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底吹熔炼过程中Pb、Zn、As分布影响机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底吹熔炼过程中Pb、Zn、As分布影响机理分析
杨应宝;戚永辉;余小吕;周世伟;李博;魏永刚
【期刊名称】《中国有色冶金》
【年(卷),期】2024(53)3
【摘要】探究底吹熔炼过程中Pb、Zn、As等杂质元素在产物中的分布特征,以及熔炼参数与杂质元素分布规律的关系,对低品位、高杂质复杂铜精矿的冶炼具有重
要意义。

本文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理论分析与实际生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Pb、Zn、As在产物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温度升高,有利于Pb、Zn挥发进入烟尘降低其在渣和铜锍中的占比,也有利于促进
渣中As向烟尘中转化脱除,但会导致As在铜锍中占比增加;渣铁硅比增加,会使得Pb、Zn在渣中分布占比逐渐降低,在铜锍和渣中占比逐渐升高,而As在渣中的占比会增加;渣中CaO含量升高,会使得Pb、Zn在渣中分布占比降低,在烟尘和铜锍中
增加,As在渣中的占比会增加,在烟尘中占比降低;实际生产操作中,可通过提高冶炼
温度促进部分杂质元素挥发,在适当降低渣铁硅比提高Pb、Zn脱除率的同时,可配
合添加CaO促进As向渣中迁移。

实际生产数据统计表明,Pb在铜锍、渣、烟尘中的分布占比分别为23.86%、33.12%、43.02%,Zn分别为4.47%、88.54%、
6.99%,As分别为16.58%、15.34%、68.08%。

【总页数】11页(P19-29)
【作者】杨应宝;戚永辉;余小吕;周世伟;李博;魏永刚
【作者单位】易门铜业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811;X758
【相关文献】
1.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机理及多相界面行为
2.富氧底吹熔炼处理复杂铜精矿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分布与走向
3.氧气底吹铜熔池熔炼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微观分析
4.氧枪座布置对大型铜熔炼底吹炉流动特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