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芬芳茉莉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聆听茉莉花(江苏民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聆听茉莉花(江苏民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
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歌曲分析
《茉莉花》选自六年级上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歌中的小调。
又名“鲜花调。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
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徽调式,歌曲主体由三个乐句构成。
歌曲旋律基本由级进的十六分音符构成,旋律婉转流畅,抒情优美,切分音和一字多音的运用使歌曲更显轻盈活泼。
二、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变化,他们喜欢当今社会流行的音乐,喜欢非主流音乐,喜欢有个性的事物,虽不喜欢课本及中国作品但是也不是反对音乐课上的学习内容,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单纯的唱歌课,也要在唱歌课上多元化的学习和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参与,一节音乐课后会收获很多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聆听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良好的呼吸支持的声音歌唱,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法,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
3.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课件.doc
《茉莉芬芳》教学案例一、教学课题:《芬芳茉莉》二、教材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茉莉花》音乐欣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演唱风格、表达情感上的差异以及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不同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多首“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演绎形式的《茉莉花》,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并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歌唱及演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
七、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
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茉莉花茶,相关图片、视频;九、教学过程片段师:在十九世纪末的西方有一位歌剧大师普契尼,他的作品《图兰朵》就是以我国明朝一位公主为主人公的歌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歌剧的一个片段《东方升起月亮》。
(播放视频)师:或许就是这动人的旋律感化了残酷的公主,刚才的视频中所播放的音乐大家熟悉吗?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自由回答:播放的音乐是《茉莉花》,歌曲旋律优美。
师:同学们见过茉莉花么?对茉莉花又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师:现在请同学们抬头看看大屏幕,让我们跟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花的海洋(播放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童声合唱《茉莉花》) 师:我们的茉莉花花朵儿小巧,洁白晶莹,不仅可以做盆栽(出示茉莉花盆栽图片),还可以入药、泡茶(出示茉莉花茶图片)。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新,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学会演唱《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芬芳茉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比较《芬芳茉莉》的特点。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芬芳茉莉》。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民族音乐特点等。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1册第四课)【教学内容】1.学唱《茉莉花》2.欣赏不同版本《茉莉花》【教学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1册第四课,《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苏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
能随音乐有感情的轻声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通过聆听不同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民歌的变异,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感受,以及对这些音乐所具有的共性和不同个性的把握和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南北风光更是别具一格,各有千秋。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是哪儿呢?就在下面的歌曲中,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媒体出示江南风景图)音乐播放《茉莉花》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南方或江南)3.师:为什么呢?你们为什么说这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江南呢?学生回答。
4.师:的确,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条件的影响,北方的风景建筑显得更为雄壮、气势磅礴。
南方的较之北方,似乎更偏向于精致、小巧、秀丽些。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芬芳茉莉》班级:六年级授课人:阎嘉明课型:欣赏综合课教学内容:不同题材的茉莉花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及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相关音乐主题3、使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了解音乐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描绘茉莉花的,以及江苏茉莉花是怎样走上世界音乐舞台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材分析:1、江苏《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歌曲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娴熟的少女被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能、欲弃不舍的爱慕之情。
2、东北《茉莉花》相对江苏民歌具有热情、爽朗、直率、坦诚的地区风格特点,表现了3、河北《茉莉花》4、《又见茉莉花》(演唱:周艳弘)这是一首通俗歌曲,由茉莉花贯穿整个歌曲的主题,通过赞美茉莉花的洁白无暇,表现人们对过去纯真感情的怀念与向往,无论在歌词、旋律还是演唱上都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5、男声四重唱《茉莉花》这是茉莉花,以多声部的男声演唱使歌曲具有特别的艺术感染力。
6、《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剧《图兰朵》)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中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朵的故事, 普契尼把《茉莉花》音调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和色彩。
教学准备:茉莉花茶、课件、口风琴、有色花瓣、透明杯等教学方法:聆听法、比照法、设问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课前情景音乐,同时让学生喝茶品味,从味觉嗅觉上体验茉莉花的芳香。
2、师导言引入课题一一芬芳茉莉二、比照聆听江苏的、东北的、河北的《茉莉花》1、设问:A、三首民歌在旋律、节奏、风格上有何特点?为什么有不同?B、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2、播放课件,学生聆听三首片段,同时用色花瓣表达心情;3、师生讨论,师小结并板书。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
