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旅游的对策与建议_对发展成都西郊古镇特色旅游线路的探讨

合集下载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古镇旅游已经成为各地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其特色的核心,在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发展这些资源尤为重要。

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非常关键的。

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吸引游客。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保护古镇的古建筑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代表了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是必须的。

保护古镇的传统手工业和文化习俗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传统手工业和文化习俗是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向游客展示古镇的独特魅力。

要加强对传统手工业和文化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古镇的自然环境也是必须的。

古镇的自然环境对于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要加强对古镇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发展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提升古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古镇旅游的发展。

要加强古镇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宣传和推广古镇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吸引更多的游客。

要加强古镇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提供便捷的交通、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要加强古镇的旅游管理和服务。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要加强古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方式,为古镇旅游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发展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的任务。

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加大对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力度。

还需要加强古镇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发展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加强对古建筑、传统手工业、文化习俗和自然环境等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推动古镇的宣传推广、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管理和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工作,才能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_以成都为例进行SWOT分析

(6)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_以成都为例进行SWOT分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经济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张涛刘晓倩【关键词】成都文化旅游SWOT【摘要】文化旅游成为近年来新兴的旅游项目之一。

成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成都市旅游、文化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用SWOT分析法,对成都市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到更有利于成都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旅游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观光,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发展参与型、民族型、文化型等类型的旅游,拓展旅游外延和内涵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悄然兴起。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加之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效益看好。

成都拥有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绝大多数均已开发,但开发并不完善。

成都市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所谓SWOT 分析就是对区域经济活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 )和劣势(weakness ),所处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 )进行全面分析,为制定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战略提供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系统的判断和直接的思路。

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第一,世界遗产西部第一。

在西部各省、直辖市中心城市中,西藏拉萨、云南昆明、陕西西安各有一处文化遗产保护地,其余省会城市都没有。

而成都现有都江堰-青城山双文化遗产以及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地等两处,这在西部中心城市中位居第一。

第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位居西部前茅。

截至2006年,在西部省会城市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西安以34处位列第一,成都以24处位列第二。

成都市有其独特的优势,反映先秦时期古蜀文明的“金沙”遗址、“鱼凫”遗址,三分天下的蜀国遗迹、杜甫草堂等,极具发展优势。

第三,拥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桂冠。

成都在2007年被评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同年,成都温江区获选“国际花园城市”桂冠;2008年,成都温江区获得“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镇旅游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选择之一。

然而,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人文景观褪色、商业化过度、环境污染等,需要采取对策建议,以保障古镇的发展和游客的体验。

一、人文景观褪色古镇的人文景观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有些古镇因为历史悠久、人口稀少等原因,导致建筑、文化受到破坏。

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和力度,保护和修缮古镇建筑,严格控制开发,加强文化知识普及和历史教育,提升游客对景区文化的认知度。

二、商业化过度近年来,不少古镇都被商人和房地产开发商瞄上了商机,商业化过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镇建筑及其周边的文化氛围,给予了商业开发了很多商机和市场,但过多的商业化发展不仅破坏了古镇的原有文化景观,也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既要充分利用商业化的发展机遇,也要对商业化开发加强监管,避免对景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破坏。

三、环境污染由于游客数量的增加,古镇环境污染也随之增加。

游客丢垃圾、乱涂乱画等举动影响了古镇的形象和环境,特别是对水资源和空气质量造成了潜在危害。

建议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景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增加垃圾桶、厕所等公共设施,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等。

四、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古镇旅游的标志之一,如景区导游、游玩设施、住宿等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政府应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构,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进行严格把控、科学培训;对旅游设施的投资、管理和维护进行有效规划和把控;在旅游住宿方面,政府加强对旅游住宿设施的规范、监管和维护,确保旅游住宿的质量。

五、营销推广古镇在营销推广上需要加强对自然、人文、娱乐、文化等丰富旅游资源的宣传,提出自己独特的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真正把古镇助推至整个国际旅游市场的前列。

