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洁净空调系统调试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测试项目
◆新风空调机组、精密空调、排风机总风量的测试;
◆送风口风量平衡及测试(换气次数的测试);
◆房间压差调节及测试;
◆高效过滤器PAO测试;
◆洁净区洁净度测试;
◆房间气流测试;
◆房间自净时间测试;
◆房间噪声测试;
◆房间照度测试;
◆房间温湿度测试。
1、洁净室测试流程
2、调试检测人员组织架构
2.1人员架构
2.2人员需求及进场计划表
3、设备投入计划
4、系统调整和测试
5.1 系统测试前的准备
◆单机试车已完成、通风、结构、工艺排风等施工已完成,自控已
满足调试条件,具备系统调试环境。
◆检查风系统各个阀门,确保开启;确认定(变)风量阀(如果系
统设计有)工作状态,检查其是否具备调节作用。
◆调试资料的准备包括:现场图纸确认、原始记录表格的准备、相
关技术参数的核对、工作周报版式等等
5.2空调机组、排风机总风量的测试
5.2.1测试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新厂房区域内所有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及排风机组的总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5.2.2 测试条件
a)区域内的空调机及排风机均已按要求运行;
b)风管上及空调机组内的阀门已全数检查并确保全部打开;
c)风量测定孔已按要求安装;
d)自控系统调试已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定(变)风量阀(如果系统
设计有)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e)空调机内的过滤器均在终阻力范围内;
f)确保机组的电流、电压已经过专业人员确认,无异常状况;
g)进行测试所须的文件都已准备充足。
5.2.3测试流程
5.2.3.1测试前期准备
●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
测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
1)空调机组设计风量、额定风量、风管尺寸及风量判定标准;
2)空调机组的示意图和测定点的位置;
3)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测定点选择要求,必须进行说明;
●测试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并提供鉴定证书;
●确保空调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2.3.2测试仪器
名称:风速仪
型号:KINOMAX—KA22
5.2.3.3测试方法
●使用热球风速仪进行测试,按照设备厂家的说明书对风速仪进行
调整;必须按照设备正确使用方式进行测试,尽量避免误差的产生。
●测试方法如下:
1)检测系统主阀门(主管阀门、防火阀等),确保开启,核对机
组铭牌;
2)按预设定频率开启机组(满频50HZ,一般可预设定45HZ),若
待测对象为空调机组时,还应根据设计新风比例初步调整新
风阀门;
3)开启机组,在测定孔处或空调机组送(回)风段处测量静压,
记录系统阻力;
4)测量总风量;
5)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
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应大于200 mm,测点在各个
小截面的中心处,但整个截面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
(见下图
1)
图l(矩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测点位置
MEASURIN POINT DRAWING 1(SCHEMATIC DRAWING OF MEASURING POINT IN SQUARE DUCT)
风管内送风量的测定,送风量按公式计算:
Q=V*F*3600
式中Q——风管内送风量,
F ——风管的测定截面面积, V ——风管截面平均风速,m/s
6) 对于圆形风管,将截面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
点数;即根据管径大小将圆管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有四个测点,四个测点必须在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上,圆环的中心设一个测点。
(见下图2)
圆形风管测点位置示意图2
测点位置
测孔位置
圆环的面积: F m =
n
D
42
π
圆环半径:R m =n
m
D *2
式中 D--测量风管截面直径mm
m---圆环的序数(由中心算起) n---圆环的数量.
