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盐城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眼界与读书
赵畅
(1)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
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
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3)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还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
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4)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
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
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
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
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5)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选自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提出了什么见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实际
....,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5、举例论证,列举了周总理、冯友兰读书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归宿”的观点。
16、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
文章第3段说“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而第3段只论证了“方式方法”,第4段则论证了“兴趣效果”,使得论证更加全面而严密。
17、示例:读书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从中获得自己的时代使命,并为之努力奋斗。
尤其是我们初中生读书,尤其是要超越升学的功利性,明确读书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
(2011江苏盐城)
做客
游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
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
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
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
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
说完,就挂了电话。
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
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
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
层层叠叠、高低起伏。
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
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
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
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
她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很快都变成了爸爸妈妈的脸。
爸爸妈妈说,青青乖。
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
青青的声音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
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
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
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
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
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
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
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
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
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
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
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
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
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
(6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
(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
(2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考。
19、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20、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
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21、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
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22、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
○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
(2011江苏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