在促进古镇的发展的同时,鼓励在古镇周边的小镇、乡村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使其成为藏龙卧虎之地,形成旅游品牌效应。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古镇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然而,在受到大量游客涌入的同时,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二、问题分析1. 人流拥挤随着大众旅游兴起,越来越多人选择前往古镇旅行。

但由于古镇内部空间有限,高峰时段常常造成人流拥堵情况,给游客带来不便。

2. 商业过度发展部分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过度开发商业设施。

这导致原本具有浓厚历史氛围和传统风貌的古镇被商业化改造所破坏。

3. 环境破坏大量游客持续涌入会带来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等问题。

例如垃圾乱扔、墙壁刻字等行为,对古镇的环境造成了损害。

4. 缺乏规范管理有些古镇存在管理薄弱的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和游客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无法保护古建筑等文化遗产。

三、对策建议1. 合理限流及优化服务设施可以通过合理限制游客人数来减少人流拥挤现象。

同时,提升古镇内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 建立保护机制针对商业过度发展问题,在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应当加强与各方合作,并确立权威主导地位。

降低商业开发权益困扰下,推动整个市场向“质量取胜”方向转型。

3. 推行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意识培养工作,倡导绿色旅游观念。

设置多处垃圾桶并加大维护力度,设立相关宣传牌等措施,引导游客爱护古镇。

4. 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应加大对古镇的管理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和游客的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并增派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处理问题。

5. 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古镇既是旅游景点,也是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

应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保护并传承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发展中实现文化的持续繁荣。

四、结论在发展古镇旅游业过程中,必须重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合理限流、优化服务设施、建立保护机制、推行环境教育以及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都是关键步骤。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1.定位与目标我们要明确洛带古镇的旅游定位。

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郊,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历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2.规划布局(1)核心景区:以洛带古镇为中心,打造一个占地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

景区内包括古建筑、古街道、古桥梁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特色民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

(2)周边景区:在核心景区周边,规划一批特色景区,如洛带湖、洛带山、洛带温泉等,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3)交通网络:完善景区内部交通网络,设置观光车、自行车租赁点等,方便游客游览。

3.策划内容(1)历史文化体验:开展洛带古镇历史文化讲解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游客讲述古镇的历史故事。

同时,举办洛带古镇文化节,展示古镇的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

(2)休闲度假:打造一批特色民宿,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在景区周边规划休闲度假区,设置温泉、SPA、健身房等设施,让游客在游览之余,享受休闲度假的乐趣。

(3)民俗风情:举办洛带古镇民俗风情周,展示古镇的民俗文化。

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洛带美食,欣赏到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还可以参与到各种民俗活动中。

4.实施方案(1)项目启动:成立洛带古镇旅游开发项目组,负责项目的策划、实施、监管等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对古镇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景区的硬件设施。

包括修复古建筑、拓宽道路、增设停车场等。

(3)宣传推广:利用网络、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加大对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

(4)人才引进: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合作发展:与周边景区、旅行社等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线路,拓宽市场渠道。

(6)持续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游客反馈,优化景区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5.预期效果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仿佛已经看到了洛带古镇焕发的新颜。

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

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意见对于小城镇旅游开发,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1.挖掘文化资源:每个小城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应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展示、活动和体验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2.保护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必须注重环境保护,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应将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3.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4.发展特色旅游:小城镇应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例如,可以发展农业观光、民俗体验、户外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加强合作与宣传:小城镇应与周边地区、旅行社等加强合作,共同推广旅游资源。

同时,也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小城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注重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能够长期持续。

7.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8.关注游客体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

及时收集和处理游客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9.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发展模式,避免盲目跟风和复制粘贴。

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10.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小城镇旅游开发的支持。

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扶持、人才引进等政策,鼓励更多的投资和创业者加入到小城镇旅游开发中来。

总之,小城镇旅游开发需要注重资源挖掘、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特色发展、合作宣传、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成都周边古镇特色及古镇开发中的问题初探

