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达标测试卷三沪教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达标测试卷三沪教版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Cu:64I:127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全硼富勒烯团簇(B 40)的分子结构像中国红灯笼(如图)。

B 40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酸D.盐
2.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
含义。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Ca 2+:钙元素化合价为+2B.CO 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C.2H: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D.gO: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3.实验室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和液氧由不同分子构成
B.NH 4Cl 与碱性草木灰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C.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跟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D.用水润湿的pH 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会导致结果偏小
5.《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瓮中收集的黑烟(主要为炭黑)可用于制
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B.黑烟是由松木不完全燃烧产生
C.炉膛的进气口大小和瓮的高矮会影响炭黑产量D.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体现了常温下碳的稳定性
6.公共交通工具上食用有异味的食物,会影响他人,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在不断运动
7.学习化学重要思维方法之一是在“宏—微—符”之间建立联系。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丁的化学式是N
2
B.反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C.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比为3∶2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氯化钠中的细沙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的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C鉴别水和双氧水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D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取样,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
B.②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③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④将足量的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1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
的浓度从0~8%为研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选取CO
2
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9分)《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文献,记载了较多与化学有关的内容。

(1)“五金”篇介绍了金属的相关知识,提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这体
现金具有较好的________性。

(2)“曲蘗”篇介绍了酿酒技术,由富含淀粉的粮食发酵得到酒的过程属于
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燔石”篇介绍了石灰的烧制技术,写出由生石灰制得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咸”篇介绍了天然气煮盐技术,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煮盐过程中使食盐晶体析出,实验室实现这一过程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12.(8分)“化”说五味。

(1)五味调和醋为先,可用________(填标号)测定食醋的酸碱度。

a.石蕊溶液b.pH试纸c.酚酞溶液
(2)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

30℃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配得70%的
蔗糖溶液;将60℃时95g木糖醇饱和溶液降温到30℃,理论上析出木糖醇的质量是
________g。

(3)硬水有苦涩味,将其通过阳离子交换柱后可转化成软水(如图2,阴离子未画出),交换
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1个Ca 2+可以交换出________个Na +,家庭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100g 某辣椒中主要营养成分数据如下表:营养成分维生素C 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水质量
171mg
1.9g
0.3g
11.6g
20mg
1.2mg
85.5g
辣椒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________;摄入适量________(填元素符号)可预防骨质疏松。

(5)向10g 9%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________g 水,可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

13.(9分)自然界并不缺少“镁”,缺少的是发现“镁”的眼睛。

(1)遇见镁
①镁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②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美镁哒
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稀硫酸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创造镁
从海水晒盐剩下的苦卤中提取镁,流程如下图:
流程中Y 为________。

(4)爱镁之心(锌)
由反应Mg+ZnCl 2===MgCl 2+Zn,可推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Mg________Zn(填“>”或“<”)。

(5)镁在人间
人体中含有镁元素,镁具有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耐久力的作用;家用电器的很多材料中含有镁。

愿你踏上更多的寻镁之旅!
14.(7分)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如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可改为Cu(OH)2·CuCO 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 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 2(OH)2CO 3]粉末抹在手掌上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

②该物质兼具___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③该物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 2(OH)2CO 3===2X +H 2O +CO 2↑,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 2CO 3·3H 2O 2)。

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化学足球”游戏规则:
①开球:若裁判所给足球能与队员甲发生反应,则表示该队开球成功。

②传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下一位队员发生反应时,则传球成功。

③进球:若某队开球成功且能连续传球给乙、丙、丁、戊,则进球成功。

④每位队员代表一种物质,可选的物质为O 2、CO、NaOH、BaCl 2、稀HCl。

(1)A 队上场时,若裁判给出的足球为Cu,若要进球成功,则:
①队员甲、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队员乙参与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队员戊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队上场时,若裁判给出的足球为KNO 3,则该队不能进球成功,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CO 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胶皮管B 与导管a 连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后,检查该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一杯水以外,不借助其他器材)。

(3)已知NO 2是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气体。

如图C,两个集气瓶口对口放置,分别装有空气
和NO 2。

如果抽去两瓶间的玻璃片,为了能更快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则NO 2应装在________(填“上”或“下”)瓶。

(4)“富氧空气”(氧气体积分数为40%)和“高流氧”的成分相似,可供给新冠肺炎患者
“高流氧”呼吸。

现模拟制备一瓶“富氧空气”,如图D 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先从导管________(填“b”或“c”)通入氮气,排出120mL 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___mL 水即可。

17.(15分)已知:H 2+CuOCu+H 2O。

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
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 2O)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

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Ⅰ.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1)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钙的作用是。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固
体产物中有Cu 2O。

Ⅱ.探究反应生成Cu 2O 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 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 ),检
测所得固体中Cu 2O 的质量(m ),结果如图2。

(4)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 2O 质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 2O,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探究反应生成Cu 2O 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历2CuO+H 2Cu 2O+H 2O,H 2+Cu 2O2Cu+H 2O 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

假设2.经历CuO+H 2Cu+H 2O、Cu+CuOCu 2O、H 2+Cu 2O2Cu+H 2O 三个反应。

(6)结合探究Ⅱ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Ⅱ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ClO 2剩余量应小于0.2mg/L。

取1L 经ClO 2消毒后
的饮用水,与足量KI 充分反应(反应原理为2ClO 2+2KI===2KClO 2+I 2↓),测得生成I 2的质量为0.508mg。

