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石榴》名师教学设计【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石榴》名师教学设计【汇总】
《石榴》名师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品尝石榴的过程。
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精当的比喻和拟人流露着作者的情感,读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由于此文编排于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又是本册唯一一篇状物类文章,因此对作者表达特点的体悟,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领悟写法应该是学习的价值所在。
对于刚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的能力应该具备,但对于文中一些多音字容易出现误读,需要进行方法上的点拨和学习实践。
在内容理解方面,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能理清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写作手法的运用、观察事物的方法等等则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
教学目标
1、会读9个一类生字和4个二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读多音字“结、露、剥、间”所在词的音及文中的儿化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4、品尝一种水果,能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发挥丰富的想象、采用拟人等手法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见过石榴吗?吃过吗?看来同学们对石榴并不陌生。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石榴王国看一看,近距离地了解了解石榴,好吗?
请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谁来读课题?(指一生读)榴,单独读二声,当它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
(生齐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石榴树,如果让你来写石榴的话,你认为应该写石榴的什么?【学生预设:叶、花、果、根……】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石榴的。
【设计意图:说说自己写石榴会写什么,与课文形成比较,从而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应该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
】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轻轻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生读书)
1、检查生字词。
【设计意图:为读通课文扫除障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
2、交流:课文中写了石榴的什么?(枝叶花果实)随机板书
课文中先写了石榴的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看作者是按照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写这类文章就要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
三、精读感悟习得言语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就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石榴写具体,写生动的。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看这一段写了石榴的什么,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画一画。
2、交流:“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
“抽”长得特别快,似乎我们能看见石榴的枝条在迅速
地长长。
“嫩绿”感受到石榴的叶子的颜色很美,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郁郁葱葱”说明叶子很多,很绿,石榴树茂盛。
(欣赏图片)“火红”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很美。
(看书中插图)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密、盛、满”从数量上写出了石榴花很多(欣赏图片)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从形状上写出了石榴花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仿佛”这是两个生字,这两个字的偏旁有什么特点?能给仿佛换个词吗?【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词语积累的训练。
】正鼓着劲地吹,试着表演一下,怎样就是鼓着劲地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丰富的想象,抓住花的颜色、数量、形状就能把石榴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
3、指导朗读
大家画的交流的这些词句就是把石榴写生动写具体的
好词好句,我们试着填填空。
(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重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训练,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恰当的词语,生动的句子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
】
如果我们读的时候把这些好词好句强调着读,想象着
读,用心体会着读,就能把书读得生动,读得有滋有味。
谁来读读试试?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
这么美的石榴花,想不想欣赏一下图片?(课件展示)美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得真美呀,让老师感受到了石榴花开得真热闹。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就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小石榴又是怎么变化的?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把你认为关键的词画一画。
2、交流: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
“先、逐渐、最后”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写出了石榴成熟的变化是有一定顺序的。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这是石榴果实颜色的变化。
由绿到黄再到红(板书),这个顺序可以换换吗?为什么?
作者在写石榴果实的变化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遵循了石榴生长的规律来写的,抓住颜色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词语很好地写出了石榴的生长特点。
小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呀。
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石榴颜色变化的学习,知道写文章要实事求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学习小作者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和用词的准确。
】
3、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一读?(指生读)
①有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
“甚至”是个生词,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着这个句子说说(表示更进一层,程度更深,笑得咧开了嘴本来就熟大了,有的比咧开嘴更厉害,都笑破了肚皮)
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们报告着喜讯,这里的“喜讯”指的是什么?(石榴成熟的好消息)指导“讯”的写法。
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把石榴当成娃娃来写,和人一样有了心情,会笑会看,运用这种方法把石榴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多么可爱,语言多美呀,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石榴,这就很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句的生动,语言的优美。
】
③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石榴娃娃还可能兴奋得晃着脑袋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他们还会怎样报告喜讯呢?咱们也试着把石榴当成娃娃说说这个句子。
(课件示)【设计意图:学习运用拟人句。
】
④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谁来读一读?(读得真生动,读出了石榴成熟的喜悦,读出了石榴娃娃的可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大家最想干什么?那我们就跟着作者来尝一尝吧。
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了什么?品到了什么?(生读书)
2、(师出示石榴实物)看,这是什么?(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玛瑙般的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设计意图:重视语言的积累,与实物相结合,学生记忆深刻。
】
3、把我们看到的、品到的一起读出来。
齐读
4、同学们,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受。
我们在写一种水果时,也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方法来写。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写一种水果的方法。
】
四、总结全文整体回顾
(看板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知道了作者是按照石榴的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还通过作者对石榴花的颜色、数量、形状的生动描写感受到了石榴花的美,作者在写石榴果实时抓住了果皮的颜色和石榴的形态写出了石榴成熟的特点,并且知道了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能让文章更生动,语言更优美,最
后我们还观察品尝了石榴子儿。
同学们感到有收获吗?老师祝大家学习快乐,收获多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
五、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石榴
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色、量、形)(绿—黄—红)
《石榴》名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形神兼备的状物特色。
3.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鉴赏形神兼备的状物特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学生将预习过程中认为重要的词语写在黑板上,提醒大家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重点词语: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金罍罍束缚古味盎然忍俊不禁
皓齿丰腴唾津潜溢
2.利用课件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同时让学生交流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石榴的诗句)。
3.教师适当补充介绍石榴的有关知识(利用课件展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感情了吗?(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表达作者对石榴的喜爱、赞美之情。
(“最可爱”“夏天的心脏”)
4.学生个别表情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喜爱、赞美之情。
师生共评,及时指导、纠正。
三、探讨课文形神兼备的状物特色
1.石榴的“最可爱”,在作者笔下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
2.写石榴的种种“可爱”之处,着笔最多的又是什么呢?(石榴的花)
3.作者为什么对石榴花更钟情呢?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自由发言)
明确:石榴花的色彩、形态固然可爱,更可爱的是石榴花“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这就由石榴的形写到了神,使之形神兼备。
4.作者为什么将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
“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5.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作者喜爱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
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
四、探究课文主题
作者如此具体生动地描绘石榴、热情洋溢地赞美石榴,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用意呢?
(学生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时课件显示的写作背景) 教师明确: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五、品味语言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语段。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所喜爱的句子或语段,并说出喜爱的理由。
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
(语言幽默,
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
(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来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
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
六、布置作业
1.把本课中你喜爱的词语、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描绘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尽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上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适当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