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小袋鼠逛超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教案小袋鼠逛超市中班数学教案:小袋鼠逛超市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逛超市的情境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常见的货币单位,培养他们的货币观念。
2. 提供给孩子们辨认形状、颜色、大小的机会,加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数数能力、加法概念和计算能力。
4. 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具准备:
1. 不同颜色的纸币和硬币模型(如1元、5元、10元纸币和1角、5角、1元硬币)。
2. 模拟超市场景的道具和商品(如水果、蔬菜、日用品等)。
3. 购物篮、购物车等道具。
4. 个人账户记录表和交易凭证(模拟超市收银小票)。
5. 利用图片或手绘制作的小动物形状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与孩子们进行简单的交流,引导他们回忆在超市购物的经历,
了解超市的作用和用途。
可以询问他们对超市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2. 探究环节:
(1)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货币单位,如1元、5元、10元纸币和1角、5角、1元硬币等。
可以利用纸币和硬币模型进行实物展示,并帮助孩
子们进行辨认和区分。
(2)教师分发小动物形状卡片给每位孩子,并请他们仔细观察所
分发的卡片的形状和颜色。
之后,将超市道具中相关形状的商品摆放
在超市中,引导孩子们寻找并选择相应形状的商品放入购物篮中。
3. 操作环节:
(1)教师模拟超市收银员的角色,向孩子们提供购物篮,引导他
们逐个购物。
(2)在孩子们选择完商品后,教师询问每个孩子想购买的商品和
数量,并相应记录在个人账户记录表上。
(3)教师告知孩子们每个商品的价格,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加法
计算,并将购物车内商品的总价格记录在个人账户记录表上。
4. 总结环节:
(1)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整个购物过程,比较不同孩子之间购
物篮内商品的种类和总价格的差异。
(2)教师帮助孩子们总结加法运算的过程和方法,强化他们的数
数和计算能力。
(3)教师提问孩子们在购物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分享
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4)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
激励。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袋鼠逛超市的情境活动,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场景
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和实践,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操作
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
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