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3年1
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高血压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

结论:高血压肾
损害治疗的关键是有效的控制血压,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硬化,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肾损害;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92-02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血管疾病,肾脏又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不同
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高血压,能引起轻重不同的肾脏损害[1]。

高血压肾损害主要是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
肾硬化。

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30例高血压出现肾脏损害
的患者临床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高血压员害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48±3.5岁。

高血压病程最短3年,最长34年。

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
头痛、健忘、耳鸣、失眠、视力模糊等表现,液尿增多24例,全身水肿3例,
踝部轻度水肿9例。

1.2 实验室检查
蛋白尿定型(+)21例,(+ +)9例;定量<250mg/d 21例,250~500mg/d 4例,500~1000mg/d 3例,>1000mg/d 2例。

肾功能测定:血肌肝190~
1100μmol/L,尿素氮 9~34mmol/L,血红蛋白54~133g/L。

1.3 方法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脂饮食为宜,戒烟酒,避
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纠正异常脂质血症。

1.3.1对一般高血压的治疗宜选择即能降压又不损害肾脏的抗高血药物,如
钙离子拮抗药硝苯地平[心痛定,30~90mg/d,分3次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抑制药[依那普利,5~40mg/d分次服;卡托普利,75~450mg/d,分3次服]、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药[科索亚,又名氯沙坦钾片(50mg/d,每日1次)]和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40~640mg/d顿服),或选择二种或几类药物联合应用,
使血压控制到最佳目标(125~130/80~85mmHg)。

1.3.2高血压危象的治疗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都会发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
脑病一旦发生,必须紧急处理,以防发生不可逆转的脑损害[2]。

快速降压为首要
任务。

一般宜静脉给药,选用硝普钠,二氮嗪、樟磺咪芬等。

如果无以上药物,
可用利舍平肌注,其次选用地西泮,或水合氯醛灌肠以控制抽搐,然后用甘露醇
快速静滴或者用呋塞米、依他尼酸静注以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保护脑组织。

这里尤须注意的是在快速降压时,应随时测量血压,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
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

血压降低后,需口服降压药来维持疗效。

1.3.3减少肾脏组织损伤,保护肾脏功能 ACEI类药物:可扩张肾小球出球动
脉和入球动脉,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现象,保护残存肾单位;
ACEI可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减轻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有明显的降尿蛋白
作用。

常用药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

AT1RA:作用类似ACEI,
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时均可使用,常用药物:氯沙坦和缬沙坦。

联合用药,临床
上常用的联合用药方式有:ACEI+钙离子拮抗药;AT1RA+钙离子拮抗药;
ACEI+AT1RA等。

对高血压肾损害发展到肾衰阶段的治疗,与其他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衰治疗方法相同,可采用保守治疗,替代治疗及其他非透析措施。

1.4 疗效标准
主要症状头痛、眩晕、心悸、失眠、耳聋、烦躁、腰酸腿软。

显效:症状消失。

有效: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变化。

2.结果
3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经临床治疗,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

3.讨论
诊断高血压性肾损害必须排除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疾病,如慢
性肾炎继发高血压、肾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尿酸肾病等。


血压性肾损害早期可出现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正常,此时虽未出现蛋白尿,但
一些灵敏指标可以为我们提供早期病变的异常指标,例如,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增加;尿微量清蛋白增加;尿β2微球蛋白排出增加;尿NAG酶排出增加等,早期
发现高血压性肾损害,有助于阻止高血压病情的发展,保护肾脏。

小动脉性肾硬化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

一般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多见于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发生的时间和高血压的程度有关。

高血压可促进小动
脉性肾硬化,但一旦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形成,可使高血压持续和加重,因此,高
血压患者良好的血压,可防止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形成和发展[3]。

对于恶性小
动脉硬化症,主要是由恶性高血压迅速引起的肾功能衰竭,且肾小动脉硬化症和
恶性高血压是互为因果的。

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因此,对恶
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必须迅速降压治疗,在应用降压药时宜选用对肾功能没有影响
或影响较少,以及抑制肾素的降压药[4]。

若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在应用降压药后继
续上升,应早期考虑血液透析,以渡过。

肾功能恶化阶段。

重视高血压性肾病的预防及治疗,因为高血压性肾损害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
肾病,因此积极控制血压及其他肾损害因素,对延缓肾功能衰竭,降低病死率十
分重要。

一般高血压病的预防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限制体重及饮食,少吃盐。

对肾硬化及肾衰的预防,以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最好选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及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钙离子拮抗药等;控制高血糖、高血脂,避免高蛋白
饮食的摄入,避免肾损害药物的使用等。

【参考文献】
[1]张俐,胡尽香.高血压肾损害100例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 05(24):97-98.
[2]何渝忠.高血压肾病8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30(5):428-429.
[3]耿燕秋,张建荣,王伟夫.老年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华保健医
学杂志,2010, 12(2):94-96.
[4]兰汉江.高血压病肾损害8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7. 29(6):912-9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