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化学检测与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化液化学检测与评价乳化液化学检测:
浓度
PH值
电导率
皂化值
铁粉含量
灰分含量
氯离子含量
酸值
ESI( 稳定指数)
细菌/真菌
乳化液各项指标测试要求及参考值:
1.浓度:
控制范围(薄板:2.5 ﹪—3.5﹪)
(厚板:1.5 ﹪—2.5﹪)
适当的乳化液浓度,是保证工艺润滑及板面清洗基础。

浓度过高:可能导致轧制时过润滑,引起打滑,增大轧后板面的残油量,降低了板面的清洁度;
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轧制时欠润滑,引起热划伤,增大了铁粉的磨损。

浓度控制方法:按照油、水的比例同时补充。

2、PH值
一般乳化液PH值在5.0– 8.0之间,波动范围0.2 – 0.5。

当PH值低于4.5或PH值高于9.0时有异常情况发生。

测量PH值作用:
1)乳化液颗粒度分布同乳化液酸碱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常,在PH值在5 – 8之间范围时,乳化液颗粒度是不变的。

2)当PH值低于4.5,颗粒度趋于增大,导致乳化液不稳定。

当PH 值在8 – 9之间,乳化液颗粒度趋于减小,导致冷轧过程中缺乏润滑性。

3)当PH值大于9.5以上,可能出现的相关现象,乳化液中脂/酯的颗粒度将趋于变小,而乳化液中碱性物质颗粒度趋于增大。

•当轧制乳化液PH值突然改变,伴随电导率改变,可能是被酸、盐、或碱性物质污染。

酸污染通常是由酸洗线带来。

盐污染可能来源:酸洗线,配液水质。

碱污染一般由于使用过清洗剂。

•细菌会引起PH值下降,而电导率不发生改变。

特别是停机不使用乳化液时经常发生。

受到细菌侵害的乳化液,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来。

3、电导率
•轧制乳化液电导率分布与铁有直接关系。

高铁含量容易和H+、OH-、 Cl-、 SO42-结合,同时较少同Ca2+、 Mg 2+、有机酸结合。

•在一般条件下,乳化液电导率每天最多增加20us/天,每天高于这个值被认为异常。

•控制范围<300us/cm
电导率变化产生原因:
1)电导率缓慢增加,PH值保持不变。

原因:配液水盐含量高。

2)电导率增加,PH值突然下跌
原因:酸洗漂洗水污染。

3)电导率和PH值突然增加
原因:乳化液被清洗剂污染。

4)电导率少量增加或基本不变,PH值缓慢下跌
原因:乳化液受到细菌侵害。

5)电导率快速增加,PH值保持不变
原因:乳化液受中性盐侵害,检查酸洗漂洗水。

4、皂化值
测量总油浓度和乳化液中油的皂化值,可以获得目前活性轧制油
和杂油百分数。

活性油含量=(测定皂化值/新鲜皂化值)* 实测总油浓度
杂油百分含量 = 实测总油浓度–活性油含量
皂化值控制范围 50-160mgKOH/g
1)皂化值过高:酸值升高带来虚假皂化值,乳化液变质;
2)皂化值过低:异类油混入,影响润滑效果。

皂化值控制方法:撇油器、停搅拌人工撇油、部分排放补充新油置换。

通常,乳化液中杂油含量超过20%,会降低润滑性。

5、铁粉含量
控制范围<300ppm
适当的铁粉含量有助于润滑。

1)铁粉过高:乳化液脏污,影响板面清洁;太高油水分离,稳定性差
2)铁粉过低:增大轧制油消耗。

铁粉控制方法:检查磁过滤运行状态,控制磁过滤
运行时间。

6、灰份
控制范围<500ppm
灰分过高:乳化液脏污,影响板面清洁;
灰分控制方法:检查真空过滤器走纸状态,增加走
纸频率。

7、氯离子含量
控制范围<30ppm
氯离子过高:会引起乳化液PH值波动,电导率升高,影响防锈性能。

太高则油水分离。

氯离子控制方法:检查酸洗漂洗水水质,部分排放。

8、酸值
控制范围≤20mgKOH/g
酸值过高:异类油混入或乳化液腐败变质,劣化变
质。

酸值的控制方法:撇油、部分排放补充新油置换,短暂
的升温杀菌。

9、ESI(稳定系数)
控制范围 70--90﹪
ESI过高:油滴粒径细化,影响润滑;
ESI过低:油滴粒径增大,分部不均衡,影响浓度应答。

10、轧制油对水质要求
注:建议配液水质采用去离子水或软化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