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合作探究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 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 1.鉴真东渡,前后6 次,用了12 年, 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终于成功。
2.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 历经磨难,为追求真理,坚忍不拔,意 志坚定。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沿线参与国家增进 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和密切民间往来及文 化交流注入强大动力,大大推动参与国家的快 速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唐服侍女图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和弟子们带到日本大量书籍、技艺和药 方。鉴真本人精通医术,尤精本草,虽双目失 明,但能以鼻嗅分辨药物,对日本的医学发展 作出积极贡献,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很长 时间,日本的药袋上绘着鉴真图像。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 风俗习惯传到日本, 如五月初五的“端 午(阳)节、七月 初七的”七夕节“、 七月十五的”中元 节“、九月初九的” 重阳节“等,就是 那时从中国传去的, 有些一直流传至今。
共正式派 遣18次,成功 到达中国12次
每次最少 250人,最多 五六百人
遣唐使葬身大海的悲惨情景
阿 倍 仲 麻 吕
(始铸于621年)
日本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日 本 建 筑
唐 朝 建 筑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和服侍女
鉴真坐像
被日本定为国宝
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俗 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 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 佛经深有研究,戒律部分 尤其精熟。晚年受日僧礼 请,东渡扶桑,履险犯难, 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 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 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1)目的:
受邀东渡,讲授佛经,传播文化。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二、唐和新罗
新罗 是朝鲜半岛的主要国家, 和隋唐往来频繁。
1、文化: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 习中国文化。 2、贸 易: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4、科技:还引入流入中国的医学、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
2010年5月8日, 一艘按1:1比例复制 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 本大阪港起航,按照 历史上遣唐使的真实 路线,于6月12日 (日本国家馆日)驶 入上海世博园区内的 黄浦江水域。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想一想:唐朝时候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 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 地到中国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 为最辉煌的朝代,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 ①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 (愿来) 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 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 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 ②唐朝的对外政开放的策 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 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 (让来) 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
不至天竺, 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贡献:
(1)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贡献。 (2)由弟子整理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中外交流是的珍贵文献。
西 安 大雁塔 位于西安 大 大慈恩寺内,又名“慈 雁 恩寺塔”。 塔
652年,玄奘为保存 由古印度带回长安的经 卷、佛像,仿照古印度 建筑样式,主持修建了 大雁塔。
佛理的读解也各有争议。
1、目的:贞观初年,西行 贫僧自听了梵文真经后, 天竺,求取佛经 心中发愿,
一定要去天竺佛国
求取真经。”
——电影《大唐玄奘》台词
那烂陀寺遗址
过了玉门关,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莫贺延。 莫贺延碛是现在安西到哈密之间的大沙漠, 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 “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 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 历经四年, 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玄 110多个国家, 奘一行来到了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山 脉的穆素尔岭),山高七千公尺,山上有 五万里行程 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 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 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七天, 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能来)
古 印度
朝鲜 日 本
东罗马帝国
拂菻
伊朗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朝鲜半岛
长安
一、唐和日本
1、遣唐使
(1)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影响: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 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 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 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你知道唐僧的 原型是谁吗?
玄奘
三、玄奘西行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 家、旅行家。幼年家贫, 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 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 历各地,参访名师。627 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 法。645年正月,玄奘带 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后20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佛经自传入中土,
转译经书各有不同,
(2)概况:
东渡日本,历尽艰辛,双目失明,6 次乃成。在754年抵达日本
(3)贡献:
传播中国的佛法、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763年,鉴真在唐 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 “天平之甍 ”,意为 他的成就足以代表日本 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1980年4月25日,鉴真像扬州展胜利结束时, 在大明寺举行“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纪念碑”奠基 揭幕式。碑右镌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 词:“遗像千年归故里,友情万代发新花。”碑左 镌刻着森本孝顺长老的题词:“樱花映托古里寺, 明灯传来友谊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