各测点距风管中心的距离:R ’ m =
n
m D 2124-* 式中R ´m---从 圆风管中心至第m 个测点的距离,mm
D---风管直径mm ,
m---圆环的序数(由中心算起),
n---圆环的总数。
各测点距测孔(即风管壁)的距离L1、L2可按公式计算。
L1=
2D -R ´m ;L2=2
D
+R ´m 式中L1——由风管内壁到某一圆环上最近的测点之距离。
L2——由风管内壁到某一圆环上最远的测点之距离。
圆形风管测点距离图
● 实测机组总送风量应大于其设计风量,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20%。
如果不符合要求,做好不合格记录,并标记“N”。
记录写明测试仪器、人员、时间;如果不止一个测试人员参与,均应在所参与项记录上进行注明姓名。
● 注意事项:
1、测量总风量时必须检查各主管阀门(尤其是防火阀)状态,确保开启;
2、着重关注空调机组机外余压参数,若系统中有定风量阀或变风量阀,必须确保机组的机外余压有足够的余量。
5.2.4记录要求
系统编号:示意图上应有空调机组的编号;
设计值:设计单位所给定的空调机组风量值,单位为m3/h ; 风管尺寸:空调系统测定点处的风管尺寸; 设计风速:根据设计风量和风管尺寸进行换算; 实测风速:空调系统测定点处实测风速的平均值; 实测风量:根据实测风量和风管尺寸进行换算;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2.5 结果判定
系统的各项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20%。
(参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5.3送风口风量平衡及房间换气次数测试
5.3.1测试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所有空调系统的送风口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满足设计所需要求。
5.3.2 测试要求
a)区域内所有空调机组均已按要求运行;
b)机组已进行过系统总风量测试,并均已满足要求;
c)自控系统调试已完成并已投入使用;
d)调试之前该系统所有阀门都已检查,并全部正常开启;
e)所有的风口和阀门都已经贴上标签;
f)测试期间须自控人员配合;
g)进行测试所须的文件都已准备充足。
5.3.3测试流程
5.3.3.1测试前期准备
a)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测
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
1)各个风口的设计风量及风口风量判定标准;
2)系统的房间名称及各房间内风口编号图;
3)所有风口需进行全数平衡并检测;
4)所测系统所有房间的实际体积及房间换气次数。
b)测试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并提供鉴定证书;
c)确保通风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3.3.2 测试仪器
名称:电子式风量罩
型号:ALONR EBT-721
5.3.3.3测试方法
●使用电子式风量罩进行测试,按照设备厂家的说明书对风量罩进
行调整;必须按照设备正确使用方式进行测试,尽量避免误差的产生。
●风量测试方法如下所述:
1)检查待测系统各风口的阀门状态(若系统中有定风量阀或变风
量阀,应检查应将阀门刻度调整到设计风量的刻度上),确保
均正常开启;
2)检查空调机运行状态,核实空调机运行参数并记录空调机频
率;
3)对系统进行风量摸底测试;
4)测量风口风量时,风量罩应将整个风口罩住后,待风量罩读数
稳定后,再进行直接读数;
5)根据风量摸底的情况,采用“消峰填谷”或“基准平衡法”或
“等比法”的原理对风口阀门进行相应的开或关,以达到系
统阻力平衡的目的;对于有定风量阀或变风量阀的风口,根
据摸底情况,判断出与设计风量有偏差的风口,测量阀门的
两端压差,调节定(变)风量阀前端的手动调节阀以确保压
差值在阀门作用范围之内;
6)经过多次平衡后所测得的风口风量记录对应图纸的风口上;
7)平衡后在所有阀门开度指示上做上记号或做好记录;
8)每个房间的总风量记录在最终表格里;
9)通过所测的风口风量累加得到各房间的送风量,根据房间的总
风量和房间体积计算出房间的换气次数;
10)如果实测值不符合要求,做好不合格记录,并标记“N”;
11)记录写明测试仪器、人员、时间;如果不止一个测试人员参
与,均应在所参与项记录上进行注明姓名。
5.3.4记录要求
风口编号:反映各个系统各个风口的具体位置,并应该有风口编号附图。
系统编号:示意图上应有系统的编号。
设计风口风量值: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的各风口风量值,单位为m³/h。
实测风口风量值:平衡后,用风量罩所测出的风口风量值,单位为m³/h。
房间设计风量值: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的各房间的风量值,单位为m³/h。
房间实测风量值:房间内各风口累加的总风量值,单位为m³/h。
房间换气次数:房间实测风量与房间体积的比值,单位为次/h。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3.5 结果判定
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参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换气次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客户未提供设计值时,可参考国际
