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对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峥嵘(rónɡ)遒劲(qiú)磕绊(kē)引吭高歌(hánɡ)
B.浪遏(è)惆怅(chànɡ)百舸(ɡě)自艾自怜(āi)
C.戕害(qiānɡ)句读(dòu)槁暴(bào)金石可镂(lòu)
D.钥匙(yào)斑斓(lán)炽热(zhì)真知灼见(zhuó)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和
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证博引
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C.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B.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宝玉对王夫人都弥足珍贵。

二、语言表达
1.改写下列警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是原意。

(6分)
A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招灾。

B林区护林警示语:毁林烧山,坐牢杀头。

C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4分)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

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

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

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
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能水也(水:游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B.而闻者彰(彰:清楚)士大夫之族(族:类)
C.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而绝江河(绝: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跟)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阐述,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4分)
【2】本诗以何种表达方式抒发何种情感?(6分)
五、默写
完成下列名言名句的填空。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 ______,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4),,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5)曾记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7)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8)读书破万卷,。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纸上得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七月十七日,是你十八岁生日,辞旧迎新,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

贾家在乡里是大户,父辈那代兄弟四人,传到咱们这代,兄弟十个,姊妹七个;我是男儿老八,你是女儿最小。

分家后,众兄众姐都英英武武有用于社会,只是可怜了咱俩。

我那时体单力孱,面又丑陋,十三岁看去老气犹如二十,村人笑为痴傻,你又三岁不能言语,哇哇只会啼哭,父母年纪已老,恨无人接力,常怨咱这一门人丁不达。

从那时起,我就羞于在人前走动,背着你在角落玩耍;有话无人可说,言于你你又不能回答,就喜欢起书。

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处,我就在地上翻着跟斗,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趴在我身上哭。

但是,更多的是在沙地上,我筑好一个沙城让你玩,自个躺在一边读书,结果总是让你尿湿在裤子上,你又是哭,我不知如何哄你,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我感激得抱住你,说:“我小妹也是爱书人啊!”东村的二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

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

你还记得那本《红楼梦》吗?那是你到了四岁,刚刚学会说话,咱们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起,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

天快黑了,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

三天后,姨家人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被娘打一个耳光,我哭了,你也哭了,娘也抱住咱们哭,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小妹,你那一句话,给了兄多大安慰,如今我一坐在书房,看着满架书籍,我就记想起那时的可怜了。

咱们不是书香门第,家里一直不曾富绰,即使现在,父母和你还在乡下,地分了,粮是不短缺了,钱却有出没入,兄虽每月寄点,也只能顾住油盐酱醋,比不得会做生意的人家。

但是,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

这个社会,天下在振兴,民族在发奋,咱们不企图做官,以仕途之路作功于国家,但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却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

你也立志写作,兄很高兴,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

贫困倒是当做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

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

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方才醒悟,小妹可将我的话记住,免得以后“悔之不及”。

兄在外已经十年,自不敢忘了读书,所作一二篇文章,尽肤浅习作,愈使读书不已。

过了二月二十一日,已到了而立之年,才更知立身难,立德难,立文难。

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以力”,不觉怀多感激,临风而叹息。

兄在你这般年纪,读书目过能记,每每是借之书,读得也十分注重,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籍,却常常读过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我至今只有以抄写辅助强记,但你一定要珍惜现在年纪,多多读书啊。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

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

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读,读他的长篇,读
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

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

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写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导,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

兄读中国的庄子,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

说,还是兄读书太少,悟觉浅薄啊!如此这番读过,你就不要理他了,将他丢开,重新进攻另一个大家。

文学是在突破中前进,你要时时注意,前人走到了什么地方,同辈人走到了什么地方。

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读。

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知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啊,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的屁股后了。

