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外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外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审制度
1. 施工组织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生产要求,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措施及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2.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针对测绘外业特点,制定防坍塌、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防电击等安全措施。
3. 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4. 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下发至施工现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交底。
5. 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执行,不得擅自变更。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执行制度
1.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措施、进度、责任人等内容。
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安全生产投入、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
3.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对未按计划执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
5.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纳入项目绩效考核,对未完成计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 项目部在施工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2. 技术交底应由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主持,交底内容应详细记录,并由被交底人签字确认。
3. 技术交底应包括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4. 对于特殊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5.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应归档保存,以备查验。
四、架体、设备安装验收制
1. 架体和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2. 验收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施工班组参与。
3. 验收内容包括架体和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功能性以及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4. 验收合格后,由验收小组出具验收报告,并签字确认,不合格的必须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5. 整改记录和验收报告应作为工程资料存档。
五、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
1. 施工机具进场前应进行验收,确保机具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施工要求。
2. 验收合格的机具应进行编号、登记,并定期进行保养维修。
3. 保养维修工作应有专业人员负责,确保机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保养维修记录应详细记载,并作为机具使用和维护的依据。
5. 不合格的机具应及时维修或淘汰,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具。
六、安全检查制度
1.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周检、月检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安全检查应全面覆盖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安全防护措施等。
3. 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录在案,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工整改。
4. 整改完成后应进行复查,确认隐患消除。
5. 安全检查记录应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上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
七、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 安全教育培训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和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2.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应急预案、事故案例等。
3. 新进员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 特种作业人员、特殊岗位员工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
书。
5. 安全教育培训应定期开展,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6. 培训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并存档备查。
八、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1. 项目部应设立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2. 奖励方式包括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晋升等,处罚方式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3. 奖罚标准应明确,并根据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4. 奖罚决定应公开透明,确保每位员工了解奖罚原因和结果。
5. 奖罚记录应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个人档案管理。
九、伤亡事故快报制度
1. 发生伤亡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同时上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
2. 事故快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等。
3. 事故快报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谎报。
4. 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企业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事故处理结果应在项目内部进行通报,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十、卫生保洁制度
1.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卫生保洁制度,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卫生。
2. 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定期清扫,垃圾应及时清运,不得随意堆放。
3. 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应指定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4. 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垃圾分类存放,并及时处理。
5.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保洁制度落实到位。
十一、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1. 项目部应制定消防防火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消防责任。
2.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 施工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4. 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应妥善存放,严格火源管理,禁止在施工现场吸烟。
5. 消防检查记录和演练记录应作为安全管理档案保存。
十二、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1. 班组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活动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学习、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技能培训等。
3. 班组长应组织并记录安全活动,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
4. 安全活动应注重实效,结合施工实际,解决安全隐患。
5. 安全活动情况应作为班组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三、不扰民措施
1.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扬尘等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2. 施工时间应合理安排,尽量避免在夜间和早晨进行噪音较大的作业。
3.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和渣土外溢。
4. 定期对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他们对施工扰民的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措施。
5. 遵守当地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和施工扰民的相关规定。
十四、门卫值班与保卫制度
1. 施工现场应设立门卫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进出人员的管理和物资的管控。
2. 值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责任心,对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
3.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 值班人员应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5. 值班记录应详细记载,并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部分。
十五、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1. 临时用电设施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查。
2. 检查应由专业电工负责,至少每星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3. 检查内容包括电线电缆、配电箱、开关插座等设备的完好性、绝缘状况、接地保护等。
4. 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临时用电设施安全可靠。
5. 特定情况下,如遇恶劣天气等,应增加检查频次,确保用电安全。
十六、项目“三宝四口”安全防护规定
1. “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指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防护。
2.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3. 楼梯口、电梯口等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4. 通道口和预留洞口应使用安全网或其他防护设施进行封闭,防止人员坠落。
5. 定期对“三宝四口”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十七、项目现场的落手清管理制度
1. 施工现场应实行落手清管理制度,即施工人员在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理工作面,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2. 施工材料和工具应分类堆放,废弃物料应及时清理,不得随意丢弃。
3. 落手清工作应成为施工人员的日常习惯,并纳入日常考核。
4. 班组长应负责监督落手清工作的执行,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5. 定期对落手清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不力的个人或班组进行整改。
十八、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生产工人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生产工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有权上报。
3. 生产工人应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技能。
4. 生产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应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秩序。
5. 对在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生产工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十九、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1. 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周检查、月度检查等。
2. 安全检查应全面覆盖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无死角。
3. 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
4. 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暂停相关作业,直至整改完毕。
5. 安全检查记录应作为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进行分析总结,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