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等高线地形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400~500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400
300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
500
300
400
)
山峰:580
高差352~380
桥梁:200~(300-72)
山峰
山峰
328
326
324
322
等高线现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盆地
425
420
410
405
400
盆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山脊
山脊
凸低为脊
分水线
中间高,两边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表示
等高线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
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
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二、等高线特点
2、等高线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除陡崖外无相交、不重合;
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缓
200
100
谷线
300
脊线
陡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山峰
480
500
520
540
560
59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梯田
304
305
303
304
302
303
302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N
新月形沙丘
840
830
82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山前冲积扇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典例
(2023·江苏宿迁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
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
1.该地貌类型为(
D)
A.冲积扇
B.三角洲
C.黄土地貌
D.天坑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
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一、相对高度计算
1.两点的相对高度
①两点都在等高线: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相 = 高 − 低 。
等高线地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1500m
甲地海拔?
1000m
甲乙相对高度?
500m
乙地海拔?
二、等高线特点
1、等高线基础概念
等 高 线 : 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闭
合曲线。
等 高 距 :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距离。 一 般 用 “d”
1.判断地形部位(小尺度)
山谷
山谷
凸高为谷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中间低,两边高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鞍部
400 300
100
20
0
30 40
0 0
20 100
0
鞍部
相 邻 两 个 山 顶 之
间,呈马鞍形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80
目录
70
60
P
50
20
Q
30
60
50
40
陡崖
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请在下图找到代表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的部位。
山峰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200
100
300
二、 等高线特点
4.特殊地貌
500
火山湖
600
500
火山口
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风蚀蘑菇
628
630
629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岱崮地貌
>
m
<
/>
<
m
②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
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
300米<HA<400米
0米<HB<100米
200米<H相<400米
交叉相减
D
相对高度范围
C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400~500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400
300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
500
300
400
)
山峰:580
高差352~380
桥梁:200~(300-72)
山峰
山峰
328
326
324
322
等高线现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盆地
425
420
410
405
400
盆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山脊
山脊
凸低为脊
分水线
中间高,两边低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表示
等高线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
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
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
二、等高线特点
2、等高线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除陡崖外无相交、不重合;
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缓
200
100
谷线
300
脊线
陡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山峰
480
500
520
540
560
59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梯田
304
305
303
304
302
303
302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N
新月形沙丘
840
830
820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山前冲积扇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典例
(2023·江苏宿迁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
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
1.该地貌类型为(
D)
A.冲积扇
B.三角洲
C.黄土地貌
D.天坑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
是(
A)
A.甲 B.乙 C.丙 D.丁
一、相对高度计算
1.两点的相对高度
①两点都在等高线:直接读出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相 = 高 − 低 。
等高线地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1500m
甲地海拔?
1000m
甲乙相对高度?
500m
乙地海拔?
二、等高线特点
1、等高线基础概念
等 高 线 : 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闭
合曲线。
等 高 距 :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距离。 一 般 用 “d”
1.判断地形部位(小尺度)
山谷
山谷
凸高为谷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中间低,两边高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鞍部
400 300
100
20
0
30 40
0 0
20 100
0
鞍部
相 邻 两 个 山 顶 之
间,呈马鞍形
二、等高线特点
3、地形部位判读方法
80
目录
70
60
P
50
20
Q
30
60
50
40
陡崖
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请在下图找到代表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的部位。
山峰
鞍部
山谷
山脊
陡崖
200
100
300
二、 等高线特点
4.特殊地貌
500
火山湖
600
500
火山口
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风蚀蘑菇
628
630
629
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岱崮地貌
>
m
<
/>
<
m
②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读取两点高度时需选取一个高度范围,采用交叉相减法,
可以算出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
如右图中A、B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
300米<HA<400米
0米<HB<100米
200米<H相<400米
交叉相减
D
相对高度范围
C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