今天在教授《芬芳茉莉》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茉莉花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了他们在生活中对茉莉花的观察和感受,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歌曲旋律、节奏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特别强调了歌曲的重点部分,并通过反复示范、引导学生跟唱,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同时,针对节奏难点,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e.通过创作茉莉花主题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a.感受茉莉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民族自信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问题,如茉莉花在歌曲中的象征意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学。这个操作将演示茉莉花舞蹈的基本原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茉莉花在音乐中的基本概念。《芬芳茉莉》是一首描绘茉莉花美丽的歌曲,它融合了自然的元素和民族特色,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芬芳茉莉》来感受茉莉花在音乐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
(完整word版)人音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芬芳茉莉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芳香茉莉》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一、接触多首以 " 茉莉花 " 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 茉莉花 "为代表的中公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绚丽的明珠,进一步采集并认识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要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感情来演唱依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赏识《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一样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感情、风格上的差别。
四、能用不一样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此中担当当务。
教课重、难点:一、让学生用赏识茉莉花清爽、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倾听不一样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一样风格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施、电子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部分教课内容:赏识歌曲《茉莉花》、赏识《东边升起月亮》教课目的:1.经过赏识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 经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育学生的音乐修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起学生骄傲感,进而更为仔细得去感觉歌曲的优美。
教课要点:经过赏识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课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课过程:一、组织教课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刘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日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漂亮的传说。
传说在好久好久从前,荒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漂亮感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忍。
听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能够娶她,并博得皇位,但假如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所以好多人包含外国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2、播放话剧片断本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感动,信心不管全部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愿。
茉莉芬芳优秀教案
《芬芳茉莉》教材: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芬芳茉莉》教学年级:六年级课时:2课时一.学习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茉莉花》是我国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调歌曲。
因为各地其区域、语言、风土人情等差异,形成了《茉莉花》在音乐风格、情绪、色彩上明显的差异,充分展示出我国民歌丰富多彩的艺术特性。
其中,江苏《茉莉花》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精典民歌。
歌曲为一段体五声徵调式,起、承、转、和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
整首歌曲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优美舒展、深情叙述,展现了江南细腻含蓄的音乐风格色彩。
结合教材和《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时,要抓住教材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审美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目标。
我牢固树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感受领悟音乐内涵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茉莉花》教学内容正是有的放矢,多方收获的精典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本身的艺术价值都是诸多民歌体系中不可多得的知识、情感、技能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课时内容。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知识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音乐情绪的甄别已经有十足的把握,随着他们音乐视野的不断扩充,对音乐的兴致和爱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几分自己的主见,对音乐的审美和定位多了几分主观的判断,因为对中国民歌的了解听闻甚少,甚至在某些时候因其不清楚内涵而排斥,因此要想调动学生真正参与民歌的热情,除了歌曲本身的艺术魅力,更多的需要老师正确的引领,所以我通过对比聆听与实践演唱、表演、习题等活动来近距离多方位走近《茉莉花》这首民歌,让学生徜徉在大量的音乐资料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实践过程中,大胆发表个人心灵感受,大方参与秧歌表演贯穿始终,享受自己对相同音乐主题的不同感受,分享自己的多重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内心热爱音乐的热忱,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崇敬,直击内心,达到拓展知识、情感升华的终极目标。
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优秀教学设计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1.1 细节说明:教师通过讲解茉莉花的背景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
1.1.2 细节说明:教师播放其他中国传统文化音乐,如古筝、二胡等,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1.1.3 细节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点讲解2.1 音乐知识:通过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特点。
2.1.1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音高的概念,如高音、低音等,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演唱体验不同音高的感觉。
2.1.2 细节说明:教师讲解节奏的概念,如快慢、强弱等,并让学生通过拍手或敲击乐器体验不同节奏的感觉。
2.1.3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旋律的概念,如起伏、转折等,并让学生通过演唱或听音乐体验不同旋律的感觉。
2.2 歌曲分析:通过分析《芬芳茉莉》这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2.2.1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线条,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和优美。
2.2.2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变化,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快慢和强弱。
2.2.3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和声进行,让学生感受和声的和谐与变化。
2.3 表现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如呼吸控制、音色变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