成都周边古镇特色及古镇开发中的问题初探

183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1 特色研究公元前311年。

川内古镇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由于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大量移民由外地涌入四川,带来了许多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艺术,成都是四川文化的核心,在外来文化和巴蜀民居传统的共同作用下,成都周边古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古镇形态丰富,文化醇厚成都周边古镇讲究因地制宜,在多年的建造和发展修缮过程中形成了形态丰富的古镇形象,成为成都周边古镇特色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形如镰刀的铁佛古镇 ,状似蛟龙的“龙镇”罗泉 ,还有被称为“云中一把梭”和“山顶一只船”之称的罗城古镇。

这些古镇均是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见证。

1.2 场镇建造不循规制遵从人境和谐四川地质地貌复杂多变,很多古镇在建设之时并未严格依据城镇建设的规制,而是“因地制宜”,由山造势,傍水建城。

成都周边古镇的选址也大多遵循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原则,以贴近自然,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统一为规划之要义。

岷江水洗发达,在都江堰处分流,在众多的分支点就有许多古镇建造而成,考虑到水患和取水方便,这些古镇离水源均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尽可能建造在高台之上。

例如彭州的小鱼洞是明显的例子。

另外有一些古镇跟江南的古镇比较相像,古镇建造在河边,但是有高高的石砌高台防止水患。

1.3 建筑融大家之特色,风格现自我之性格“青瓦粉墙,青石小桥……”似乎是成都周边古镇的最佳印象。

成都周边古镇融地方特色于其中,她们吸取各地民居精华于其内,结合了当地情况所构建的众多古镇建筑,将成都周边的民风民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都周边民居中随处可见的建筑“封山火墙”源于徽派建筑,但如今却已成为了巴蜀古镇的典型建筑标志之一。

它是见证蜀地原住居民与各地移民融合共济的生活景象的最充分的实物证据。

1.4 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成都周边古镇因多建在便利的水路或险要之地使其成为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汇聚之地:商贾频繁,文化繁荣,名人集会,保留了大量的文化艺术遗产。

基于SWOT与STP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为例

基于SWOT与STP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为例

基于SWOT与STP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为例摘要:本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古镇为例,运用SWOT 与STP模型,对其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

通过对新场古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确定其定位与目标市场,并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1. 引言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大邑县新场古镇作为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备发展成为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潜力。

因此,研究其营销策略,对于推动其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SWOT分析2.1 优势新场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风格独特,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旅游条件。

2.2 劣势新场古镇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差,无法满足游客对于舒适度和便利性的需求;另外,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手段,知名度有待提高。

2.3 机会旅游业的崛起给新场古镇带来了机遇,成千上万的游客每年涌入大邑县,为新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另外,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为旅游景区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渠道。

2.4 威胁新场古镇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周边地区也有类似的旅游景区,竞争激烈;另外,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也可能对其发展造成影响。

3. STP模型3.1 定位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新场古镇可将自身定位为一座以历史文化和风景为主题的休闲旅游胜地。

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提供独特的游览路线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并提供休闲度假的机会。

3.2 目标市场新场古镇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化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休闲度假者和城市居民。

这些消费群体对历史文化和风景有浓厚兴趣,并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4. 市场营销策略4.1 品牌推广通过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升新场古镇的知名度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座古镇。

同时,与旅行社合作,开展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旅游业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旅游业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旅游业的整改措施及建议一、问题分析旅游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在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我们需要进行整改和改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 发扬互联网+旅游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通过推广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等便利措施,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2.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体系,并将各地旅游景区与交通枢纽衔接,提高游客到达目的地的便捷程度。

三、提高服务质量1. 建立健全导游考核机制,确保导游素质合格。

对导游进行培训教育,并实行绩效评估制度,提升导游服务质量。

2. 开展餐饮和住宿业务诚信监管,加大对涉及旅游餐饮、住宿企业的考核和管理力度。

加强卫生监管,确保旅客食宿安全。

四、加强景区管理1. 完善景区规划建设。

严格控制景区扩容,合理规划新建景点,保持景区原有生态环境。

2. 增加投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

特别是在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方面进行改进,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旅游交通安全教育宣传。

提高游客对交通工具安全的意识,并督促旅行社和交通运输部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2. 加强旅游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组织针对性培训,加强各级应急队伍的日常训练,在突发事件处理上做好准备工作。

六、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1.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落实文物修缮和重要历史古迹的保护,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研发。

