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咱家的60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咱家的60年
“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咱家的
60年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XX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

60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城市旧貌换新颜,我们的小家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风景……
大伯来信是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因为只要大伯来信,餐桌上总会有惊喜。

也是从大伯的信上,我第一次有了地理概念,我生长的这个地方叫“绍兴南门外李家溇”。

古时城市四面有门,晨启晚闭,沿袭下来的“南门外”就意味着我们家是住在乡下了。

故事就从我的爷爷开始。

关于爷爷的爷爷们的故事,已经不得而知,也没有家谱可以考证,或许我们朱家曾经也大富大贵过,后又逃不出“富不过三”的魔圈,家道中落,但那已随历史的烟云消散了,我只知道我们家在爷爷这辈,日子还是比较艰苦的。

按爷爷的说法,他出身在“旧社会”,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日本鬼子”手里捡得一条小命,才活到今天。

但日子再艰苦,生活还得继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年不变的古训。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爷爷结婚了,也算是“小家”“大家”共欢庆了。

结婚那年,爷爷21岁,奶奶18岁。

奶奶是被花桥抬进
伯另立门户去了,给我父亲腾出了“婚房”。

父亲母亲的恋爱过程比爷爷奶奶的复杂得多。

因为父亲在当时算是大龄青年,且家境相当一般,所以要找个好姑娘相当困难。

而我外婆家有四个女儿,个个都是花,就舅舅一根“独苗”,且年龄尚小,未能承担起地里的重活,父亲抓住了机会,主动为外婆家帮忙,博得了丈母娘的欢喜之后,离成功就差一步之遥了。

那一步就是当时准新娘最期盼的“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母亲没有要全,只希望能“办到”手表和自行车即可,那可真是“办”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物质还是相当匮乏,买东西都得凭票,手表这类的“大”更是一票难求。

爷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替我父亲办妥了终身大事。

于是才有了我。

父母在生下我不久,就去了一个当时不知道在哪的地方打工,后来才知道那个地方叫“广东”,如此算来,我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留守儿童”。

打工的艰辛只有父母自己知道,我依稀记得的只是父母每年过年回家带来的糖果。

凭借在外打工赚的钱,父母盖起了两间两层的楼房,虽然没有任何的装潢,但那时看来绝对够豪华。

之后,父母就再也没有外出打工了,因为绍兴类似广东的工厂也渐渐多了起来。

母亲进了村办袜厂,父亲进了村办型钢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工厂效益不好,父母下岗
了。

但凭借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下海”了,开起了小商品店,收益比之前的工资翻几番,成了村里较早的“十万元户”。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作为80后,我没有品尝过父辈们为生计操劳的艰辛。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最多的就是玩耍和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标语曾刷满村子里最醒目的位置,也刷在我幼小的心里。

我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爷爷奶奶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在他们看来,这是光耀门楣的喜事。

如今,我已接近而立之年。

为了我的婚事,父母特地选在奥运之年,在老房子的地基上给我盖起了一幢小洋楼。

今年的国庆,在祖国六十华诞之机,在爷爷奶奶金婚纪念之际,也将迎来我人生的一大喜事,算是三喜临门。

而今,大伯已经不再来信了,因为80多岁的爷爷也已经用上手机了;大伯也不用再来信了,因为自从XX年土地被征用后,爷爷奶奶除了一次性领取近3万元失地补助金外,每月还可以领取400多元的养老金,并且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即使大伯来信,地址也不再是“南门外”了,如今,中心大道从村旁经过,城乡差别基本不复存在,曾经的乡下已成为城市的休闲区了。

大河有水,小河满。

一个普通家庭的60年变迁,折射了一个国家崛起的历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祖国繁荣昌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