2.3.1 细节说明:教师讲解呼吸控制的重要性,并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气息。
2.3.2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音色变化的概念,如抒情、欢快等,并让学生通过演唱或听音乐体验不同音色的感觉。
2.3.3 细节说明: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如颤音、滑音等,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歌曲:《芬芳茉莉》3.1.1 细节说明:教师播放《芬芳茉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节奏。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教案
(3)测试:在课程结束后,教师会组织一次小型测试,以评估学生对《芬芳茉莉》的学习效果。测试内容包括歌曲演唱、乐理知识等方面,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茉莉花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与民族音乐相关的音频资料。这些辅助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以及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需要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以及一些打击乐器,如木鱼、拍子等。确保这些乐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演的关系
答案:歌曲《芬芳茉莉》属于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如旋律的优美动听,节奏的明快等。通过学习歌曲《芬芳茉莉》,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5. 题型五:歌曲《芬芳茉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歌曲《芬芳茉莉》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如音乐会、学校演出、家庭聚会等。通过演唱《芬芳茉莉》,可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同时也可以为听众带来愉悦的体验。此外,歌曲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
强调音乐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音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芬芳茉莉》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音乐感知与理解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演唱和欣赏《芬芳茉莉》,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和音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以及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1. 题型一:歌曲《芬芳茉莉》的旋律和节奏分析
《芬芳茉莉》教案(精选4篇)
《芬芳茉莉》教案(精选4篇)《芬芳茉莉》篇1案例名称:芬芳茉莉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课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芬芳茉莉-茉莉花教案
茉莉花叙州区柳嘉镇小学校一一吕立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2、了解什么是民歌、民歌的体裁种类。
3、《茉莉花》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重点:了解江南民歌文化。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的把握,演唱时的情感融入。
教学准备:多媒体、歌曲、课件一、导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说一说你从视频中看到了那些美丽的风景。
生:视频中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师:同学们知道视频中的美丽风景是出自我国的哪个地方吗?这就是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誉之称的江南水乡。
向同学们介绍江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问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那里的音乐还会带给我们怎样感受,以此引出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歌曲展开请同学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茉莉花》,聆听后请回答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乂有怎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
师:那从歌词中乂能听出那些情感呢?生:歌词中能感受到江南女子对茉莉花的喜爱和怜惜。
师:非常好,从歌曲中我们能感受到抒情、优美、婉转的情绪,从歌词中我们又能感受到江南女子的惜花、怜花、爱花之情,还有一种想采花却又不敢采的羞涩之情。
三、学唱歌曲1,分析歌曲,本曲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全曲可分为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各为4小节,第三乐句6小节一气呵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第四乐句是重复第三乐句,结束的两小节翻高了八度,将全曲推向了高潮。
歌曲的旋律非常紧凑,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一字多音,并且提醒学生有切分音的地方,还要注意好换气。
2,学唱歌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钢琴一起来模唱旋律,用“啊”来进行旋律模唱。
在旋律熟悉以后再加上歌词进行演唱。
提醒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好情感的融入,用轻柔的声音进行演唱。
最后再跟着多媒体的音乐一起来演唱吧。
四、了解民歌民歌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
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案三篇
【导语】《芬芳茉莉》以江浙民间⾳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展⽰我国民族民间⾳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彩与风貌,使学⽣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民间⾳乐⽂化。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亮》 教学⽬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乐的表现能⼒和⾳乐特点有⼀个全⾯的了解. 2.通过为旋律画⼩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的⾳乐素养及兴趣. 3、从外国⼈唱《茉莉花》引发学⽣⾃豪感,从⽽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乐的表现能⼒和⾳乐特点有⼀个全⾯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问好 ⼆、导⼊新课 1、教师导语: 我今天就给⼤家带来⼀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位美丽动⼈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包括国外的王⼦死在了她的⼑下。
有个鞑靼国王⼦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不顾⼀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
这时,王⼦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此夜,全城⽆⼈⼊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的⾳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乐的魅⼒在这⼀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曲⼦⼤家在哪⾥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家听听? 3、复听《东边升起⽉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歌更是历史悠久。
谁来把⼤屏幕中次连贯成⼀句话介绍给⼤家。
(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茉莉花的特点和栽培方法。
2.学会欣赏茉莉花的美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茉莉花的照片或实物。
3.笔和纸。
4.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茉莉花的照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茉莉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呈现(10分钟)•播放茉莉花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茉莉花的香气和美妙的音乐。
探究(20分钟)步骤一:茉莉花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茉莉花的外观特点,如花朵的形状、颜色、香气等。
•让学生在笔和纸上绘制茉莉花的图像,并用词语形容茉莉花的美丽。