通过计算判断该饮用水中ClO 2的含量是否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答案第Ⅰ卷
1.A 2.D
3.D
4.C
5.A
点拨:A.炭黑主要成分是碳,不是碳的化合物,A 错误。

B.黑烟是由松木不完全燃烧
产生的碳,B 正确。

C.炉膛的进气口大小和瓮的高矮会影响炉膛氧气含量,会影响燃烧充分程度,进而影响炭黑产量,C 正确。

D.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体现了常温下碳化学性质的稳定性,D 正确。

故选A。

6.D 7.D
8.B
9.C
点拨: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B.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等于7、小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D.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C。

10.B
点拨:A.由图可知,①③除了温度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
度升高越快,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B.②③温度和钙片的形状均不同,对比②③,无法得出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符合题意;C.③④除了钙片的形状不同,其他因素相同,且粉末状钙片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得快,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对比①②③④,④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得最慢,反应速率最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Ⅱ卷
11.(1)延展
(2)化学变化
(3)CaO+H 2O===Ca(OH)2
(4)CH 4+2O 2=====点燃
CO 2+2H 2O;蒸发结晶12.(1)b
(2)不能;10(3)2;煮沸(4)水;Ca (5)90
点拨:(1)测定食醋的酸碱度需使用pH 试纸,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只能测得溶液的酸碱性,故选b。

(2)由图1可知,30℃时木糖醇、蔗糖的溶解度均为70g,70g 蔗糖溶于100g 水中,得到170g 饱和蔗糖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低于70%,故不能。

6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为90g ,此时95g 木糖醇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95g×
90g
100g+90g
×100%=45g,水的质量为95g-45g=50g;降温到30℃,50g
水最多溶解木糖醇的质量为35g,则理论上析出木糖醇的质量是45g -35g=10g。

(3)由图2可知,1个Ca 2+可以交换出2个Na +;家庭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有煮沸。

(4)辣椒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水;摄入适量钙元素可预防骨质疏松。

(5)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10g 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可得到0.9%的生理盐水质量为10g ×9%
0.9%

100g,故加水质量为100g-10g=90g。

13.(1)①银白色固体
②耀眼的白光
(2)银白色固体消失,并产生大量的气泡;Mg+H 2SO 4===MgSO 4+H 2↑;置换(3)稀盐酸(4)>
14.(1)①Mg(OH)2·MgCO 3
②碱
③MgO
(2)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Ca(OH)2+Na 2CO 3===2NaOH+CaCO 3↓15.(1)①O 2;BaCl 2
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BaCO 3+2HCl===BaCl 2+H 2O+CO 2↑
(2)KNO 3和氧气、一氧化碳不反应,和NaOH、BaCl 2、稀HCl 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也不能反应,故该队不能进球成功
点拨:(1)A 队上场时,若裁判给出的足球为Cu,铜属于不活泼金属不和酸反应,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甲为氧气;该题中一氧化碳只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乙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只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丙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盐
酸反应生成物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可以和盐酸反应,故丁为氯化钡、戊为盐酸;则①队员甲、丁分别为O 2、BaCl 2。

②队员乙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反应的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队员戊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BaCO 3+2HCl===BaCl 2+H 2O+CO 2↑。

(2)KNO 3和氧气、一氧化碳不反应,和NaOH、BaCl 2、稀HCl 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也不能反应,故该队不能进球成功。

16.(1)大理石(或石灰石);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2)用水润湿一下导管,然后旋转将导管插入胶皮管;用手捏住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说明气密性良好(3)上(4)b;80
17.(1)Zn+H 2SO 4===ZnSO 4+H 2↑
(2)干燥氢气(或吸收水蒸气)(3)无色溶液变为蓝色(4)先增大后减小
(5)确保加热条件下通氢气时间足够长
(6)若分步进行,Cu 2O 最大质量应该为0.5400g,而不是0.3218g
(7)隔绝空气加热Cu 和CuO 的混合物,将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氨水并搅拌,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
点拨:(1)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物是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SO 4===ZnSO 4+H 2↑;(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吸水性,氧化钙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3)Cu 2O 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证明固体产物有Cu 2O;(4)由图2可知,在H 2还原CuO 反应过程中,Cu 2O 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5分钟之前Cu 2O 的质量逐渐增大,5分钟之后Cu 2O 的质量逐渐减小;(5)由图2可知,加热时间越长,Cu 2O 的质量越少,为确保氢气还原CuO 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 2O,应采取的措施是确保加热条件下通氢气时间足够长;(6)若分步进行,设0.6000g 的CuO 和氢气反应生成Cu 2O 的质量为x ,
112CuO+H 2=====△Cu 2O+H 2O
160
1440.6000g
x 1600.6000g =144x x =0.5400g
结合探究Ⅱ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若分步进行,Cu 2O 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0.3218g。

(7)若要确认“假设
2”是否合理,在探究Ⅱ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隔绝空气加热Cu 和CuO 的混合物,把所得固体放入烧杯,加入氨水搅拌,如果溶液变蓝色,说明“假设2”合理,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假设2”不合理。

18.解:设1L 该饮用水中ClO 2的剩余量为x 。

2ClO 2+2KI===2KClO 2+I 2↓
135254
x
0.508mg 135254=x 0.508mg
x =0.27mg
该饮用水中ClO 2的剩余量为0.27mg/L>0.2mg/L,所以不符合。

答:该饮用水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