5.4房间压差调节及测试
5.4.1 测试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厂房内所有系统各房间的压差满足设计要求。
5.4.2测试条件
a)所有空调系统、排风系统及所有工艺排风均已按要求运行;
b)风管及工艺排风上的阀门已全数检查并确保全部打开或者能够
得到有效控制;
c)自控系统调试已完成并已投入使用;
d)排风机组已进行过系统总风量测试,并均已满足要求;
e)系统各房间的风口风量平衡已完成,并都满足设计要求;
f)排风风口上安装的中效过滤器确保在终阻力范围内;
g)所有的房间要保证良好的密封,门上的扫地条都已按照要求安装
好;所有穿线孔及其他空洞都已进行过密封;
h)进行测试所须的文件都已准备充足。
5.4.3测试流程
5.4.3.1测试前期准备
●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
测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
1)房间的设计压差及判定标准;
2)房间布局示意图;
3)如果现场条件不能满足测定位置选择要求,必须进行说明。
●测试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并提供鉴定证书;
●确保所有通风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4.3.2测试仪器
名称:数字微压计;PE软管
型号:DWYER475
5.4.3.3测试方法
●使用数字微压计进行测试,按照设备厂家的说明书对数字微压
计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设备正确使用方式进行测试,尽量避免误差的产生。
●每个独立区域取一点以测量相对室外的压差作为基准值,每次
重新调节系统压力时,都必须对基准值进行测量。
●将所有的房间的门打开,测试系统的整体压力,通过调整空调
机组内阀门调节系统新风跟排风比例,使系统的整体压力维持
在适当的值。
如果不能直接测试系统的整体压力(即房间的门
不能全部打开),可从外往内推出所有房间压力,根据经验调节
新风跟排风比进行粗调。
●通过开关房间的回风阀门、排风阀门(工艺排风)上的阀门来
保持房间的压差。
●压力调试之后,需重新进行风量测试,如果空调机组总风量和
排风系统的总风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通过空调机组送风机
(或回风机)变频器进行调节,使系统的压力和风量都满足设
计要求。
●用PE软管连接微压计和测定孔进行读数。
●所测得的压力应在设计图纸和业主所规定的范围内。
●记录写明测试仪器、人员、时间;如果不止一个测试人员参与,
均应在所参与项记录上进行注明姓名。
5.4.4记录要求
示意图:应有房间布局示意图;
系统编号:表格中应有空调系统的编号。
房间名称:房间布局示意图上应有各个房间的名称。
房间设计压差:设计图纸所给出的房间压力,单位为Pa。
房间实测压差:房间相对室外压力的实测值,单位为Pa。
合格判定:如果房间压差值不合格,标记“N”。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4.5 结果判定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Pa。
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参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7 气流流型测试
5.7.1测试目的
气流流型检测的目的是确认气流方向与设计和工艺技术要求是否相符。
5.7.2测试条件
空调主系统正常运行;截面风速已测试,各过滤器单元均正常出风;房间压差满足设计要求,测试期间禁止人员进出。
5.7.3测试流程
5.7.3.1 测试前的准备
●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
测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待测房间或待测区域名称、平面
布置图及要求的气流流型;
●确保通风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7.3.2测试仪器
发烟笔(器);照(摄)像机。
5.7.3.3测试方法
●待测区域若为垂直单向流洁净室时测点选择纵、横剖面各一个,
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5m的水平面各一个;若为水平单向
流洁净室时选择纵剖面和工作高度水平面各一个,以及距送、
回风墙面0.5m和房间中心处等3个横剖面,所有面上的测点
间距均为0.2m~1m;
●待测区域若为乱流洁净室时,测点选择在代表性的送风口中心的
纵、横剖面及工作高度的水平面各一个,剖面上的测点间距为
0.2m~0.5m,水平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5m~1m,两个风口之
间的中线上应布置有测点。
●采用用发烟笔(器)在规定的测点释放可见的烟雾,并随气流形
成可见的流线。
逐点观察、记录(使用相机拍摄)气流流型,
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
5.7.3.4 记录要求
测试记录可采用照片或影像的形式;
照片或影像应做好房间(区域)名称标识;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7.4.结果判断