2.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

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推动文化遗产利用的创新。

七、增加旅游宣传力度1. 通过各种媒体,推广我国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上进行宣传推广,在国内外展会上持续宣传我国旅游资源。

2. 制作优质旅游宣传片、图片等多媒体材料,提高形象度和吸引力。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古镇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破坏等。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过度商业化问题:无疑,商业化使得古镇旅游得以繁荣,但过度商业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大量商业设施的建设破坏了古镇的传统建筑和原有风貌。

其次,商业化导致了商品的同质化,丧失了古镇的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

此外,商业化还带来了拥堵和垃圾处理等问题。

针对过度商业化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规划管理: 古镇旅游需要有规划管理的指导,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规定,限制商业设施的规模和数量,保护古镇的传统特色。

2.注重文化保护: 古镇旅游要注重保护和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鼓励开展传统手工艺的展示和推广,吸引游客通过体验文化活动来增强对古镇的认同感。

3.加强市场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力度,防止商贩售卖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商业欺诈行为。

4.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古镇应积极开展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例如推出特色美食、传统节庆活动等,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破坏问题: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例如水源污染、垃圾排放等问题。

这不仅对古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针对环境破坏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制定环境保护法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古镇环境的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法规,严禁污水排放、乱倒垃圾等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

2.倡导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如引入环保技术,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宣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使游客自觉遵守环境保护规定,共同保护古镇的生态环境。

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议

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议

发展特色旅游业建议
为促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突出地方特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风景名胜,应该突出这些特色来吸引游客。

例如,开发和推广特色美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和表演等。

2. 保护自然环境: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通过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计划,限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倡游客的环保行为。

3. 提供个性化服务:特色旅游强调的是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服务,因此旅游业者应该注重提供各种各样的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这包括交通便利、卫生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5. 与当地居民合作:特色旅游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人力,与当地居民进行紧密合作。

这可以通过培训当地居民成为导游、提供民宿和农家乐等方式实现。

6. 创新推广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推广,增加特色旅游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此外,可以贴近游客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的活动和体验。

7. 加强国内外合作:特色旅游需求市场多样,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广特色旅游产品。

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展览和交流活动。

总之,发展特色旅游业需要旅游业者、地方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尊重环境、保护文化遗产,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成都旅游调研报告

成都旅游调研报告

成都旅游调研报告成都旅游调研报告一、前言成都是中国大陆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经是西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现今则以川菜、熊猫和文化旅游而著名。

为了了解成都旅游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旨在分析目前成都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成都旅游资源1.文化遗产成都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国排名前列。

比如宽窄巷子、文殊院、玉带桥、汇融广场等,这些都成为了成都的文化名片。

2.自然资源成都市位于西南地区,山川格局方圆万里,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成都市区内便有大量的自然景观,比如人民公园、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等,这些都是成都的自然资本。

3.体育资源成都市有多个体育设施,开比赛、办赛事都十分方便,比如新华体育场、绵阳市体育场等,这给成都旅游发展带来了便利。

三、成都旅游市场目前,成都市旅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除了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游客,还有来自四川内部的游客,这些人通常是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是外地的中小学生。

其中以外来游客为主流,占成都旅游市场的一半以上。

对于沿线经济区域来说,成都旅游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成都旅游发展现状成都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足,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定位不够明确、缺少品牌管理和旅游营销方面的综合计划。

虽然成都旅游市场规模很大,但旅游产品品质不够高,综合竞争力不足,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同时,成都的旅游业也缺乏全面的标准和规划,这给市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成都旅游问题分析成都旅游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旅游产品不够特色化,市场认知度不够高。

2.游客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3.成都市旅游价格较高,难以吸引广大游客。

4.市场管理和旅游营销方面的综合计划不够全面。

六、成都旅游建议1.多元化旅游产品:在成都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注重特色化、个性化,将成都美食、文化、自然风光等各类资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情追捧。

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不断升温,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 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古镇多为老城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交通运输、供水排污、电力供应等基本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影响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2. 游客过度拥挤一些知名古镇因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涌入,导致景区拥堵、狭窄街巷无法容纳太多人群。

