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争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为重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为难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父亲话的四层意思,学习提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板题,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看老师写课题《争吵》,请大家齐读课题。

2、回顾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讲了谁与谁的争吵?(板书:我、克莱谛)还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争吵,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争吵?(板书:嫉妒、报复)
3、过渡:其实,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发生争吵也是难免的,关键是发生争吵后,怎样做才好。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会有所收获的。

那么文中的“我“与克莱谛争吵后是什么表现?怎样做的呢?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看提示,自主学习。

看大屏幕,请听老师读自学提示:“我“和克莱谛争吵后是什么表现?自由读课文,用“”画出争吵后“我”的表现,用“”画出争吵后克莱谛的表现,再好好读读画出的句子,看从中体会到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我们先来看争吵后“我”的表现。

a、争吵后,“我”是怎样的表现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我”什么样的心情?(不安、后悔、矛盾)
b、指导读:你从哪儿看出“我”后悔?你能把“我”的后悔读出来吗?大家都来试试!(自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听完你读,老师感受到“我”有点后悔,谁再来读读?(指读)大家一齐来读读。

c、从哪儿体会到“我”很矛盾呢?谁愿意把你画的交流给大家?你来读读这些句子。

d、在平时,你也有做错时,那当你做错,也认识到自己做错了时,你敢向别人认错吗?如果不敢,你当时是什么心理?
有了这样的感受,大家再来读这些句子。

e、小结:这里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将我在争吵后的后悔、矛盾写得具体、形象,我们写作时也可学着写,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f、争吵后我还有什么表现呢?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

g、“我”终于挨到了放学中为什么用“挨”字呢?你从“挨”字体会到什么?
h、放学会,我怎么做的?还画出哪些句子。

i、争吵后,克莱谛是什么表现呢?接下来我们看看用“”画出的句子。

a、克莱谛争吵后先是什么表现?(指名读画的句子: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从他“瞟”的眼神我们可以想到争吵后他也是思绪万千。

那么他可能想什么呢?可这里并没有描写。

你能用上面的心理描写的方法,说说他现在会想些什么吗?同桌可以讨论。

b、放学后他又是什么表现?交流一下(板书:拨开戒尺)
c、从他放学后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d、是呀,他拨开的不仅是戒尺,还有我们之间的误会,我们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宽容,正是他的宽容,让我们重归于好。

e、分角色来读9-13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克莱谛的宽容。

过渡:面对克莱谛的宽容,面对意想不到的“我”与克莱谛的重归于好的惊喜,我太兴奋了,一回到家就告诉了父亲,父亲是怎么说的呢?
三、体会教导
1、齐读最后一段。

2、父亲听了我的话,是怎样说的呢?(齐答后,课件出示父亲的话)
3、课文中还有几处父亲的话,你能从文中很快找到吗?
4、再读父亲说的话,想想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
5、小结:父亲的话主要说了四个方面的意思:要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认错误,请求对方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不应该防御。

6、“我”做到哪些?哪点没做到?哪点做得不好?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学到这儿,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发生争吵后怎样做好了吧?对呀,常言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2、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

板书设计:
15 争吵
我:不安矛盾后悔挨举戒尺嫉妒报复争吵
和好
克莱谛瞟不是……而是……拨戒尺
(宽容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