当烟雾流过规定点位时拍摄下流线。
烟雾应能够流经这些规定的点位,而不因空气的湍流造成回流。
否则应对空气净化系统、设备位置或物料摆放位置进行调整。
5.10房间照度测试
5.10.1测试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厂房区域所有房间的照度满足设计要求。
5.10.2 测试条件
a)区域所有灯均已开启,并照明24小时以上;
b)测试宜晚上进行,确保不受其他光源影响;
c)进行测试所须的文件都已准备充足。
5.10.3测试流程
5.10.3.1测试前期准备
●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
测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
1)各房间照度设计值及照度合格判定标准;
2)系统的房间名称及各房间内照度测点布置图;
3)所有房间的照度必须按测点图的位置进行全数检测,各房间的
照度应在业主所给出的照度范围内。
●测试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并提供鉴定证书;
●确保灯具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10.3.2测试仪器
名称:照度计
型号: TES1330A
5.10.3.3测试方法
●使用照度计进行测试,按照设备厂家的说明书对声级计进行调
整;必须按照设备正确使用方式进行测试,尽量避免误差的产
生;
●照度测量距地1.2m或按业主指定的工作面高度。
根据布点位
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避开工艺设备等障碍物。
如果实测数
据不满足设计要求,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解决;
●经过测试后所测得的房间照度记录在对应图纸上;
●如果实测值不符合要求,做好不合格记录,并标记“N”;
●记录写明测试仪器、人员、时间;如果不止一个测试人员参与,
均应在所参与项记录上进行注明姓名。
5.10.4表格要求
系统编号:反应各个空调系统的名称。
测点编号:反应测试各个照度值的具体位置,并应该有照度测点编号附图。
设计照度值: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的各个房间的设计照度值,单位为LX。
实测照度值:各测点所测得的实际照度值,单位为LX。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10.5 结果判定
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照度要求;在没有设计照度要求情况下,参照《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规定: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300lx,辅助工作室、走廊、气闸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的照度值不宜低于150lx。
5.11 房间温湿度测试
5.11.1测试目的
本测试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区域各房间温湿度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5.11.2测试要求
空调风、水、自控等系统正常运行,且已调试完毕;室内清洁密封。
5.11.3测试流程
5.11.3.1测试前期准备
●测试实施之前准备的测试所用文件(方案、图纸及记录表格),
测试文件里应包含的信息有:
1)各房间温湿度设计值及温湿度合格判定标准;
2)系统的房间名称及各房间内温湿度测点布置图;
3)所有房间的温湿度必须按测点图的位置进行全数检测。
●测试仪器必须进行校验并提供鉴定证书。
●确保通风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正常运行。
5.11.3.2测试仪器
名称:手持式温湿度仪
型号:VAISALA HM34
5.11.3.3测试方法
●使用手持式温湿度仪进行测试,按照设备厂家的说明书对温湿度
仪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设备正确使用方式进行测试,尽量避免
误差的产生。
●温湿度测量距地0.8m,房间50㎡布置5个测点,每增加20~
50㎡增加3~5个测点。
根据布点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如
果实测数据不满足设计要求,应跟业主及相关工程师一起对温
湿度探头、自控及冷热水阀进行确认及调节。
●所测得的房间温湿度记录在对应图纸上。
●如果实测值不符合要求,做好不合格记录,并标记“N”。
●记录写明测试仪器、人员、时间;如果不止一个测试人员参与,
均应在所参与项记录上进行注明姓名
5.11.4表格要求
系统编号:反应各个空调系统的名称。
测点编号:反应测试各个温湿度值的具体位置,并应该有温湿度测点编号附图。
设计温湿度值: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的各个房间的温湿度值,单位为℃、%。
实测温湿度值:各测点所测得的实际温湿度值,单位为℃、%。
签字及日期:测试人员签名及时间。
5.11.5 结果判定
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温湿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