人流过密不仅妨碍了观光体验,也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

3. 商业化程度过高为了迎合商业利益,一些古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存在不足,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拆迁、商业建筑泛滥等问题。

传统文化被商业化包装,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

4. 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未来长远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古镇旅游将无法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方面的不足。

鼓励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古镇旅游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2. 控制游客数量通过限制日接待量、推行预约制度等方式,合理控制游客流量。

完善景区内服务设施建设,扩大观光空间,并积极引导游客分散至周边地区进行观光活动,从而减轻古镇内的拥挤情况。

3. 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来控制商业开发,加大力度整治商业化问题。

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志愿者等机构参与到古镇保护和活化利用中,实现可持续地保护和开发。

4. 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重视资源及环境保护。

通过限制新增旅游设施的规模和数量,避免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旅游发展,倡导游客文明礼仪意识。

浅析古镇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古镇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古镇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罗倩杜锦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1期摘要:罗城古镇被誉为“中国的诺亚方舟”,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罗城古镇已在海内外拥有了较大的知名度。

先后有电影、电视剧组来此拍摄,央视专访节目的播出也引发了游人极大兴趣。

当地政府现正大力发展古镇旅游,本文将对罗城古镇旅游发展出现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罗城古镇旅游发展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24-01一、罗城古镇特色分析1.罗城古镇概况罗城古镇有“山顶一只船”“云中一把梭”的美称,位于犍为县东北部,正处在天下第一山——峨嵋、乐山大佛,以及小西湖五通桥这条著名风景线上。

居住着汉、回、彝、满、藏、黎、苗7个民族。

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

至今,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然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

1982年,澳大利亚人受其奇特造型的影响,依样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罗城古镇从此名扬海外。

2.古镇特色罗城古镇以其独特的船型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旱舟文化底蕴著称,富有地域特色的川南地方美食也让罗城享誉省内外。

罗城古镇,具有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文化悠久;三宫五庙、铁山遗迹;地方特色美食和金井战国墓群等特色。

二、罗城古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政府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足,居民保护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景区内居民未形成整体且自发的文物保护意识,保护意识薄弱,忽视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复制性,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以破坏文物古迹为代价。

2.自然灾害对房屋造成严重威胁,古建筑受损严重罗城古镇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木制结构建筑房屋,几百年来,风吹日晒加之白蚁的侵蚀,使房屋稳固性和安全性不如从前。

其次,由于当地居民的防火意识薄弱,几年前的火灾也对古镇造成损毁。

此外,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对本处于山顶上的古镇建筑造成严重威胁。

3.经济发展与古镇保护形成冲突急于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视历史文物的保护,拆除历史街区的行为对古镇本身的破坏严重。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探索中国古镇之美的旅程。

然而,在享受其中文化与历史魅力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从环境破坏到商业化过度等等。

本文将就目前古镇旅游所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景区管理混乱1. 无序开发导致景区管理松散。

某些地方政府为了逐利而大力推动旅游开发,但却忽视了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

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会导致在旅游高峰期无法有效调配资源,形成拥堵甚至安全风险。

2. 缺乏便捷的交通网络。

很多古镇位于偏远山区或交通不便地带,缺少便捷可靠的交通工具与基础设施。

这样不仅限制了居民出行需求,也极大影响着当地旅游业发展。

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在维护旅游秩序方面加大力度。

- 积极发展交通网络,确保古镇与主要城市之间连接畅通。

三、商业化过度带来的问题1. 传统文化僵化与清新氛围消失。

随着商业投资的进驻,一些原本富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古镇逐渐变成了购物中心或人山人海的资源浪费之地。

这不仅会损害当地文化生态系统,还会使游客流连忘返的愿望落空。

2. 商品售卖同质化和价格虚高。

很多商家在租金高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谋取利益而漠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需求。

结果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低劣商品,并且价格居高不下。

对策建议:- 通过合理分区划等手段恢复古镇原有形象与氛围。

- 加强与当地居民合作,保护其传统产业并改善生活质量。

- 鼓励商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创新并减少价格漫天要价的现象。

四、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1. 拥堵和垃圾问题严重。

过度开发旅游业导致了车辆拥堵和大量垃圾产生,给古镇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冲突。

