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重点班分班考试物理试题 VIP专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重点班分班考试物理试题 VIP专享
一、选择题
1.撑杆跳高是应用了撑杆的
A.延展性好B.密度大C.弹性好D.硬度大
2.不允许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因为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在阳光照射下就可能会引发火灾,能说明此现象发生原因的选项是()
A.B.
C.D.
3.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构成甲、乙两个装置,在相等的时间里分别把不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端的拉力相等。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所提物体的重力相同
B.甲、乙装置的额外功相同
C.甲、乙装置绳端拉力的功率相同
D.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4.如图所示是蔡玉晨同学设计的一款磁性泡沫概念车,该款设计在雷诺概念车设计比赛中获胜,下列关于这款磁性泡沫概念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概念车在加速时,人往后仰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B.概念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生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C.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D.车载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5.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
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

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定值电阻R 1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为“15Ω 1A ”。

闭合开关S ,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水流速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当水流速度减小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小
C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0Ω~15Ω
D .电阻R 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为0.45W~1.8W
7.如图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用如下一些器材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可行的是( )
①小磁针 ②U 形磁铁 ③铁棒、大头针 ④铁棒、铁块、弹簧测力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8.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
B.运动员加速滑行时,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9.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10.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
B.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
C.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
D.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如图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

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

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D.拆掉灯泡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12.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一定变大B.比热容一定不变
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
1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 5N
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150J
D.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为2000 W
14.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应与大地连接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C.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不仅安全,而且耐用
D.当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后,应立即闭合空气开关
15.下列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可以省距离的的是()
A.面包夹
B.盘山公路
C.起瓶器
D.方向盘
16.如图所示是新型节能应急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设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A.B.C.D.
17.下列估测结果与实际不相符
...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km/h 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2kW
C.九(2)班的小明身高约168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25kg
18.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9.下列四幅图中,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图,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N极将顺时针偏转
C.丙图,发电机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丁图,说明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2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看电视调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21.下列现象中(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光纤传输光信号
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2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树荫下圆形光斑
B .海市蜃楼
C .露珠下的叶脉
D .水中“倒影”
23.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
B .熔丝熔断后,接上铜丝替代熔丝
C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用湿布擦拭电风扇
24.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 、b 、c(已知质量关系为M b =M c )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 的比热容大于c 的比热容
B .t 1-t 2时间内物质a 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温度从T 1升高到T 2时,a 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 多
D .如果a 、b 是同种物质,b 的质量大于a 的质量
25.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二、实验题
26.如图甲所示。

柱体A 与B 经细线绕过定滑轮(不计绳重及摩擦)相连,A 放置于力敏电阻x R 上,力敏电阻其电阻值x R 随压力F 的变化关系如表,电源电压恒为6V 。

逐渐向容器中注水至满,得到了电流表的示数l 与注水体积V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30N,10N A B G G ==,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500cm ,高10cm ,求:
F N15202225283035
/
RΩ201413111098 /
X
(1)水深5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定值电阻0R的阻值:
(3)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在注水过程中。

为确保电路安全,求电路消耗的功率范围。

2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可调,灯泡L规格为“9V,4.5W”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Ω”和
电流表量程为“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分别为“253A Ω”。

“153A
(1)将电源电压调到12V,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求灯泡的电阻和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Ω的定值电阻替换灯泡,闭合开关,滑片P从最右端B点(2)调节电源电压,用010
移到某处的A点,两表示数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滑片P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指针指到满偏刻度的五分之二,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的规格及电源电压。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 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素,此像的性质是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远视).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致所用的A、B两个凸透镜的材料相同、口径也相同,但是厚度不同,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10cm和25cm,则透镜_________的焦距应该是
25cm;
(2)若光具座长度为90cm,则小致应该选择焦距是_________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3)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4)接着小致又找来一个透镜,把它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使物体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是
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30.小军家的母鸡最近生了双黄蛋,他发现双黄蛋比普通蛋大而重,他想知道双黄蛋的密
度是多大。

于是将一只双黄蛋带到学校利用天平和量杯来进行测量。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
(2)在量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将鸡蛋放入量杯中,鸡蛋沉入水底,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初步确定双黄蛋的平均密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的密度; (3)将鸡蛋从量杯中取出后立即放入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经过测量,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 (4)请你帮小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双黄蛋的体积V /cm 3 双黄蛋的质量m /g 双黄蛋的密度3
/g cm ρ- ______
______
______
(5)你认为小军上述方案测出双黄蛋的密度值偏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

31.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当加上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接下去他应该______,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 3。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撑杆在撤去外力作用时,能很好的恢复原状,所以要求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是弹性,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A 不符合题意;
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相同,故B 符合题意;
C .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C 不符合题意;
D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
2n =甲,3n =乙
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F G G n
=
+动 所以
2G F G =-甲动,3G F G =-乙动
又因滑轮重力相等,绳端的拉力相等,故
G G <甲乙
故A 错误;
B .不计绳重及摩擦,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因为滑轮重力相等,提升的高度相等,所以根据W Gh =可知,甲、乙装置的额外功相同,故B 正确;
C .因为
2s h =甲,3s h =乙

s s <乙甲
所用时间相等,故
v v <甲乙
绳端的拉力相等,故根据
W Fs P Fv t t
=
== 可知,甲、乙装置绳端拉力的功率 P P <甲乙
故C 错误;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所做的额外功是相同的,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所以甲装置的有用功要小于乙装置的有用功,根据
W W W W W η==+有用
有总有额
可知,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故D 错误。

故选B 。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概念车在加速时,人往后仰是由于车加速,人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造成的,而不能说人受到惯性的作用,A 错误;
B .概念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 错误;
C .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C 正确;
D .车载GPS 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D 错误。