步骤二:茉莉花的生长环境•让学生分组研究茉莉花的生长环境,如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茉莉花的栽培方法,并记录在笔记本中。
实践(30分钟)步骤一:茉莉花的栽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盆茉莉花的种子或幼苗。
•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茉莉花的栽培。
•学生每周记录茉莉花的生长情况,并比较不同小组的结果。
步骤二:茉莉花的味道•学生将茉莉花的花瓣用开水冲泡制作成茉莉花茶。
•学生通过品尝茉莉花茶,描述茉莉花的味道和口感。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栽培茉莉花的成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茉莉花的知识和技能。
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茉莉花的练习题,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知识。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花坛或花市,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茉莉花以及其他花卉的美丽。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茉莉花的特点和栽培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继续学习和生活中的观察和表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课 芬芳茉莉
课题:芬芳茉莉主备教师:张越新授(一)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民歌,其中最著名的,号称中国第二国歌的是?(茉莉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在哪里听过?你喜欢吗?“今天我带来的茉莉花你们未必听过。
”师完整播放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
设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二)师生讨论师简介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首句是两个重复短句,结束在徵音上;由于基本节奏型的改变、升sol和升do的使用、字前的装饰音及句尾的拖腔的使用等,都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其次,歌词的变化(主要唱《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三)再请同学们听听东北民歌《茉莉花》1.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音乐风格是怎么样的?2.生完整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
3.师介绍东北的《茉莉花》较之江苏的《茉莉花》变化课题:芬芳茉莉主备教师:张越2 ︳1—︳︳(二)新授设问:1.它的情绪怎样?歌曲唱了什么内容?2.歌曲共几段?学唱歌曲:1.会唱的同学请先来演唱一段。
2.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重点学唱三、四乐句。
旋律起伏较大,较难把握音调。
4.师范唱,生演唱。
5.完整演唱第一段。
6.小组合作,继续学唱其它乐段。
师巡回指导。
7.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的成员准确率最高,演唱最好听。
8.师在学生演唱过程中如发现有问题的乐句,再次练习,请其它组成员一起演唱。
9.师生评价。
给演唱正确率最高和演唱表情最好、演唱最好听的小组加分。
10.生完整练唱《茉莉花》,师指导:声音自然、自信、和谐。
课题:芬芳茉莉主备教师:张越学院。
他的第一部歌剧《曼侬•列斯库》在米兰歌剧院上演后使他名声大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
以后他又创作了多部歌剧佳作。
如《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等,成为继威尔第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对20世纪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芬芳茉莉芬芳茉莉教学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理解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1、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水平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 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水平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能够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所以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2、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个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3、复听《东边升起月亮》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
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
(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理解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
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让生听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
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
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
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学生回答问题: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
(喷洒空气清新剂)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
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
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持续发生着变化。
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
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
能够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
(播放新版《茉莉花》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
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但仅能够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7、学唱《茉莉花》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
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
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四、教师小结总结歌曲内涵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的地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第3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二、放录像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四、歌曲学唱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B、亲切抒情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A、婉转细腻柔美B、粗犷豪放抒情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a) 放录象(学生听)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划拍唱-----难点纠正: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
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
(放录音)五、欣赏与拓展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
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3、拓展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1)练习轮唱(2)清唱(3)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说说这节课学习后的快乐之处是什么?第4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教学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理解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实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
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结。
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