2. 古建筑和文物保护不力。

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因为缺少有效保护而逐渐破损,并面临着日益增多紧迫问题。

对成都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对成都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游的快速、 持续发展 。
关 键 词 : 乡村 旅 游 ;S T WO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F 9 50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 2 (0 8 0 6 2— 1 x 20 )7—0 1 0 0 8— 3
乡 村旅游 是 以乡 野农 村 风 光 和 活 动 为 吸 弓 物 , l
新旅游 、 新体验、 新风尚” 为主旋律的乡村旅 游在全 国各地 异 军 突 起 。 而成 都 作 为 全 国 有 名 的休 闲城 市 , 闲旅游 是市 民生 活极 其重 要 的一部 分 , 休 随着成 都 成为 城 乡统 筹 改 革 实验 区 , 府 更 加 大 了对农 村 政
的开发 , 尤其 是 乡 村旅 游 业 的发 展 。现 成 都周 边 的 锦 江 区三圣 乡红 砂村 “ 乡农 居 ”、 花 郫县 友 爱 镇 农科 村 、 泉驿 区 兴龙 镇 “ 亩 观 光 果 园 ” 都 江 堰 市 青 龙 万 、 城 镇 “ 城 红 阳猕 猴桃 、 城 绿茶 基 地 ” 已成 为全 青 青 均
方 , 着发 达 的交 通 。成 都 周 边 的 乡村 旅 游 地 主要 有
分布在郊区, 距离城区大多在 5 0公里左右 , 大多与
城 区 都有 公交线 路 , 条 件 成 熟 的 地 区还 有 专 门的 且 旅 游集 散 点 , 新南 门有 直达 洛带 的旅 游车 , 如 茶店 子
作者简介 : 慷( 9 3 ) 男 . 李建 18 一 , 四川广安人 。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 0 0 7级硕 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 公共政策。
国首批 农 业旅 游示 范 点 。“ 圣 花 乡 ” 是 成 为 了 三 更 国家 4 A级旅 游景 区 。
成 都是 非 常有 名 的旅 游 胜 地 , 边 地 区有 着 丰 周

新形势下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新形势下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新形势下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活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更是成为了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篇文章就新形势下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一、成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成都市是全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市的旅游业已经形成了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商业旅游、三城联游等多种旅游业态为主的产业体系。

截至2019年底,成都市共有旅游景区市级以上的旅游景区630个,拥有星级饭店240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数量达到35家。

成都市的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和品牌优势,其中高新、天府等常年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

但是,成都市旅游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行业发展不够均衡。

成都市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但是大川、松潘、九寨沟、康定等蜀山片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还比较不足,游客增长不够明显。

其次,旅游业的产品不够多样化。

成都市旅游业的主要产品为美食、美景和川剧等传统文化,市场存在同质化现象。

1. 旅游业大数据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旅游业正逐渐向大数据化、智能化趋势发展。

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游客偏好、兴趣、习惯等,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对于成都市而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探索新的旅游模式,例如社交旅游、定制旅游等,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 突出旅游品牌建设旅游品牌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市在打造“天府之国”这一品牌上非常成功,将“舌尖上的成都”“夜经济之都”等品牌成功输出。

在未来,成都市旅游品牌建设需要更重视市场开拓、品牌传播等,更好地推广成都旅游品牌。

3. 旅游业融合发展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成都市旅游业从文化、生态、商业、三城联游等角度,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例如,文化旅游可以与演艺、电影、动漫等行业进行融合,在旅游行业打造文旅融合的新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2月第15卷第1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 nal o f Guilin Institute o f T o ur ismF eb.,2004Vo l.15N o.1[区域经济与旅游研究]发展特色旅游的对策与建议——对发展成都西郊古镇特色旅游线路的探讨¹曹丹,杨方琳(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6)[关键词]成都西郊古镇;特色旅游线路;区域合作;资源整合[摘 要]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能为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古镇游作为四川特色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在开发上应该注重区域合作,在一定范围内连接成为一条特色旅游线路。

