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强度的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钟左右常稍有增加,作业开始30~40秒 内迅速增加,然后缓慢上升,一般经过4~5 分钟达到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稳定水平。作 业停止后,心率水平可维持一个短暂时刻, 在几秒至15秒内迅速减少,然后再缓慢降 至原水平。恢复期的长短随劳动强度、工 间暂歇、环境条件和健康状况而异。
心率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机体的氧消
身高体重的测量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
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身高,单位:cm;体重,单 位:kg
关于这个分级指标,在国标GB3869-83《体力劳
动强度分级》中作了专门说明:以能量消耗值来 区分劳动强度虽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还不能全 面地反映劳动机体生理功能所造成的生理负担。 特别是紧张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劳动,如纺 织、雕刻、彩绘、印刷等工作,精神紧张度高、 机械、单调、持续时间长,这种体力活动强度往 往相对地小,但疲劳感则很明显。反之,有些工 种如大型炼钢及炼铁,一些主要工作劳动强度虽 很大,但一个劳动日内用于这种劳动的时间很短, 劳动与休息交替较频繁,故疲劳程度相对较小。
调查生产劳动过程和组织安排情况,掌握被测 评岗位的作业内容、工序、主要操作和动作、 作业位置、作业人员数量等情况。 制定能量代谢测定计划,确定测定对象和测定 的动作。 在劳动过程中,以岗位为单位测定劳动者的各 类动作的能量代谢数据,采用肺通气量法。
肺通气量法 该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肺通气量计、体重称、气压计、
测量之前,应询问采气对象所戴口罩是否漏气等。 按测定计划要求,对每类动作采气。 每次采气的测量时间不少于2分钟。 每个岗位的采气对象应在两人以上,尽可能多采。
对一个采气对象,一个动作连续测量次数一般不应 超过4次。 若采气对象作业不正常,应报废采气数据。 若采气对象实际工作中出现测定计划中没有列入的 动作,应加采。 在第一天的写实工作完成后,采气负责人应根据写 实资料,核对或修订能量代谢测定计划。 要对设备进行消毒。
定对象,针对岗位的各类动作测定。 受测岗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均可做为测定对象。 对于每类动作,应尽可能对其包含的各种动作采气。 每个采气动作的测定次数应不少于8次,或测定总时 间达到5分钟以上。 对于动作分类不同,但体力劳动强度相同或很近似 的几类动作,可只对其中一类动作测定,或对每类 动作测定几次,作为这几类动作的共同数据。 不同岗位之间,若作业动作完全相同,其测定数据 可共用或代用。
劳动强度的测量方法
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 重、紧张或密集程度。
劳动强度测定概述
劳动强度以劳动者一定时间内体力和智 力(肌肉能量和神经能量)的消耗量来 衡量。
劳动强度分级指标 我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的劳动强度分级指标是劳动强度
指数,即I=3T+7M。 式中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即工作日净劳动时间/工作 日总时×% 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卡/分· 米2) 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7——能 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 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 全部时间。
采气计划的制定 采气计划是能量代谢测定中肺通气量的安 排和工作依据,应在测定开始前制定,以保证 测定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采气的工作步骤和要求 准备好肺通气量仪。 熟悉测定计划。 到生产现场,向采气对象说明采气的要求和方法,
使其良好地配合采气。 在需测定的动作出现之前,给采气对象戴上仪器和 口罩,让其适应5-10分钟后,再开始测量。
气象条件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记录表的填写
心率法 作业时,机体对氧的需求,首先是通过呼
吸摄取到氧,然后再通过心血系统的工作 将氧输送到肌肉方面。心血管系统在作业 开始前,即通过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 而及时发生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率、 血压和血液再分配上。
心率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作业开始前
能力代谢率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的条件 进行能量代谢测定时,生产岗位劳动者必须处于正
常的生产劳动状态。 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般应与岗位的时间测定同步进行。 测定对象必须是合格的岗位劳动者。 进行能量代谢测定前,必须充分了解受测岗位情况, 制定测定计划。
能量代谢测定的规定 能量代谢测定是以岗位为单位,以岗位劳动者为测
温度计。 肺通气量计是采集劳动时的肺通气量的仪器。该仪器是根 据气流吹动叶轮转动的原理设计的。该仪器采用单向阀控 制的开关,进气管经螺纹橡皮管连接到面罩出气孔,呼气 时,进气孔内的橡皮模闭合,肺部呼出的气体经出气口、 橡皮管进入肺通气量计,仪器面板上的液晶数字显示器即 会显示测量结果。然后经过换算,即可得出单位时间内的 通气量大小。还有一种肺通气量计是根据涡街原理设计的。 其外形省略了螺纹橡皮管,用两根导线连接面罩与仪器本 体。仪器装戴前需要检查一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电源是否有电,各部件的连接处是否正常,等等。仪器装 戴好后需要作进一步检查,使用肺通气量计时,则要检查 面罩是否漏气,显示的数字是否灵敏。
劳动强度测定方法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肺通气量法。
测定劳动强度的其他方法
心率法。 体温法。 排汗量法。
能量代谢率的含义
能量代谢率是单位时间中劳动者 单位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量,以工作 日中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米表面积的能 量消耗量表式。
