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上册半期考试题_doc()1——23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山初中初三历史上册2015级半期综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个小题,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请将准确答案字母
代号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以下标题,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个选题不符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B.刻在黑色石柱是的法典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3、《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一部公骑士小说,主人公总是梦想着自己是中世纪的贵族骑士而笑话百出。
形成了作者所讽刺的中世纪这种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 斯巴达克起义
B.查理·马特改革
C. 丕平献土
D.琅城起义
4、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
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5、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绘准确的是()
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
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6、评价历史人物立场很重要。
以下说法完全站在美洲印第安人立场的是()
A.“光荣属于哥伦布” B.“向哥伦布致敬”
C.“魔鬼哥伦布” D.“航海家哥伦布”
7、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世界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
……四五百年前这个进程就开始了。
”标志“这个进程”开始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8、以下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9、“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1787年宪法 B.法国《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
10、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表达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颁布法典,增强法制
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
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11、右图是世界史上某一重大事件示意图,以下对此事件解读不准确
的是()
A.促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C.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D.最先实行黑奴贸易的是英国人
1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
”这则故事发生在()
A.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B.拉美独立运动中
C.中国义和团运动中 D.美国独立战争中
13、“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该规定反映了俄国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剩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4、以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D.二十世纪初期
15、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假如这个国家能够分裂为两个,就能够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说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奴制 B.废除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16.1836年至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斗争的中心目标是()
A.获得普选权利 B.提升工资待遇
C.改善工作条件 D.缩短劳动时间
17.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国际歌》的广泛传唱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9.世界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在()
A.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柰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你知道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吗?()
A.巴黎公社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里昂工人起义
20.以下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归纳不准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剩余
C.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前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21、九年级某班同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学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组:【表格归纳】
名称
项目开始
时间
主要成果主要标志人类
进入的时代
第一次
工业革命__A_珍妮纺纱机、改进蒸汽
机、轮船、火车。
__ B__“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
70年代
电灯、、
_C_(卡尔·本茨)、
飞机等。
以电力和内燃机
的广泛使用为
主要标志__D__
(1)请你在表格中A、B、C、D所在的横线上补充上恰当的文字。
(4分)
A B C D
【以图观史】
(2)根据示意图说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漫画说史】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第二组同学打算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
(4)题目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请你协助他们列出简要提纲。
(1分)
(5)从两次工业革命中,你获得的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1分)
22.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的发展都面临重大的社会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近代史第三主题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节选自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于1861年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
……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1)材料一中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指的是什么?这种状况后来在美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中颁布的什么法令得以终结?(3分)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当时的俄国沙皇是谁(3分)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近代日本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个“变革”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
(4)通过对上述三国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1分)
(5)上述大国的崛起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2分)(至少答出两点)
长山初中初三历史上册2015级半期综合考试题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个小题,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请将准确答案字母
代号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
1、以下标题,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个选题不符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B.刻在黑色石柱是的法典 C.种姓制度的产生 D.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 首陀罗在自家农田里劳动
B.刹帝利命令婆罗门带兵打仗
C.婆罗门与天神沟通
D.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3、《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一部公骑士小说,主人公总是梦想着自己是中世纪的贵族骑士而笑话百出。
形成了作者所讽刺的中世纪这种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 斯巴达克起义
B.查理·马特改革
C. 丕平献土
D.琅城起义
4、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国宴上,考虑到贵宾来自不同国家,熬汤时特地选择了穆斯林清真食材。
这反映对哪种文化国家的尊重?()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5、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绘准确的是()
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6、评价历史人物立场很重要。
以下说法完全站在美洲印第安人立场的是()
A.“光荣属于哥伦布” B.“向哥伦布致敬” C.“魔鬼哥伦布” D.“航海家哥伦布”
7、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世界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
……四五百年前这个进程就开始了。
”标志“这个进程”开始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8、以下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9、“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
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1787年宪法 B.法国《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D.美国《独立宣言》
10、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表达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
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
B.颁布法典,增强法制
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
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
11、右图是世界史上某一重大事件示意图,以下对此事件解读不准确的是()
A.促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C.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D.最先实行黑奴贸易的是英国人
1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
率领她的章西勇士,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
烈牺牲。
”这则故事发生在()
A.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B.拉美独立运动中 C.中国义和团运动中 D.美国独立战争中
13、“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该规定反映了俄国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剩余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4、以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D.二十世纪初期
15、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假如这个国家能够分裂为两个,就能够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
”这段话说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奴制 B.废除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16.1836年至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斗争的中心目标是()
A.获得普选权利 B.提升工资待遇 C.改善工作条件 D.缩短劳动时间
17.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国际歌》的广泛传唱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世界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在() A.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柰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你知道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吗?()
A.巴黎公社 B.法国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D.里昂工人起义
20.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改革使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前都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C C B C A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B C A D B A D
二、材料解析题(21小题10分,22小题10分,共20分)
21、九年级某班同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学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组:【表格归纳】
名称
项目
开始
时间
主要成果主要标志人类
进入的时代
第一次
工业革命__A_
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
机、轮船、火车。
__ B__“蒸汽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
70年代
电灯、电话、
_C_(卡尔·本茨)、
飞机等。
以电力和内燃机
的广泛使用为
主要标志__D__
(3)请你在表格中A、B、C、D所在的横线上补充上恰当的文字。
(4分)
A 18世纪60年代
B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C 汽车
D 电气时代
【以图观史】
(2)根据示意图说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答:美国、德国。
【漫画说史】
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2分)
答: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第二组同学打算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一篇短文。
(5)题目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请你帮助他们列出简要提纲。
(1分)
答:主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节能减排,减少尾气排放,采用新的能源等。
(6)从两次工业革命中,你获得的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1分)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日本的发展都面临重大的社会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近代史第三主题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节选自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于1861年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
……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三……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1)材料一中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指的是什么?这种状况后来在美国历史上的哪次战争中颁布的什么法令得以终结?(4分)
答:“一半奴役”指黑奴制度;“一半自由”指资本主义制度;南北战争;《解放黑奴宣言》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当时的俄国沙皇是谁(1.5分)
答: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农奴制度的废除);亚历山大二世。
(3)材料三中“变革”指的是近代日本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变革”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5分)
答: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社会;废潘治县;
(4)通过对上述三国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1分)
答: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5)上述大国的崛起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2分)(至少答出两点)
答:要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要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维护国家统一。
一,反对分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