主要探讨如何将成都西郊的崇州市街子镇、大邑县安仁镇和邛崃市平乐镇进行旅游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整体的旅游形象,从而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希望这种结合方式也会对四川其他特色旅游线路发展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80(2004)01-0052-04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Special Tourism——A Discussion about Developing Ancient Towns Tourismin West Suburb of ChengduCA O Dan,YANG Fang-lin(Tour ism Dep artment,S ichuan N or mal University,Chengdu610066,China) Key words:ancient tow ns in w est suburb of Cheng du;special tourist itineraries;regional coo peratio n;resources integ ratingAbstract:Special tour ism products bring new chances to the dev elo pm ent of regional to urism industry.Being a special product,traveling in ancient tow ns is a new hig hlig ht in Sichuan.Inter-regional coo per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its dev elo pment in order to make up tourist itineraries by linking tow ns tog ether,so that the to urism resources can be made better use of after being integrated as a w hole.T his paper is focusing on ho w the three ancient tow ns near Chengdu,Jiezi To w n o f Chongzhou County,Anren T ow n of Dayi County and Pingle Tow n o f Qiong lai County can constitute an integral im ag e and give an impetus to the developm ent o f the reg ional tourism industry.We hope that it w ill be useful fo r the developm ent o f other special tourist itineraries in Sichuan. 2002年9月,四川省旅游局、建设厅、文化局联合推出四川省十大古镇游,古镇游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针对四川古镇较为丰富的资源情况,如何将分散的古镇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区域优势,使其以整体形象来吸引旅游者,从而带动区域旅游的发展?本文就将以5个古镇中同属成都市西郊成温邛公路线上的崇州市街子镇、大邑县安仁镇和邛崃市平乐镇为例,分析如何开发古镇旅游这一特色旅游线路。

¹[收稿日期]2003-11-13[作者简介]曹丹(1979- ),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杨方琳(1978- ),女,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

一、三古镇的优势与劣势分析(一)崇州市街子镇街子镇位于崇州市境西北,东北与都江堰接壤,毗邻九龙沟、凤栖山和青城后山三大风景区,距离成都62公里,是典型的川西平原农业场镇。

街子镇依山傍水,地势平缓。

镇背后有座山形如凤的凤栖山,山后层层远山绵亘,形成盘龙,护送龙脉的味江河经五回沱路奔腾进入街子场。

在山下街子场入口处,形成一汪碧潭,名为龙潭。

按风水习俗,街子镇水口上建有龙潭寺和御龙桥。

小镇水系发达,除味江外,还有横江渠穿镇而过,所以小镇石板路两侧,居民的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故有“川居水乡”之称。

晚唐“一瓢诗人”唐求曾在此隐居,另有明代古塔——字库塔卓然而立。

街子镇还有著名的街子镇汤麻饼、豆花、大麻花等风味小吃,制作街子镇汤麻饼和豆花的作坊与其他的手工作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街子镇背面的凤栖山中有著名古寺——光严禅院,被誉为“西川第一天”。

从以上资源条件,笔者分析出街子镇的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优势一:凤栖山自然资源条件好,且拥有一定的人文旅游价值,其地理位置紧邻青城山风景区,从青城后山到凤栖山十分便捷,具备吸引青城后山游客到凤栖山和街子镇游览的良好条件。

优势二:街子镇布局独特,是川西地区少见的水乡风格的古镇,镇中老街和古建筑保存较好,不仅有名人故居、清代古塔,还有多种民间手工作坊,街子镇的农家乐旅游已经初具规模。

因此,街子镇整体游览的文化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强。

优势三:从成都到街子镇交通便捷,花费时间较短,随着成温邛公路的贯通,到达崇州将更为便捷,可进入性将大大增强。

劣势一:优势一同时也是街子镇的劣势,由于与青城后山距离近,青城山风景区在资源级别上和名气上明显具备很大的优势,要避免青城山对凤栖山形象遮蔽作用有一定的困难。

劣势二:街子镇本身规模较小,接待设施发展滞后,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无法在吸引游客上形成规模效应。