这你要好好记住。

在家时,逢小妹生日,兄总为你梳那一双细辫,亲手要为你剥娘煮熟的鸡蛋。

一走十年,竟总是忘了你生日的具体时间,这你是该骂我了。

今年一入夏,我便时时提醒自己,要到时一定祝贺你成人。

邻居妇人要我送你一笔大钱,说我写书,稿费易如就地俯拾,我反驳,又说我“肥猪也哼哼”,咳,邻人只知是钱!人活着不能没钱,但只要有一
碗饭吃,钱又算个什么呢?如今稿费低贱,家岂是以稿费发得?!读书要读精品,写书要立之于身,功于天下,哪里是邻居妇人之见啊!这么多年,兄并不敢侈奢,只是简朴,唯恐忘了往者困顿,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将所得数钱尽买了书籍。

所以,小妹生日,兄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乞妹快活。

1983年7月初写于静虚村
【1】文章重点是谈自己读书和做人的经验,但作者却从回忆寒酸的家境,自己体单力孱、面貌丑陋只好与书为伴
以及童年时的具体的求书经历写起。

这样写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读。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贫困倒是当做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

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读过本文之后,你认为作者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四川宝光寺有一尊大肚弥勒佛像,旁边有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事无所不容。

这幅对联表现出某种处世态度。

请以“宽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对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峥嵘(rónɡ)遒劲(qiú)磕绊(kē)引吭高歌(hánɡ)
B.浪遏(è)惆怅(chànɡ)百舸(ɡě)自艾自怜(āi)
C.戕害(qiānɡ)句读(dòu)槁暴(bào)金石可镂(lòu)
D.钥匙(yào)斑斓(lán)炽热(zhì)真知灼见(zhu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字如“暴”、“艾”以及形声字“灼”等字的误读现象等考查,难度不大。

本题需逐项加以分析、判断。

B项,“艾”读yì;C项,“暴”读pù;D项,“炽”读chì。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和
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证博引
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本题可逐项分析、判断。

C项,“旁证博引”应为“旁征博引”。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C.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答案】B
【解析】考查成语的重点是成语使用中“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语境不合、褒贬失当”等方面,特别是日常生活中,
报纸杂志中常常用错的成语。

解题时,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揣摩。

B.因噎废食:比喻因为碰到挫折,连该做的事情也不做了; A.萍水相逢:萍,浮萍。

随水漂泊的浮萍偶然聚集到一起。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C.巧言令色:巧,虚浮不实。

令,美,善。

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目讨好别人;D.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肯出力帮助争斗者中的一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B.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宝玉对王夫人都弥足珍贵。

【答案】D
【解析】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A“他”是主体,“畜牧学”是客体,是他对畜牧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

正确的说法可以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B.可改为“中国青年对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是不陌生的”,或“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对于中国青年说,是不陌生的。

”;C.主客颠倒,“对外国人”后加入“说”。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二、语言表达
1.改写下列警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是原意。

(6分)
A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招灾。

B林区护林警示语:毁林烧山,坐牢杀头。

C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答案】A母念妻等娇儿盼,愿君平安把家还;B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C一旦发现假币,我们留作纪念。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标语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本题可以根据具体要求作一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4分)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
己愿意写的东西。

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

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
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

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作家、作品、兴趣(或意愿)、责任感。

【解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即考查考生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研究所提供材料的内容,然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最后将关键语句的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就是本题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选自《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师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能水也(水:游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B.而闻者彰(彰:清楚)士大夫之族(族:类)
C.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而绝江河(绝: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跟)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答案】D
【解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
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题中,D项,“众人”解释有误,众人:一般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之:代词,这/助词,处于主
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B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C项,其:代词,指书/代词,他们;D项,于:介词,对/介词,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阐述,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答案】B
【解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本题中,B项,“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于文不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使人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
够横渡江河;(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
由于这个原因吧?(3)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

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
键字词的翻译:(1)假、致、水、绝;(2)是故、其、出;(3)齿、智、怪。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劝学》)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学了,大的却丢了。

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

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哎!求师之
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师说》)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4分)
【答案】“寒”字在此诗中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

一个“寒”字烘托出一片离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解析】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


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

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
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

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