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温州乐清市虹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温州乐清市虹桥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将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A. B.
C. D.
2. 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下列关于其成分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脂质丰富的细胞膜功能复杂
B.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多的细胞膜功能复杂
C. 糖类的多少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D. 脂质含量达50%,对细胞膜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
B.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C.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4.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 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5.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花色有白色、粉色、红色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基因B、D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只有基因B存在,花色为粉色;只有基因D存在,花色为白色。

已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开白花和开粉花的植株杂交,F1的雌、雄株都开红花,F1杂交所产生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9:3:4。

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A.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 d X d和bbX D Y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C.F2中红花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6
D.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种
6. 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2 C.3/4 D.1
7.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在脂肪酸浓度较低时需要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的转运系统来实现跨膜运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脂肪酸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形成
B.在脂肪酸浓度较低时,脂肪酸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ATP
C.在脂肪酸浓度较高时,脂肪酸经协助扩散运输到细胞内
D.抑制脂肪酸转运蛋白的活性,可以减少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8.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B.b中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a中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D.图中所有生物都能独立代谢和增殖
9. 现有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结构式如图)各若干,则由这些氨基酸(种类不限)脱水缩合所形成环状三肽,能形成的肽键数、含有的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2、1、2
B.3、0、0~3
C.3、O、1~4
D.2、1、不确定
10. 如图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
B. 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C.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
D.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1. 封山育林能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因为()
A.封山育林控制了物质循环
B.延长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C.增加了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数量
D.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性增加
12. 对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 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易于区分
B. 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合子
C. 要让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作父本
D. 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13. 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主要有3种学说:观点1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临近的侧芽,抑制侧芽生长。

观点2是顶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比侧芽优先得到细胞分裂素,侧芽因得不到足够的细胞分裂素而生长受到抑制。

观点3是顶芽是一个营养库,能优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受到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事实“在切除顶芽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支持观点1
B.事实“外源细胞分裂素施于受顶芽抑制的侧芽,侧芽正常生长”支持观点2
C.事实“植株去顶到侧芽正常生长期间,植株茎节部养分含量未增加”支持观点3
D.三种观点均认为顶芽是信号源,均能解释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14. 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TRH和TSH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
B. 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
C.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
D. TRH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TSH
15. 研究发现,TGF-β是一种转化生长因子,该物质与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能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癌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研究表明,癌细胞膜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B.TGF-β能导致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
C.该受体是多糖,多糖减少致癌细胞易扩散
D.被TGF-β诱导的靶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曲线是常见的表述形式之一。

关于某同学建立如图所示曲线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横坐标代表酶促反应的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物的量,则P点表示酶已经失活
B.若横坐标代表光照强度,纵坐标代表光合速率,则限制P点升高的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的含量
C.若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距离,则P点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若横坐标代表物质浓度,纵坐标代表物质运输速率,则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可用该曲线表示
17. 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中含有N元素的只有酶
B.图中五种有机物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
C.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1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D.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18. 染色体操作是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在提高水产动物育种效率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如图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贝类的原理示意图,其中A组是正常发育的二倍体。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组处理中与精子结合的细胞都是初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已经复制
B.为检测培育出的品种是否符合要求,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为抑制极体释放,可在C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初级卵母细胞获得三倍体
D.若灭活精子可以促进卵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则C组处理比B组处理能更快获得纯合子
19.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中心体
D. 高尔基体
20. 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下列有关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
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

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

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课题。

图Ⅰ为水稻叶肉细胞中的某一结构(Ⅰ~Ⅰ表示结构),图Ⅰ为研究人员探索1 mmol/L NaHSO3溶液对乳熟期温室水稻净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

请分析回答:
(1)图Ⅰ所示发生在Ⅰ的生理过程为____反应。

Ⅰ处给Ⅰ发生的反应提供的物质有_____。

(2)图Ⅰ中,Ⅰ处所发生的主要能量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Ⅰ,当光照强度为800lx时,水稻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

(3)研究发现1mmol/L NaHSO3溶液可能增加了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则其作用部位是图Ⅰ中的[ ]_____;如何用简单实验证明此可能性?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Ⅰ可知,1 mmol/L NaHSO3溶液对水稻呼吸作用__(有、无)影响,你的理由:__,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由图Ⅰ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

23.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甲接受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能不能发生C现象?________,这说明乙接受块中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4. 图甲是人体细胞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为人体内组成染色体的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C的化学组成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Ⅰ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细胞干重,则Ⅰ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形成B,连接两个b的化学键叫作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化合物单体a的名称是__________。

b化合物其他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

(4)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丝状的______,被包围在新形成的_______里。

25.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二倍体,18条染色体)中提取的,假设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

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P白秆×红秆→F1粉秆→ F2红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若第二组F1粉杆进行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杆= ______________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杆个体自交,后代仍为粉秆个体比例占______________。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黄花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黄花蒿正在有丝
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

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C
6. A
7. C
8. A
9. B
10. C
11. D
12. C
13. C
14. C
15. C
16. AC
17. ABD
18. ABD
19. ABD
20. AB
21.
(1).4
(2).乙醛
(3).间接
(4).AAbb或Aabb
(5).没有道理
(6).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基因突变
(8).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2.
(1).光
(2).NADPH和ATP
(3).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5).Ⅰ类囊体薄膜
(6).提取光合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分离实验组(1 mmol/L NaHSO3溶液处理)和对照组水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比较两组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7).无
(8).当光照强度为0时,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组相同
(9).同光照条件下,1 mmol/L的NaHSO3溶液均能提高水稻光合速率
23.
(1).向左弯曲生长
(2).接收到生长素,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了形态学下端
(3).不能
(4).未接收到生长素,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5).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6).极性运输
24.
(1).水
(2).蛋白质
(3).脱水缩合
(4).肽键
(5).脱氧核糖核苷酸
(6).N (氮)
(7).染色质
(8).细胞核
25. (1)AABb、AaBb 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