劣势三:虽然街子镇是古镇,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宣传意识和保护意识,街子镇的开发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二)大邑县安仁镇安仁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距成都52公里。

其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中西式样结合,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其中的代表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建于本世纪20至30年代,占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老公馆、新公馆、珍品馆。

老公馆现名“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是全国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

馆内有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遗存的大量文献资料,上千件文物和近万件展品。

新公馆配置对称,主次分明,现为展览川西民俗风俗的博物馆。

珍品馆里展出的是庄园内府鲜为人知的生活存照和稀世珍宝。

此外,安仁镇还发展了刘文彩为主题的特色食品文彩排骨、文清鸭璞、庄园鱼丝、石磨豆花、泡菜等,据说都是当年刘文彩爱吃的食物。

其特产唐场豆腐乳更是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

分析安仁镇的区位、交通和资源特色,总结出以下几个优势和劣势:优势一:刘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级别高,当地政府保护开发意识强,于1959年对外开放,使该镇的旅游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优势二:安仁镇交通便利,距成都不到1小时车程,其周边景区大多发展较为成熟,如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等。

这些景区到安仁镇的交通都非常方便,对安仁镇的旅游业有一定带动作用。

劣势一:安仁镇本身在发展旅游上的宣传意识不太强烈,这也是导致刘氏庄园一直不愠不火的原因之一。

此外,安仁镇旅游景点类型相对单一,除了公馆建筑群外,几乎没有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

劣势二:刘氏庄园门票价格相对偏高,并且加收讲解服务费,但其讲解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这无疑在游客面前增加了一道门槛,影响了游客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印象。

(三)邛崃市平乐镇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境西南的白沫江边,距成都市93公里。

该镇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曾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至今仍有川南蜀道遗址。

镇区内33条街道沿江东西排列,几条南北走向横街贯穿其间。

街上均是木板房、小青瓦屋顶,临江一排排的吊脚楼,河上和沟上的大小石桥均为拱桥,仍是一派川西民居风情。

距离平乐镇1.5公里的金华山是一处宗教文化景点,山中的摩崖大佛石刻群始刻于隋,历史悠久,栩栩如生。

平乐镇的唐代观音院也极具宗教文化氛围。

平乐全镇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

平乐镇古造纸作坊,始于南宋,造纸遗址沿山造坊,设计独特,在全国现存古造纸遗址中较为罕见。

位于平乐镇西北1公里的芦沟自然风景区,森林覆盖面积16000多亩。

平乐依靠丰富竹资源发展起来的竹编手工艺品从普通的家用品到工艺繁复的瓷胎花瓶、茶具、酒具等,颇富盛名。

当地名菜竹笋烧鸡、孙血旺、钵钵鸡、汤白肉等名小吃经常吸引众多食客。

笔者认为平乐镇在发展旅游上具备如下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一:平乐镇消费水平普遍较低,食、住、行价格低廉,加上远离中心城市,民风纯朴,古镇人为破坏很少,环境幽美,这更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旅游。

优势二:竹编手工艺品相当发达,颇具规模,工艺水平较高,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具备相当的名气,这使当地农民的收入丰厚,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

优势三:平乐镇政府和邛崃市旅游局对发展平乐镇旅游业十分重视,树立了强烈的保护意识和开发意识。

劣势一:平乐镇旅游资源种类虽然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兼具,但从总体上讲,其旅游资源的等级不高,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不大。

劣势二:距离成都较远,对中心城市的居民来说,出游半径过大。

二、发展古镇特色旅游的建议区域性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四川省的旅游开发已经开始做出尝试,大九寨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崇州市街子镇、大邑县安仁镇和邛崃市平乐镇分别向西列于成温邛公路上,从成都到3个古镇的交通都比较便捷,3个古镇之间的距离也很近,具备将3个古镇连成一条旅游线路的条件。

3个古镇也是各具特色,各有优劣之处,将3个古镇结合起来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出一条成都西郊古镇特色旅游线路。

(一)对三古镇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和分类作好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分类工作是成功组合产品必要前提。

要实现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开发评价,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旅游资源所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背景;旅游资源的基本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组合状况;旅游资源所属景区的开发条件与开发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