能量代谢率测定的主要内容
耗水平。在工业现场,可以通过测定心率 变化来确定其劳动强度的大小。但需要注 意的是测定脉搏来确定心率,要将测定时 间控制在劳动结束后10秒钟以内。否则, 测定出来的心率值是恢复期的心率值,而 不是劳动时的动态心率值。
心率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机体的氧消
身高体重的测量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
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身高,单位:cm;体重,单 位:kg
关于这个分级指标,在国标GB3869-83《体力劳
动强度分级》中作了专门说明:以能量消耗值来 区分劳动强度虽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还不能全 面地反映劳动机体生理功能所造成的生理负担。 特别是紧张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劳动,如纺 织、雕刻、彩绘、印刷等工作,精神紧张度高、 机械、单调、持续时间长,这种体力活动强度往 往相对地小,但疲劳感则很明显。反之,有些工 种如大型炼钢及炼铁,一些主要工作劳动强度虽 很大,但一个劳动日内用于这种劳动的时间很短, 劳动与休息交替较频繁,故疲劳程度相对较小。
调查生产劳动过程和组织安排情况,掌握被测 评岗位的作业内容、工序、主要操作和动作、 作业位置、作业人员数量等情况。 制定能量代谢测定计划,确定测定对象和测定 的动作。 在劳动过程中,以岗位为单位测定劳动者的各 类动作的能量代谢数据,采用肺通气量法。
肺通气量法 该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有:肺通气量计、体重称、气压计、
测量之前,应询问采气对象所戴口罩是否漏气等。 按测定计划要求,对每类动作采气。 每次采气的测量时间不少于2分钟。 每个岗位的采气对象应在两人以上,尽可能多采。
对一个采气对象,一个动作连续测量次数一般不应 超过4次。 若采气对象作业不正常,应报废采气数据。 若采气对象实际工作中出现测定计划中没有列入的 动作,应加采。 在第一天的写实工作完成后,采气负责人应根据写 实资料,核对或修订能量代谢测定计划。 要对设备进行消毒。
定对象,针对岗位的各类动作测定。 受测岗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均可做为测定对象。 对于每类动作,应尽可能对其包含的各种动作采气。 每个采气动作的测定次数应不少于8次,或测定总时 间达到5分钟以上。 对于动作分类不同,但体力劳动强度相同或很近似 的几类动作,可只对其中一类动作测定,或对每类 动作测定几次,作为这几类动作的共同数据。 不同岗位之间,若作业动作完全相同,其测定数据 可共用或代用。
劳动强度的测量方法
劳动强度的概念
劳动强度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的繁 重、紧张或密集程度。
劳动强度测定概述
劳动强度以劳动者一定时间内体力和智 力(肌肉能量和神经能量)的消耗量来 衡量。
劳动强度分级指标 我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的劳动强度分级指标是劳动强度
指数,即I=3T+7M。 式中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即工作日净劳动时间/工作 日总时×% 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卡/分· 米2) 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7——能 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 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 全部时间。
采气计划的制定 采气计划是能量代谢测定中肺通气量的安 排和工作依据,应在测定开始前制定,以保证 测定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采气的工作步骤和要求 准备好肺通气量仪。 熟悉测定计划。 到生产现场,向采气对象说明采气的要求和方法,
使其良好地配合采气。 在需测定的动作出现之前,给采气对象戴上仪器和 口罩,让其适应5-10分钟后,再开始测量。
气象条件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记录表的填写
心率法 作业时,机体对氧的需求,首先是通过呼
吸摄取到氧,然后再通过心血系统的工作 将氧输送到肌肉方面。心血管系统在作业 开始前,即通过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 而及时发生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率、 血压和血液再分配上。
心率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作业开始前
能力代谢率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的条件 进行能量代谢测定时,生产岗位劳动者必须处于正
常的生产劳动状态。 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般应与岗位的时间测定同步进行。 测定对象必须是合格的岗位劳动者。 进行能量代谢测定前,必须充分了解受测岗位情况, 制定测定计划。
能量代谢测定的规定 能量代谢测定是以岗位为单位,以岗位劳动者为测
温度计。 肺通气量计是采集劳动时的肺通气量的仪器。该仪器是根 据气流吹动叶轮转动的原理设计的。该仪器采用单向阀控 制的开关,进气管经螺纹橡皮管连接到面罩出气孔,呼气 时,进气孔内的橡皮模闭合,肺部呼出的气体经出气口、 橡皮管进入肺通气量计,仪器面板上的液晶数字显示器即 会显示测量结果。然后经过换算,即可得出单位时间内的 通气量大小。还有一种肺通气量计是根据涡街原理设计的。 其外形省略了螺纹橡皮管,用两根导线连接面罩与仪器本 体。仪器装戴前需要检查一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电源是否有电,各部件的连接处是否正常,等等。仪器装 戴好后需要作进一步检查,使用肺通气量计时,则要检查 面罩是否漏气,显示的数字是否灵敏。
劳动强度测定方法
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 肺通气量法。
测定劳动强度的其他方法
心率法。 体温法。 排汗量法。
能量代谢率的含义
能量代谢率是单位时间中劳动者 单位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量,以工作 日中平均每分钟每平方米表面积的能 量消耗量表式。
能量代谢率测定的主要内容
耗水平。在工业现场,可以通过测定心率 变化来确定其劳动强度的大小。但需要注 意的是测定脉搏来确定心率,要将测定时 间控制在劳动结束后10秒钟以内。否则, 测定出来的心率值是恢复期的心率值,而 不是劳动时的动态心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