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栽培技术.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日葵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经济
1、选地:向日葵是较为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含盐量在0.4%以下,有机质含量0.5——1%以上的旱平地或缓坡地。
切忌选用粘性土壤。
2、轮作:向日葵必须坚持四年以上轮作,这是高产栽培和防病的基木条件,它不应和深根作物连作,忌重茬和迎茬。
禾谷类作物是较好的前茬。
合理轮作倒茬意义有三:
(1)平衡土壤养分。
因为不同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各有侧重,如禾谷类作物喜氮素,豆类作物喜磷素,而向日葵则需要大量的钾肥,如果连作,会使土壤中某一种养分缺乏。
通过合理轮作,有利于恢复和提高地力,做到用地与养地结合。
(2)有利于消灭杂草。
不同作物都伴其特殊的杂草,这些杂草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一致,如果连作,由于条件适宜,杂草迅速丛牛,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常为杂草所取,致使作物营养不足而减产。
(3)可减轻病虫危害。
向H葵病害较多,在赤峰地区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菌核病、立枯病、霜霉病等。
这些病害的侵染来源是: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通过土壤侵染向日葵,一些虫害:如報蜡、小地老虎、蒙古灰象甲、葵螟等,以成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因此实行轮作,给病虫害造成不良的环境条件,可以抑制其繁殖,减轻病虫危害.
3、精细整地,蓄水保境。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深翻20厘米以上。
结合深翻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长效碳鞍50——60公斤,翻后及时耙耕整地, 拣净根茬,做到地平、土细、无坎垃。
“三九"压地,早春顶凌耙地,达到耕层土壤上松下实。
墻情差和犯风地采取杠垄的方式进行整地保埔。
旱地覆膜01化肥可在播前一次性集中深施,在小垄内开沟深度15——20厘米,条施长碳,然后在其二侧开沟播种。
4、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
(1)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
(2)种子纯度97%以上,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
(3)精选种子。
人工粒选,剔除明显的大花纹粒和双胚畸形粒。
(4)对精选的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由于种衣剂内含杀菌、杀虫剂和微量元素,具有防病、防虫,促进苗全,苗壮的综合效益,一般可增产10%左右。
(5)晒种:对未包衣的种子,播前晒2——3天,可增强种子内酶的活性,播后发芽快,出苗齐。
(6)药剂拌种:最好选用包衣种子。
没包衣的种子,为防菌核病,用50%多菌灵(或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克,拌种50——60千克或同一药剂500倍液浸种4小时;防霜霉病用种子重量0.5——1%的瑞毒铜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50% 甲胺磷500克兑水20——25千克拌种250千克。
上述药剂应单独拌种,拌后闷4——6小时,做发芽试验,确认无药害方可播种(一定先拌杀菌剂,后拌杀虫剂)。
二、播种
1、播期:赤峰地区在5月中下旬——6月上旬播种为宜。
播期早晚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在保证正常成熟的前提下,提倡适吋晚播,适口寸晚播的优点是;
(1)播的过早:苗期正逢害虫危害盛期,会将苗全部吃光。
(2)播的过早:开花期正赶上高温多雨天气,不利于授粉,空秫粒增加,另外正赶上伏天,阴雨连绵,病害加重。
尤其是开花后形成盘状,由于高温多湿,引
发立枯型和盘腐型菌核病或感染立枯病和褐斑病。
(3)适期晚播:灌浆后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和油分积累,可以提高产量和含油率。
2、播深:墻情较好,播深以3——5厘米为宜,墻情较差时,播深5——8厘米为宜。
3、播量:食葵:2——3斤/亩(常规),1.2——2斤/亩(精量)
杂效油葵:0.8——1斤/亩(常规),0.6——0.8斤/亩(精量)
4、播种方法:人工点播,在半干旱地区深开沟浅覆土,将种子播在境情较好的潮土上。
5、施用种肥:播种时亩施二钱7.5——10公斤,硫酸钾5公斤,严禁肥和种子接触,防止烧苗。
三、种植方式
1、清种:采用大小垄种植,食葵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60——80 厘米,亩保苗1100——1400株,油葵大垄67厘米,小垄34厘米,株距45——50 厘米,亩保苗2600——2800株。
2、间种:与小麦、大豆、谷子等矮秆作物实行间作,葵花与间种作物行比为2:
4,即2行葵花,4行矮秆作物,有利于通风透光,利于防病。
3、覆膜种植:采用大小垄种植,食葵大行距100厘米,小行距40厘米,采用幅
宽80—90厘米地膜,一膜盖二行,一般采用先覆膜后播种方式,播种时将二行的播种穴错开位置播种,穴距65——80厘米,亩保苗1100——1400株,油葵大垄
67厘米,小垄34厘米,一膜二行,亩株数2600——2800株,向日葵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四、品种与密度
食用葵花主要品种有:星火花葵、三道眉、黑大喀。
适宜密度:1100——1500 株/亩。
杂交油葵冃前主推品种:晋葵6号、内葵杂3、S31等品种。
适宜密度为:2600——2800 株/亩。
五、田间管理
1、查01补苗: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带土移栽或催芽补种。
向口葵是子叶出土作物,岀苗前要松土,特别是盐碱地,土壤板结,应耙地、轻锄。
2、早间苗:早定苗、早放苗。
一对真叶时间苗,二对真叶定苗,对先播种后覆膜的向日葵出苗即破膜放苗。
3、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地下害虫(蛟!姑),苗期害虫(黑绒金龟子、象甲)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到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或2.5%敌杀死2000倍液喷雾。
4、屮耕除草
第一次:结合间苗用小手锄根际松土。
第二次:4——5片叶吋用大锄精地。
第三次:9——10片叶时耘地。
5、合理追肥
(1)追肥适期:油葵结合趟地时施肥,食葵在现蕾前追施。
(2)追肥数量:一般一次性追施10——15公斤尿素为宜,追肥距根10厘米左右。
6、人工辅助授粉: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在蜂源不足的情况下,开花后2——3 天于上午9——11时,下午4——5时进行。
授粉方法:用粉扑子或花盘接触,每隔3—天授粉一次,共进行2——3次。
7、叶面喷肥:花期喷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在其溶液屮加入1公斤尿素, 根外喷肥亩喷50——70公斤,每隔7天喷一次,喷二次即可,硼肥不足地块,花期用0.2%硼砂溶液叶面喷施40公斤,可增加千粒重。
六、适吋收获
1、收获适期。
当花盘背面发黄,籽粒变硬时(托叶变褐色,舌状花冠脱落,筒状花一抹即掉)即是向日葵收获适期。
2、清除病残体。
将病株及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覆膜田要及时清除残膜,净化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