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网友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0540[网友版]
三、名词解释题
36.索福克勒斯
[公众号·私塾学苑](1)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戏剧艺术上的荷马”,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

(2)其作品主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时代风貌,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

37.堂吉诃德。

[公众号·私塾学苑]①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

②《堂吉诃德》是一部讽刺灭亡了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描写堂吉诃德三次行侠冒险的经历,反映了16-17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

38.《戈丹》
[公众号·私塾学苑]《戈丹》是印度现实主义作家,进步文学的奠基人普列姆昌德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何利三次买牛没有成功的故事为主线,以印度北方农村生活为背景,深刻揭示出造成广大农民贫穷落后的社会根源,表现了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暗示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不可避免,表达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进步要求。

四、简答题
40.答丢夫的形象。

[公众号·私塾学苑]①答丢夫是莫里哀《伪君子》的中心,他是伪善的化身,集中伪善的恶习,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②他善于把“世人尊敬的东西”当作工具,骗取人们的信任,作为达到卑鄙目的的跳板,这是
一切伪善者的共同手段。

答丢夫作为伪善者的丑恶嘴脸是通过他“贪食、贪财、贫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

③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

当他的恶行败露后,他立刻暴露出争行的面目,利用种手段,企图将奥尔贡一家置于死地。

五、论述题
43.简述苔丝形象。

[公众号·私塾学苑](1)作者从人道主义立场塑造苔丝,对资产阶级道德做了尖锐的批判。

作品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十分清楚地体现出作者对苔丝同情、肯定的态度。

(2)首先,苔丝具有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

自食其力的尊严感和意志,使她在困难和磨难面前表现得无比坚强;她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虚伪的道德充满憎恶,并不断与它作斗争。

(3)其次,苔丝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生在一个没落小贵族世家的农民家庭。

残存了农民身上的某些就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她把人生的苦难归结为命运作祟,所以常常陷入自卑自叹和悲观失望。

(4)总之,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在资产阶级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受到残酷无情的迫害,作者把她的悲剧首先归因于社会。

作为农民出身的苔丝,她的毁灭就是这个历史过程的象征和缩影。

苔丝的毁灭代表着破产后的威塞克斯农民的悲惨命运,她的人生悲剧反映出威塞克斯农民在寻求出路过程中遭到的各种各样的灾难。

44.简述荒原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公众号·私塾学苑]思想内容:
(1)“荒原”与“拯救”是作品的基本主题。

第一到第四章描写荒原景观,揭示现代人浑浑噩噩的生活。

第五章转向宗教拯救,以皈依宗教拯救西方社会。

(2)在“荒原”与“拯救”二者之中,作者侧重于对“荒原”景观痛楚的揭示和表现,以期给浑
浑噩噩生活于这一荒原世界中的人们以振聋发聩的冲击和震撼。

诗作的题目直喻西方社会缺乏生机、荒芜衰败的“荒原”状态。

(3)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的“荒原”现实和处于“荒原”之中的人们空虚颓废、苦闷绝望的情绪,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企图从宗教中寻求出路、以皈依宗教拯救西方社会的愿望。

艺术特征:
(1)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在《荒原》中不仅长诗的题目、各章的标题以及题词中的西比尔有一定的象征性,作品的神话学框架、作品的中心意象“荒原”以及“水”与“火”的意象、雷霆的意象,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象征就是《荒原》的血脉和生命。

(2)独特的意象系列;诗作题目“荒原”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整合性与直喻性的意象。

它把全诗博杂的内容整合为一个整体,直喻西方社会荒芜衰败的情态。

在作品的五章内容中,作者采用大量的意象表现枯萎、死亡对“荒原”意象加以具体展开,同时还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用“水”和“火”的意象表现“情欲”。

(3)广征博引,大量用典;在作品第二章结尾写丽儿与同伴道别,引用的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告别人世前的一段话,奥菲利亚的单纯痴情与丽儿的纵欲堕落形成强烈对比。

通过这种历史性的观照与反衬,作者对现代人进行深刻地反讽。

(4)运用意识流手法;“我”的思绪在现实、过去、未来之间流连、徜徉,在追忆、想象与联想之间不断转换。

循着这种人物思绪情感的发展逻辑,以及整部作品“荒原”与“拯救”的理性框架,诗人把一个个具有戏剧性的场景片段以时空错位的形式自由连接。

(5)大量采用悖论的修辞手法。

造成强烈而奇特的艺术效果。

如四月本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出现在诗作中的却是“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

水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生命,一方面又可以导致人们死亡。

作品中还有用死尸发芽、把死与生并置等创意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