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文
一、总则
为加强对铁路旅客的管理,维护铁路交通安全与秩序,便于追溯旅客信息,特制定本实名制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实名制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购买铁路旅客车票的人员和相关管理单位。
三、实名制登记要求
1. 购票时,旅客应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护照等。
2. 身份证明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未过期。
3. 走亲友受让票,应提供代购人和实际乘车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四、信息登记
1. 售票窗口工作人员应核实旅客身份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并记录旅客的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
2. 旅客购票后,车票上应标注旅客的身份证号码。
3. 旅客可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等自助渠道进行购票,但仍需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并进行信息登记。
五、信息保护
1. 铁路部门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确保旅客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2. 未经旅客同意,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
3. 旅客个人信息只用于铁路旅行管理和相关服务,禁止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六、信息查询
1. 旅客可通过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渠道查询个人的购票信息。
2. 车站工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查询旅客购票信息并核实其身份。
七、违规处理
1. 未提供真实有效身份证明材料的旅客,不得购票,已购票的将被拒绝乘车。
2. 走亲友受让票时未提供代购人和实际乘车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车票无效。
3. 未按规定登记旅客身份信息的售票窗口工作人员,将受到相应纪律处分。
4. 未经旅客同意,擅自泄露旅客个人信息的工作人员,将受到严厉处罚。
八、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铁路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
以上即为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文,旨在规范铁路旅客购票和信息登记的工作。
希望所有旅客和工作人员能够共同遵守,切实维护铁路交通的安全与秩序。
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文(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铁路旅客出行安全、维护铁路运输秩序,提高安全防控能力,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铁路旅客车票,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等。
具体实名制管理措施的实施细则由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条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是指购票、退票、换票等行为必须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及验证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高铁动车组票务互联互通系统应具备实名制管理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并与国家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联网。
第二章实名信息登记
第五条铁路旅客购票时,应凭有效身份证件在铁路站点、网络、移动客户端等销售渠道完成实名信息登记,并通过系统验证。
第六条旅客购票时,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并进行身份证件扫描。
第七条旅客提供的身份证件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且姓名、证件号码等信息与购票信息一致。
第八条旅客提供的联系方式应为真实有效的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以便与旅客进行联系和信息推送。
第三章实名信息验证
第九条铁路售票系统在购票时应与国家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联网,对旅客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第十条铁路售票系统应面向旅客提供身份信息模糊查询服务,通过部分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匹配部分身份信息,确保售票系统内已有实名信息的旅客身份准确性。
第十一条若旅客购票时身份信息无法验证,则不能完成购票,旅客应核实身份信息并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旅客在售票前,应确保身份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且必须携带与购票所用身份证件一致的有效证件进行验证。
第十三条旅客购票后,如需退票或换票,应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确保与购票时提供的身份信息一致。
第四章安全保障
第十四条铁路售票系统应具备防止非法窃取、篡改、泄露实名信息的技术措施,确保旅客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铁路站点设立实名登记、验证通道,由工作人员进行身份证件查验和身份信息核对。
第十六条铁路站点应在售票、检票、乘车等场所设立视频监控设备,记录旅客实际乘车情况,为安全防控提供依据。
第十七条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应建立实名制管理监督机制,对铁路售票系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安全漏洞。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的,依法给予处罚。
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铁路道口、站点、车厢等场所不得散发、张贴不符合实名制管理要求的广告、宣传材料。
第二十条违反本规定的,铁路运输主管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并将其列入铁路旅客黑名单。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解释权归铁路运输主管部门所有。
以上为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规定范本,希望能对您提供一些帮助。
如有需要,还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