先通过自由会话与学生一起复习日常会话,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举一反三,反复操练,并对每单元的重难点再次强调,最后带领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再一次对重难点进行复习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并运用U 1-4所学的单词和日常交际用语。

但对于一般疑问句和介词的使用有待加强训练。

本单元是复习单元,先复习动作类、文具类等单词,再复习句型Don’t … Where’s the …?It’s in/on/under/behind …Is this my/your …?然后再学习书上内容,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

大部分学生都能对这半学期的知识融汇贯通,对词及词组还要多背多写。

但个别学生还是有部分内容不太透彻,在以后的课堂上还要多说多练,课后还要多指导多训练。

本节课教学主要巩固前几单元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提高。

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整体应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

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

U5 How old are you?
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在情境中感知如何谈论年龄,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句型日常交际用语:How old are you? I’m … .How lovely! Here you are.询问年龄主要与数字有关,与自身有关系,学生都比较感兴趣。

在课开始,我反复播放‘十个印第安男孩’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字,然后运用手指快速说数字、同桌互相比数字等活动方式操练数字,在学生熟悉数字的说法后,再进入课文学习“How old are you”,水到渠成,效果很好。

在课堂上,学生你问我,我问你。

对本课的知识点How old are you ?I'm....有了很好的学习。

但也有个别学生,读音不是很流利,布置他们多读多说。

本课后学生基本能用英语去询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