故选C 。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体积为V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1
5N 3
g V G ρ⨯=-水 ①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13N 2
g V G ρ⨯=-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2N gV ρ=水 ③
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12N F =浮
则物体的体积为
333312N 12N 1.210m 1.010kg m 10N kg
V g ρ-=
==⨯⨯⨯水 将③代入①得 9N G =
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

故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9N F G '''==浮
物体的密度为
3333
9N 0.7510kg m 10N kg 1.210m m G V gV ρ-=
===⨯⨯⨯物 故选A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定值电阻R 1与变阻器R 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 2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A .当水流速度增大时,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R 2的滑片上移,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R 2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 不正确;
B .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当水流速度减小时,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减小,R 2滑片下移,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根据U I R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R 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则其比值变大,故B 不正确;
CD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
1 4.5V 0.9A 5U I R ===Ω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I 大= 0.6A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阻R 1的电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4.5V 7.50.6A
U R I ===Ω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217.55 2.5R R R =-=Ω-Ω=Ω
电阻R 1的最大电功率
2211(0.6A)5 1.8W P I R ==⨯Ω=大
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
U 2 = 3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 1的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R 1的电压
12 4.5V-3V=1.5V U U U =-=
则电路中最小的电流
11 1.5V =0.3A 5ΩU I R =
=小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
223V =10Ω0.3A
U R I '==小 所以,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为2.5Ω ~ 10Ω,电阻R 1的最小功率
2211(0.3A)50.45
P I R W '==⨯Ω=小 所以,电阻R 1的电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45W ~ 1.8W ,故C 不正确,故D 正确。

故选D 。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待小磁针静止时,将导线置于小磁针的上方,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①符合题意;
②将导线靠近U 形磁铁,观察导线是否运动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②符合题意; ③将导线绕在铁棒上,靠近大头针,观察大头针是否被吸引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导线绕在铁棒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铁块靠近铁棒,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A 。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使用雪橇滑雪,人的重力不发生改变故压力不变,雪橇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压强;
B. 相互作用力满足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作用在雪橇上,雪橇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且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为相互作用力;
C. 雪橇的重力及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均作用在雪橇上,但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为平衡力;
D. 惯性不是力,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质量有关。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抓住漂浮悬浮以及下沉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关系,重力与浮力关系
【详解】
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则所受浮力等于小球重力,小球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小球在乙杯中悬浮,则浮力等于小球重力,且小球密度等于液体密度,由于为相同两个小球,则在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排开液体质量也相等,甲杯液体密度大于乙杯液体密度,又因为液体高度相等,由压强公式p gh ρ= 可得甲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更大.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异种电荷间可以相互吸引,同时带电体还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因此,一带正电的物体吸引另一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或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 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 错误;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难以被压缩.故B 错误;
D.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后,鸭蛋就变咸了,这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插座丁与插座甲串联,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意;
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灯泡乙与插座甲串联,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意;
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一起,闭合S3,形成通路,灯泡乙发光,不会引起危险,不符合题意;
D.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当开关S1闭合时,将发生短路,会因电路中电流过大,易引起火灾,符合题意。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知,体积会变小,故A错误;
B.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会变大,故B错误;
C.热量是发生在热传递的过程当中,物体本身并不具有,故C错误;
D.冰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其内能会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s,故A错误;
B. 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1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0.5N;故B正确;
C. 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W=Gh=mgh=50kg×10N/kg×3m=1500J;故C错误;
D. 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00W,故D错误;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若不与大地相连接,万一金属外壳与火线相连,人若接触到洗衣机金属外壳就会有电流流经人体而造成触电事故,若洗衣机在工作时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即使金属外壳与火线相连,电流会直接导入大地,当人体与金属外壳接触时,人相当于被短路,不会有电流流经人体,人是安全的,故A正确;
B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即使笔尖与火线接触氖管也不会亮,就无法区分零线与火线,由于测电笔内有一个很大的电阻,所以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时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又能区分出火线和零线,故B 错误;
C .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当电流过大时,铜导线由于熔点过高不会熔断,不能切断电路,会造成火灾等安全事故,故C 错误;
D .空气开关自动断开,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若立即闭合空气开关,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闭合空气开关前先找出电流过大的原因,针对电流过大的原因排除故障,然后闭合空气开关才是正确的操作,故D 错误。

故选A 。

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面包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A 符合题意;
B .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是增大路程来减少动力,费距离,故B 不符合题意;
C .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C 不符合题意;
D .方向盘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L
U I R R =
+ 灯泡L 两端电压 L L L L
U U IR R R R ==+ 从灯泡两端的电压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的关系可以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不成正比也不为一次函数,故排除BC 选项,又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灯泡分得的电压减小,故A 正确、D 错误。

故选A 。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折算为4.32km/h,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一般家庭用的空调多为1.5匹的分体挂壁机,约等于1.1kW,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男孩的标准身高在166cm左右,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一个凸透镜.所以眼镜片是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为答案.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甲图: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受到了磁场的作用,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乙图: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先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然后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出小磁针N极的指向;
丙图:发电机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丁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当电流相同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详解】
A、该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正确;
B、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由右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为S极,则小磁针N极将顺时针偏转,选项B正确;
C、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选项C错误;
D、由图可知,两个电磁铁是串联的,则通过两个电磁铁的电流相同.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匝数多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数目多,表明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选项D正确.故选C.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光纤传输光信号是利用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使光会聚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的形成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孔成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密度不同折射率不同而发生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C.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我们看到叶脉是经过露珠放大后的虚线,原理为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倒影为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老化时应及时更换,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
B.熔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替代,因为铜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故B错误;
C.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